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2017-01-21 12:39張妍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新課改

摘 要:現如今,新課程教育改革在我國教育領域獲得了大力推進和深入實施,高中歷史亦要適應新課改背景。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部分高中的歷史教學出現了一定問題,體現在學生、教師由于教材等多個方面,使得高中歷史教學效果并不十分良好。為此,本文主要針對當前的新課改背景,對高中歷史教學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重點分析,并且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歷史;歷史教學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使得我國教育領域各個階段的課堂教學均需要作出適當的改革,以便促使課堂教學與時代發展相適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就高中歷史教學而言,新課改對其課堂教學提出了諸多全新要求,目的在于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F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必須要將新課改作為重要的指導方針,教師更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方法,爭取能夠在課堂教學當中獲取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要求

新課改背景首先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當中重視形式多樣的互動。教學當中若學生具有良好主動性,則其能夠相應發散思維,通過小組合作或者查閱書籍,培養學生自主認知能力。其次,新課標要求教師要能夠重視向學生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與過程。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比較重視傳授歷史知識,新課標認為,教師應該將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理解的方法與思維作為教授的目標,令學生在學習當中自行總結,培養培養的歸納能力,促使學生在理解歷史事件的同時具有良好自主學習能力。最后,新課標要求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應該更加多樣性、重典型和強專題[1]。在此方面,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問題進行整合,形成專題展示給學生。與此同時再將歷史知識系統化,作出細化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歷史觀,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2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歷史基礎與學習態度問題

大部分高中生的歷史知識基礎均普遍較差,難以在新課標要求下形成比較良好的歷史框架和歷史思維。此時,教師根據新課標要求進行教學,會使得并沒有形成低層次歷史知識系統的學生難以理解所學內容,更加無法尋找思考的入手點。由于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個別時期學生會表現得過于“積極”,在教師課堂控制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會嚴重影響課堂秩序,不利于課堂教學。另外,由于高中生均已經進入到了思想逐漸成熟的階段,長期的灌輸模式教育下已經養成了“吃等食”的習慣,因而在課堂上有時會表現得十分沉默和冷淡,并不愿積極主動的思考,只等待教師的灌輸式傳授。上述諸多情況均不利于提高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質量。

(二)教師專業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學生作為課堂的教學主體,而教師應該成為合格的教學主導,負責指導和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2]。根據該要求,作為高中歷史教師,其自身必須要具備比較豐富的歷史知識,要具有全新的教學觀念由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但是,當前我國諸多高中歷史教師并不具有比較高的專業教學水平,尤其在西北、西南等偏遠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其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更為有限。該部分高中歷史教師大多只能夠對新課標教材進行淺顯的解讀,并不能夠形成比較系統的歷史框架,難以通過教材整合或者深度分析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此時,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方面的缺陷使得其自身并不能夠積極主動的接受全新教學觀念,因而難以真正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新教材使教學內容發生改變

根據新課標要求,高中歷史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必修部分與選修部分的劃分。無論必修內容或者選修內容,均以模塊化的形式呈現。此時,學生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增多且復雜,學習的時間卻比較有限,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又要完成高而難的學習目標[3]。由此,高中歷史教學正常目標的實現顯得尤為困難。另一方面,在教師教學方法變得多樣化,教學實行開放式的情況下,其對于新教材教學內容上的選擇會出現一定困難,難以完全符合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需求。

3 解決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主要問題的對策

(一)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并引導學生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育的對象便是學生,教師必須要采取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促使其能夠獲得知識并提高能力。學生作為教師的教學對象,其自身具有一定主觀能動性,屬于有思想、有個性的個體。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必須要能夠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做到采取多樣化的方法因材施教,即根據不同個性、不同特點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花費一定時間與精力了解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學習狀態等方面內容,由此方能夠做好針對性的引導。

(二)教師要主動更新教學觀念與方法

為了促使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均能夠得到顯著提高,教師亦需要從自身作出相應努力,例如主動更新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以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等。新課改背景下,不僅教材作出了改動,教師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亦要與時代的發展和新教材要求相適應。為此,教師必須要積極的通過學習更新教學觀念,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形成一定歷史知識結構體系[4]。但是,并非所有的高中歷史教師均需要采用同樣的方法提高自身專業教學能力,反而應該對自身的教學水平與狀態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方法,以達到良好的自我提升效果。

(三)教師要認真研讀新教材和課標

新課標對高中歷史教材和課標均作出了相應調整,教師必須要認真研讀新教材和課標,以便對其中的核心理念進行把握。在高中歷史新教材與課標當中,規定高中歷史教學的全新內容,要求教師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總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且要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歷史情懷。為了達到該目標,教師對于歷史新教材的內容與課標必須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熟悉,系統的領會其中所蘊含的理念。與此同時,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恰當的選擇教學方法,包括表演式、情景式、多媒體式、興趣式教學方法等[5]。另外,教師在研讀教材與課標后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要尊重歷史、追求真實,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與分析的情況下,要能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為其今后的歷史學歷與研究奠定基礎。

4 結論

綜上所述,新課標的深入實施要求我國高中歷史教學要教師能夠在教學當中重視形式多樣的互動,且向學生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與過程,更要教授學生更加多樣性、重典型和強專題的歷史內容。就當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而言,學生的歷史知識基礎與學習態度均存在問題,教師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比較有限,對于新教材和課標的把握亦不十分良好。為了促使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必須要重視爭取引導學生,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認真研讀新教材與課標。

參考文獻

[1]許明華.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02(05):135-136.

[2]賈秀英.新課改下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3,09(06):182-183.

[3]郝向煜.新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3,16(11):114-115.

[4]吳依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觀念的轉變[J].學周刊,2013,26(02):195.

[5]李國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淺析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6,07(09):156.

作者簡介

張妍(1986-),女,遼寧北鎮人,本科,二級教師,高中歷史教學方向。

猜你喜歡
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新課改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