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當前網絡環境下的媒介控制

2017-01-21 19:42張曉明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素養

張曉明

摘 要:網絡作為當前一個“熱媒介”存在著傳播迅速和監管難等特點,“網絡”的海量信息也弱化了其“把關”的能力,隨機變換的傳受定位、無集權的管理機制,因此也使媒介控制更是難上加難,在新形勢下,必須變障礙為動力,從提高媒介素養、加強媒介把關、提高網民素質方面,加大力度,使網絡的運行與傳播走向良性發展。

關鍵詞:媒介控制;把關;素養

網絡作為人的延伸的一種工具,由于其傳播迅速、傳播的開放性、傳播環境的個性化和輿情的多樣性等相關特點、越來越成為現代人表達意見、實行互動交流的有效手段。但當前網絡環境下網絡媒介監管難的問題也日益突顯、比如網絡的操作簡單直接導致“把關”的非組織化。

在傳統媒介中,“把關”是一種組織行為,必須經過記者、編輯、總編一層層的審核,最終完成這個任務。而新聞網站的工作相對比較簡單,常常采編合一,從采集到寫作再到上傳都由一個人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把關”趨于弱化,由組織行為變得單一,操作上更加簡單。同時隨機變換的傳受定位、無集權的管理機制,造成網絡空間的“把關人”角色不斷變化。網絡環境下“把關人”的缺位與失位,直接的后果就是新聞失實、網絡暴力及不法犯罪的出現。也引發了人們對網絡的監管進行相關思考,即當前環境下如何更有效的進行媒介的控制。

當前網絡在帶給我們極大便利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可信度差,影響了媒介的公信力,網絡新聞發布的低門檻,使一些記者單純的追求轟動效應或速度,熱衷于報道一些缺乏事實依據或尚末證實的獨家新聞,使得網絡信息整體可信度不高,對網絡新聞的管理迫在眉睫。

網絡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成長與社會穩定構成了潛在威脅、網絡傳播的高度開放性,這也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網絡信息內容龐雜、情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充滿其間,嚴重的威脅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媒介控制指的是通過某種方式或手段對傳播媒介實行管理規范和監督控制,通常包括國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體和經濟勢力的控制,廣大受眾的社會監督控制、傳媒的內部控制等。媒介控制不僅包含著國家和政府與媒介的關系、利益群體和經濟勢力與媒介的關系、廣大受眾與媒介的關系,而且包含了自由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競爭與秩序、生產與消費、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各種復雜的矛盾,因而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應該從如下方面著手:

1 提高媒介素養

2008年初的“艷照門”事件,本是一些娛樂明星的個人隱私問題,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大肆渲染,此事件余溫不久,又爆出海南師范大學女生宿舍被人偷拍事件,經調查新聞中的多張“艷照”并非是原來的照片,而是記者偷梁換柱拿資料照片來頂替的,這立即引起了網民對媒介的熱議,甚至有人直言:“偷拍者無恥,傳播者更無恥,造謠者最是無恥。華中科技大學吳廷俊教授認為,新聞技能是基礎,新聞理論是支撐,新聞職業精神是靈魂。如果沒有靈魂,一個新聞工作者就沒有一種精神,就站不起來?,F在新聞界之所以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吳教授分析主要是由于職業精神比較缺乏所造成的。人們常說的記者“筆下有人命關天,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毀譽忠奸?!边@四句話道出了新聞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也要求我們媒介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更要有良好的媒介素養。

2 加強媒介把關

當前對網絡環境下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是網絡把關人的缺位與失位,“把關人”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提出的,他認為在群體傳播過程中,存在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范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的渠道。陳力丹教授指出,面對傳媒職業道德問題,需要傳媒的有效自律機制,需要傳媒自身配套實施細則和監督措施?!皼]有約束的權力是一種惡的權力”,“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原則必然會向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滲透。媒介的把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一是職業把關,如新華網、人民網,這些網站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傳統媒介作背景。二是政府必須作為最后的把關人,當前網絡無國界,政府更應加強這方面的監控。雖然當前網絡有監控難的一方面,但是網絡媒介也跟傳統媒介一樣有信息搜集、過濾,發布等過程。這些都為政府最后的把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政府要加強網絡監管,網絡運行商要實行固定IP和實名制度。

3 提高網民素質

這幾年我國網民數量激劇增加,根據國家統計,2015年6月我國網民總數為66,800萬人,環比增長2.93%,同比增長5.7%。 毋庸置疑,網絡文化的繁榮興盛滿足了大眾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網絡文化也有著其不可忽視的自身缺陷和負面影響。在信息時代,面對網絡文化中的負面信息,需要網民增強自身的媒介素養,提高網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的選擇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和思辨能力,惟其如此,才能自覺抵制網絡文化的消極影響,廣大網民要自覺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造謠、不信謠,不在網上隨意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讓遵紀守法、理性表達、文明上網,爭做“中國好網民”的理念深入人心;營造輕松的上網、健康的上網氛圍。

參考文獻

[1]金圣才著,新聞傳播學 [M]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 2008年

猜你喜歡
素養
習知識 提素養
第六單元·素養測評
第五單元·素養測評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五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六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二單元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一單元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