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回族自治區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201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50.06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9.96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475.51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434.59億元,增長9.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2:47.4:44.4調整為7.6:46.8:45.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835.46億元,增長8.6 %,實現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07.59億元,增長6.9%,實現進出口總額216.27億元,下降6.4%,其中,進口總額為50.82億元,增長6.2%,出口總額為165.45億元,下降9.7%。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153元,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851.6元,增長8.0%。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上年增長1.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0.9%。

全區全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642.78億元,比上年增長5.3%。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7.66億元,增長8.0%。其中,自治區本級完成118.24億元,增長11%;市縣級完成269.42億元,增長0.8%。在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完成稅收收入246.55億元,下降3.4%,占63.6%;完成非稅收入141.10億元,增長17.2%,占36.40%。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分別完成84.04億元、45.28億元、24.47億元和9.85億元,增長1.4倍、-54.7%、-0.4%和9.8%,占稅收收入的34.1%、18.4%、9.9%和4.0%。

全區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254.54億元,增長1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5.79億元,增長13.6%,教育支出152.57億元,增長8.9%,社會保障支出164.24億元,增長17.2%,醫療衛生支出82.03億元,增長11.9%,節能環保支出36.69億元,減少22.9%,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82.14億元,增長29.4 %,農林水事務支出201.29億元,增長21.3 %,交通運輸支出73.03億元,下降24.8%,住房保障支出63.58億元,下降19.3%。

中央財政對寧夏轉移支付743.23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457.58億元,占61.6%,專項轉移支付243.67億元,占32.8%。自治區財政對市縣轉移支付609.01 億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28.93億元,支出150.37億元;社?;鹗杖?52.02億元,支出311.36億元;國有資本經營收入5.05億元,支出4.35億元。

一、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穩定經濟增長作用明顯

始終堅持多措并舉,瞄準經濟增長,打好政策資金組合拳,充分發揮了經濟“穩定器”作用。一是執行減稅降費。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改革和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清理19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8項政府性基金,減輕企業和社會稅費負擔近90億元。二是做好債券發行工作。發行地方政府債券366.6億元,其中,新增債券100.8億元、置換債券265.8億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經濟穩增長。三是盤活存量資金。盤活的近10億元全部形成實際支出,統籌用于全區發展急需的重點項目。四是創新財政投融資方式。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工業擔?;?、工業調控基金、創新創業投資基金等,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近140億元,財政“壓艙石”作用更加明顯。出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以獎代補辦法,安排5000萬元支持鼓勵地方加快PPP項目落地,開工建設49個PPP項目,7個入選國家示范項目。推進國際財金合作,爭取亞洲開發銀行、科威特政府貸款項目2個,貸款總額約合人民幣9億元。五是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支出進度,擴大有效投資,推進銀西高鐵、城際鐵路、河東機場三期、清水河產業帶、中南部城鄉飲水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后勁,促進了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二、發揮宏觀調控職能,推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圍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瞄準培育新動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提質增效。一是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完善化解過剩產能政策,統籌資金1.15億元,支持完成煤炭行業化解產能107萬噸的目標任務,妥善處置“僵尸企業”和安置企業下崗職工。推行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加大新建成的保障性廉租房置換力度,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落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20條財稅措施,實行社會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和延緩征繳政策,推進低成本化園區改造,促進實體經濟持續發展。實施直接融資獎補政策,支持區內企業債券融資52億元,區內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新增21家,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分別向建投、交投、旅投、農投和國投注入2億元資本金,推動自治區大型控股集團形成“7+6” (“7”是指新成立的寧夏建設投資集團公司、旅游投資集團公司、交通投資集團公司、農業投資集團公司和國有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這5家投資運營集團,加上原有的寧夏國有資本運營集團和寧夏農墾集團?!?”是指寧夏電力投資集團、西部創業實業股份公司,加上自治區參股的神華寧煤、中色東方、國電投青銅峽鋁業和中鋁寧夏能源集團)發展。向寧夏銀行、黃河銀行增資9億元,增強兩家銀行可持續發展后勁。二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揮財稅政策激勵作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1+4”(“1”是指糧食,“4”指草蓄、瓜菜、枸杞、葡萄)特色優勢產業,綜合運用貸款擔保、風險補償、貸款貼息和直接補貼等扶持方式,促進糧食穩定發展和現代農業做大做強。加快兌付農業政策性補貼,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實施百萬畝鹽堿地治理,建設全區高標準農田23.51萬畝,改善節約用水控制面積近10萬畝,提升了農業綜合發展能力。支持實施《中國制造2025寧夏行動綱要》,提升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鑄件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市場競爭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落實科技后補助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改善科研基礎條件。支持旅游、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推進“一網一庫一平臺”、“八朵云”應用、中衛西部云基地等項目建設。三是改善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投入10億元,推進水、土、氣污染綜合整治,加強環保自身能力建設,將石嘴山、青銅峽和永寧縣納入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繼續加大退耕還林、荒漠化治理、病險水庫加固的投入力度,支持建成濕地公園19個、休閑森林公園26個,美麗小城鎮29個、美麗鄉村138個,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三、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管控能力穩步提高

