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女性主義視角看19世紀以來法國繪畫藝術的嬗變

2017-01-16 11:29張惠娟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女性主義繪畫法國

張惠娟

摘要:在第一波女性主義浪潮背景下的19世紀繪畫藝術變革,也是女性意識覺醒、爭取平等權利、追尋主體性的注腳,為當代及后現代女性主義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

關鍵詞:女性主義;法國;繪畫

夏娃偷嘗禁果后終于在中世紀遭遇審判,冠之以原罪的名,宣告女人——這個罪惡誘惑的生物應該感到羞愧,服從于管教,等待救贖。細究西方發展歷史,女性全面失聲的現象在早期幾個世紀似已成常態,在繪畫藝術領域亦是如此。直至19世紀迎來第一次女性主義思潮,女性意識開始覺醒。

一、19世紀前女性形象探究

(一)古希臘女神

古希臘雕塑中最為常見的女性形象莫過于女神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智慧女神或者戰神雅典娜所代表的意義即維護和平、謹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另外她的別名--厄耳伽涅,意為女工,希冀豐產,勤懇勞動來守護和平。在那個男人統治的時代,女性雖成為藝術的???,受崇拜,仍是維護男性統治的社會。愛與美神阿佛洛狄忒同樣也扮演男性賦予她的特定角色,體態風姿的形象滿足男人肉欲和精神美雙重需求。到公元前5世紀左右人性漸漸蘇醒,大量女性裸體藝術出現,神人同形同性意識顯現,女神神性減弱,裸露的肉體充滿性欲的誘惑,為了符合神圣精神內涵,雕塑家故意將維納斯的動作比例、曲線弧度盡量調整,塑造端莊典雅的女神形象。不管雅典娜還是維納斯都閃耀著熠熠生輝的神性光芒,矗立在神壇之上。她們背后隱藏著男性狡黠的笑容,默默托起男人的野心及滿足他們的想象。

(二)中世紀女人妖魔化

古希臘奠定了女性神性的基調,而到了中世紀基督教的統治地位的確立則將女性妖魔化推到極致。夏娃的出生成了有力的佐證,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個附件,偷嘗禁果更是人類墮落的源頭。肉體、性欲、誘惑和墮落成了女人的代名詞。在法國11世紀后天主教文化占據主導地位,伴隨而來的是女性地位一落千丈,父親擁有家庭權力;教會要求單身,婦女禁止從事教會工作,受教育、工作、政治權利受到限制。

(三)文藝復興至18世紀末19世紀初—女人、圣母、母親

人文主義時代的到來,對后來十八世紀及十九世紀早期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神學的束縛大大減小,女性走下神壇,繪畫中世俗化、表現真實性、人性得到了加強,有這幾種取向:端莊、優雅、充滿母性魅力的古典藝術審美原則,如拉斐爾的《草地上的圣母》、達芬奇的《巖間圣母》;巴洛克、洛可可時期,大量的繪畫作品以享樂、色情為主題,幾乎所有畫家的目光都對準了女性豐滿的胸部,臀部、香艷光滑的肌膚和妖嬈的姿勢,女性的形象簡化為濃烈情欲色彩描畫。還有一些現實主義畫派中開始以中下層女性為創造對象,大多表現溫順、端莊、謹慎本分的家庭婦女形象,如夏爾丹的《集市歸來》。

永恒的完美女神、性欲化身或是溫順端莊的母性形象始終隱沒了女性的聲音,男性話語霸權下,女性要么在高高神壇承擔社會教化功能或被圈入私有財產的領地,要么被擺在觀看的領域,所有女性都是一副面孔。另外女性習慣處于男人的附屬物,積極成為父權制社會的一道“景觀”,女性主體意識的缺乏使她們安于現所處狀態,專心做好家庭婦女等角色,按照被觀看的標準嚴肅己身。

二、19世紀中葉女性意識的覺醒

法國大革命爆發及十九世紀中葉第一次女性主義浪潮出現,傳統觀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要求男女平等、爭奪女性教育權利和就業權利等呼聲在社會中持續發酵。

(一)眾多藝術家女性題材多樣化嘗試

藝術領域也不例外,很多藝術家開始反思自己的創作并進行了改變。中下層的女性大量出現在畫作中,妓女、洗衣女、農家女等新題材不斷涌現出,如庫爾貝《塞納河畔的小姐》,馬奈《草地上的午餐》、《街頭歌女》,莫奈《花園中的女人》,各類形態的女性被關注到,藝術家有意識地表現女性真實生活的一面,抓住當下一刻女性所表現出的各種形態,畫面中出現的頹廢、慵懶、輕蔑等形象,對甜美、高貴、圣母傳統畫風提出了挑戰。

