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南無刺梅花椒豐產栽培技術

2017-01-19 23:24李春玉辛國
中國林副特產 2017年5期
關鍵詞:隴南豐產花椒

李春玉,辛國

(1.甘肅省武都區林業調查設計隊,甘肅 隴南 746000;2.甘肅省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甘肅 隴南 746000)

隴南無刺梅花椒豐產栽培技術

李春玉1,辛國2*

(1.甘肅省武都區林業調查設計隊,甘肅 隴南 746000;2.甘肅省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甘肅 隴南 746000)

為了克服大紅袍花椒皮刺多、采摘成本高的缺陷,選育出無刺梅花椒進行了豐產栽培技術試驗示范,總結出嫁接育苗、栽植建園、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與貯藏等一套無刺梅花椒豐產栽培的實用技術。

無刺梅花椒;豐產栽培;技術

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是經濟價值高的調料、香料、油料及藥用等多用途的經濟樹種。它分布廣,易栽培,好管理,用途廣,為廣大群眾所喜愛。近年來,隨著花椒價格的不斷攀升(武都梅花椒120~130元/kg),不少地區群眾栽植花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掀起了“興椒致富”的熱潮,花椒便成了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隴南市是我國花椒主產區之一,所產的大紅袍花椒是全國優質花椒之一,武都、文縣二縣(區)被評為全國花椒之鄉,截止2016年底,全市花椒種植面積已達14.8萬hm2,年產花椒3.5萬t,產值38億元,宜椒區農民花椒人均收入達3490元。但由于大紅袍花椒枝干多皮刺,導致采摘難度大,用工多。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力價格的大幅提升,花椒采摘難、采摘成本高、增產不增收的問題日益尖銳,嚴重地制約了花椒產業的健康發展,極大地影響了群眾的栽培積極性。因此,無刺花椒的品種選育及豐產栽培,就成了解決花椒采摘難、采摘成本高這一棘手難題的主要途徑[1-3]。

隴南無刺梅花椒,是原隴南市林科所2004~2009年從武都區角弓鎮當地栽培的五月梅花椒品種中選育出的無刺花椒優良無性系。該優系枝干無刺,樹體矮化,樹勢強;成熟早(農歷5月下旬成熟),豐產性強;果皮干制率高;果實成熟后,具有粒大肉厚、油重丹紅、芳香濃郁、醇麻適口的優點,品質極佳,市場前景好,深受椒農的喜愛,已被隴南市列為花椒主栽品種進行示范推廣[1-2]。2009年以來,筆者利用當地耐旱、抗寒、高抗病的八月椒作砧木[2,4-5],在武都、文縣等花椒主產縣區開展了無刺梅花椒豐產栽培技術試驗示范,總結出了一套隴南無刺梅花椒豐產栽培技術。采用該技術嫁接苗栽植后2a即可結果,5~6年生花椒樹每666.7m2可產干花椒75kg,8~10年生可產100kg?,F作一介紹,供生產中參考。

1 嫁接育苗

無刺梅花椒雖然豐產優質,但其實生樹抗病性較差,易受黑脛病(流膠病)等病害的危害,栽植后6~8年剛進入盛果期常感染病害而枯死。因此,為了增強其抗病性,延長結果壽命,采用隴南當地高抗病的八月椒作砧木進行嫁接繁育是其實現豐產優質的關鍵措施。砧木常采用2年生的八月椒實生苗,嫁接前5~7天,將砧木嫁接區周圍12~15cm范圍內的皮刺、葉片和萌芽全部剪除,同時進行1次追肥,有條件的可進行1次灌水。為了避免黑脛病危害,嫁接部位以距地面30cm 高為宜。嫁接方法主要采用嵌芽接和插皮接 ,嵌芽接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和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月均可進行;插皮接以砧木發芽后的3月下旬~4月下旬進行為宜[2-3,6]。苗木嫁接后應及時進行抹芽、芽接苗剪砧、防治病蟲害、施肥、澆水等綜合管理,以培育良種壯苗。

2 栽植建園

2.1 園地選擇

無刺梅花椒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和深厚、疏松的土壤,應選擇背風向陽的低山緩坡、山灣河谷地帶建園, 土壤以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

