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屏縣花腰彝傳統村落景觀特色保護研究

2017-01-18 22:48蘇丹玲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11期
關鍵詞:石屏縣村落景觀

蘇丹玲

當現代化進程快速發展和迅速崛起的過程中,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景觀和非物質景觀迅速衰退和面臨消失。由于地理環境與交通原因,花腰彝的許多村落保留了自己有特色的村落景觀文化,其中最為典型的要數慕善村的景觀文化保護最為完整?;ㄑ痛迓渥顬榈湫偷奶卣?, 植被良好的生態環境形成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的模式。所以,如何更好地保護花腰彝村落的景觀特色,發掘花腰彝特有的民族文化,本文從發掘石屏縣慕善村的景觀特征和價值,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一些想法。找到慕善村最有特色的景觀特色進行合理的保護和發展,吸收寶貴經驗,找到一條適合慕善村景觀的保護之路。

慕善村落概述

慕善村位于云南省石屏縣哨沖鎮,根據《石屏縣志》相關的記載:彝族一般都喜歡居住在美麗的山間,而且當地的物質資源比較豐富,依山傍水,田地眾多,村子的后面有一大片山村民可以再上面放牧,村子前面有層層的梯田,便于農民耕作。慕善村在一個小山包上,地勢西高東低,村寨面朝東南。慕善村位于云南石屏縣哨沖鎮水瓜沖村委會龍峨公路旁哨沖鎮與龍武鎮的交界處,距離哨沖鎮4公里,轄區面積0.65平方公里。慕善村87.8%的都是花腰彝,只有少部分的漢族,形成彝漢混居模式。

慕善村的景觀特色構成因素

1.慕善村落景觀布局分析

慕善村位于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哨沖鎮水瓜沖村委會龍峨公路旁哨沖鎮與龍武鎮的交界處,距離哨沖鎮4公里,轄區面積0.65平方公里。慕善村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花腰傳承館的存在是花腰彝村落里比較有代表性的村落,從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都是花腰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哨沖鎮在1996年和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慕善村于2009被云南省政府命名為十大刺繡之鄉,2008年被紅河州命名為刺繡之鄉,慕善村被石屏縣政府選定為花腰彝文化傳承基地,花腰傳承館的學員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和云南電視臺的節目錄制,景觀文化也是保持比較完好的,它的研究價值十分突出。

2. 慕善村村落布局特征

(1)村落選址

慕善村一直有一個很好聽的寨名彝語叫“摸色”。 常見的村落選址模式就不外呼背山面水,或背山面田,或擇水而居。慕善村就是典型的背山面田的自然山水模式?;ㄑ偷淖嫦葌兙褪沁x擇水源、土地、地勢、資源豐富的地方來生活。從遠古開始,人們在與大自然的相處中,總結出自然和人的和諧相處是最長遠的生存模式。在無數次的長期搏斗中,慢慢總結出一套環境趨吉避兇意識。慕善村周圍都有大山,村民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知道大山是他們的寶藏,他們只有很好的利用寶藏,所以慕善村的當地村民認為大山可以比喻為“糧堆”,他們村落正好背靠大山,這樣一來年年月月五谷豐登,家家戶戶財源四季滾滾;村前的正前方有層層疊疊的梯田,花腰彝村民認為“官場”就是村前的田野,這樣他們的后代子孫一個個都是有文化,花腰彝把山脈作為自己的象征物,這也是花腰彝典型的趨吉避兇的景觀意象,只有在這樣的一種相對封閉的環境里,人們才覺得安全。

3.自然景觀特征

慕善村的自然景觀非常豐富多彩,由于受地理氣候的影響,地形高低不平,形成奇山峻峰;由于降雨的變化,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塘、河流、丘陵等。這些為慕善村鋪墊了風景如畫的背景,加上花腰彝人開墾的田地、村莊、道路系統等形成了慕善村樸實、秀美的自然風光。

4.土掌房特征

土掌房是最環保和最生態的建筑,它的材料來自大自然中也可以被大自然回收。而土掌房自身是由許多小節點組成的。土掌房分解為土墻、木框架、土屋頂、樓板、分隔墻、樓梯、爬梯、獨木橋、門窗、臺地、地基和勒腳等八種構成要素來解析其細部構造及建筑哲理。在每一間土掌房中都有神秘和濃郁的火塘文化,火又是花腰彝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火盆,火草煙,篝火晚會都離不開火火?;ㄑ图壹矣谢鹛?,火也把所有的小節點串聯在了一起,被火秋得黑黑的樓板、柱子等,越表明這家人家庭和睦,財源廣進。慕善村位于云南石屏縣哨沖鎮,之前是花腰彝族居住而形成的原始聚落。該村的土掌房結合了大多數彝族部落的建筑風格,都是面朝陽坡,背對陰坡。開闊涼爽的緩坡半山腰地帶建寨,因花腰彝居住的特點和功能的影響,筆者將從功能上將其劃分為以廚房、餐廳、天井、儲藏室、臥室、平臺、牲口房、水井、廁所?;ㄑ陀凶约旱淖诮绦叛?,由于這些宗教信仰帶來了居住功能分工的不同。

5.風雨橋特征

慕善村的風雨橋,作為慕善村的入口標志,建于1842年,橋長10.2米,寬4米,橋上為木質結構,每排四根柱子穿枋成排,穿枋將四排串聯成一體,形成長廊式。橋廊兩側都會設計出長凳,主要是為了給游人來片刻的休息。在橋頂中間設計一座觀行樓,懸靠在半山腰,大概有4米高,在房屋脊梁上方雕刻出帶有龍鳳的泥塑。檐部繪制植物圖案,穿枋部紜制花腰彝生活圖案,整體呈現古樸、舒展之感。

