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2017-01-16 10:37李靜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情感因素音樂教育中學

李靜

摘要:中學音樂教育要想得到有效地發展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滿情去享受音樂、感受音樂。然而,現階段中學音樂教師的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音樂技能和音樂理論兩個方面,忽視了情感因素在音樂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筆者結合情感教育對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中學生的情感特點,提出了以情感因素助推音樂教育發展的有效策略,為中學音樂教育中情感因素作用的有效發揮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育;情感因素;發展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新課改進程的推進,對中學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音樂教學應該注重學生愛好音樂情趣的培養,側重學生音樂創造力、表現力以及鑒賞力的發展,從而實現陶冶學生高尚情操、提高學生音樂文化素養的目標[1]。音樂是抒發個人感情最好的媒介,因此,在中學音樂教育中加強情感因素的應用,有利于促進中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1 情感教育的理論闡釋

1.1 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教育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模式和藝術,而是一種提供學生綜合素質為教學目標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理念適用于各科的教學內容。情感教育強調的是將各種情感滲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并與“德智體美勞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側重于學生審美、認知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情感教育的目標在于協調發展學生的認知行為和情感,推動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2]??傊?,情感教育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將情感作為學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遵循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情感,進而以情感因素推動教學,促進教育的發展。

1.2 中學生的情感特點

對于剛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而言,他們的情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尤其是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他們的情感、思想體現出了跟多的社會性[3]。中學生情感的上下波動幅度比較大,并且會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完表露出來,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可能變現出情緒化的問題[4]。正是由于中學生情感、思想上存在這樣的特點,教師就更加應該注重學生思想和情感問題,通過情感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素質進行著重培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

1.3 情感教育本身的難度

由于學生外部表情的多邊性、偽裝性和可控性以及其內部體驗的獨特性和隱蔽性,致使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很難了解和把握學生內心真實的情感水平[5]。情感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過程,情感教育每項具體任務的實現都涉及諸多影響因素,再加上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情感發展的復雜性和緩慢性都對教師情感教育的進行提供了阻礙,致使很多教師在情感教育過程中喪失熱情、望而卻步。

2 中學音樂教育中引入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2.1 健全學生人格

近年來,高材生傷人、殺人事件層出不窮,我們在感到驚訝和痛惜的同時,應該痛定思痛的想一想這其中的原因,同時,這也證明了高材生如果人格不健全、心理素質不高,很容易誤入歧途,最終給自己、家庭和社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中學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成績,更應該注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引導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觀,形成健全的人格。中學音樂教育教學應該堅持以“人文觀”的基本原則,注重情感因素的引入,注重學生情感素質的培養,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除此之外,將情感因素引入基礎音樂教育教學,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心心靈的凈化、道德情操的陶冶,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的交流和切磋中,增強了彼此之間感情,從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對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學生的人格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2.2 幫助學生實現終身學習的要求

實際上,音樂教學絕非是一種機械式的操練,而是一種情感和認識互相作用的過程,也會一種特殊的認識經歷。如果中學音樂教學缺乏情感因素,那么不僅使音樂教學的效能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于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F如今,我們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知識的更新速度非???,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如果將情感因素滲入到中學音樂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不斷得到情感體驗和學習的快樂,那么有利于其終身學習良好習慣的培養。一言以蔽之,將情感因素滲入到中學音樂教育教學中,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發展樂趣、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終身學習的本質要求。

3 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學發展的策略

3.1 教師要保持良好的課堂情緒

無論是音樂還是其他學科的學習,只有讓學生在一個相對寬松愉快的氛圍中,才能夠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教師的課堂情緒直接關系著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同時也是影響學生是否感到快樂關鍵因素。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營造亦是如此,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向學生呈現出一種平易近人、隨和的狀態,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活躍的、輕松的情緒,那么學生自然會向教師反饋出良好的學習狀態,從而有效地推動了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情緒的迸發以及情感的抒發等等。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一個精神振奮、激情洋溢的教師必然會影響到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時刻保持飽滿的熱情和興趣。此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懂得如何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控制,做到因材施教,這主要是由于不同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在面對樂感較高的學生時,應該適當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避免過于的亢奮,反而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然而,在面對樂感較低的同學時,教師應該摒棄外界的干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保持一種激情活躍、積極向上的狀態,從而極大地提高的學生學習的激情和主動性,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3.2 以聲音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

