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財政試點全省

2016年,浙江省實現生產總值46485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6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051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001億元,分別增長2.7%、5.8%和9.4%。全省人均生產總值83538元,增長6.7%。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9571億元,增長1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971億元,增長11.0%。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2202億元,增長3.1%。其中,進口4536億元,增長3.7%;出口17666億元,增長3.0%。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9元,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增長6.4%。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7237元和22866元,分別增長8.1%和8.2%,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6.0%和6.3%。

全省財政總收入9225.07億元,同口徑增長7.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1.98億元,增長9.8%(剔除營業稅清算等一次性收入,可比增長7.8%),其中稅收收入4540.08億元,同口徑增長9.0%。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74.25億元,剔除2015年省級使用結轉資金盤活存量資金調入預算穩定基金等因素后,可比增長10.0%。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7.90億元,增長5.6% (剔除營業稅清算等一次性收入因素,增長5.0%);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9.53億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00.1%,同口徑增長5.8%。財政總收入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0.1%。當年全省及省級財政收支平衡。

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930.06億元,增長53.8%;支出3756.02億元,增長45.9%。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2.29億元,下降5.6%;支出37.28億元,下降13.7%。全省和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74.38億元,增長48.7%;支出37.74億元,下降8.2%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8.65 億元,增長1.3%;支出10.97億元,下降50.0%。全省和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3758.34億元,增長16.3%;支出3298.55億元,增長27.3%。省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212.11億元,增長24.7%;支出124.76億元,增長9.5%。全省和省級社會保險基金略有結余。

一、增收節支,確保財政平穩運行

(一)提升財政收入質量。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5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占85.6%,收入結構保持較優。在確保全省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的基礎上,爭取中央財政政策和資金支持,進一步擴大政府可用財力。

(二)加強稅收征管。堅持財稅與經濟協調互動,注重市縣聯動,關注重要時點收支情況,做好收入分析、預測和監控,實時跟蹤收入走勢,關注收入進度、結構,剖析原因。針對營改增全面推行后收入形勢變化,與省國稅局、省地稅局協調配合,確保營改增試點改革全面推開。

(三)規范非稅管理。完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建立健全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清單制度。推進非稅收入電子化收繳改革,全面推進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接入實施及應用工作。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列入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試點項目,被授予2016年中國“互聯網+政務”優秀實踐案例50強稱號。加強源頭管控,做好財政票據日常管理。全年全省收繳政府非稅收入4915.70億元。

(四)合理安排支出。調整支出結構,合理安排財政支出,確保促進發展、改善民生等重點支出需要。全省新增財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保持三分之二以上。落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各項規定,細化行政(參公)單位日常公用經費預算定額標準,明確省級商品和服務支出標準,建立省級日常公用支出標準體系。省級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支出比上年下降15.8%。

二、發揮職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一)保障重大戰略實施。發行地方政府新增債券492.7億元、置換債券3572.3億元,籌措省級財政性資金178.6億元,爭取中央基建投資資金51.2億元,吸引帶動民間投資,促進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安排小城市培育專項資金,通過獎補結合和以獎促建等方式,推進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支持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試點建設,杭州市入選中央第二批綜合管廊城市試點。支持實施以浙商回歸、“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為主要內容的轉型升級組合拳,安排治水資金107.3億元,重點用于水利及城鄉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等。出臺特色小鎮財政政策實施辦法,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加大投入,推動設立與特色小鎮建設相關基金。

(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安排工業與信息化發展資金152億元,推進“四換三名”,促進“兩化”深度融合。推動市縣加大去產能和“僵尸”企業兼并重組力度。爭取中央財政資金3.3億元,超額完成化解鋼鐵過剩產能303萬噸任務?;I措中小企業專項資金26.4億元,支持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推進結構性減稅,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加速折舊等國家統一出臺的結構性減稅政策。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完善抵扣鏈條,減少重復征稅,全年為企業減稅362.7億元。小微企業稅收優惠享受面達到100%,實施普遍性降費,暫停征收地方水利建設基金,3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予以取消、停征、整合或降低標準,減輕企業負擔141億元。階段性降低社保費,臨時性下調失業保險費單位繳費費率至1%,對部分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部分臨時性減征1個月,緩繳社會保險費,為企業減負54億元。

