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的冬天》教學案例

2017-01-16 10:55李靜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16年12期
關鍵詞:山景小山小雪

[教學內容選擇]

確定核心教學目標

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學習課文生動、形象的語言

確定支持核心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

1.品讀“雪后小山”一段,破口導入,兼顧上下(左鄰右舍)段,讓學生逐步體會到景物描寫的方法。

2.以上品讀過程貫穿關鍵詞句的理解分析,讓學生體會老舍的語言之妙。

3.誦讀美妙的寫景句,體會作者“景語”中的“情語”,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設計]

(一)圖片導入

1.導言,播放幾幅其他地方的冬景,請學生描述本地冬天的特點和感受導入。

2.作者介紹。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被人們稱為語言大師?!恶橊勏樽印?、《茶館》是他的代表作品。

(二)整體感知

1.布置任務:將課文讀一遍,并思考問題:濟南冬天的景物很多,作者著重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分別構成了哪幾個畫面?通過這些景物的描寫,可以看出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點?

2.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破“口”而入

引導學生討論:

1.作者著重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明確:山、陽光、小雪、水

2.這些景物構成了濟南冬天幾個不同的畫面的景色,你認為哪個畫面的景色最美妙呢?

明確“小雪后小山的景色最美妙。

(四)重“打”重“敲”

1.指名朗讀描寫小雪后小山景色的文字即第三段,師生評點,根據情況出示“生、難字卡”。

2.教師范讀

3.引導學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出“最妙”的景色的?

(1)先看它描寫的順序

明確: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山腰——作結(“就是下小雪吧……太秀氣”)

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寫景要注意描寫順序。

(2)再看它是怎樣具體寫景物的

1.將學生分成六組研讀,各組推薦一位代表發言,朗讀自己所選的句子,并品析;提示可從精妙修飾語,修辭手法的運用等角度入手分析寫景的妙處。

2.小結。作者所寫的雪后的山景是濟南雪后的山景,是不同于其它地方雪后山景的,其關鍵在于“小雪”的“小”字。這說明作者抓住了濟南小雪后山景的特征。作者寫的小雪后的山景構成了一幅“花衣圖”,從這幅圖畫里,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濟南小雪后的山景是秀麗的。

3.學生試背

(五)照顧“鄰居”

1.研讀第二段

(1)學生默讀

(2)引導學生從學習第三段歸納出的四個方面(注意描寫順序,抓住特征,展開聯想,語言生動、形象)討論:課文第二段是怎樣描寫陽光下的山景的?寫出了濟南冬天的什么特點?如果給“陽光下的山景”這幅圖畫取一個名字的話,取什么名字好?

(3)學生結合課文解釋“慈善”

2.研讀第五段

(1)學生齊讀,教師評點

(2)引導學生自己從以上所說四個方面討論,進一步總結發現寫景方法。

(3)學生結合課文解釋“空靈”。

(六)選舉“總統”

1.引導學生從第一段中找出一個詞概括濟南冬天總的特點。

明確:溫晴。

結合課文解釋“溫晴”,引導學生發現課文是圍繞“溫晴”這一主旨來寫的。

2.引導學生從第一段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作者對濟南“有山有水”的優越地理條件的看法。

明確:寶地

3.引導學生從“寶地”中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七)學以致用

1.教師出示襄陽護城河一角的春景,引導學生看畫。

2.教師宣布:現在我們來一場看畫說景比賽、要求有四點:

(1)注意描寫順序。(2)抓特征。(3)展開豐富的聯想。(4)語言生動、形象

3.學生按先前的分組討論、準備

4.學生代表發言。

5.師生共同評點

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課文第三段

2.完成作文:校園的冬天

[精彩部分回放]

關于導入“小雪后小山景色”部分教學實錄:

師:作者著重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生1:、山、水。

生2:還有陽光和小雪。

師:你們說的這些景物構成了濟南冬天幾個不同的畫面的景色,你認為哪個畫面的景色最美妙呢?

