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吳汝綸之體育教育思想

2017-01-20 11:28郎凈
體育科研 2016年1期
關鍵詞:體操衛生日本

郎凈

試論吳汝綸之體育教育思想

郎凈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晚清著名教育家吳汝綸的體育教育思想進行研究,研究可知:吳汝綸有明確的國民教育思想,而體育教育,是培養尊君愛國的國民的重要工具;吳汝綸希望借教育提高中國的軍事實力,提倡"寓兵于學"之模式,重視在學校中開展體操課程;吳汝綸把日本的學校體育介紹到中國,尤其強調體操與衛生之結合;在日常生活中,他反對繁重的課業,提倡勞逸結合,提倡身體練習。

吳汝綸;體育教育思想

吳汝綸是晚清著名學者、教育家,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中國教育近代化起步階段的重要人物。他大力提倡體操,并較早強調衛生之學。他的赴日考察,對晚清學制有重要影響。早在晚清政府教育改革之前,吳汝綸即已在地方開始教育實踐,吳汝綸于同治十年(1871年)6月任深州知州,光緒七年(1881年)補冀州知州,在任期間,他積極改革地方官學和書院,發展冀州之信都書院;光緒十四年(1888年),吳汝綸任保定蓮池書院山長,又進行改革,創辦東文、西文學堂。他一邊在北方為官,一邊又關注家鄉桐城的教育發展,1898年開始倡議創辦桐城學堂。1902年7月,受管學大臣張百熙的委派,吳汝綸赴日考察學務,歷時3個月。他雖然不是晚清學制的直接起草者,但他的日記、信函以及考察編成的《東游叢錄》,成為學制的重要參考。

關于吳汝綸的體育教育思想,學界有一些研究,但不夠深入,呂利平的《吳汝綸的西學觀及體育教育思想》[1]一文有所涉及,另外耿之矗、武香蘭的《晚清日本教育對中國體育的影響——以吳汝綸與羅振玉的考察為例》[2]中亦有論及,二文各有側重點,但不夠全面。較新出版的《中國體育思想史》近代卷[3],其中未收入吳汝綸,而吳汝綸其實是晚清不可忽略的教育家,并且他在教育理論及實踐中,都一直提倡開展體操及衛生學科。所以筆者擬對吳汝綸之體育教育思想,作一鉤沉。

1 國民教育思想中的體育教育思想

1.1 受嚴復思想影響

吳汝綸的國民教育思想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早期受嚴復之影響較大。傾向于嚴復之“人治”,亦即關注人才的培養。吳汝綸與嚴復之間有較為密切的書信往來,他曾為《天演論》作序,認為物變遞嬗,其要為人?!吧w謂赫胥氏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衛其種族之說,其義富,其辭危,使讀焉者怵焉知變,于國論殆有助焉!”[4]吳汝綸一向致力于培養人才,他在給薛叔耘的信中,很明確地說:“轉移風氣,以造就人才為第一,制船購炮,尚屬第二義,洵為確論?!盵5]所以他會對《天演論》中的“人治”如此會心并推崇,而中國之缺乏競爭力,種族衰亡的現狀,正是他和嚴復所共同擔憂的。當務之急,正是培養有競爭力之人才,從此初衷出發,吳汝綸開始關注全體“國民”的教育。

