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對危重癥患者氣胸的診斷價值研究與分析

2017-01-19 05:15王佳遼寧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遼寧沈陽110016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年20期
關鍵詞:氣胸危重癥符合率

王佳 遼寧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遼寧 沈陽 110016)

超聲對危重癥患者氣胸的診斷價值研究與分析

王佳 遼寧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遼寧 沈陽 110016)

目的:探討超聲對危重癥患者氣胸的診斷價值。方法:選擇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1例可疑氣胸的危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組患者先行超聲檢查,再行CT檢查。統計本組患者超聲和CT對少量氣胸、中等量氣胸、大量氣胸等各類型氣胸檢出率和總氣胸檢出率,并對比兩者CT 與超聲診斷結果,計算超聲診斷與CT診斷結果符合率。結果:超聲對危重癥患者氣胸檢出率為94.12%,與CT氣胸檢出率(82.35%)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超聲對少量氣胸、中等量、大量氣胸檢出率略低于CT診斷,但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以CT為金標準,CT掃描共檢出氣胸48例,超聲診斷共檢出42例,42例與CT診斷結果均完全相符,4例少量氣胸和2例中等量氣胸漏診,超聲診斷與CT診斷符合率為87.50%(42/48)。結論:危重癥患者超聲檢查對氣胸檢出率較高,準確性也較好,可為危重癥患者氣胸臨床診斷提供確切的依據。

超聲 危重癥患者 氣胸 診斷價值 分析

氣胸為胸外科急癥,其病因復雜,部分危重癥者患者存在合并氣胸情況,多由自發性肺大泡破裂、機械通氣、外傷等因素所致,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嚴重后果,需盡早診斷,并對癥治療。當前,氣胸的臨床診斷主要依靠CT和X射線檢查,但兩者臨床實施局限性較強。超聲是臨床常用的檢查手段,但超聲檢查一直被認為是氣胸診斷的盲區,而隨著超聲影像的發展,其對含氣臟器的診斷準確性不斷提升,成為氣胸診斷的新途徑。為進一步探明超聲對危重癥患者氣胸的診斷價值,本次研究選擇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1例可疑氣胸的危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CT為金標準,對比分析了超聲診斷的臨床價值,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1例可疑氣胸的危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組患者中,男32例,女19例,年齡25~85歲,平均年齡(55.05±30.12)歲,已排除入院前死亡者、臨床治療不完整、無法平臥者、呼吸機支持者等。

1.2 檢查方法

本組患者先行超聲檢查,再行CT檢查。兩組患者均取平臥體位,采用GE床旁超聲診斷儀進行胸部超聲檢查,使用線陣高頻探頭(8~10MHz),掃描位置和順序為鎖骨中線第二肋間→腋前線第四肋間→腋中線第六肋間→腋后線第六肋間,探查發現高回聲的胸膜線或可疑區域時,選擇 M型超聲模式,確定時間運動曲線。由本院同一超聲科醫師完成探查。超聲檢查結束后,常規行CT檢查,以CT為金標準。

1.3 診斷標準

超聲診斷氣胸依據[1]為出現 “肺滑動征”及“彗尾征”;“肺滑動征”為當探頭移動至氣胸與正常肺交界處時,正常部分的肺可隨呼吸運動移動;“彗尾征”胸膜線垂直發出的窄條、激光束樣的高回聲條,直達屏幕邊緣,形似彗星尾巴;

發現“肺滑動征”及“彗尾征”后,記錄其消失等情況[2]:少量氣胸,鎖骨中線和腋前線點消失;中等量氣胸,腋中線點消失;大量氣胸,腋后線點消失。以CT 為金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認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CT與超聲診斷結果比較

CT診斷顯示:檢出少量氣胸9例(17.65%)、中等量氣胸19例(37.25%)、大量氣胸20例(39.22%),氣胸總檢出率94.12%(48/51)。超聲診斷:少量氣胸5例(9.80%)、中等量氣胸17例(33.33%)、大量氣胸20例(39.22%),氣胸總檢出率為82.35%(42/51)。超聲對危重癥患者氣胸檢出率為94.12%,與CT氣胸檢出率(82.35%)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超聲對少量氣胸、中等量、大量氣胸檢出率略低于CT診斷,但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CT與超聲診斷符合率比較