從推進改革和健全機制入手,瞄準財政規范化管理,大膽改革創新,提升科學理財能力。一是健全財稅體制機制。探索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建立更加規范、統一、科學的收入劃分體制,將地方級增值稅調整為自治區和市縣4:6分享。大力調整轉移支付結構,整合歸并專項轉移支付,提升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占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二是完善預算管理制度。開展了“3E”(經濟、效益、效率)行動計劃主題活動,健全 “部門主導,財政組織,共同推動”的預算管理機制,明確預算編制部門法定主體責任。嚴格預算編制控制數管理,推行預算安排與編報的精準度、契合度掛鉤,與績效管理掛鉤,與支出進度掛鉤,與項目結轉結余掛鉤的“四個掛鉤”機制。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實行督導、約談、問責和收回制度。建立預決算公開定期統計報告制度,區本級和市縣公開率均達到100%。推進績效評價結果落地應用,區本級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資金績效目標管理實現全覆蓋。三是加強政府債務風險管控。嚴格規范政府債務的舉借、使用、償還,實時監控市縣債務,對擠占挪用債券資金等問題進行通報。全區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市縣由2014年的3個減少為2015年的2個。四是推進其他重點領域改革。推廣內控制度建設,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規范管理,自治區財政率先建立內控制度,形成了“1+8+27” (“1”是指財政廳內部控制基本制度?!?”是指根據財政廳內部控制基本制度以及廳內機構和職責調整后印發的各單位職責范圍規定,制定的8類專項風險管理辦法?!?7”是指各單位根據有關規章制度、內控制度和專項風險管理辦法制定的27個內部控制操作規程)內控體系。完善金融、文化企業負責人激勵與約束機制。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分四批共拍賣成交公務用車687輛。支持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行自治區以下法檢兩院財政財務上劃管理。加強政府采購信息化建設,實現政府采購從注重“節資防腐”向“物有所值”轉變。建立收費基金目錄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完成銀川、石嘴山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造。

四、保障改善民生,補短兜底成果共享

堅持?;?、兜底線、救急難,瞄準促進社會公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全力保障民生,不斷增加人民群眾福祉。一是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將資金重點投向幼兒園改擴建、薄弱學校改造、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改善、職業教育發展、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等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方面。二是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鄉低保、基本公共衛生經費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等財政補助標準。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動了保險費征繳及工資待遇發放。全面推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實現了群眾就醫異地結算。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落實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支持開展大學生“三支一扶”,購買公益性崗位5500個,提高全區就業率。支持建成25所農村敬老院、420個農村老飯桌、75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逐步實現“老有所養”。三是推進文化科普事業發展。擴大博物館、紀念館、基層館站(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大型體育場館和寧夏科技館等場館免費開放范圍,支持健身步道、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建設,提高全民綜合素養,保障群眾基本的文化、體育、科普權益。

五、創新扶貧支持機制,精準脫貧成效初見

堅持對癥下藥,靶向施策,瞄準脫貧攻堅戰略,建立扶貧資金投入增長機制,統籌整合使用,提高財政扶貧精準度。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提出的精準脫貧要求,安排扶貧資金38.68億元,設立扶貧產業助貸金,支持貧困地區扶貧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貧困群眾技能培訓。安排扶貧搬遷資金20.2億元,搭建自治區易地扶貧搬遷融資平臺。支持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將涉及9個貧困縣的20項中央和17項自治區涉農資金納入試點范圍。推進教育扶貧,實施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雜費政策,在固原市推行“9+3” (9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對未被普通高中錄取的初中畢業生實行3年的免費中職教育)義務職業教育。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19.9億元,指導市縣對接國開行金融貸款120.9億元,用于保障城市棚戶區改造。支持完成了危房危窯改造3萬戶,新建了標準化農民新居8萬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