1.2 受日本國民教育思想影響

在出使日本之前,吳汝綸閱讀其子吳闿生所譯《學校管理術》一書,就已在日記中提到:“國民教育以其國全體為一部,各從其風習、政體,如獨逸之教育當具其帝政國體,佛蘭西、米國之教育當具其共和國體,是理也,實從乎自然之天則,維持一國之要義也。故教育全國之子弟必使為一國之良民,尤當鼓舞尊君愛國之精神,為教育要旨?!盵6]吳汝綸到了日本之后,日本之學界及政界,也反復向他提及“國民教育”他亦把此關鍵詞及時反映在日記之中:“三日訪菊池文相,菊池為言,見各國歷史,無不以造成為國辦事之人為急務,中國興學方針,當注意其國民教育,結成一國國體,亦不可緩?!盵7]而吳汝綸自己也感受到了國民教育的迫切性,赴日期間,他在七月廿六日給姚書節的信中寫道:“日本現用德國教育之法,以團結國民為主,謂之國民教育。其法務使人人讀書識字,程度不必高,而為教普遍,即能強國。今吾國尚難驟幾,然欲自立于世界,則必以國民教育為的。必行國民教育,先須開師范學堂?!盵8]八月乙丑的日記,吳汝綸記錄了大隗伯的訪談,提及教育能塑造個人、國民、公民與世界人4種境界:“八月乙丑,訪大隗伯,其稱學校造就四等:一、造就個人,即德育、智育、體育是也;二、造就國民,即普通教育團結社會、齊心愛國是也;三、造就公民,即使有政治之學,足以領袖平民是也;四、造就世界人,即交通萬國、取長輔短、相與并立是也?!盵6]對于普通的民眾來說,最重要的是前面二者,即造就個人與國民。從吳汝綸之所讀、所聞、所思來看,所謂國民教育,即使民眾接受普遍的教育,使之具有凝聚力,有尊君愛國之精神。他希望中國的教育也施行所謂的國民教育。值得關注的是,吳汝綸由于其個體之局限,他所謂的愛國,與同時期的張之洞等人類似,其實質為愛朝廷、愛清政府。

在向日本學習的過程中,吳汝綸亦關注到了中日國民性之不同,他曾經在日本答新聞記者問中日教育,此段文字非常精彩,它意味著中國教育者的困惑,雖然當時他并未有較合理的答案,但是他畢竟關注到了差別的存在?!百F國學校如林,生徒滿街,此境殊不易到?!撡F國興隆之基礎,在于國民之精神。有謂敝國教育,須以養成愛國心為主者。教育幼童使其心向國家,自是大好。但此事甚難,如何即能使之向國家乎?若朝夕告語,彼或聽之已熟,反不注意,是當奈何?是仆之所切欲聞也。人言貴國主忠,敝國主孝。仆謂非也。忠孝自是一理,豈有忠而不孝者哉!……至若教忠之術,學校中有如何教法,亦愿聞其略。人或言貴國皇室與臣民之關系,與敝國不同,此乃立國之異同……竊謂敝國圣賢之遺澤,亦他國所無,此亦我國獨立千載之原因也。若教之忠愛,當亦不難,止問貴邦如何教法,能使之信從耳?!盵9]文中提到了中日國民的重要差別,其一為“貴國主忠,敝國主孝”;其二為“皇室與臣民的關系不同”。這兩點差別,其實一直為后來的研究者所關注,然而吳汝綸雖然注意到了這種差別,卻希望借助自己的解釋彌補其間的差異。他認為忠孝本為一體,能孝者亦能忠;而中國咸同以來亦不乏愛國之士,但是盡管如此解釋,但如何在國民中普遍推廣愛國心,培養“教忠”之術,亦是他深感困惑的,吳汝綸無法深挖根源,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一切源于教育之差距,他寄希望假以時日,用教育來培養中國民眾的愛國精神;另一重要原因是他把愛國等同于愛朝廷,愛清政府。

后來的中日研究學者亦關注到了中日兩國“忠”和“孝”的不同,但是卻認為二者不是簡單的差異,而是整個社會行為方式的不同,日本學者依田熹嘉認為中國是孝的社會,是親族協作型的;而日本是忠、義理的社會,是非親族協作型。日本人日常的行為方式就是自我犧牲的、集體的行為方式,其原因就是日本較早過渡到了非親族協作型,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亞洲國家至今基本還是親族協作型。依田熹嘉進一步分析:“在非親族協作型的日本,容易產生集體行動。另外,在親族協作型的社會里,解決有關‘整個社會或集團’的問題,往往強烈地期待于‘圣主’、‘圣人’、‘偉大的領袖’、‘英雄’?!盵10]那么,用依田熹嘉的論點反觀吳汝綸的思路,就能得出合理的解釋。吳汝綸提到中國有所謂的豪杰、為國死力者,因此他生出希望,認為中國可以達成真正的國民教育,這正是一種對“英雄”的總結與期待,吳汝綸沒有深入想到,中國確實不乏英雄的個案及宣傳,然而中國最大的問題不在于個體的欠缺,而在于集體行動力的欠缺。