然而女性題材擴展昭示的女性權利的逐漸取得并不意味著女性地位的徹底轉變。我們發現女性依舊是男性藝術家所操縱的對象,從莫奈《花園中的女人》、雷諾阿《浴女》等看來,女性身份的建構與其生理特性、本能依舊緊密相連,其自然屬性始終成為認識女性的主要來源。藝術家們有意無意中將女性作為情欲與性欲的符號,無時無刻不在公開凝視女性的身體。

(二)繪畫藝術領域女性藝術家的出現——以莫里索為例

同時期女性藝術家的出現對于女性意識的覺醒毋庸置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奶媽與朱莉》的作者--莫里索是其中杰出代表。在要求男女平等的聲浪中,女性獲得了一定的教育權和工作權,但是大多數女性從事的還是相當簡單繁雜的體力勞動,而為人們所重視的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女性的身影顯得黯淡無光,她們的藝術創作價值被忽略,就此莫里索出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另外,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顯發現女性創作的獨特視角,同樣是哺乳活動,莫里索強調的并不是母性本能,而更多表示女性工作的社會屬性,這里的女性是一種積極主動式的社會參與者形象。自然屬性上的母親哺乳活動含義被減弱,突出哺乳作為養活孩子的工具而存在,女性開始從自然領域走向社會領域。

(三)女性自我意識真正覺醒——馬奈《奧林匹亞》

莫里索引領女性向意識的覺醒邁進了一小步,顯然其力度還是不夠的。一方面出生于上層階級的莫里索雖然有機會從事繪畫工作,但還是受到很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女性長期處于男性主導權力之下,即使莫里索這樣的女性也難以一下沖破思想的藩籬,對于自我存在感的追求略顯遲鈍。

真正女性跨出自我意識覺醒的第一步還要歸功于馬奈--他的《奧林匹亞》和《草地上的午餐》。男人與女人,觀看者與觀看者,男性在觀看的主導一方,絕對的權威性和積極主動模式不容置疑,他們必須使自己處于一個心情愉悅、絕對安全的理想狀態,因此女性要么是性欲的化身,要么是溫順、柔弱的女神或母親形象,體態上或者精神上務必完美。到了《奧林匹亞》,男人牢牢掌權的局面被撬動。畫面的主角——妓女與黑人女仆,代表思想和意識的臉部表情、頭部、雙手的動作獲得了重視。女主人似笑非笑、略帶一些挑釁、輕蔑的表情,直接的眼神,側躺的姿勢絲毫沒有閃躲的意思。松散扁平的乳房,自然遮蔽的私處,肉欲的誘惑明顯做淡化處理。畫面正中央的這個女子的攻擊性、自主性凸顯出來,絲毫沒有因自己的身份而故意取悅觀眾,或者感到粗鄙低下。她的主動注視、大膽的眼神仿佛在與觀察者直接抗衡,一股強烈的自我主觀感受的表達。當男人再次凝視時,按照習以為常的社會文化理想中的女人不再安順,服從或取悅自己,物件有了意識,而且還是地位低下的“粗俗、卑賤”的妓女,觀看者的地位被撼動。女性第一次試圖從被觀看的關系中掙脫,向主動觀察者轉變,主動說話。

由于啟蒙時代女性主義思潮的不斷深入,19世紀以來繪畫領域的變革,女性形象的轉變與意識覺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當時社會思潮的在藝術范疇的如實記錄。畫家們開始重新思考,重新審視女性,他們對美的理想形象提出質疑,女性藝術家也進行不斷探尋自我、確認自我的反思與實踐。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繪畫領域出現了更加徹底的女性意識吶喊,由女性自己本身開啟兇猛的反抗與解放時代。

參考文獻:

[1]任丁秋.法國女性主義[J].歐洲1997,(3)

[2]戴雪紅.他者與主體: 女性主義的視角[J].哲學研究2007,(6)

[3]單小曦.西方女性主體性的建構之路與學理反思[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7(4)

[5]倪志娟.當代女性主義的意義綜述[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6(6)

[6]李文.對19世紀中葉法國油畫中女性形象轉變緣由的探究[D]

[7]陳筱棋.馬奈與十九世紀法國藝術沙龍[D]

猜你喜歡
女性主義繪畫法國
女性主義的三次浪潮
莫奈《睡蓮》[法國]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法國:短篇小說ATM機
法國浪漫之旅(二)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法國凱樂美我涂我畫
女性主義的東方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