聲音是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因此,聲音的優美與否也關系著中學音樂教學的效果。音樂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他對人的影響并非是立竿見影的而是潛移默化的,因此,中學音樂教育教學應該抓住音樂的這一特點,通過聲音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一個優美、動聽的聲音往往能夠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使教師和學生在精神層面上產生一種無聲的交流,同時,一種充滿激情的聲音能夠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效果。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提出了一種交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語音的三要素(音調、音重、音色)方面。教師教學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然后再利用動聽的音色將所表達的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以情動人,使學生產生一種猶如身臨其境的感受體驗,從而使學生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意識到示范的重要性,親身演唱給學生聽,這樣學生才會更加容易受到教師情感的感染,使自身的音樂情感受到有效地激發。此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多加鼓勵學生歌唱,從而將自己的音樂情感釋放出來,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感狀況。

3.3 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直接決定著音樂教學的效果。在實際中學音樂教學中,不應該將這句話當作空話或者口號,而是應該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學習興趣。從狹義角度來講,音樂是一門以唱和調為結合體的學科,而從廣義的角度來看,音樂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因此,教師應該抓住音樂的這一性質,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當中,并在實踐中享受音樂的美妙和無窮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實踐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創新教學方式。比如說,課堂音樂教學以最進熱門的話題或者學生最感興趣的時事為開端展開,這樣有可能將學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誘導出來,教師還可以將影視作品中的主題歌曲或者當前的流行音樂選作教學素材,這樣有效地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印象和理解。比如說,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播放經典電影《勇敢的心》主題曲的部分,使學生一邊兒欣賞震撼的畫面,一邊兒享受優美動聽的旋律,這樣又讓學生產生了一種新的情愫,極大地提高了其音樂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必然會得到有效地提升。

3.4 加強音樂創作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現階段,在過重的學習壓力下,中學生將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作業、書本和練習題上,缺乏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導致中學生的生活情感缺失,因此,對于中學生而言,其音樂創作作品中的真實情感比較匱乏。一個沒有生活情感的音樂作品,及時旋律再美妙也是無用的,因為其無法引起人們的共鳴。針對這種情況,音樂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引導學生努力從現實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和素材。此外,還要注重學生想象思維的培養,比如,在對汽笛聲、鳥鳴聲等生活聲音進行講述的時候,應該擺脫傳統的聲音講授的方法,通過相關情境的設定,激發學生的現象能力。在音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開展即興活動來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比如說,在風雨交加情境的表現時可以讓學生用人聲模擬呼叫聲,用大镲和大鼓奏出雷電,用短笛表現風聲,再比如可以讓學生隨意選擇樂器來表現鳥鳴之聲,從而實現對學生自主碳素音樂能力培養。

3.5 感受音樂作品創作背景,獲得良好情感體驗

無論何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其最根本的源頭肯定是社會生活,音樂作品亦是如此,其中包含著音樂家對社會生活的感受以及內心所表達的真實情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想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作品內在的情感,感受到音樂的力量,就必須對作曲家生活的經歷、社會背景、時代特征進行全面的了解。比如說,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通過斗爭取得勝利的信念和精神,既是自己對命運不屈服、百折不撓的斗爭反映,同時也是對歐洲資產階級向封建階級進行斗爭的反映?!短飯@交響曲》則表現的是其豐富的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他既有如火的激情,又有似水的柔情,既有金剛怒目的一面,又有兒女情長的一面。再比如,莫扎特所創作的《費加羅的婚禮》同樣來源于其自身對生活的感受。因此,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創作背景的了解,對音樂作品創作的原因進行充分的理解,從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6 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揚,通常教師的贊揚往往能夠使學生獲得成功感的體驗,并將之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當學生受到教師的不公平待遇或者粗暴的態度時,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將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從而容易使他們產生自卑感,甚至是對學習的抵制情緒。世界很多教育學家認為,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促進學生良好情感品質形成的關鍵因素。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地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促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提高。此外,教師還應該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有取得成功的期待,這樣教師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對教學活動、對學生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通常換來的是學生帶給教師的驚喜。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內心深處肯定學生,善于發現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結語:

總而言之,中學音樂教學中,強化情感因素的應用有助于健全學生的人格、幫助學生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加快綜合型人才的培養以及音樂教學效率、質量的提高。在實際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保持良好的課堂情緒、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聲音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加強音樂創作中情感因素的作用、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創作背景,獲得良好情感體驗,實現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育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金濤.中學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35):161-161.

[2]劉新濱.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育發展[J].教育研究,2016,(19):280-280.

[3]趙玲玲.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育發展研究[J].教海探航,2013(11):57-57.

[4]何杏軍.中學音樂情感教學目標的實施策略研究[J]音樂時空,2013,(6):168-169.

[5]張慧萍.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育的發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5(22):178-178.

猜你喜歡
情感因素音樂教育中學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情感因素與外語教學
情感因素對高校訓練隊訓練影響分析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網絡學習社區中情感因素和社會因素分析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諸暨市學勉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