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專升本”制度探究

2017-01-17 19:42劉海蓉
武昌理工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專升本制度高職

劉海蓉

摘 要:高職“專升本”是構建高等教育“立交橋”,形成層次結構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高職“專升本”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影響及引發的問題,提出應堅持高職培養目標、完善“專升本”選拔方式、發揮正能量導向作用、適度發展本科、研究生高職教育等舉措,從而構建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

關鍵詞:高職;“專升本”;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正朝著高層次、復合化方向發展??茖W技術迅猛發展的時期,其結果之一就是產業和技術結構的調整,它直接導致了對技術應用人才的廣泛和迫切需求。 21世紀產業化正向高新技術發展,給技術型人才創造更加廣闊的活動空間。國家更是大力發展高職來推動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但是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分離,普通教育可以讀本科及以上,職業教育成了終結教育,終身教育體系要求建立相互銜接的高職專本立交橋,“專升本”制度是構建我國高等教育立交橋的重要舉措,為高職院校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高職專升本是指高職應屆生經過所在省、區、市的教育廳(局)統一組織招生考試,升入本科院校的三年級繼續學習,畢業成績合格后,頒發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與正式本科基本相同),不屬于成人的專升本。高職專升本正在試點,招生計劃有限,僅有少數考生有繼續升學的機會。經過近九年時間的探索與實踐,社會、學校、學生、家長對高職“專升本”褒貶不一,現綜合爭論焦點談談高職“專升本”的發展走向。

一、高職“專升本”制度所起的積極作用

(一)構建完整高職教育體系

《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將普通高等教育定位在5A級(理論型),高職教育定位在5B級(實用型)。從這一權威分類法中明確高職教育按照不同職業崗位對技術人才要求的水平可以在???、本科、碩士不同層次上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目前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在層次上已較為完善,形成???、本科、碩士、博士等系統體系,而高職教育還停留在??茖哟?,與國際教育還有很大差距,高職“專升本”這一教育形式是高職學歷建設上的補充和完善,有利于完整高職教育體系的構建。

(二)緩解高職(??疲┚蜆I面臨的壓力, 拓寬高職院校社會競爭力

傳統觀念使得企業在招聘員工時,重視畢業生母校的知名度,輕視技藝型人才的現象普遍存在,致使高職畢業生就業遭受不公正待遇。另外,主要行業、部門的職業準入制度尚未形成,企業用人缺乏職業資格標準和對員工不同學歷實行不同報酬的基本規定,致使大量非專業技術人員進入相關行業,造成高職(??疲┤瞬挪荒馨茨繕司蜆I?!皩I尽蹦苁共糠謨炐愀呗毊厴I生進入本科院校再學習2-3年,緩解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長久以來,國人對高職院校認識偏差,有的學生寧愿復讀也不愿報考高職院校,社會對本科學歷的推崇和認可使得絕大部分家長和學生想方設法上本科,嚴重影響高職招生錄取。高職院校實施專升本以來,成為許多家長和學生曲線升學的明智選擇,在較大程度上有效解決高職院校招生困難,提高高職院校社會地位,也推動了高職教育這一新教育類型的發展。

(三)滿足社會經濟科技快速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科技含量和技術密集程度明顯提高,技術進步速度明顯加快,我國正逐步成為“世界制造工廠”。這種發展趨勢使生產第一線對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的需求情況發生變化,原來的高職(??疲哟稳瞬乓央y以適應一些技術密集部門的需要,高層次、復合型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倍受青睞。發展 “專升本”教育就是為了滿足社會經濟技術對高層次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高職“專升本”存在的問題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內在規律相適應、不同類型教育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教育體制,為學校畢業生提供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006年1月,教育部和“發改委”聯合下發了《關于編報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學校分專業招生計劃的通知》,其中關于專升本的政策:一是限制了許多舉辦高職專升本的學校;二是限制高職專升本的名額?!案鞯仄胀▽I窘逃恼猩幠R獓栏窨刂圃诋斈晔俑咝8呗殻▽?疲獙卯厴I生的5%以內。納入國家下達的普通本科總規模內”。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國家高職專升本政策取向發生了重大變化。2006年高職專升本政策的轉向及專升本教育的降溫,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升本走向問題