6.公房特征

公房原是村里舉行公共事務以及跳樂的地方,在此也具有了象征符號的涵義。意指村民娛神、通宵達旦狂歡的地點。在眾多的花腰彝村落中,一部分村落的公房保持著土掌房特征,其他村落由于漢文化的影響,公房的建筑已經漢化了。慕善村的公房就是漢化較嚴重的,公房是由原來的打谷場修建而成,一座二層樓的房子,大約有400左右平方米。

7.藝術特征

土掌房在裝飾上與其他民居相比就顯得簡單了,但這種簡簡單單的裝飾非常符合土掌房的和諧之美。土掌房的柱、梁上雕有馬纓花、蝴蝶、花鳥等一類 圖案?;ㄑ徒ㄖb飾主要集中在門窗、垂柱等部分進行裝飾,門窗的裝飾紋樣較多都是來自大自然的圖案。

慕善村景觀保護內容

依據慕善村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保護體系具體內容應分以下幾類。

1.保護慕善村的生態——自然環境

大部分傳統村落都是依山盤水,天人合一。從慕善村的山水中可以看出村落的性格,慕善村的性格特點就是樸實和清新。從景觀中可以看到的山水格局,從山水格局中找到山水的脈絡。因為有了慕善村的山和水才把他的性格特點修煉得這么好。所以,慕善村落的保護,保護好自然環境就是保護好慕善村的自然。

2.保護慕善村的形態——傳統建筑

慕善村形態保護就必須保護土掌房。土掌房的建造工藝和空間布局特點都是根據大自然的特點量身定做的,穿在身上非常得體和和諧。土掌房的防御功能也是根據大自然量身打造的,在我們現在的許多建筑都是值得學習的。慕善村的選址、村落的布局都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只有把它保護和傳承下去。所以,想了解一個民族、應先品味其建筑風格。同時,新建筑的建造也必須要有嚴格的規范,什么樣的建筑風格什么樣的內部結構都是要遵循保護的原則進行的,特別不能讓現代化風格的建筑物出破壞了重點保護區的景觀。

3.保護慕善村的文化——傳統文化

非物質文化是維系少數民族生存的重要條件。保護傳統村落,傳統文化這兩方面的保護不容忽視。慕善村從古至今都是多神崇拜;反映慕善村地區文化的阿哩、大團樂;體現花腰彝村民智慧與聰明的傳統工藝——刺繡、服飾、琴弦制作;宗教文化——祭竜文化、喪葬文化、哭嫁文化都折射出慕善村耀眼的光芒。海菜腔和煙盒舞被國家命名為國家節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現在的狀況不容樂觀,而且慢慢的消亡。因此,在多個旅游景點把它亮出來,讓更多的人們聽到它的聲音,了解它、喜歡它,進而模仿它,讓它在生活中村民之間的互動和生產的過程中傳承下去,也是一種非常好保護方式。

慕善村景觀保護方式

保護性修繕

保護性修繕是在保證傳統土掌房建筑及其屋頂完整性的基礎上,對建筑及其屋面結構、屋面表層及裝飾物的破損進行修補恢復。在修復的同時,又可以將優良的傳統工藝傳承下去,同時又通過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來取代落后的技術和稀缺的傳統建筑材料,進而又起到了節能環保的功用。首先在整體上對村莊的建筑進行保護,主要是保護村莊建筑輪廓線與山體輪廓線的關系??蓜澐譃楹诵谋Wo區和一般控制區:

1.重點區內土掌房的修繕措施

針對土掌房屋頂木構架破損的情況,部分穿插設計成鋼混結構,但應盡量減輕對建筑外觀的影響;針對屋面/墻面破損的情況,盡可能選擇使用與破損位置相同的工藝和材料修補,若傳統辦法無法解決,可選擇性使用新工藝和新材料,但須盡量保護傳統;針對傳統屋頂加蓋石棉瓦的情況,首先去掉石棉瓦然后對屋面進行防水處理,加強排水功能,解決屋面滲漏情況;對于殘缺破損的屋頂構件,組織當地有經驗的工匠,運用傳統工藝、相似材料打造,然后進行替換修繕。

2.非重點區內新建筑的改造措施

此類建筑式居民采用磚混結構和現代建筑材料自建的住房,這些房屋多選用磚石、水泥、鋼筋為主要材料,有些表面還裝飾以彩瓷,致使建筑外觀形態及材質與村莊原有的“土掌房”整體風貌極不協調。在不干涉居民日常生活習俗、尊重其經濟承受能力的基礎上,盡可能還原慕善村落的原貌,以屋頂坡改平、墻面的綜合處理手法,進而裝飾、重塑房屋的外部形狀和特征??刂菩陆ńㄖ捏w量高度,以期協調統一村落建筑風貌,凈化視覺環境形象。

小結

同時,我們的政府部分應當加強對傳統建筑的保護,通過立法和加大財政支出來推動保護修繕工作,并且聘請有關專家進行實地調研,提出一定的保護策略;同時,對當地居民進行宣傳教育以加強他們的保護意識。為慕善村的景觀保護找到一條適合之路。

(作者單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猜你喜歡
石屏縣村落景觀
林中村落
靜謐村落
石屏縣檔案館舉辦滬滇扶貧協作成就展
景觀別墅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石屏縣總工會:開展俏花腰職工健身操培訓
油畫《村落》
石屏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及其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