吳汝綸希望通過教育培養國民,而體育,就是培養國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吳汝綸《東游叢錄》中輯錄之關于小學的教育大意,是一種最清晰的表達:“小學養成德性,擴充知識,使后有公民選舉之權,又須體育,后可充兵,盡國民之義務?!盵7]小學是展開強迫教育(義務教育)的基地,亦即培養國民的場所,只有從小學開始,以體育為手段,才能培養國民之凝聚力,從而鼓舞尊君愛國之精神,培養吳汝綸所謂具有德性的“國民”;而國民,應該知為國家所盡之義務并履行之,“充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所以要從小學開始進行體育教育,以后才能直接與兵制銜接。

2 借體育教育振興軍事

吳汝綸認為,應該將西方軍事與學校教育密切結合。早在1897年的書信中,吳汝綸就提出了中國兵力弱于西方國家,其主要原因是西國之軍事與學校教育密切結合,而中國以舊法為之,故西方遠勝于中國?!敖鼇須W洲各國,不但槍炮日益新奇,其將帥之才出自學堂,用兵方略,各有師授。以西國兵法考之,吾國自秦始皇以來,歷代用兵,都是浪擲人命,全無學問。若兩敵本領略同,勝負尚可得半;若以吾國爛漫之兵,與外國精兵抗,譬如賁育之與童子,豈能勝哉!”[11]1899年,吳汝綸在自己辦學的過程中,開始思考如何在學堂中進行武備訓練,提出應派人出國了解國外軍政,或者多譯外國武備之書,以授國人?!巴鈬?,出自學堂,至于訓練齊整,則不過數月,便可告成;獨將帥本領,則必預儲于平日。今吾雖立學堂,尚止武備初桄,未能研究深處,必得有雄才大略之士,資之多金,使遍閱五洲軍政,得其本源,究其變化,而后歸而授以兵符,縱不能折沖雪恥,但令自立于不敗,使敵心知我國之有將才,則一將之任,賢于十萬之師。又或力難為此,則宜廣求外國武備學堂中精深微妙之書,聘我國之能文有古法者,與外國之通習漢語能明武備者對譯之,使主兵者從而授讀。其徒知誦讀不能超悟者,仍屏而不用,所用皆得其精華,棄其糟粕,其聰明機警,又足以展其所學,如此而后,我軍壁壘煥然一新。不能如是,則平日操習步伐,足以警動耳目,萬一有事,仍宜為國養威,勿輕言戰,其亦庶乎持重之選矣?!盵12]而通過平日西學的閱讀,吳汝綸了解到“寓兵于學”之模式,“體操”亦即其中重要的手段。以下兩則日記,可以展現此種關注:“去年西十一月日本報中有《日本教育沿革》,其略云:……所頒學律明治十二年盡廢之,而教法又變,是時游歷歐美之大臣、學生等新歸,于是以田中不二麿為學務幫辦大臣,采歐美善法參以本國之律重定學律,尤注意于水陸操防兵學。大興后五年,教法又稍改易,以子爵森有禮為學務大臣,于是通國大小學校生員皆兼習武備,遇有軍事均編入伍,大旨以寓兵于學為本……”[13]又:“德《三日軍報》載美國陸軍學堂章程,約分二端,一曰學堂功課,一曰學營功課?!怂哪曛杏钟畜w操之學,謂日演習以養身體?!盵13]由此可見,吳汝綸早就希望能借助西學,借助學校教育,“寓兵于學”,從而振興中國之軍事,其中重要的手段即為體操之學。

不過,他不是一味地強調軍事意味之體操,張之洞之“變法三疏“中,提到“十五歲以上入高等小學校,……習器具體操,……此學必設兵隊操場,三年而畢業?!眳侨昃]提出不同的見解:“學堂中練習體操乃必需之功,至‘兵隊體操’,似可不必”。所以,他所說的軍事教育并非等同于普通教育,體操課程的設置亦應有所區別。