生1:小雪后景色最美妙。

生2:小山的景色最美妙。

師:把他們倆的說法合為一個怎樣?

生眾:好。

師:怎樣概括為好?

生眾:小雪后小山的景色最美妙。

師:“最”字自是極好的,我們來重“打”重“敲”描寫小雪后小山景色的文字,即第三段,誰能給我們朗讀一遍?

(一女生本色朗讀)

師:你的聲音很亮,好聽,也較流暢,同學們對她的朗讀有沒有什么要說的?

生1:我也很喜歡她的聲音,但速度有些偏快。

生2:她讀的很流利,但“髻”的發音不準,應讀第四聲(去聲),她讀成第二聲了(陽平)。

師:你聽得真仔細。還有沒有同學想說點什么?

生3:她的朗讀還可以增強一點節奏感,有些詞語應重讀。

師:比如說呢?

生3:比如“那些小山太秀氣”中的“太”應該強調一下。

師:很好,同學們都很有見地,看來上次教給大家的朗讀要求掌握得很好。相信我們品讀討論了本段的內容后,你們會讀得更好。

師:剛才這位同學重讀一個“太”字,突出了小山“秀氣”的特點。我也想重讀一個字,這個字可重要了,還貫穿整段的內容,可是我忽然忘了是哪個字,你們能不能幫我找找看?

生1:我認為是“雪”,因為全段都在寫雪。

師:有點兒道理。

生2:我認為是“妙”,因為它在段首第一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的“最”字后面,說明整段話都在突出“妙”。

師:我們前不久學的“段首總領句”的結構特征,你能活學活用,很棒。你說的這個字,也有點道理。

生3:我認為是“秀”,全段寫山的“小”,矮松的秀美,還有結尾“那些小山太秀氣”等都突出了“秀”。

師:你們太厲害了,個個有理有據,可究竟哪個字最重要呢?

幾生:妙!

師:看來“妙”的呼聲最高。這么一說我想起來了,的確是“妙”,“雪”是內容,“秀”是部分景物的特點,而“妙”字是整個畫面的主要特點,整段都是寫的小雪之妙。你們幫了我的大忙了,謝謝你們。

師:幫人幫到底,我請一位同學再幫我讀一讀。

(一生讀,重音突出“妙”字)

師:很好,謝謝!小雪后小山的景色究竟“妙”在哪里呢?想不想知道?

生眾:想。

師:來,現在前后排六人為一組,討論下面這個問題:第三段是怎樣描寫小雪后小山美妙景色的?(提示可從寫景層次、精妙修飾語、修辭手法的運用等角度入手,分析寫景的妙處)。

[教后說教]

這是一篇情辭并茂的寫景散文。文章生動而真切地描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象,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較好地向讀者展示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風貌。文章較多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寄寓了作者的贊美之情。前面《春》一課里學生已感知了景物描寫的一些方法和寫景語言的妙處,到了語言大師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一課,關于總結景物描寫的方法和進一步品讀優美的寫景語言,就可適時安排為核心教學內容了。

教學本文,可以在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首先歸納一下作者筆下濟南冬天的主要特點,然后找準突破口“最妙”,重鼓重敲,引導朗讀、分析、理解、背誦第三段,讓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精心選詞造句,用精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最鮮明的感受的,從而歸納出寫景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分析“左鄰右舍”,進行口頭作文訓練,進一步理解并掌握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這堂課重方法,重參與,實效性也較強,但仍有缺憾:學生在總結寫景方法后舉實例,談體會時材料和語言貧乏,說明平日的觀察力較弱。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對于孩子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為此,今后要切實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此文榮獲湖北省初中教學課例競賽一等獎)

李靜,教師,現居湖北襄陽。

猜你喜歡
山景小山小雪
皖南桃花潭山景
小雪
小山小水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Watching the Cataract on Lushan Mountain
尋找獾小山
李小山:藝術害苦了多少人?
山景海報設計
遇到一個執拗小男生
小雪的驚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