受固有教育資源和教育體系的制約,十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升入的本科學?;旧鲜菍W科教育類型,而不是高一級的職業教育類型。升本走向上的這種“專與本”教育類型上的不同,是以高職學生終止??齐A段的職業教育為代價的。這就導致了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的隱性縮減,對我國本來就嚴重存在的結構性缺員就業問題來說如同雪上加霜,高職專升本政策造成職教資源流失,這也是與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相抵觸的。

(二)考試導向問題

專升本考試內容主要是公共及專業基礎課?,F行“專升本”制度無形中充當了“考試指揮棒”,學生過度重視專升本考試,他們會放松非考試科目的學習,甚至放棄專業實踐及實訓,極大忽視專業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訓練,嚴重影響高職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培育,脫離了高職教育軌道。而對那些不想專升本,畢業后即參加工作的學生而言,由于學校重視專升本,甚至會因此而調整既定的課程安排,比如增加基礎課程的學時,減少專業實踐學時,從而影響這部分真正想從事職業技術工作的學生的培養,使其利益受損。

(三)后續影響問題

對成功升本的學生言,從表面上看,他們是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但仍有不盡人意之處。首先,他們升本后面的第一個問題即是本??普n程的有效銜接。專業對口的,相關課程存在較多重復,導致銜接損耗;個別專業不對口的,則存在課程脫節問題。學生需面對因補課而帶來的學習負擔繁重的問題,進入本科學校深造的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薄弱的現狀。在進入本科階段學習知識結構銜接不暢問題,直接導致他們既不如本科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在實踐能力上與高職學生差距明顯,在社會競爭中劣勢較為突出。其次,因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均需注明“專升本”字樣,致使用人單位及有關高校對證書的含金量表示質疑。這就為學生求職及考研帶來了障礙,使得很多專升本學生自卑心理較為明顯。

(四)政策及實施問題

“專升本”制度還缺乏國家政策和法律的保障?!皩I?制度一般只在部分普通高校得以實施,在很多著名高校,“專升本"制度得不到貫徹,主要借口是高職學生生源素質較差,學校的教學資源有限,容易影響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等等。這都是因為“專升本”制度缺乏強有力的國家政策和法律作為后盾,缺乏減少阻力的工具。國家對高職“專升本”進行了嚴格的規??刂?,這使得“專升本”制度在實施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另外,有些地方的民辦高職院校不具備辦本科教育的資格,沒有本科教育的辦學權和招生權,卻打著“專升本”的幌子,對學生進行誤導性宣傳,并擅自頒發本科畢業證書,國家都不予承認,這也影響到了高職“專升本”的信譽。

三、完善高職“專升本”制度的對策思考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職“專升本”是必要可行的,只不過在現階段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完善。

(一)“專升本”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提升高職教育辦學層次,構建???、本科至研究生的完善高職教育體系,隨著產業結構升級,更多的高職院校開始呼吁發展更高層次的高職教育。在我國建立起從???、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高職教育體系,使高等職業教育自成體系,實現自我循環,必須對已有的普通本科院校進行改造。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在朝大眾化教育邁進。大眾化教育有賴于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有賴于發展高層次職業技術教育。事實上,在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同時也是學術教育向應用型轉變的過程。美國教育家費依屈克早在1965年就預言:“在將來某一時候,大學本科水平上可能至少有四種基本類型的學士學位教學計劃——科學類、工程科學類、工程類和工程技術類”。而英國的多科技術學院,德國的高等??茖W校,印度的工程技術學院和技術大學,我國臺灣的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等,都以實施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為主。但是,我國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學術、輕應用的培養傾向。面對洶涌澎湃的大眾化教育浪潮,我們必須對已有的普通本科院校進行調整和改造。其次,應該將辦學條件優越的高職院校升格為職業技術本科院校。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些高職院校培育了雄厚的職業技術教育師資力量,形成了可觀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設備,積累了豐富的職業技術教育辦學經驗,這就為提高其辦學層次,升格成職業技術教育本科院校提供了條件。將符合條件的高職院校升格為職業技術本科院校,將會更好地發揮其職業技術教育特色和優勢,有利于培養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高層次職業技術人才,有助于破解高職“專升本”教育困境。

