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唐明兩代詩話探討陳子昂地位的迥異

2017-01-19 14:59紀沙沙
考試周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陳子昂唐詩李白

紀沙沙

摘 要: 陳子昂是盛唐氣象的引領者,其在唐代有很高的文學地位,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到了明代,陳子昂在文學界的地位一落千丈。目前學界多對陳子昂在唐代的地位進行分析,其在明代的地位明顯不及唐代,對這一現象鮮有探討。作者認為陳子昂在明代的地位遠不及唐代高,而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關鍵詞: 陳子昂 唐代 明代 地位

陳子昂開一代之風氣,他在《與東方左使虬修竹篇序》中提倡“漢魏風骨”和“正始之音”,一掃齊梁間詩的迤邐之風。因此他在唐代備受推崇。不僅張九齡有對其《感遇》詩的模仿,即使李白、白居易也以組詩《古風》和諷喻詩繼承發揚了其所推崇的漢魏風骨,各類詩人、詩話中對他的評價亦頗高??梢哉f,在唐代,陳子昂絕對穩居大家之位??墒堑搅嗣鞔?,無論是從各類詩話對陳的評價,還是從其作品的接受方面看,陳子昂在明代人眼中已經算不得大家。導致這樣變化的原因正是本文所要重點說明的。

一、唐代陳子昂大家地位的確立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一部恢宏的篇章,文士武將都欲在這個開疆拓土的朝代里大展身手。這樣強盛的時代需要與其相匹配的文化承載,顯然,在陳子昂之前的文學風氣太過萎靡,即使“四杰”也沒有振興起擔得時代大任的詩風。這時陳子昂聽到了時代的呼聲,率先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高舉復古大旗,他在《與東方左史蟲修竹篇序》中說:“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诌z邇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①他將漢魏風骨與風雅興寄聯系起來,反對沒有風骨、興寄的作品,對之前的浮靡文風來了一次大清掃。這集中體現在以《感遇》為代表的五言古詩上。

胡應麟的《詩藪》曰:“子昂《感遇》,盡削浮靡,一振古雅,唐初自是杰出?!雹?83陳子昂的《感遇》詩題材廣泛,多為“憂生之嗟”,如《感遇》其二、其七、其十、其十二等篇。亦有對朝政的分析和建議。如《感遇·三十五》,此詩是與子昂上諫書同時作的,反應窮兵黷武對士兵和百姓帶來的傷害,痛斥當政者的失策。同類題材的還有其三、其三十七。再有一類是對社會側面的反應。如其《感遇·三十五》:“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西馳丁零塞,北上單于臺。登山見千里,懷古心悠哉。誰言未亡禍,磨滅成塵埃?!贝嗽娛亲影簭能娺吶?,對匈奴未滅、中國未可安臥的感慨。盧藏用在《陳伯玉文集序》中曰:“宋、齊以來,蓋憔悴透選,陵頹流靡。至于徐、庚,天之將喪斯文也。后進之士,若上官儀者,繼踵而生,于是風雅之道,掃地盡矣……道喪五百歲而得陳君……崛起江漢,虎視函夏,卓立千古,橫制頹波,天下翕然,質文一變?!北R藏用給了陳子昂最高的評價,后來皎然在《詩式》中反駁盧藏用曰:“司馬子長自序云: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五百歲而有司馬公。邇來年代既遙,作者無限。若論筆語,則東漢有班、張、崔、蔡;若但論詩,則魏有陶(案:應作曹。)、劉、三傅,晉有潘岳、陸機、阮籍、盧湛,宋有謝康樂,陶淵明、鮑明遠,齊有謝吏部,梁有柳文暢、吳叔岸,作者紛紜,繼在青史,如何五百歲之數獨歸于陳君乎?盧藏用欲為子昂張一尺之羅,蓋彌天之宇,上掩曹、劉,下遺康樂,安可得耶?”③皎然論詩重形式,輕內容,所以他對陳子昂菲薄齊梁,推崇漢魏,從精神實質上端正唐詩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但這僅為他的一家之說。唐代的其他文人對陳子昂多為贊美之詞。如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后序》曰:“文有二道:辭令寨貶,本乎著述者也;導揚諷喻,本乎比興者也……唐興以來,陳抬遺?!卑拙右椎摹杜c元九書》云:“唐興二百年,其間詩人不可勝數。所可舉者,陳子昂有《感遇詩》二十首,鮑防有《感興》詩十五首?!眲d的《舊唐書·陳子昂傳》載:“文辭宏麗,甚為當時所重?!雹茈m然劉昫對陳子昂其人品有“偏躁”之譏,但是他肯定了陳子昂的文采。

