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2017-01-16 11:52白雙春
東方教育 2016年18期
關鍵詞:科學探究能力高中生物教學

白雙春

摘要: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其獨立自主地探索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采取諸如借助教學工具、結合日常生活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和發現。本文將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方法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科學探究能力

新《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1]。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是照本宣科,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這種教學模式無視學生的主觀感受,嚴重阻礙著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新的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給出了一個新的教學思路,這便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一、借助各種教學工具,使教學更具直觀性

教師應當積極為探究活動創設情境,生物教學的直觀教學工具有標本、模型、掛圖、幻燈片、錄音錄像等。借助各種各樣的教學工具,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使課堂內容對學生更加有吸引力。另外,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能夠更好地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但是如果直觀教具出現得太早或者使用不當,反而會使學生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學工具上,而忽視了對知識本身的關注。因此教師在使用教學工具時,可以先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對有關的教學內容進行交流和討論,使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或者由教師總結本課程中應當解決的問題,然后通過借助各種教學工具,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索。例如在講解DNA的結構時,教師可以先將本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大概進行描述,然后引導學生提出課堂中應當解決的問題,進而通過讓學生觀察模型和掛圖等方式,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在接觸到一個課題的時候能夠經過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便是對問題進行探究的前提條件。學生在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時,可以自發地進行知識的探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引導幫助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探究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參與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在自主的探索過程中解答自身提出的問題并驗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由教師強行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

教師的啟發應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在對課堂知識產生興趣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并進行探究。因此,教師要嚴格遵循引導、合作、自主與創新的原則來引領學生完成生物科學的探究過程[2]。教師應當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引導學生的獨立思考,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知識的探究過程之中。比如,在學習基因和遺傳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許多的遺傳上的例子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單眼皮的父母能否生出雙眼皮的子女?決定男女性別的是父親還是母親?這些問題常??梢允箤W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進行探究學習時,便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

三、注重實驗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進行實驗操作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學生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驗證的過程,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將自身觀察到的現象與書本上學習的知識進行對比,發現問題,并進一步進行探究,從而在增強實驗技能的同時提高科學探究能力。高中生一般都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應當盡可能地讓學生動手完成實驗的全部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驗主題,自主設計有關的實驗方案,并分小組進行實驗,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通過充分的交流討論,互換各自的意見,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能夠更加認真地投入到知識的探索之中。

教師在實驗課程的設置上,要注重充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驗中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掌握科學研究方法,進而提高科學研究素養。例如在做“洋蔥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施,而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則不應多加干涉,學生在實驗成功時可以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在實驗失敗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尋找失敗的原因,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通過實驗,學生不僅能夠學習植物質壁分離與復原的知識,同時還學會了通過科學實驗來發現規律的研究方法,從而提高了科研研究素養。

四、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密切聯系

生物知識來源于人類的生活,高中生物教學也不能脫離生活,只有與現實生活進行緊密聯系,能夠以生物學的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生物學的研究才具有意義。要使生物課堂更有生命力,教師應當注意將課堂的內容與日常生活進行聯系,使學生能夠學會結合現實的生活來發現生物問題,解釋生物問題,以此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和挖掘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內容,能夠從日常生活的現象中選擇教學素材,使生物學更加有生活氣息,使知識內容不再枯燥無味,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究活動中,并且提高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述營養物質代謝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引入日常的生活問題來創設一些教學情境:牛奶應該在吃面包前喝還是吃面包后喝?減肥時最應該減少哪種食物的攝入?通過提出這些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學習,最終通過學生的探究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對問題進行探究,不僅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五、總結

高中生物教學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意識、動手操作能力、運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索方法,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各種教學工具和先進的教學技術,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雪梅.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

[2]馬青.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理科考試研究,2016(7).

[3]池娥.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

[4]胡秀榮.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2013(2).

猜你喜歡
科學探究能力高中生物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結合新課標要求對高考物理實驗題命題特點的分析和研究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緊扣“環?!敝黝},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