3 赴日考察中展現之體育教育思想

吳汝綸的《東游叢錄》非常全面,介紹了日本文部所講之教育行政、教育大意、學校衛生、學校管理法、教授法、學校設備、日本學校沿革,并附以具體的學校圖表。而其間,吳汝綸也詳細介紹了日本的學校體育教育。和其他考察者一樣,他從學制層面介紹日本學校教育,他在《東游叢錄》中所附的《學校課程表》為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九月一日施行者,非常詳盡,能讓我們一覽當時日本之學制及課程設置中的體操課程情況。

《學校課程表》分普通教育、師范教育、專門教育、實業教育4部分,在這4個部分,除了普通教育中的幼稚園科目為游戲、唱歌,另外涉及體育的均為體操。吳汝綸均列出了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中學校開始并列表加上每學年每周教授時數,從中可以方便地了解日本體操課程的情況。除了學制的初步介紹,吳汝綸強調日本體育教育的特點為隸屬于衛生系統。

吳汝綸強調,日本學校教育原本模仿歐美,在衛生方面甚至超越了歐美,日本試圖構造整個國家的衛生體系、衛生行政,而體育則被列為衛生體系中的一個部分。吳汝綸《東游叢錄》中附三島博士衛生圖說,把體育納入衛生圖說之中,該圖說一開始即論述了體育之目的及方法,認為體育之目的是保健、富國、強兵。體育之方法為體操和游戲,體操分為兵式和普通,游戲則為各種武技、水泳、遠步、打球、角力等。接下來論述衛生,利用一系列圖表(圖1~4),非常清晰地展示出體育與衛生之間的關系,學校衛生機關的設置等等,向我們展示了有關衛生方面從國家至學校的系統【注1】。

圖1 衛生構成表Figure 1 Composition of Hygiene

圖2 教育體系中的學校衛生學Figure 2 School Hygienic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圖3 學校衛生機關Figure 3 School Health Department

圖4 學校衛生行政之統系Figure 4 School Health Administrative System

除了對系統的關注,吳汝綸詳細記錄了日本學校衛生之沿革。

他記錄了日本非常詳實的校醫制度:“日本公立學校有二萬八千余,學校中有醫生七千余。學校醫數有三千七百余,每年所得謝貲有十二萬圓。學校醫每年四月、十月兩次調查各學校學生體格強弱,申之文部省。學生數目每年約五百萬,學校醫申報調查者,約一百萬。其調查之法,一檢查學生現時身體強弱。二比較現年與前年身體強弱,使文部加減學課。今各學校不能遍有學校醫者有二故,一學校經費不足,二醫員過少。十年之內,必將校校有醫,于教育有大益也?!盵7]他還介紹了日本學校衛生之沿革史:“學校衛生始于明治廿四年九月,三島君初開辦,西洋衛生之學行于學校,從一千八百八十年起。明治十二年森有禮立體操,其后學生體氣漸壯。森有禮死后,體操又廢,學生又多疲弱。三島君建議謂體操為教育根基,其實信者甚少。明治廿七八年與中國開戰,雖幸勝,其實身體氣力不如中國人,嗣后知體力為最重要。學校中不可不講衛生,于是全國始漸信三島君之說。廿八年開議院,始提出學校衛生調查費用。廿九年五月,學校衛生顧問設于文部省,自是進步甚速。衛生機關布置之善,歐美各國均皆佩服。文部省研究各國衛生之學,各國所無,惟日本有之,西洋講求學校衛生之學者,聞日本文部之法,謂日本學校衛生之政,可為吾歐美各國之先進國?!盵7]這段論述加上之前的衛生圖說,一方面使我們看到衛生與體育之發展相輔相成;另一方面,也使我們了解到日本之衛生系統如何漸成規模,其學校衛生之政,甚至走在了世界之前列。而學校體育,就是被置于井然有序的衛生體系之中,發揮自己重要的作用。吳汝綸希望國內的學校,也能注意衛生與體育之結合。