唐代對陳子昂《感遇》的模擬之作很多??匆粋€詩人是否被當時詩壇所接受,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其作品的接受程度。陳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在唐代的模擬作先后有張九齡的《感遇》十二首,李白的組詩《古風》、鮑防的《感遇》十八首及柳宗元、權德輿以《感遇》之作抒發自己不遇的悲憤。這其中鮑防《感遇》十八首雖已不可見,但從《鮑防碑》記“公賦《感遇》十七章,以古之正(一作名)法,刺譏時病。麗而有則,屬詩者宗而誦之”可以窺測其詩必是取陳詩針砭時弊的特點。

張九齡的《感遇》其一:“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比娪蟹N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以草木之心自喻。周敬評價此詩曰:“曲江公詩雅正沉郁,言多造道,體含風騷,五古直追漢魏深厚處?!睆埦琵g《感遇》其四:“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此詩既有對政敵的譏諷,亦有超脫逍遙之意?!短圃娪柦狻吩u曰:“君子恬退,自與處者異?!睏钌髟唬骸凹烟幣c子昂敵?!痹倏搓愖影旱摹陡杏觥菲涠骸疤m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⑤詩中以蘭若自比,托物感懷,寄意深遠。以上感遇詩,無論是在用詞還是立意上都不難看出張詩對陳詩的模擬。

李白對陳子昂的感遇詩進行了模擬,且青出于藍。李白的《古風》和陳子昂《感遇》所選題材相近。既有表達自己人生觀、世界觀和感嘆自身之作,如其二(蟾蜍薄太清)、其四(鳳飛九千仞),又有對當時時政及戰爭的描寫。如其十四(胡關饒風沙),這首詩針對安史亂后,吐蕃上層統治集團不斷發動侵擾戰爭,給邊地人民造成“陽和變殺氣”、“安得營農圃”的苦難而作的。其十七(西上蓮花山),此詩亦是作于安史之亂后,詩人登高俯瞰,看遍地胡兵如豺狼肆虐,人民鮮血染紅了野草。悲哉,李白的古風繼承了陳詩之風骨,但是在藝術表現上又高于陳詩。下面選擇幾首題意相近的進行比較。陳子昂《感遇·其十五》:“貴人難得意,賞愛在須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昔稱夭桃子,今為舂市徒。鴟鸮悲東國,麋鹿泣姑蘇。誰見鴟夷子,扁舟去五湖?!崩畎椎摹豆棚L·其十八》:“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前水復后水,古今相續流。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游。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月落西上陽,余輝半城樓。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鞍馬如飛龍,黃金絡馬頭。行人皆辟易,志氣橫嵩丘。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饈。香風引趙舞,清管隨齊謳。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黃犬空嘆息,綠珠成釁讎。何如鴟夷子,散發棹扁舟?!眱墒自娭髦枷嘟?,意在說圣心難測,功成身不退,可能就招致如李斯、石崇之禍。但李白的詩明顯筆力深厚,以桃花、流水、新舊之人比興,又描寫王公貴族的奢侈生活,繼而發出感慨: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相較陳詩,李白此詩詞警情逸,興嘆之意更為濃烈。再以兩首詩作比較:陳子昂的《感遇·二十七》:“朝發宜都渚,浩然思故鄉。故鄉不可見,路隔巫山陽。巫山彩云沒,高丘正微茫。佇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豈茲越鄉感,憶昔楚襄王。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崩畎椎摹豆棚L·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尋登古陽臺。天空彩云滅,地遠清風來。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淫竟淪替,樵牧徒悲哀?!眱墒捉詾閼压抛髌?,但是前者既是懷古,又夾雜鄉情,情感抒發顯得較雜亂。后者單純的懷古,題旨顯豁,字句凝練,且有空寂之感。二者相較,后者更勝一籌。

唐代人既贊美陳子昂的文采,亦稱頌其人品。陳子昂的人品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唐代多是肯定陳子昂其人的。如李白的《贈僧行融》:“梁有湯惠休,常從鮑照游。峨眉史懷一,獨映陳公出。卓絕二道人,結交風與麟?!北R藏用《陳氏別傳》云,陳子昂與“道人史懷一”等為“歲寒之交”。這里的陳公即指陳子昂。李白對陳子昂的風骨是認同的。唐代很多文人以陳子昂和杜甫比肩,如白居易《初授拾遺》載:“杜甫陳子昂,才名括天地?!迸摹兜顷愂斑z書臺覽杜工部留題概然成詠》載:“二賢間世生,垂名空炬赫?!边@里的“二賢”指杜甫、陳子昂。陸龜蒙:“……李、杜氣不易,孟、陳節難移。信知君子言,可并神明著?!倍鸥Φ摹蛾愂斑z故宅》曰:“位下易足傷,所貴者圣賢。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揚馬后,名與日月懸。終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倍鸥ρ壑械年愖影菏琴t圣。其亦曰:“于仁、于義、于忠,陳子昂均循儒家之軌儀,深得儒學之精髓”是為“千古立忠義”。

