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雕龍》與《文選》“封禪”文體的比較

2017-01-19 05:55種夢卓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遼寧大連116033
名作欣賞 2017年3期
關鍵詞:刻石揚雄封禪

⊙種夢卓[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33]

《文心雕龍》與《文選》“封禪”文體的比較

⊙種夢卓[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33]

“封禪”是封建時代的重大典禮?!胺狻睘椤胺馓┥健?,即帝王登上泰山,在泰山上刻石記功,舉行祭天禮;“禪”為“禪梁甫”,即在泰山旁梁甫山下筑壇祭地。帝王用“封禪”的方式來宣揚王命天授來鞏固統治,封禪文應運而生。要宣揚皇權神授,往往要偽造許多神怪之事作為符瑞去進行封禪禮,由此產生“符命文”。本文從封禪文的出現和發展、“符命”和符命文的出現來比較《文心雕龍》和《文選》對于封禪文和符命文的差別。

《文心雕龍》《文選》 封禪文 符命文

一、“封禪”與“符命”、封禪文與符命文的區別

(一)區分“封禪”與“符命”

“封禪”一說起源甚早。最早見于《史記·封禪書》中引管仲言:“古者封泰山、禪梁甫者七十二家?!睂⒎?、禪分而言之?!抖Y記·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而鳳凰降,龜龍假?!闭撟⒄呔詾槭茄苑舛U。而符命之說的起源更早。符命關乎天命,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往往是同一的。天命之說在原始社會時期即已存在,甲骨文、金文中有記載。但是將天意同帝王的權位傳統相提并論的符命,顯然是人間帝王傳統出現后的產物。符命是直接為“君權神授”觀念服務的?!渡袝分袦?、盤庚大誓、武王伐紂中即明確地以天之驕子自命。周公制禮作樂,開始有意識地“神道設教”,此后,大凡帝王都以天降福瑞作為自己受命的依據。戰國動亂,秦朝尚法,天命之說一度降溫,但也綿綿不絕,劉漢之后大行其道。其中尤以王莽和劉秀為甚?!稘h書·王莽傳》:“符命之起,自此始矣?!保磸堮瞪蠒Q頌王莽之后,而得到厚祿的事)《后漢書·光武傳》載光武宣布圖讖于天下事。從上面的材料看來,封禪同符命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為業已成為帝王的君主歌功頌德,而后者則是替即將奪得帝位的君主制造輿論。從時間的先后看,后者產生的時間更早,但是前者則是王權比較成熟后的產物??傊?,兩者關系密切,但絕非一個事物,不可混同。

其實,這種將封禪文完全等同符命文的說法,是不恰當的。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中引朱存《文選集釋》卷二十三云:“案以獻符命投之四裔,假令雄為符命,則奔亦必并投之。然彼所稱符命,乃桓譚于世祖上疏,以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非徒為諛頌之文而已?!段倪x》此等文曰符命,只是昭明所題,非其舊也?!薄段恼铝鲃e論》云:“圖讖之屬,是非正文之制,然以取縱橫有意,反復成章?!本C上所述,“符命”至少有三層含義。一為圖讖之屬;二為昭明之符命;三為諫止圖讖之疏文。顯然,這種“符命”無論是同《文選》中的符命類選文抑或是與《文心雕龍》中的封禪文都很難吻合,其范圍要大得多。

二、劉勰《文心雕龍》封禪文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首次提出“封禪”文體,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泰山封禪時所立的碑文,有李斯的《封泰山碑》、張純的《泰山刻石文》;一類是歌頌功德與符瑞,“事非鐫石,體因紀禪”,有司馬相如的《封禪文》、揚雄的《劇秦美新》、班固的《典引》、邯鄲淳的《受命述》、曹植的《魏德倫》。綜觀所列作品,劉勰確立的“封禪”文體有兩個突出特點:(一)、劉勰提出的“封禪”文體是從題材的角度劃分,把所有涉及封禪的文章統稱為“封禪文”。李斯的《封泰山碑》《文選》“符命”和張純的《泰山刻石文》是泰山上的刻石,銘刻著帝王的功績向上天祝禱。而司馬相如的《封禪文》是勸漢武帝封禪;揚雄的《劇秦美新》意在指斥秦朝暴政,勸王莽封禪,美化王莽新權。曹植的《魏德倫》從總體上看屬于論說文,稍微涉及封禪,并不專門為封禪而作??梢?,劉勰將從勸請封禪到議論封禪,再到陪同封禪典禮,各個環節所產生的文章都歸于“封禪文”。 (二)、封禪文與其他文體存在交叉的現象,“封禪”中的文章有時又屬于“銘”“頌”“論”等其他文體。如劉勰解釋“碑”這一文體時說:“碑者,埤也。上古帝皇,紀號封禪,樹石埤岳,故曰碑也?!彼J為,碑文起源于帝王封禪是樹石刻碑記功之文,那么毫無疑問,李斯的《封泰山碑》便屬于這一文體,而且還是這一文體的創始文章之一。在“頌贊”文體篇中,劉勰又再次以之為“頌”?!跋摹薄霸t策”等文體都有單一的寫作目的和讀者對象,而“封禪”文體卻不同,它隨著寫作目的、運用場合的改變,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勸封文重對當朝帝王的歌頌功德,則類似于“頌”體。議封文重對歷代典章制度的審視考辨,則類似于議論文。登封文則重盛大壯觀場面的描寫,則類似于“賦”體??梢哉f,隨著文士議論或者歌頌的對象不同,“封禪”文體便兼具其他文體的特性,甚至可以直接劃入另一文體。

