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食品工業大有作為

2017-01-17 21:53
中國食品工業 2017年11期
關鍵詞:現代化食品體系

新時代到來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新時代的一個新目標。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核心。食品產業體系又是國家產業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食品工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現代化食品產業體系”的建設,顯然十分重要。不僅關乎食品產業自身發展,而且對建設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產生影響。這就使我們有必要從產業經濟角度出發,認真思考國家戰略與行業發展的結合,盡量使國家宏觀經濟、行業中觀經濟、企業微觀經濟三者之間產生良性互動,共同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認真思考可以減少盲目性、增強主動性、激發內生力。為何要建設現代化食品產業體系、現代化食品產業體系是什么、如何搞好這個新時代的產業經濟體系等問題,需要全行業的共同思考,也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相關政府部門、學校院所、專業機構、行業組織等行業外部力量的建言獻策。一個形成廣泛共識的社會意志,一定會使“中國特色現代化食品產業經濟體系”建設加快進程。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化食品產業經濟體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歷史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不同歷史時期,食品產業發展要適應這個時期的社會發展總要求?,F階段,國家層面在歷經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大發展之后,已經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飛躍。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食品產業同樣完成了過去階段的歷史使命,進入了一個歷史新階段。這個歷史階段的必然性,使得食品產業必須調整新航向、瞄準新坐標,將傳統的食品產業經濟體系,轉型升級為現代化新時代產業經濟體系。這種歷史性轉變,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是歷史階段性所決定、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所推動的。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化食品產業經濟體系是行業發展的需要。國家層面進入了發展新時代有其客觀依據,這些依據是否同樣符合食品產業發展實際,也是我們考量為何要建設現代化食品產業經濟體系的重要角度。從客觀現實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轉換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食品工業經過三十多年高速發展,全行業生產力得到大幅提升,不再是“落后的社會生產力”。而食品產業生產力的巨大提升,也穩定的解決了大眾食品的保障供給,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但與此同時,高速度增長更多的是數量、規模的增長,發展質量還有待大幅提升。需要在“數量滿足”基礎上,轉型升級到質量滿足、新消費滿足和創新發展的發展新周期中。這樣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不斷豐富的對美好生活需求的追求。食品工業發展進入新周期是產業發展規律的作用,而這個產業新周期又會產生出新型現代化產業經濟體系。

中國特色現代化食品產業經濟體系是對傳統食品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產業是一種社會分工,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發生而產生、隨著分工變化而改變的。古往今來,從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就產生出畜牧業和農業的人類第一次社會分工。而隨后手工業、商貿業等社會分工又不斷產生,直至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生產的大工業出現,及其后來的各次工業革命,都使得社會分工不斷演進,產業分工越來越細。產業變化還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由此看出,產業及其體系是在變化中發展的。傳統食品產業是按照三次產業的分工,作為二次產業的工業制造業而長期存在的。而近年來,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經濟的出現,產業經濟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打破產業邊界、跨界融合發展,成為新型產業經濟的大趨勢。所以,傳統食品產業經濟,在外力與內生力雙重作用下,必然要進行創新性發展。新的現代化食品產業體系一定會應運而生,逐步替代或改造傳統的食品產業體系。

中國特色現代化食品產業經濟體系建設要堅持“頂層設計”。十九大報告是最重要的食品產業新發展周期的“頂層設計”。除了新思想、新方位、新目標、新使命等一系列宏觀指引外,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具體構建上,也給出了明確的戰略部署,全面系統的回應了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問題。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將這些國家發展戰略方針與食品產業發展實際相結合,我們會發現,在新時代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化食品產業體系方面,已經是方向明確、路徑清晰、保障有力、層次分明。十九大報告同時也對“怎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出六個方面的重要思路。包括: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六大方面。這些方面也都與食品產業新時代的新方向、新作為密切相關?!敖ㄔO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這六大方向開篇第一句話,就旗幟鮮明地傳遞出實體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的核心地位。而“支持傳統產業升級”等多方面具體內容,更是對食品產業這個典型的傳統實體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做出了明確指引。此外,在十九大首次提出、并受到普遍關注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中,明確提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路徑措施,也不僅與食品產業緊密相關,并且還是實踐主體。眾所周知,食品加工制造是占據農產品加工總量“半壁江山”以上的主力軍,也是帶動農村一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力量。絕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都是食品加工制造龍頭企業,食品產業通過原料基地建設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多種產業連接方式,打破產業邊界,已經深刻的融入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所以,建設現代化食品產業經濟體系不僅事關本行業發展,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大事。凡此種種,我們認真理解這些戰略性的有關食品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可以看清行動方向,找準行動路徑,更好的投入工作實踐。

新時代到來了。溫故而知新?;仡櫢母镩_放三十多年來食品產業的發展歷程,中國食品工業在全體食品產業人共同努力下,己經從弱小走向了強大,從單一工業產業發展成為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業食品”大產業。

跨入新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與行業內團結奮進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在國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偉大進程中,實現傳統食品工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構建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食品產業經濟體系。當代的食品產業人一定會奮發進取,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

猜你喜歡
現代化食品體系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抉擇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農業現代化研究》第五屆編委會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中國現代化何以起飛和推進
——評《中國現代化論》
263項食品及食品相關標準將要開始實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發展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