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建議

2017-01-19 10:50康亮
讀與寫·上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優化建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康亮

摘要:語文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課程,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初中語文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對小學語文知識的總結,也為高中語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22-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因此,學校教育必須要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推行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新課程教學改革,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陡咧姓Z文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完成語文知識的講授,讓學生獲得語文基礎知識,更要重視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包括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但就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明顯出現理論與實踐不相符合的情況,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學觀念與教學目標,但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時依然無法有效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許多教師依然堅持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機械記憶、淺層理解與簡單應用,使語文課堂教學依然停留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上,將學生作為語文教學的接受者而非主動參與者。

同時,為了體現新課程理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許多教師在沒有充分理解新課改理念的基礎上,將語文課堂完全放任給學生,導致語文課堂教學秩序混亂,這種形式化的教學方式并不是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更容易拖累語文教學進度,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處在停滯不前的階段,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從問題的本質出發,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

1.重視課前備課,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

初中語文教學以漢語語言為基礎,因此,許多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都是隨心所欲,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正確的目標指引,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容易出現教材不符、內容滯后等問題,不利于推動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運行。同時,由于漢語是語文學習的主要載體,是學生從小就接觸的學習項目,因此,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度比較敷衍,相對于其他理工學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并沒有投入多少時間與精力,導致學生只能夠擴充自己的語文知識,而并沒有切實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水平與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意識到語文教學也是需要認真準備,提前做好教學計劃,保證課堂教學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這就強調了教師備課的重要性。

備課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教師必須做好備課工作,為語文課堂教學做好萬全的準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許多教師也能夠進行課前備課,但大多數教師都是將備課簡單定義為做教案,從網上下載現成的語文教案或者沿用以前的教案,并沒有在備課中進行自己的思考和創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明確備課與做教案的區別,做教案只是備課的一部分,教師需要全面把握備課的內涵,從教學目標、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多個方面入手,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做好準備,使教師的教學有理論依據的支撐。教學目標作為指導教師教學活動的指明燈,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認真研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語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使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與情感的培養,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注意目標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如果教學目標過于空洞寬泛,必然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缺乏指導力,在教學實踐中不具有實際操作性。教師制定的語文教學目標可以分為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是為了讓教師和學生在短時間內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達到,從而獲得教學與學習上的成績感與滿足感,為學生的后續語文學習提供充足的動力支撐。長期目標貫穿在教師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是指導教師課堂教學的依據,在經過教師和學生日積月累的努力后,能夠實現教學的長期目標,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有質的提高和飛躍。

教師在進行課前備課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學生的個性與獨特性,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分層次教學,為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感受到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關注與用心,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環境,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讓學生提前熟悉課文以及教學的重難點,保證學生在聽課過程中能夠集中注意力,跟上教師的講課節奏,盡量在課堂上理解知識,記憶知識,這樣既能節省學生的課下時間,又能提高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和做題準確率。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課前預習時,要注意吸取以前的經驗與教訓,將預習作業落實到具體的練習中而不只是停留在讓學生走馬觀花式地瀏覽一遍課文。這種課前預習方式能夠有效避免學生的偷懶現象,督促學生認真對待語文學習,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優化初中語文教學過程

備課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前提,教師在做好備課工作后,要將科學的理論運用到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強化對重點內容的講授,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掌握語文大綱規定的重點知識。同時,教學方法作為教師實現教學理論的關鍵途徑,必須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傳統的講授法過于強調教師對知識的單向輸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立足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樂趣,從而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動力。

總之,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教師和學生都需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共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優化建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