三、《文選》符命文

成書時間稍遲于《文心雕龍》的《文選》沒有直接承認“封禪”文體,卻另立“符命”一類,把《文心雕龍·封禪》中所列的三篇重要文章:司馬相如的《封禪文》、揚雄的《劇秦美新》、班固的《典引》納入,這是對劉勰封禪文觀點的認同。

四、《文心雕龍》“封禪”文體與《文選》“符命”文體比較

《文心雕龍》提及的“封禪文” 《文選》所錄的“符命文”李斯《封泰山碑》 司馬相如《封禪文》張純《泰山刻石文》 揚雄《劇秦美新》司馬相如《封禪文》 班固《典引》揚雄《劇秦美新》班固《典引》邯鄲淳《受命述》曹植《魏德倫》

由此可見,《文選》所選的符命文作品均在《文心雕龍》中所記,但《文心雕龍》所記的其他作品《文選》卻沒有選入。這與前文“封禪”與“符命”之分別與聯系是密切相關的;其次,關于兩書的選錄原則也由此可見?!段男牡颀垺纷鳛槲膶W評論作品主要講為文之法,文體的劃分與歸納也有很強的經世致用和撥亂反正的思想。而《文選》作為文學作品選集,文體劃分上要更為細致。

五、對封禪文、符命文認識的現實意義

對于封禪文的歸類,歷來見解不一,分法各異。而且,文體本身就是見仁見智的,作文者自己的主觀性很大。從封禪文的產生來看,也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黃侃先生對于這種狀況的論述十分精彩:“詳夫文體多見,難可拘滯,有沿古以為號,有隨宜以立稱,有因舊名而質與古異,有創新號而實與古同,此唯推跡其本原,訖求其旨趣,然后不為名實玄紐所惑,而收以簡馭繁之功?!?/p>

總之,有關封禪的文章是很豐富的,但以封禪為主體、作中心議題的卻并不多。大體即為上述的刻石、奏議、詔令等。從前面的分析來看,其體式大致如下:刻石文語言由整到散,篇幅由短而長,表達上由質實的敘述而為夸大的列功,最終漸入于虛構符命的政治神話,總體上呈一種衰敗的氣象。這一方面是由于時代的差異,帝王自身功業和政治環境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在于這種嚴格而狹隘的題材的束縛。奏議文是封禪文的主體,或勸王封禪,或討論儀節,但均以封禪為旨歸。勸行封禪類歷來被視為封禪文的正體,以相如為倡首,而后自揚雄、班固到邯鄲淳、陳思王等,大體陳陳相因,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雖然代有新變,但氣格委頓,到唐前,已為人所厭。討論儀節類則多以事實為議,少有空言,但文采殊無可觀。帝王詔令大都為其人自作,往往任性而為,神采畢現,個性色彩濃厚。

由此可知,封禪文非某一種文體所能涵括,它是統一在封禪題材之下的一類文章。封禪文只是“封禪”典禮的一個副產品,本是無足輕重的,但它畢竟可以反映出時人對封禪的看法和心態。如果說“封禪文”有價值可言的話,我想或許正在于此。此外,封禪文在其產生之后,長期傳作,又有其獨具的特征。它由出現而至衰亡,也體現出文學的變遷:封禪文因“封禪”的存在而存在,因封禪的神圣而嚴肅,最后也隨著封禪典禮的威風蕩盡,而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中。文體的代變,由此可見一斑。

注釋

②鐘濤:《雅與俗的跨越》,巴蜀書社2001年版,第75頁。

③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48頁。

④郁元、高明遠:《魏晉南北朝文論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頁。

⑤黃侃:《文心雕龍札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頁。

[1]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2015:195-202.

[2]李善.文選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139-2158.

作 者:

種夢卓,遼寧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編 輯:

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歡
刻石揚雄封禪
篆書的演變(二)
“童烏”未必是人名
隱微寫作者揚雄
漢武帝封禪
泰山封禪
談秦七刻石
唐詩中的揚雄
一代大儒揚雄
秦始皇刻石還剩多少
封禪述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