?

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2017-01-16 01:04胡博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職業倦怠高校輔導員成因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負著指導大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職責,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前,職業倦怠已成為高校輔導員隊伍中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探討了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現狀、表象及成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成因;對策

職業倦怠又稱“職業衰竭”或“職業枯竭”。相關調查研究數據表明,處于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狀態的被調查者超過70%。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群體,因為它是一項高壓力情境行業。職業倦怠作為一種負性職業性傷害,正在嚴重威脅著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健康發展。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它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以及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輔導員隊伍的素質以及狀況的好壞。因此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輔導員的整體素質和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是當務之急。

一、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現狀及表征

1974年,美國的心理學家費登伯格首次提出“職業倦怠”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主體一般是那些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量過大、工作強度過高的服務于助人行業的人群。高校輔導員作為助人行業的一種,根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超過50%比例的輔導員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有35%的輔導員認為工作不被重視,有45%的輔導員對工資待遇不滿意,有60%的輔導員對社會地位不滿意,近63%的輔導員迫切要求變換職業,只有不到15%的輔導員有工作成就感,幾乎沒有輔導員愿意終身從事輔導員工作。綜上,高校輔導員隊伍中普遍存在職業倦怠的現象,輔導員成就感、幸福感不強,存在短期“跳板式”思維,缺乏長期職業發展規劃,這將嚴重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職業倦怠會影響輔導員的身心健康

一方面,職業倦怠會對個體的生理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容易導致疲勞、頭疼、高血壓、食欲不振、胃腸功能紊亂,使得個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另一方面,情緒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是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證。職業倦怠的輔導員會經常處于精神疲憊狀態,情緒低落且波動性大,不能有效地進行情緒的自我控制,對工作和生活冷漠、悲觀,缺乏生活熱情。

(2)職業倦怠會影響輔導員的工作態度

職業倦怠的輔導員工作中缺乏熱情、缺乏活力、消極被動、厭倦工作,他們往往將學生工作視為謀生手段,在日常事務中走一步算一步,在緊急事件的處理上不能及時到位,轉崗意愿強烈;對學生冷漠、缺乏愛心、耐心,疏于管理學生、漠視學習、惰于研究;對學校環境和管理抱怨較多,認為評價體系不公平,對個人待遇不滿。

(3)職業倦怠會影響輔導員的家庭生活和人際關系

職業倦怠的輔導員往往與同事難以相處、容忍度低、同情心少,對他人的行為反應較為激烈,人際關系比較緊張。

二、輔導員職業倦怠的成因

1.崗位重要性體現不足,社會支持度不高

崗位重要性體現不足,社會支持度不高是導致輔導員職業倦怠的一個主要原因,而社會支持度不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各界都沒有意識到輔導員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認為他們只是在空洞說教,任何人都可以從事。二是人際支持系統的不健全,輔導員既是教師又是管理干部,而在實際狀況下輔導員則是處于被兩個群體邊緣化的孤立地位,很容易產生失落感。

2.機制體制不健全

① 工作強度過大。它是導致職業倦怠的一個重要原因,主要變現在:輔導員負責管理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學生個體意識越發強烈;學生的需求越來越多。

② 工作績效隱性。輔導員的工作成效是非顯性的,具有明顯的滯后性,這使得很多人對輔導員的工作產生誤解,認為其整天無所事事。試想一個人如果長期得不到客觀的評價,將很難保持自己的工作熱情。

③ 角色沖突與角色模糊。高校輔導員既是教師也是管理干部,不僅要維護學生的權利,也要維護高校的制度,兩者的矛盾沖突就落到輔導員身上;此外輔導員的職責無邊界是角色模糊的主要影響因素,因為凡是與學生有關的事情都需要輔導員介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影響其工作績效。

④ 公平感缺失。在高校的教育體系中,輔導員、教師、科研人員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在薪酬和發展等方面都存在明顯不對等的現象,這讓輔導員感到不滿,對工作喪失積極性。

3.輔導員自身原因

就年齡和工作經驗而言,輔導員大多在三十歲以下,在就職輔導員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以下問題,比如缺乏社會經驗、自恃過高、缺乏心理學相關知識等。輔導員身上的這些問題可能導致他們在面對工作壓力之時,不能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從而產生職業倦怠。相關調查研究表明,認為自己的心理處于亞健康的輔導員占比達到49.6%,然而通過咨詢專業人士來解決問題的輔導員只占到13%。

三、消除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對策建議

1.培養輔導員自身健康的人格

有資料表明,職業倦怠和心理狀態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培養輔導員自身健康的人格,可以有效的降低職業倦怠的產生。高校培養輔導員自身健康的人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例如帶領輔導員定期去心理健康中心做一些心理疏導,積極主動地排解負性情緒。同時輔導員應該正視自身,了解自身的優點和缺陷;輔導員要更加的積極樂觀,找到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平衡點,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輔導員在實際的工作中,可能會面對一些客觀存在的壓力,要學會積極主動的面對。

2.減輕輔導員的工作壓力

一是明確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劃定工作范圍,分清工作主次;二是按照有關規定合理確定師生比例,讓輔導員面對的學生數量控制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三是建立良性的社會支持系統,社會應該對輔導員的工作有一個客觀的評價,不要對輔導員工作提出太多的超出其能力和范圍的要求。

3.提高輔導員的職業效能感

一是優先選拔真心熱愛輔導員工作并具備較強業務水平的畢業生進入輔導員隊伍,這樣可以使其從職業生涯之初逐步培養職業效能感;二是加強對輔導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工作技能;三是經常性組織輔導員進行業務學習;四是輔導員自身要不斷加強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使得自身具備較強的能力應對日趨復雜的工作。

4.重視輔導員工作并為其提供發展晉升的空間

首先,高校要真正意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重視輔導員的選拔、培養和使用,把其放到和教學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建立輔導員激勵機制,適當的提高和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讓他們更加安心的投身教育事業;最后建立輔導員職務職稱晉升體系,對于哪些表現優秀的輔導員,應該進行適當的提拔和晉升,從根本上解決其職業倦怠的根源。

參考文件:

[1]薛浩,陳桂香.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激勵機制[J].中國青年研究,2014(11).

[2]胡博,楊如意.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現象探析與對策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36).

[3]于立東.基于歸因理論的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問題研究[J].教師發展,2014(20).

基金項目: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基本科研業務項目課題,項目編號:K5051399007。

猜你喜歡
職業倦怠高校輔導員成因
垛田形態多樣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視角下相對貧困成因分析
職場人職業倦怠擾
教師職業倦怠何時休?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