吳汝綸將考察之所得馬上付諸實踐,致力于國內學校衛生及體育實踐。在日期間,他就已經寫信叮囑方倫叔,在安徽辦學一定要關注學校衛生:“堂高下廣狹,開窗安門,壁色棚形,事事皆關衛生之學。建造不善,貽患無窮,后仍須撤改,故必慎之于始?!盵14]吳汝綸回國之后,又將日本之課程設置實踐于安徽的學校之中,他于1903年在安慶興辦桐城學堂,擬開設課程為:讀經、算學、詞章、中外史學、中外地理、外國文、經濟、博物、物理、化學、體操、圖畫等。后因教師缺乏,實際只開設了國文、日本、法學、經濟、算學。日文、法文、經濟由日本人早川東明先生教授。歷史、體操等課程間或課之。教材內容由教師自編,教學方法以講演式和注入式為主。[15]從吳汝綸的實踐可知,當時中國辦學條件普遍較差,即便有心如吳汝綸者,要在缺乏師資、教材的情況下開設體操課程,也是非常困難的。

4 通過體操進行養生

吳汝綸除了把體操作為改變國家軍事實力,塑造國民的手段之外,還把體操作為養生之手段。

他提倡為學子減負,號召學子進行身體練習。1898年,他寫信給李仲彭,非常關心其子的學習及健康:“令郎擢立雙玉,昔人所稱‘諸郎奕奕’,殆是此等,忻愛無似。聞我公督責過嚴,讀書課程過密,無休暇時,擬代賢郎求乞寬假,張而不弛,文武不為。今西人學堂,功課不過四點鐘,尚兼用打球、盤杠、上秋千諸戲,使之練習身體,此皆吾國書塾所懸為厲禁者也。竊謂公家講習西學,似不妨稍稍采用之,必于少年有益?!盵16]他在日本期間,明確提出自己對日本學校教育的看法,覺得功課太繁重,有害健康。

“日本學校課程,中學十三四門,七日之中,有僅習二小時者。鄙意以為博而不專,無甚功效。然此課程乃歐、美公學,屢經教育名家遞修遞改,久而乃定,則亦未可輕議。彼謂幼童腦力,以倏忽變換,乃能將養而無害。若久習一業,則腦必受傷,此為學術衛生之一大事?!盵17]而對于自己的兒子,吳汝綸也勸其養生。

吳汝綸之子吳凱生有肺病,吳汝綸總是勸其多休息。注意衛生、多運動,其諭兒書字里行間之關注,讀之令人動容?!暗珒悍渭冶救?,前次羅大夫勸游獲鹿,此次遠游日本,皆系已見病癥,賴游而愈。此后宜稍習體操:吾每晨跳舞,即體操之意。兒能習拳,今年春習拳頗累,近日身若果健,不知能再習拳否?若習拳仍累,則勿習也?!盵18]吳汝綸對兒子的指導非常細致入微,他認為,體操可學軟式體操,養身比力學更為重要,“體操若身羸弱覺吃力,則無益有損,或學者,軟式可也?!瓱o論功課如何繁多,每日必以半日游閑為要。力學與養身,二事較量,則養身為重。身強然后能力學,否則因學而病,病必廢學,豈非求速反緩哉!”[18]“汝用功,吾不憂汝懈惰,但憂汝不知休息,腦力用過:當時不自知,后一得病,便難收拾,故衛生之學,萬不可不講。西人無論為學辦理,每日不過四小時用心,余皆休息時,此最宜學。又體育為學校中一要義,各國皆講求此事,汝獨不能,是仍中國舊見。但似汝等,只可軟操,其兵式操,自可不必。若并軟者不為,則氣體無由結實也。汝欲買自行車,甚合吾意,常乘此車甚有益?!盵18]他指導孩子,甚至細致到具體時間的安排,“若聽吾言,則當以外國體育為重。夜尤不可久坐,飲食起居,事事珍衛,暇則體操。每用功二小時,即須休息五分鐘。必使精神王、相不疲,飲食增進,身強有力,乃不生病。吾但愿汝強健,不望汝飽學成名也?!盵18]從他的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比較提倡軟式體操,對自行車這樣的新運動也很支持;他反對多度用功,認為應勞逸結合;特別是他說的不望兒子成名,但愿兒子健康,是一種真正深切的愛子之情。

