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馬丁·蓋爾歸來》

2017-01-21 17:56黃利利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女性馬丁人性

摘 要:娜塔莉·澤蒙·戴維斯成功運用微觀史學的方法寫作的《馬丁·蓋爾歸來》一書,用小說的形式展示了16世紀法國農村的風貌、法律、家庭、宗教等歷史事實,成功塑造的貝特朗這一女性形象,更是將當時法國農村的人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鍵詞:《馬丁·蓋爾歸來》;微觀史學;女性;人性

美國著名女歷史學家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馬丁·蓋爾歸來》一書,作為微觀史學的代表作,它通過馬丁假冒案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以及自身無可替代的地位,都值得我們仔細品讀,深入思考。

1 微觀史學的應用

微觀史就是研究人物、事件、領域等小范圍的歷史,作者運用微觀史學的方法,通過對科拉斯 1561年撰寫的《難忘的判決》和紀堯姆.勒敘厄爾同年出版的《離奇的故事》等資料的對比、補充、分析,寫成了《馬丁·蓋爾歸來》一書。這本書同勒華·拉杜里的 《蒙塔尤》和卡洛·金茲伯格的《奶酪與蛆蟲》一起被并列為了微觀史學的三大經典。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馬丁·蓋爾歸來》講述的是16世紀發生在法國農村阿爾蒂加的一樁假冒別人丈夫最終受到懲罰的真實案件,作者通過真馬丁出身、結婚、出走、歸來和假馬丁出身、假冒、審判的描述,加之作者大膽合理的想象,展現了當時法國農村的信仰、習俗、法律、觀念、經濟等方面的微觀歷史知識,此外,作者還通過查閱法院的登記簿、公正合同以及同時期本地的其它資料,盡可能的還原事件的真實樣貌。

作者通過對普通農民馬丁·蓋爾故事的描寫,向傳統史學發起了攻擊,也向世人證明了歷史不光是帝王將相的歷史,成功地將微觀史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歷史學研究領域,將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種學科融合在一起,作為歷史學研究的新題材,實現了萬物皆可為史的歷史學研究的最佳狀態,同時也促進了歷史研究的更加細致化、全面化。

2 女性視角的塑造

在《馬丁·蓋爾歸來》一書中,女主貝特朗·德羅爾斯的命運和情感變化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1.童婚的無奈與反抗

由于傳宗接代以及貨物和勞務交換的需要,年幼的貝特朗嫁給了十四歲的馬丁·蓋爾,兩個年少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尚不知愛情為何物的情況下卻已經有了婚姻,這注定了他們的婚姻不會幸福。之后,馬丁·蓋爾由于身體原因,不能生育,當貝特朗的家人要她與馬丁離婚時,她斷然拒絕了,拒絕一方面可以保住自己的名節,擺脫父母逼她再嫁的危險;另一方面,我認為對貝特朗來說最重要的,是可以讓她從那她根本不想履行的妻子的職務中解脫。由此可見,貝特朗是個十分聰明的女人,她懂得如何在社會認可的情況下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過的最好。

2.被夫拋棄獨自養子的無可奈何

兒子幾個月大的時候,丈夫不堪忍受家庭生活的煩惱離家出走,留下她和年幼的孩子,這一走多年杳無音信,當時的法律規定:“在丈夫不在場的情況下,不管多少歲月流逝,妻子都沒有再婚的自由,除非她握有他死亡的某些證據”。在16世紀法國農村社會中,還是把女性當成男人的附庸,貝特朗是個聰明的女人,在無路可選的時候,她選擇屈服,于是她默默接受上天給她安排的命運,獨自帶著兒子和丈夫的妹妹們一起生活,這亦不失為明智之舉。

3.屈服于現實的無奈回歸

然而,上天并沒有一直眷顧這個不幸的女人,就在他們竭盡全力要在與皮埃爾的官司中勝訴的時候,真的馬丁·蓋爾回來了,這就像一個平地驚雷,打破了貝特朗和阿諾的美夢。當看到真馬丁的那一刻,貝特朗的內心應該是崩潰的,但很快她就反應過來,她拋棄了她愛的阿諾,轉而乞求馬丁的原諒,無論事態如何發展,她都為自己預留好了后路,果斷而決絕,那一刻,我覺得這個女人仿佛是沒有靈魂的,只要能保全自己,她不在乎失去什么,之后,她就那樣眼睜睜地看著阿諾被處死。