二、明代陳子昂的大家地位的漸消

宋元時期繼承了唐人對陳子昂的定位。陳子昂的地位到了明代大不如前。從高棅的《唐詩品匯》就可見一斑。高棅的《唐詩品匯》凡例云:“大略以初唐為正始,盛唐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為接武,晚唐為正變、余響?!雹揸愖影荷頌槌跆圃娙?,自然列為“正始”。其詩只有五古被列入“正宗”,其余均為“正始”。陳子昂的五律,《唐詩品匯》僅入選8首,排在第三十七位,已稱不上大家。前后七子對陳子昂的評價更是趨于極端。何景明的《海叟集序》云:“蓋詩雖盛稱于唐,其好古者自陳子昂后,莫如李、杜二家,然二家歌行近體,誠有可法,而古作尚有離去者,猶未盡可法之也。故景明學歌行近體,有取于二家及唐初盛唐諸人,而古體必從漢魏求之?!闭J為陳子昂五古不值得師法。李攀龍的《唐詩選序》曰:“唐無五言古詩,而有其古詩。陳子昂以其古詩為古詩,弗取也?!崩钆数埖恼f法尤為突出代表了復古派以漢魏古詩為正統、強調漢魏古詩與唐代五言古詩區別的辨體觀念,明確否定了陳子昂五古的典范地位。而其《古今詩刪》對陳子昂五律僅入選3首,與李嶠、張九齡、祖詠、嚴維并列第十一。至此,陳子昂的唐詩大家地位消失殆盡。

到了明代后期,隨著詩壇不斷質疑七子派的極端論調,陳子昂的地位略有回升。如鐘惺云:“《感遇》詩,正字氣運蘊含,曲江精神秀出,正字深奇,曲江淹密,各有至處,皆出前人之上。蓋五言古詩之本原,唐人先用全力付之,而諸體從此分焉,彼謂唐無五言古詩,而有其古詩,本之則無,不知更以何者而看唐人諸體也?”《唐詩歸》卷二云:“唐至陳子昂,始覺詩中有一世界。無論一洗偏安之隨,并開創草昧之意亦無之矣。以至沈、宋、燕公、曲江諸家,所至不同,皆有一片廣大清明氣象,真正風雅?!瘪T班的《鈍吟雜錄》云:“陳子昂上效阮公感興之文,千古絕唱,格調不用沈宋新法,謂之古詩。唐人自此詩有古、律二體?!雹叨司吹疥愖影旱拈_創之功,肯定了其歷史作用。但是較之唐代,陳子昂的地位還是呈下降之態。

三、結語

在唐代,陳子昂由于提倡“風骨”、“興寄”,一度擁有崇高的聲望,得韓愈、柳宗元、白居易青眼,成為復興儒道的旗幟。朱熹對陳子昂的推崇正是這種思潮的延續,并促成陳子昂唐詩大家地位的確立。在明代,詩學的首要問題不是如何處理文道關系,而是通過對各個時期詩歌藝術風貌的辨析,為學詩者尋找可供效法的典范。隨著高棅《唐詩品匯》的“四唐分期”的深入人心和唐詩各期風貌辨析愈加細密,陳子昂作為初唐人的客觀事實不斷凸顯,宋人附麗在他身上的盛唐開啟者的光環不斷消退,這可能是陳子昂在唐代和明代地位迥異的原因。

注釋:

①董誥.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95.

②陳伯海.唐詩匯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83.

③皎然.詩式.北京:中華書局,1985:112.

④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1346.

⑤陳子昂.陳子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34.

⑥高棅.唐詩品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37.

⑦馮班.鈍吟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125.

參考文獻:

[1]董誥.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陳伯海.唐詩匯評[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皎然.詩式[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陳子昂.陳子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6]高棅.唐詩品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馮班.鈍吟雜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8]陳清華.陳子昂《感遇詩》對左思《詠史詩》的接受[J].文學評論,2013(314).

猜你喜歡
陳子昂唐詩李白
Canción para subir a Youzhoutai
陳子昂:有實力,也要有機會
唐詩寫柳之妙
春夜講唐詩記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陳子昂毀琴成名
紙上的李白(三)
紙上的李白(二)
紙上的李白(一)
懷才不遇陳子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