綜上,吳汝綸是晚清不可忽略的教育家,體育史研究領域應該對其有更多的關注。他對于體育教育的關注是非常全面而有層次的。首先,他的體育教育思想,是在他的國民教育、軍事教育的思考與實踐之中發展起來的,他所謂的體育教育,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借以培養尊君愛國的國民;借以提高中國的軍事實力;而他對國民的思考較為深入,他提出的中日國民性的差異值得研究者關注,因為這種差異也直接導致了中國體育教育與其模仿對象日本體育教育之間的差異,這一方面還可以繼續深入探索;我們還需要結合他對日本學校教育的思考去了解其思想,他希望中國各級學校教育中普遍開設體操課程,并非常強調體操與衛生之結合;他對個體的身體練習、養生也較為關注,倡導為學生減負、勞逸結合,提倡以體操或各種體育鍛煉來強身健體。

注釋:

【注1】圖表系列根據吳汝綸《東游叢錄》中附錄三島博士衛生圖說繪制。

[1]呂利平.吳汝綸的西學觀及體育教育思想[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52-54.

[2]耿之矗,武香蘭.晚清日本教育對中國體育的影響——以吳汝綸與羅振玉的考察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9): 28-31.

[3]崔樂泉,楊向東.中國體育思想史:近代卷[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吳汝綸.天演論序[M]//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吳汝綸全集(1),安徽:黃山書社,2002:147.

[5]吳汝綸.答薛叔耘[M]//吳汝綸全集(3).安徽:黃山書社, 2002:32.

[6]吳汝綸,宋玉開整理.桐城吳先生日記[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560,588.

[7]吳汝綸.東游叢錄.[M]//呂順長編著.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上冊.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267,247, 252,251-252.

[8]吳汝綸.與姚書節[M]//吳汝綸全集(4).安徽:黃山書社,2002: 418-419.

[9]吳汝綸.答新聞記者問中日教育[M]//吳汝綸全集(3).安徽:黃山書社,2002:448-449.

[10]依田熹家著,卞立強,嚴立賢,葉坦,蔣巖松譯.日中兩國現代化比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91,199.

[11]吳汝綸.答柯氏女子[M]//吳汝綸全集(3).安徽:黃山書社, 2002:168.

[12]吳汝綸.答聶功亭尚書[M]//吳汝綸全集(3).安徽:黃山書社, 2002:232.

[13]吳汝綸,宋玉開整理.桐城吳先生日記下冊[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539-540,550.

[14]吳汝綸.答方倫叔[M]//吳汝綸全集(3).安徽:黃山書社,2002:410.

[15]汪年生主編.桐中百年[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3

[16]吳汝綸.與李仲彭//吳汝綸全集(3).安徽:黃山書社,2002:224.

[17]吳汝綸.答賀松坡//吳汝綸全集(3).安徽:黃山書社,2002:406.

[18]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吳汝綸全集(3)[M].安徽:黃山書社,2002:594,598,603,604.

(責任編輯:楊圣韜)

Discussion on Wu Rulun's Ideas of Physical Education

Lang Jing
(School of Sports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By themethod of documentation,efforts weremade to stud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s of the well-known educator W u Rulu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It was found that Wu Rulun was equipped w ith clear public educational thoughts,and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citizens loyal to the empire and the state.Wu Rulun expected to enhance Chinesemilitary strength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resented the educational pattern of introducing military training into school courses.He highly valued the establishment of gymnastic courses among schools.W u Rulun introduced Japanese physical education into China and emphasized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gymnastics and hygiene.Besides,he also showed objection to heavy academic burdens and advocated the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recreation.He attached much importance to physical exercise.

Wu Rulun,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

G80-05

A

1006-1207(2016)01-0088-05

2016-01-08

郎凈,女,副教授,博士,博士后,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近代體育史,江南社會史。E-mail:ditouxiao@163.com。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新聞與外語學院,上海200438。

猜你喜歡
體操衛生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尋日本
智取紅領巾
《黃金時代》日本版
思維體操
思維體操
衛生歌
頭腦體操
講衛生
頭腦體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