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主體R&D投入對產學研績效的影響實證研究
——基于蘇浙滬的面板數據

2017-01-18 11:30陳滿新浙江理工大學
消費導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科研院所產學研專利

陳滿新 浙江理工大學

創新主體R&D投入對產學研績效的影響實證研究
——基于蘇浙滬的面板數據

陳滿新 浙江理工大學

蘇浙滬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發達的經濟和完善的政策體系為產學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谔K浙滬2000-2012的面板數據,文章考察了各創新主體的R&D投入對產學研績效的影響。研究表明:不同地區不同來源的R&D投入對產學研聯合專利產出的影響差異較大,高校和企業的經費投入對聯合專利的促進作用較大,科研院所的經費投入除江蘇在當期表現較強的正向影響外,上海和浙江均沒有明顯的推動作用。投入對績效的影響一般存在2-3年的時滯效應。

創新主體 產學研績效 R&D投入 時滯效應

20世紀80年代初,長三角地區率先開展產學研合作,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已經形成了全面、系統的產學研合作工程[1]。近年來,三地區加大了在科技人才、資金投入、政策支持的力度,促進產學研合作成果產業化,推動地區產學研合作的快速發展。

現有產學研績效研究很少從產學研合作主體的R&D投入視角來研究不同來源經費對聯合專利的影響,大多基于微觀或宏觀視角考察政府或企業的投入與專利產出的關系[2-3]。但是一般意義上的專利并不能準確的衡量產學研合作的知識績效。因此,探索各地區不同來源研發投入對聯合專利的影響程度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聯合專利分析

產學研合作能夠整合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三方的創新要素,通過合理配置各方資源促使知識在各主體間快速流動,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長三角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展產學研合作以來,各主體間頻繁的互動交流加速了產學研合作的進程,三地區產學研合作專利總量在總體上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但各地區增幅不同。上海市聯合專利總量在2000-2009年均居于三地區之首,江蘇省在2007年超過浙江省后,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2010-2012各年聯合專利總量超過上海,躍居地區第一,上海第二,浙江最末。

二、計量模型

江蘇、浙江和上海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其豐富的資源和先進的技術使得產學研合作得到較快的發展,但無論是不同類型聯合專利的總量,還是各自的增長速度均存在較大差異。產學研合作知識產出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但R&D投入作為最重要的供給因素推動著技術創新的不斷進步[4]。本文基于蘇浙滬三?。ㄊ校?000-2012年的面板數據,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三方R&D投入為解釋變量,產學研合作聯合專利為被解釋變量,建立計量模型定量考察不同來源的R&D投入對產學研聯合專利的影響,模型如下:

其中i表示地區,t表示時間,cxy表示各地區產學研合作專利,com表示企業R&D投入,col表示高校R&D投入,res表示科研院所R&D投入。模型中對所有變量進行對數化,以便消除異方差和量綱的影響,數據來源于《浙江統計年鑒》、《江蘇統計年鑒》、《上海統計年鑒》(1999-2013)。

三、實證分析

運用統計分析軟件Eviews7.0,采用固定效應變系數模型進行估計,分別考察不同主體間R&D投入對聯合專利產出的影響,并考慮時滯1-23年的效果。

研究結果表明:模型的擬合優度約為0.95,表明模型的擬合效果好。企業和高校的R&D投入在第三年除個別地區外均表現出對聯合專利產出顯著的正向影響,由于時滯效應使得企業和高校的經費投入大約在2-3年之后產生較大的推動力。除此之外,科研院所R&D投入對聯合專利產出的作用并無規律可循,不同地區差異較大且作用力度小。

江蘇省企業和科研院所的R&D投入在當期彈性系數均為正數,此后影響程度逐漸降低直至第三年系數變為負數。但高校R&D投入的影響卻恰恰相反,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彈性系數由變正,而且對聯合專利產出的推動作用逐漸增強,到第三年達到4.1638。這由于產學研合作的知識外溢效應是一個持久且緩慢的過程,因此各方經費投入的杠桿效應需要一定的時間。

浙江省企業和科研院所的R&D投入分別在投入的第3年和第2年對聯合專利產生正向的影響,但兩者的彈性系數均較小,推動力不強。高校的R&D投入當期對聯合專利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隨后逐漸減弱。

上海市企業R&D投入在第三年才對產學研聯合專利產生正向的影響,高校R&D投入則有著完全相反的趨勢,在當期推動作用最大達到1.8531,之后幾年逐漸減弱,但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特別地,科研院所R&D投入對聯合專利的影響在各期均不顯著,與上海市不斷增加的R&D投入趨勢相違背。這說明上海市科研院所在研發資金利用效率可能存在相當程度的浪費和低效運行情況相關。

四、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文的研究視角比較新,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本研究重點分析不同來源的經費投入對聯合專利產出的影響,因此在模型中并沒有將科研人員納入其中。另外,由于產學研合作專項經費投入的數據很難獲得,以R&D投入來替代,可能會降低各因變量與自變量的相關性,從而使得模型的準確性降低,這些遺留的問題也為后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1]呂國慶,曾剛,郭金龍.長三角裝備制造業產學研創新網絡體系的演化分析[J].地理科學,2014,34(9):1051-1059.

[2]徐偉民,李志軍.政府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專利產出的影響及其門檻效應—來自上海的微觀實證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1(7):77-83.

[3]朱平芳,徐偉民. 政府的科技激勵政策對大中型工業企業R&D 投入及其專利產出的影響—上海市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3(6):45-53.

陳滿新(1990-),女,湖北孝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創新。

浙江理工大學企業管理省重點建設學科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資助。

猜你喜歡
科研院所產學研專利
精益求精產學研 繼往開來朝陽人
專利
航天科研院所“雙創”路徑研究
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運行管理探索與實踐
發明與專利
完善轉化機制 推動產學研融合
紡織摘獎項目產學研居多
讓知識型員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淺析科研院所中知識型員工的激勵
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專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