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2017-01-21 10:49陳忠華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方法與策略新課標小學語文

陳忠華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向語文課堂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建立全新的教學觀。為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教會學生自己能讀,能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這是語文老師都在研究、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教會學生能自己讀,能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教者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從激發學生興趣,讀寫結合,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收到了學生語文能力有效提高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策略

新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過去的課堂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而現在的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種思維文化不是要求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提出問題;也不是要求我們教師機械地講授書本知識,而是鼓勵我們教師進行創造性教學。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過去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小學語文從教經驗,提出了一些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

1 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為新課改的參與者和實施者,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以及評價方式都需要與時俱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往的課堂都是“填鴨式”教學,不注重培養教師和學生的良好互動,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對學習沒有興趣。因此,要通過交流互動,在師生間建立起平等的、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理解、寬容和關愛,這樣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知識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最大可能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其自由討論問題、自由發言、自由支配學習時間,讓他們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只有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積極的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全方位的參與,才能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培養學生提問的意識,要努力營造和諧、平等的學習氣氛,充分尊重和愛護學生,讓他們的行為徹底解放,在毫無壓抑的環境中積極投入學習狀態,勤于思考,踴躍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不能急于否定,不論對與錯教師都應給予表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成功的樂趣和滿足感,從而進一步激勵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學會自主學習。例如在組織學生討論“誰該為仲永的才能消失負責任?”時,一些學生認為該是仲永自己。他應該跟父親提出想要學習的愿望,抓緊時間,勤奮學習,而不應該跟父親四處吃喝;更不應該賣詩賺錢。教師對于這些同學的討論,既要適當給予肯定,又要結合文章的學習目標,把同學們引導到作者的寫作目的——強調“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上來;而不再強調永該不該負責。這樣既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討論問題,又達到了教學的目。

2 從傳統教育以教為主體轉向以學為主體

小學語文教學大力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倡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又要讓學生重視接受學習;既要扭轉傳統的、落后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又要倡導具有啟發性的接受學習,把個人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使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結合起來;既要努力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又必須切實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的個性和人格能夠得到健康發展,扭轉以前小學語文教學只注重語言訓練,忽略學生人格發展的片面的做法;要改變以前只關注幾個語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略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造成大量差生的錯誤做法,要使每個學生每天都能得到進步,獲得發展;要以人文精神為基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教師要認真學習人文主義的教育理論,要讓人文精神充滿自己的靈魂,要真正對學生負責,愛護學生。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創設一個互相尊重、理解、寬容的課堂學習環境,使學生對我們教師產生親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輕松感。有時我們教師形象生動的富于智慧的語言,一個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一個激發學生強烈學習動機的探索活動,這些都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形成了技能,也能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我們教師還應樹立服務意識,把“玩”的權力還給學生,把學習任務交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從而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獲得知識的舞臺。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受到壓抑,不同的聲音才會產生,不同的觀點才得以自由綻放,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情感愉悅的課堂,才能讓學生的情感得以舒展,個性得以張揚,生命的潛能才會不斷的開發,生活品質才能不斷提升。每一個孩子的潛能才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教師要讓“愛”充盈課堂,愛每一個學生,細心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靈,用自己的快樂為學生打造一個快樂的家園。

3 積極探索,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展?!倍嗝襟w輔助教學是一種很有效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逐步推廣,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被廣泛引入課堂。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智力、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結構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2]?,F在的孩子較早接觸網絡,他們能體會到網絡帶給他們的樂趣,所以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引人網絡上的多媒體,更能讓學生愉快的學習,也為教師減輕了一定的教學負擔。以前的語文課堂,只是教師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自己在“想象”,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老師的“想象力”,學生自己對知識的構建和聯想卻是非常單調的。然而,多媒體手段能為課堂提供栩栩如生的聲音、圖片、視頻等信息,把學生帶進了一個聲、像、圖、文并茂的新天地,甚至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虛擬的幻想空間,從而給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但是網絡上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學習的因素,因此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待多媒體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讓他們能夠通過快捷的網絡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資料。

4 采用靈活多樣的、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現代化,因此,在教學實踐,教師要努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學方法有很多,例如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情境法、游戲法、觀察學習法等。教師要掌握各種方法的特點、作用、使用條件和使用范圍,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并進行優化組合,使各種教學方法能夠揚長避短,發揮教學方法的整體、綜合效應。比如學習《晏子使楚》這篇文章時,應該提前讓同學們回家查閱相關資料,提前預習課文,把看不懂的地方勾畫出來,待上課的時候給學生們時間自由討論,引導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從這些問題入手,同學生們一起學習、總結。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也能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總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涉及到很多方面,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水平,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以更加科學、靈活的方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春.用漢語的魅力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探究梳理”專題的教學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0(12):56-57.

[2]張巖.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意識的培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2):74-75.

[3]費恩亭.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策略[J].閱讀與鑒賞( 下旬) 2010(5):46-47.

猜你喜歡
方法與策略新課標小學語文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淺談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關于物理概念、 規律教學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