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問題與優化對策

2017-01-21 02:39趙輝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優化對策高職院校問題

趙輝

摘 要:信息化教學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型教育教學方式,然而在如今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實踐教學觀念較為陳舊、信息化教學設備設施不足?;诖?,筆者相應的提出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優化對策,如改革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理念、提升教師信息教學素養、完善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等。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問題;優化對策

在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高職院校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是高職院校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以及彰顯高職學校教學特色的一個重要途徑。因而,高職院校在信息化教學的發展中,需要及早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現狀,從而采取有效的優化對策,使得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1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

1. 學生方面

目前在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學課堂中,學生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的作用。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缺乏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和學習中應用的觀念,不會主動采用這類學習方式進行自主探究,使得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多來自偏遠地區,大部分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較低,同時學生的信息意識也較弱,缺乏對信息創新意識以及信息時效意識。還有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動機,不能夠恰當運用信息技術,面對多媒體所提供的信息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2. 教師方面

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的影響,對現代信息化教學認識程度不足。這些教師對于現代信息教學的認識還停留在多媒體去解決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更有一些高職院校教師將現代信息教學方式作為優秀課評比或者是教學競賽的一種工具,沒有從整體上對高職院校教學進行改革。同時也有些高職院校信息教學能力水平較低,使得信息技術在高中院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不明顯,缺乏對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的意識、能力和熱情,使得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沒有起到主導性作用,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素質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沒有得到很好地培養。

3. 信息化教學配套資源還有待完善

要進行信息化教學,就必要有先建立相配套的信息化資源庫。然而在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形成配套的信息化資源庫,在信息化教學中缺乏系統性,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力度也不夠。同時一些高職院校對信息化教學設備的管理不夠規范,重使用,輕管理,使用不統一,造成多媒體教學系統挪用、損壞等現象的發生。

2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 實踐教學觀念較為陳舊

在我國高等院校中,較為重視理論教學,使得實踐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而高職院校起步較晚,在發展中雖然也著重加強實踐教學的地位,但仍帶著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特點,思想觀念較為落后,容易出現重學術而輕技能的現象。

2. 信息化教學設備設施不足

我國高職院校起步較晚,發展卻十分迅速。有些高職院校在發展中,將大量的資金投入擴大學校面積上,從而使得其他生活設施建設、信息化教學設備較為落后。同時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也導致信息化實踐教學的設備較為陳舊。

3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優化對策

1. 改革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理念

高職院校需要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以此實現教育教學的現代化和信息化。因而必須先對教育理念和教學觀念做出變革,這是提高信息技術在高職院校應用效果的一個首要任務。高職院??梢猿闪⑾嚓P的教育教學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以此作為引導學校進行信息化教學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一個決策機構,且根據學校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規范制度,加強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領導。

2. 提升教師信息教學素養

高職院校教師不僅需要進行教學理念創新,同時也需要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及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在信息化教學中,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相應的調整教學進度、方法。同時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也要適當的轉換角色,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教師角色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其一,教師需要做好在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者作用。高職院校的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本教學,也需要注重對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其他領域知識的結合。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適當的指導、組織與協調。

其二,教師是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資源的設計者、開發者。在高職院校信息技術發展的環境下,教師需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播者去轉變為一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教學資源的開發者,從而實現學科課程和信息技術的整合。

其三,作為學生學習合作的組織者。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趣和有意義的任務,使得學生積極地去參與教學,讓學生相互合作和相互教學。

其四,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監控者。在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多采用計算機網絡系統來進行教學,使得教師與學生能夠在線及時地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可以有效地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僅有助于教師改善和優化教學資源,同時也有助于師生交流。

其五,教學過程的反思者。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在教學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實踐,然而教學效果卻不一定達到預期效果。因而教師需要對自身教學過程進行一個反思,從而提出相關的改善建議和措施。

3. 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作用

在信息技術教學環境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高積極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在運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多方面使得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知識,擴展學生的求知領域。

4. 完善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

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和推動學生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這要求學校能夠處理好信息化工作中軟件和硬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創建一個良好的信息管理方式和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使得信息化滲透學校的各個領域中。在信息專業資源庫建設中,需要形成較為系統的信息化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羅嗣安.湖南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2]郭淑貞.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與對策[J].時代教育,2015

猜你喜歡
優化對策高職院校問題
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簡析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