高職本科與高職??圃谌瞬排囵B的特征上應有顯著的差別,對??茖W生要求知道如何做,對本科學生則還應要求為何這樣做。在專業培養模式上,確立“大類寬口招生,基礎統一教學,專業分流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及“多層次的基礎平臺,多方向的專業模塊”的教學體系。以基礎平臺教學保證本科適應性的要求,以專業模塊教學發揮??漆槍π缘膬瀯?,實現高職本科“保本科本色,創高職特色”的教育目標。在人才培養方案上,要建立高職本科“公共課平臺、學科基礎課平臺+柔性專業方向模塊+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綜合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公共課平臺、學科基礎課平臺體現厚實基礎和發展潛力的要求;柔性專業方向模塊的選擇,體現不同專業方向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符合職業性特征;職業技能(資格)證書,體現技術性和以就業為導向;綜合素質教育體現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專業教學安排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并重,突出實踐教學環節。要建立以產學研結合為特征的實踐教學體系和顯性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素質教育體系,重點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在學生素質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開發跨學科及文理滲透的選修課程,拓寬學生知識面;通過開發隱性課程,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等,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2+3”、“2+2”模式的特征是學生尚未完成??齐A段的學習就進入本科學習。其優點是:教學計劃與普通本科統一,不必另行制定,無課程銜接問題。其缺點是:①由于是在高職高專院校二年級結束后進行的一次分流,學生尚未全部完成學業,學校和學生會受到升學考試指揮棒的影響,使正常的高職高專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甚至有些學校和學生從一進校就開始準備升本,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正常教學。②按照普本的培養計劃要求,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困難,教學難度較大。事實上這種模式的最大問題是改變了原來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改變了高職教育實施“專升本”的初衷,是兩種不同類型教育的銜接,學生學習困難是必然的?!?+2”模式的優點是:①學生完成了一個獨立的、完整的2年或3年??平逃?,可以參加省市一級組織的“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學習,也可以先就業,將來根據個人發展或崗位需要選擇再進修學習。②一般不會沖擊或影響正常的高職高專教育,而且“3+2”模式可以吸納更多的應屆或者歷屆??茖哟萎厴I生報考。其缺點是:①可能會使一部分好的生源在??飘厴I后流向社會,先就業,放棄報考“專升本”教育。②由于生源來自不同學校,對后兩年教育的課程設置、組織教學會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堅持高職教育培養目標,正確引導“專升本”走向, 改革高職“專升本”考試方法

現行“專升本”導致高職學生過度重視升本考試,將主要精力放在專升本備考上,忽視了學業,有甚者更是借用逃課來應付升本考試。這種現象如果不正確的引導,勢必偏離高職教育發展目標。因此,首先校方應明確辦學宗旨,不鼓勵大力宣傳“專升本”相關政策和開展動員工作,為學生營造良性的職業教育氛圍;其次,要求學生全面學習專業教學計劃設置的全部課程,保證高職學生能獲得“必要、夠用”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此外,充分認識到“專升本”升學率不應作為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的衡量指標,而應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高職“專升本”考試采用統一考試錄取,考試試題根據本科教學要求設置的,過多地考查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而未從高職教學實踐性角度對學生進行能力考核,這對高職學生來說,升本考試與其實際學習存在較大脫節。改革現行高職“專升本”考試制度勢在必行,考試內容應與高職學生學習緊密聯系,合理把握試題難易程度,考試科目上強化專業技能測試,這也使得高職學生負擔減輕,注意考察學生實際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本科教育的銜接問題。進入本科學習階段,要根據高職學生特征,制訂一個針對性的“專升本”教學計劃,做好專本科階段的課程銜接,切實增強教育學習的針對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這類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成,真正實現“專升本”的學習目的。