2.2 整地

干旱少雨的地方,應在雨季來臨前整地;降雨較多、土地條件好的地方或雨季栽植時,可隨整地隨栽植。一般整塊建園和地埂栽植均采用穴狀整地,荒山荒坡采用反坡梯田或魚磷坑整地。穴狀整地定植穴規格60cm×60cm×60cm,將表土、心土分開堆放。地埂栽植的距地埂邊60cm開挖栽植穴。坡地沿等高線開挖,平地依地塊形狀,最好是沿東西方向開挖。反坡梯田以坡面寬1~3m,外高內低,依等高線開挖,栽植時將定植穴安排在梯田外部。魚磷坑是在地形復雜、立地條件較差的地方,修筑直徑1~1.5m的形似魚鱗的半圓形土坎,定植時再挖定植穴[6]。

2.3 苗木準備

一般應隨起苗隨栽植,面積較大或距離較遠時,可在前1~2天起苗。起苗時,應盡量多帶毛細根。苗木起出后,挑選出符合標準的苗木,剪齊斷根,以50cm左右高度定干,剪除多余苗干;除雨季栽植外,春秋兩季最好用混有保水劑的泥漿蘸根后,以50株扎捆。運輸距離較遠時,可用濕麻袋包裝或遮蓋。

2.4 栽植

無刺梅花椒沒有皮刺 ,管理、采摘比較方便 ,可適當密植。一般地埂栽植株距以3m為宜,整塊建園株行距采用3m×3m[7]。春、夏(雨季)、秋三季均可栽植,以春、秋季栽植為佳。無刺梅花椒栽植,要做到“大坑、大肥、適水、覆膜”。栽植穴不小于60cm×60cm×60cm ,并用足量農家肥與表土混勻回填后,再填入心土,待栽好苗木后,澆適量的定根水。待水分下滲完后,樹盤覆蓋地膜保墑。干旱無灌溉條件的地方栽植時可使用保水劑,每株可在根系周圍土壤中撒施北京漢力淼新技術公司生產的XL1型塇土蓄肥保水劑吸足水的凝膠(折合干品20~25g)。栽植時切忌拌合了肥料的土壤直接與根系接觸,以免發生肥害燒根。農耕地較為平坦、肥沃, 宜采用椒農間作栽植, 有利于椒樹生長。樹小時以農作物為主, 間作一些低桿、淺根的豆類作物。但須給椒樹留足一定的營養面積, 以免互相爭奪水分、養分。

3 整形修剪

無刺梅花椒干性弱,分枝多,成枝力強 ,適宜的樹形主要為自然開心形。整形修剪時,在嫁接苗嫁接部位以上剪留高度 20~30cm。萌芽后剪口下留3~4個生長旺盛的枝條作主枝,向外均勻分布延伸,其余都剪去。主枝基角60°~70°,每主枝留2~3個小枝作側枝,構成樹體骨架。第1側枝距樹干約50cm,第2側枝距第1側枝50~60cm,同一級側枝方位相同,一、二級側枝方位相反。第二年冬剪時,主枝延長枝留50cm短截。競爭枝及時疏除,第3枝或第4枝可作第1側枝進行培養。若側枝生長量大,可留30~40cm短截,培養大中小型各類枝組,為豐產樹形奠定基礎。

無刺梅花椒從落葉后到萌芽前均可進行修剪,以春季萌芽前結合采集接穗修剪為宜。3月之前,疏除從地面發出的萌蘗枝;剪除背上枝及徒長枝,對于空間較大的徒長枝,可將其拉平,結果后再回縮培養成結果枝組;主枝過長造成結果部位外移時,應逐年回縮更新;剪除過密枝和病蟲枝。4月要及時抹除樹干50cm以下及枝條背上萌發枝,抑制萌生枝生長,并剪除枯死枝和病蟲枝并燒毀。5~7月,采用拉枝、別枝、墜枝、撐枝等方法開張枝條角度進行整形,有利于減少樹體營養的消耗,改善樹體的通風透光條件[8]。

