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當下青春電影熱潮的解讀

2017-01-20 00:01賈雪云王迪
青年時代 2016年32期
關鍵詞:青年青少年

賈雪云+王迪

摘 要:近些年的國產青春片層出不窮,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左耳》等,青春片的票房一路飆升。與此同時,中國內地青春電影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其濃重商業化氣味,缺乏沉重的歷史感,淡化青春的叛逆,省略了對成長中人性的挖掘,夸大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營造不適當的傷感。所以,在以青年人為主要受眾的青春電影領域,不恰當的表達會對青年產生錯誤的引導,增大青年人對現實的恐懼,甚至造成青年亞文化。

關鍵詞:青春電影;青年;青少年

青春,是個很微妙的詞匯。它在我們記憶深處留下了與其他人生階段截然不同的印記,不管你是否仍處于這個階段,提起它,你的心頭都會威威一顫,全身的血液再度沸騰。已經走過它的人把它當成至寶,在心底細細品味珍藏,正在經歷它的,把它當成新奇的物件,一點一點的探索挖掘。青春電影正是以一種最直白的影像化的形式吸引著無數觀眾。青春電影的主要受眾人群就是青年人,他們通過熒幕在窺探著主人公的青春也在對照著自己的青春。尚處于青年到成年人過渡階段的年齡,很容易被影片中渲染的情緒影響,出現青年亞文化。所以青春電影是擔負著責任的。

一、國產青春電影的現狀

2012年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從內地上映,引起了大眾的青春熱潮。隨后趙薇執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掀起了大陸青春電影的投資熱潮?!缎r代》《匆匆那年》《左耳》等一系列青春電影接踵而至。據統計,從2013年到2015年,每年的青春片票房為12.4億元、25.6億元、35.7億元,但是,經過了三年的繁盛期之后,國產青春電影勢頭開始萎靡。2016年1月到8月全國上映的青春電影數量與往年的相似但票房卻只到往年的一半。此次的票房滑坡,讓一些業內人士甚至認為國產青春電影進入了沒落期。

票房的滑落與影片本身質量的參差不齊有很大的關系。在13年青春剛剛興起時,可以買情懷,打懷舊的旗號,但是時間久了,一直都是這樣的格調觀眾就會審美疲勞?!吨挛覀兘K將逝去的青春》為后來的青春電影開了路但其成功也讓后來的電影陷入了模式化。之后井噴般呃電影像是被放上流水線,大部分選用同樣的套路,注重演員的知名度,影片場景的符號化,忽略電影本身的劇情邏輯,國產青春電影越來越變得浮華,虛假。

以票房最高的《致那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時代》《左耳》為例,這些影片選用校園場景,講述的都是學生時代的懵懂的愛情,迷茫的選擇以及長大成人后的人生道路選擇??此剖怯^眾熟悉青春場景,但是過于戲劇化的劇情,蒼白的對話,以及不合邏輯的沖突,使得影片沒有很深刻。這些電影中,大部分側重的是青春期懵懂愛情的描繪,但是卻在關鍵時刻戛然而止。影片的情節中涉及到因為年輕荷爾蒙沖動導致不恰當時期懷孕的問題,只是輕描淡寫,都提出了問題卻沒有深刻探討。沒有做到從責任,或者正當的性教育方面加深影片的意義,沒有起到引導青少年的作用。

二、青春電影的定位

什么才是青春電影?青春電影是以影像的形式表現青年人的認知、情感、思想、行為以及生活的狀態,表現在邁向成年過渡階段的青年人所有的文化傾向和生存價值的電影類型。青春電影有很多涉及到打群架的暴力鏡頭,電影語言生活化甚至爆粗口,有的還有涉及到性啟蒙。用電影這種特殊的媒介,通過熒屏最直接最鮮明的展現青春中的美麗,瑕疵,可愛,感動。戴錦華在《電影批評》上提出:所謂的“青春片”,在于表達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諸多的尷尬和匱乏,挫折和痛苦??梢哉f,青春不是無限美好的。青少年是一群可塑性很高的群體,青春電影在這一群人的塑造上有充分的優越性。

青年時青春電影的主要觀影人群,這些人在生活中正在經歷或者已經出現的青春現象有可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影子,產生共鳴。在現代這個多元化發展的社會,當代青年人不想老一輩,他們面臨更多的選擇,承受了更多的壓力,歸屬感嚴重缺失。在他們企圖找到青春的突破口,青春電影洽洽可以作為媒介為他們引導,緩解他們在夢想與現實的壓抑。所以青春電影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藝術形式,更肩負著追尋探討的責任。

反觀《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這些影片,只是抓住了青春的一個印象表皮,雖然穿著相同的校服,坐在同樣的教室,奔跑在同樣的操場但脫離了青春本質的軌道。沒有表達出那種青春的躁動與不安,少了點青春特有的瘋狂與不羈,世俗的怯懦代替了青春的叛逆,在現實世界的殘酷下過早的臣服。

三、國產青春電影的出路

青春期每個人都會走過,每個人遲早要走出大學校園的象牙塔,面對現實世界的紛繁雜蕪。在夢想與現實的差距中如何權衡?面對畢業就業的逼迫該如何從容應對?怎樣才能完成人生中重要階段的蛻變?這些都是青春電影可以探討的問題。

青春電影在塑造人物時,應該注意到主人公“孩子”與“成年人”的雙重特性,豐富人物的性格,增加內心的張力,展示青春期特有的矛盾與個性,盡力去貼合現實中青年人的形象。這樣才容易以影片主人公的意識去帶動觀眾的意識,將觀眾在電影放映時的封閉空間中與現實世界短暫隔離,融入影片之中,喚起觀眾情感的最大共鳴,感染觀眾的情緒,重塑觀眾的人生觀世界觀,達到青春人生的頓悟。

當下國產青春電影應該在消解前代青春電影的樣式,從電影語言,故事結構以及思想意義方面都邁向一個嶄新的階段,采用一種新的方式闡釋青春。當下比較成功的范例如《七月與安生》,從兩個女孩的視角展示兩個不同性格人生的成長,摒棄了狗血愛情的套路,從兩個女孩完全相反的出身家庭,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選擇之中帶我們探求心靈的成長。

四、結語

國產青春電影發展高潮期的激情漸漸冷卻轉入反思期,不管是青春電影的制作人還是青春電影的受眾都要反思,尋找一個新的出路。歐美的青春電影勵志,日本的青春電影殘酷,那么我們的國產青春電影將要走出什么風格呢?青春電影的制作者不能僅僅把它看成單純的藝術,它畢竟承擔著其他電影類型不曾有的引導作用。立足于現實又高于現實,在與生活接軌時仰望藝術,深刻探討對生命命運的哲理感慨,增加作品的厚度。

參考文獻:

[1]戴錦華.電影批評[J].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65.

[2]張洋.中國青春電影發展流變論略[D].蘭州大學,2010.

[3]胡清,蔡海波.新世紀以來中國內地青春電影思考,電影文學[J].2010.

猜你喜歡
青年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自我實現角度窺探青年自我實現的困境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關愛青少年的“三個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與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