積極扶持示范性高職學院提升辦學層次。示范性學校是辦學基礎較好、辦學效益突出,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院校,允許并鼓勵這類院校發展更高層次的高職教育。鼓勵高職院校加強與國外高校合作辦學,國外高職教育起步時間和發展速度都遠超國內,辦學層次也較為完善,要拓寬渠道,與國外高校建立持久良性的合作辦學機制,為我國構建完善高職教育體系提供借鑒和學習。

(三)構建中國特色的“專升本”制度還應考慮,設立副學士學位,規范高職院校辦學,完善學位制度

學位結構與高等教育結構不相匹配是我國學位制度一大缺陷。我國現行的學位制度由學士、碩士、博士三級構成,三級學位制度將高職高專這一層級拒之門外,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學位制度是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或高等學校以學術水平為衡量標準,通過授予一定稱號來表明專門人才知識能力等級的制度。促進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為選拔和使用不同層次人才提供學術上的依據。學位制度作為與高等教育制度相配套的制度,理應涵蓋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以使學位結構與高等教育結構相匹配,各級學位都與臨近的學位相互銜接和貫通,才能對整個高等教育起引導、規范作用。有人認為職業技能與學術關系不大,甚至擔心增設副學士學位會使學位貶值,這是把學術過于窄化的結果。實際上,博耶把學術分為發現的學術、綜合的學術、教學的學術和應用的學術四種。應用的學術不僅指科研成果的應用,還包括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高職高專畢業生所掌握是應用的學術。設立副學士學位,使高職高專教育納入學位制度范疇,是完善我國現行學位制度的必要舉措,設立副學士學位對于推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首先,副學士學位的設置使我國學位制度由三級制轉變為四級制,增加了不同層級人才培養的梯度,豐富和完善了現行學位制度;其次,副學士學位的設置有利于建立起與普通高等教育體系,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使廣大高職高專畢業生有機會進入學位通道,適應社會和學生對高等教育的多樣化需求;第三,副學士學位的設置有利于規范高職院校的辦學水準,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動高職高專教育改革,為培養大批優秀的高技能應用性人才提供學位制度的保障;第四,副學士學位的設置可以有效地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和聲譽,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逐步擺脫被“歧視"的尷尬處境。設立副學士學位的關鍵是確保質量的問題,質量對一個新學位的確立和發展是起著生死攸關作用的。國家應制定副學士學位授予標準,使用一些具體的學術水平衡量指導(如課程要求、考試成績、綜合素質等),切實保障學位質量,對高職院校要評估在先,授權頒發學位在后,并建立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以便通過一定時期的運作,使社會、民眾、高校、學生均認可和接受這一新的學位。美國是世界上副學士學位設置最早也是發展最充分的國家,受其影響,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韓國、我國的香港、臺灣也均設置了副學士學位。這一學位的設置必將成為國際的共同趨勢。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構建中國特色的“專升本”制度,著眼于高職院校功能多元化和辦學目標多樣化,以便拓寬辦學領域,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專升本”制度的理論構想,必須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和認可,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通過深入調查、研究、規劃、論證和試點,妥善解決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全國高職院校組織實施。

參考文獻:

[1] 董大奎.高職專升本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5(10).

[2] 程忠國.高職本科一個亟待探索與創新的教育層次[J].教育與職業,2008(6).

[3] 姬慧.破解高職專升本教育困境之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2009(11).

[4] 王莉平.高職“專升本”未來發展走向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 11).

[5] 李紅衛.我國高職專升本政策回顧與展望[J].職教論壇,2010(3).

[6] 徐達奇.發展普通高?!皩I尽苯逃乙奫J].教育與現代化,2011(6).

(本文審稿 黃紅霞)

猜你喜歡
專升本制度高職
山西省2019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現代漢語
2017年-2018年專升本院校錄取分數線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專升本考生體格檢查表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某些單位的制度
論制度安排的后發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