以CT為金標準,CT掃描共檢出氣胸48例,超聲診斷共檢出42例,42例與CT診斷結果均完全相符,4例少量氣胸和2例中等量氣胸漏診,超聲診斷與CT診斷符合率為87.50%(42/48)。

3.討論

危重癥患者合并氣胸需盡早識別,并緊急處理,而X射線胸片和CT為最常用的診斷手段,且可將CT作為金標準。但是臨床實踐中,X射線胸片和CT較難以完成床旁檢測,而危重癥患者轉運至放射科,潛在危險較高,因而實際臨床檢查受到較大限制,需要探索一種更為方便、簡單、可在床旁開展的檢查手段。

超聲是臨床常規檢查手段,是一種簡單、方便、無創、無放射損傷的檢查手段,床旁超聲診斷儀器已經發展完善,在臨床救治中應用較多。但是,臨床普遍認可超聲對胸腔積液的診斷價值,胸部含氣組織診斷存在較大爭議[3]。近年來超聲檢查儀器發展迅速,對肺部組織疾病和胸部含氣組織診斷準確性不斷提升,為危重患者氣胸診斷提供新的希望,臨床文獻報道也顯示床旁超聲診斷對于危重癥患者氣胸的診斷準確性較高,臨床診斷價值較好[4]。本次研究對于超聲診斷和CT診斷結果分析發現,超聲對危重癥患者氣胸檢出率為94.12%,與CT氣胸檢出率(82.35%)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且超聲對少量氣胸、中等量、大量氣胸檢出率略低于CT診斷,但無顯著差異P>0.05,可知超聲診斷對各類型氣胸檢出率均較高,與CT診斷相差較少,靈敏性較高。以CT為金標準,對比分析CT與超聲診斷符合率發現,超聲診斷與CT診斷符合率高達87.50%,可知超聲對氣胸診斷準確性較高。但是本次研究也發現,超聲診斷中4例少量氣胸和2例中等量氣胸患者漏診,提示超聲診斷對少量的氣胸診斷準確性有待提高。本次研究總結超聲診斷氣胸的影像學表現認為,少量氣胸患者鎖骨中線和腋前線點消失,但可見肺點,局部氣胸處無肺搏動征,出現水平線A線,彗星尾線B線消失,M型超聲下可見胸膜線以下的顆粒狀回聲消失,但是并非所有患者會出現胸膜滑動征,需注意鑒別,必要時可與正常胸部組織進行對比,發現異常者且不能確定者,可進一步進行CT檢查,提高診斷準確性[5]。超聲診斷的對于儀器設備、檢查環境等硬件設施要求較低,可根據患者需求隨時檢查,可重復性良好,開展便利,于CT檢查相比,靈活性更好,可作為危重癥患者的首選檢查方式,再進一步聯合CT診斷,降低氣胸漏診、誤診風險。

綜上所述,危重癥患者超聲檢查對氣胸檢出率較高,準確性也較好,可為危重癥患者氣胸臨床診斷提供確切的依據。

[1] 駢林萍,張玲莉,劉岷,等.床旁超聲對危重癥患者氣胸的診斷價值[J].醫藥論壇雜志,2014,35(10):166-167.

[2] 吳松松,李建衛,陳圣,等.床邊介入超聲在外科危重癥診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5(1):141-144.

[3] 呂立文.肺部超聲在呼吸危重癥患者中的研究進展[J].中外醫療,2017,36(8):196-198.

[4] 岳虹,楊浩,劉學彬,等.超聲成像對少量氣胸的診斷價值[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6,31(2):165-167.

[5] 王穎,王海霞,楊捷.超聲診斷重癥呼吸道疾病合并氣胸[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2,28(3):520-523.

1006-6586(2017)20-0148-02

R445.1

A

2017-08-31

猜你喜歡
氣胸危重癥符合率
體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臟危重癥患者的研究進展
首都醫科大學危重癥醫學系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瘤中的應用價值
新生兒氣胸臨床分析
氣胸的分類及誘發原因
出現氣胸后,患者及其家屬如何處理
氣胸的分類及誘發原因
CT、MRI在眼眶海綿狀血管瘤與眼眶神經鞘瘤影像學鑒別診斷中的研究
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診治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