4 土肥水管理

4.1 松土除草

無刺梅花椒園最忌雜草競爭營養和水分,因此,每年必須保證春季雜草萌發時、夏季伏天、果實采收后除草3次,可以結合施追肥進行。其它時間視雜草生長情況,一般全年松土除草4~6次,做到“有草必鋤,雨后必鋤,澆后必鋤”,保證園地疏松無雜草。

4.2 土壤翻耕

幼樹期花椒園采用深耕法,其方法是每年沿行間進行翻耕1次,深度以30cm為宜,最好在夏季結合埋壓綠肥、秸稈進行。結果期以后椒園采用淺耕法,以微耕機翻耕全園,但應注意不要傷根太多。

4.3 合理施肥

4.3.1 施肥時間?;手饕赃t效性農家肥為主,一般在秋季進行,以采收后至落葉前施肥效果最佳。追肥主要以速效性化肥為主,一般每年施2次,第一次在開花前至展葉期進行,以氮肥為主;第二次在果實發育期即5月份進行,以氮肥為主,結果樹結合施入磷鉀肥。

4.3.2 施肥量。幼樹以氮肥為主,成年樹在施氮肥的同時,適當增施磷、鉀肥。一般盛果期樹,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每年施氮肥50g、磷肥20g、鉀肥20g,農家肥5~10kg。施肥量應靈活掌握,土壤肥沃、樹體健壯的,可以少施;土壤瘠薄、樹勢較弱的,應適當多施。

4.3.3 施肥方法。施肥方式有基肥和追肥2種?;蕬Y合土壤翻耕、灌水進行;第一次追肥結合第一次松土除草進行,第二次追肥結合伏天除草進行?;视铆h狀溝施法為好。追肥用環狀溝施法、放射狀溝施法、條狀溝施法或穴狀施法;第三次追肥可用葉面噴施的方法,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2%~0.3%,過磷酸鈣0.5%~1%,均勻噴灑樹冠。噴施時間從開花后期開始,結合病蟲害防治每隔10~15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3~4次。

4.4 水分管理

有灌溉條件的花椒園,一般在萌芽前后、幼果發育期(4~5月)、采收后和封凍前應進行灌水。隴南地區春季干旱較為嚴重,萌芽前后最好大水快速漫灌;幼果發育期、采收后,依據降雨量、土壤墑情,可以少灌或不灌;封凍前,若土壤墑情差可進行灌溉。無灌溉條件的花椒園,可以利用樹盤覆蓋地膜、覆草、施保水劑等抗旱措施,也可以利用魚鱗坑、人工集雨等工程措施。

5 病蟲害防治

5.1 花椒干腐病(流膠病)

多發生于樹干基部,也見于樹冠上部枝條。初期,呈濕腐狀,伴有流膠現象,病枝上的葉片開始黃化。后期,病斑干縮、開裂,同時出現很多桔紅色小點,舊病斑上還會產生許多藍黑色圓形顆粒,病斑環繞一周后,整枝或整株死亡,是對花椒危害極大的一種主要病害。防治方法:加強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避免機械損傷。及時防治天牛、吉丁蟲等蛀干害蟲;冬季枝干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并進行樹干涂白;對發病較輕的大枝干上的病斑,用快刀刮除發病樹皮并燒毀,涂抹50%托布津500倍液、843康復液或1%等量式波爾多液消毒,還可用多效霉素20~30倍液,拌成泥漿后涂抹;生長期間,噴灑80%抗菌素“402”1000倍液進行防治[6]。

5.2 花椒跳甲

包括危害花、果實的銅色花椒跳甲、紅脛花椒跳甲、藍桔潛跳甲和食葉的花椒桔潛跳甲、枸桔跳甲等。防治方法:利用假死性捕捉成蟲;冬季清掃椒園枯枝落葉,集中燒毀;通過樹盤換土,破壞越冬場所;冬季進行樹干涂白。冬季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4月上中旬,個別跳甲出土活動時,在樹冠范圍內地面噴灑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4月中下旬,跳甲大量出土時,樹體噴灑2.5%溴氰菊酯15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殺滅成蟲,一般間隔7~10天,連噴2~3次。