娜塔莉·蒙澤·戴維斯對貝特朗這一形象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將她融入16世紀法國農村大環境的同時,又無形中賦予她機智和反抗。雖然貝特朗無法擺脫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但她作為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子,卻懂得抓住一切機會同那個悲哀的社會抗爭,在這場詐騙案中,她敢于冒險,以自己的聰慧,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全身而退,雖然最終她不得已回歸到了馬丁的懷抱,但不可否認她是一個勝利者,是這一事件中唯一的贏家。

3 《馬丁·蓋爾歸來》中的人性觀

在社會大家庭中,人性歷來是社會和諧、發展、進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馬丁蓋爾歸來》一書中所展現的16世紀法國農村的人性也值得我們深思。

1.叔與“侄”:親情沒有財產重

馬丁因為不堪家庭生活的煩惱,憤然拋妻棄子離家出走,音信全無,家人對他是想念的,以至于他的父母因為沒等到他回來便去世了成為一種遺憾,當假馬丁冒名出現時,他的家人異常激動的接納了他,那時全家人真的是為一個失散多年的家人的回歸感到喜悅,他的叔叔皮埃爾抱著他,感謝上帝他回來了,一個慈祥的長輩見到侄子的喜悅不言而喻,可是后來,當假馬丁因為財產糾紛與皮埃爾發生矛盾時,皮埃爾因為心里不平衡開始懷疑侄子是假冒的,在沒有任何可靠證據的前提下,他四處宣揚新馬丁是個冒牌貨,甚至花錢雇朋友殺掉他的侄子,后來皮埃爾和他的女婿還用鈍器擊打馬丁,親情在此時仿佛根本不存在,為了家族的財產糾紛,皮埃爾把他的親侄子(假如回來的是真馬丁的話)當作不共戴天、非殺之不能泄其憤的仇敵。

2.妻與“夫”:感情不敵人心冷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筆下的貝特朗和阿諾·迪蒂爾之間是存在很深的感情的,貝特朗三年多的時間里為他生下了兩個女兒以及她極力幫助假馬丁在與皮埃爾的官司中勝訴就是很好的證明,可是,當真馬丁回來,所有的謊言無法繼續下去時,她殘忍的將所有的罪孽都推到阿諾身上,甚至看著他在自家門前被執行絞刑,夫妻之間的感情頃刻間蕩然無存。阿諾在遇見貝特朗之前,是一個公認的流氓,可是當這個他愛的女人狠心的拋棄他時,他不僅為她隱瞞她的過錯,求她原諒他,而且為她跟真馬丁說好話,阿諾選擇了一個人承擔所有的過錯,書中并沒有提到貝特朗因此受到了什么懲罰,可見阿諾沒有拉著貝特朗一起下地獄,他選擇做一個有擔當的丈夫,并把自己的財產留給女兒,也算是一個優秀的父親。

在《馬丁·蓋爾歸來》一書中,大家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傷害其他人甚至至親的人,親情的冷漠不禁令人扼腕嘆息,法律所倡導的公正,宗教所追求的平等,在個人利益面前根本一文不值,這是人性的麻木,更是社會的悲哀??!

4 結語

《馬丁·蓋爾歸來》是一部優秀的作品,通過它能讓我們對當時法國農村的法律、宗教、婚姻、人性等進一步了解的同時進行深深的反思,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親情的冷漠、社會的黑暗等都對造成這一事件中人物的悲劇命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對現代社會的風俗、法律、宗教等各方面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黃利利(1991-),女,河南商丘人,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巴蜀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女性馬丁人性
阿斯頓·馬丁Valkyrie Spider
逼近人性
神筆馬丁
維馬丁的詩
論女性的可持續發展
功能與人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