5.3 花椒天牛

包括花椒虎天牛、桔褐天牛、二斑黑絨天牛、黃帶黑絨天牛和白芒錦天牛等約18種天牛。防治方法:成蟲羽化盛期,利用人工捕殺成蟲;及時挑除枝葉上的蟲卵;找出新鮮排糞孔,用鐵絲掏出糞便、木屑,鉤殺幼蟲;清除蟲害嚴重、已無產椒能力的枯樹或枯枝,集中燒毀。找出新鮮排糞孔,用鐵絲除去糞便、木屑,用獸用注射器將80%敵敵畏乳油或2.5%溴氰菊酯50倍液注射到蛀孔內,用泥封口,熏殺幼蟲;成蟲羽化盛期,樹冠噴灑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

5.4 蚧殼蟲

危害花椒的蚧殼蟲主要為桑擬輪蚧。防治方法:剪除嚴重蟲害枝,集中燒毀;用硬刷子刷去枝干上的成蟲。冬季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并進行樹干涂白;若蟲孵化期(5~6月),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70%吡蟲啉分散顆粒劑8000~10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6000~8000倍液噴灑樹冠,防治成蟲和若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殺蟲效果可達95%以上。

5.5 花椒波癭蚊(Asphondyliasp.)結合冬季修剪,徹底剪除枝條上的蟲癭腫瘤,并集中燒毀。5月上中旬成蟲出現期,樹體噴灑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殺滅成蟲及蟲卵[6]。

6 果實采收與貯藏

無刺梅花椒的采摘自6月下旬花椒果皮呈現紫紅色,果皮縫合線突起,有部分果皮開裂,種子呈黑色光亮,散發濃郁的麻香味時,為最佳采收期。采摘過早,果皮薄,色暗,種仁含油量低,品味差;采摘過晚,果實干裂種子脫落,影響收益。采收應選在晴天, 隨采收隨晾曬, 最好當天能曬干, 未曬干的要攤放在陰涼通風處的水泥地面或葦席上晾曬?;ń窌窀珊笥盟芰媳∧ご途幙棿p層裝袋,貯存在通風干燥的庫房內, 嚴禁與有毒、有異味的物品混放,以免串味。

[1]楊建雷,朱德琴,呂瑞娥,等.甘肅隴南梅花椒無刺優系選育試驗初報[J].甘肅科技,2014(1):144-145.

[2]呂瑞娥,辛國,楊雙奎,等.隴南無刺梅花椒嫁接育苗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14(4):46-48.

[3]朱德琴,楊建雷,尚賢毅,等.花椒無刺品種選育的意義及選育方法探討[J].林業科技通訊,2017(4):46-47.

[4]姜成英,柴發熹,蘇永祥.甘肅省主要花椒栽培品種綜合評價初探[J].甘肅林業科技,2005,30(4):27-29,64.

[5]袁忠林,羅蘭.花椒品種對流膠病的抗性差異及抗性機制的研究初報[J].萊陽農學院學報,1998,15(3):201-204.

[6]楊建雷,王洪建,郭立新,等.隴南花椒豐產栽培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7]趙京獻,畢君,王春榮,等.無刺花椒園的建立及栽培管理[J].山西果樹,2001(4):40-41.

[8]閆榮杰,張治軍,鄭瑞華,等.鳳縣大紅袍花椒豐產管理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2(1):80-82.

2017-06-02

甘肅省科技廳科研資助項目(08032cxk20);2013年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2013〕ZYTQ7 號)

李春玉(1973-),女,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E-mail:735234615@qq.com;*通訊作者:辛國(1973-),男,林業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花椒、核桃等經濟林果良種引進、繁育與栽培研究,E-mail:xinguo01@126.com。

S565.9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5.016

猜你喜歡
隴南豐產花椒
隴南江南華源電力有限公司
想要早產豐產 果樹應該這么管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來年得豐產
搶收搶種藜麥 確保豐收也豐產
蘋果園能否豐產 秋季管理很重要
新經濟下會計專業就業困境與突破——以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
當前花椒價格走低 椒農如何積極應對
國內花椒產業進入低谷期
青青之島 悠悠隴南
花椒泡腳好處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