(三)推動政府產業基金實質性運作。完善管理制度,出臺政府產業基金投資退出管理辦法,加快項目搜尋和市場化對接,推動政府產業基金實質性運作和項目落地實施,支持信息經濟等7大產業發展。全省政府產業基金總規模112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617億元,累計撬動社會資本投資5052億元,發揮政府產業基金的杠桿放大和示范引領作用。

(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落實新一輪省對市縣財政體制,進一步加大對市縣特別是財政困難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優化轉移支付地區分類分檔體系,建立換檔激勵獎補機制。繼續實施區域統籌發展收入激勵政策,通過財政體制的引導和撬動,鼓勵設區市加大對所轄縣(市)的投入,促進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深化財政支農體制機制改革,堅持把“三農”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財政支農投入力度不減弱、總量有增加。支持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入選中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省。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啟動實施創新強省農業科技(循環有機農業)示范試點,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支持光伏小康工程,安排2.1億元在磐安縣、龍游縣、龍泉市、景寧縣、江山市開展試點,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五)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研究健全生態文明建設財政政策體系方案,探索建立綠色發展財力獎補機制,充分調動各地保護生態的積極性。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將主要干流和重要支流源頭縣及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公益林的最低補償標準提高到35元/畝,公益林護林人員管護費用由2.5元/畝提高到3.5元/畝。

三、集中財力,發展改善民生事業

(一)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全省教育支出1300.03億元,增長2.8%。完善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對接中央義務教育保障新機制,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繼續安排省級財力,對市縣安排外來務工子女入學獎補,支持和鼓勵市縣吸收解決就學問題。扶持民辦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學前教育入園率和質量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建立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啟動高校新型運行保障機制改革。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試點;啟動教育信息化工作五年規劃,提升教師隊伍水平。啟動高校新型運行保障機制改革,擴大高校自主權。完善省屬高校學生獎學金制度,恢復設立省政府獎學金,并制定《浙江省省政府獎學金管理辦法》。

(二)支持公共文化事業發展。全省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58.72億元。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經費保障,安排4.06億元推進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支持推進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安排9.5億元資金,保障浙江音樂學院正常運行,確保浙江小百花藝術中心、中國絲綢博物館改擴建項目工程順利實施,推進浙江自然博物園、之江文化中心建設,保障G20項目按時實施。支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和公共體育場館免費開放。

(三)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省醫療衛生支出542.4億元,增長11.7%。深化“雙下沉、兩提升”工程,支持實施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選擇海鹽、義烏、江山和嵊州4個縣(市)啟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試點。修訂《浙江省“雙下沉、兩提升”工作考核辦法》和《浙江省“雙下沉、兩提升”省級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強化工作目標引導機制和資金規范使用約束機制。規范省級醫院資金下沉財務核算管理,推動7家省級醫院下沉資金3億元,構建合作辦醫長效機制。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政府籌資責任,分別安排省級轉移支付44.3億元和9.6億元,確保財政補助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年430元和45元。鼓勵多形式開展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推進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

(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繼續調整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標準。做好社保費繳費登記和費種認定,實行新辦企業稅費同步登記,繳費登記戶數同比增長12.5%。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籌資標準分別提高至年人均430元、45元。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省財政安排43.7億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

(五)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加快推進省農業發展投資基金有效運作,投資9.6億元,帶動社會資本19億元,銀行跟貸21.3億元。完善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出資4億元組建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開展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積極推動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全省財政投入33.4億元,帶動社會力量共同建成村級公益事業項目5071個。全面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機制。支持開展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試點。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全省財政投入20.7億元,支持農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省財政安排13.1億元,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

四、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抓出成效

(一)深化預決算管理。建立健全省級支出標準體系,試行行政、參公事業單位基本支出預算由系統自動編制生成。調整完善行政單位通用辦公設備配置標準。探索建立項目支出標準化制度,對省級項目支出實行分級管理。加強省級部門預算執行進度管理,對2016年省級部門預算執行率偏低的19個部門,相應核減預算3398萬元。推進預決算公開,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預決算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除涉密事項外,省級96個部門公開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加快推廣實施轉移支付項目庫系統,完善轉移支付項目信息采集。研究推動中期財政規劃管理。

(二)創新財政項目資金管理。完善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加快項目庫建設,推動專項資金監管系統全覆蓋。盤活存量資金,健全動態管理和定期清理機制。推動PPP項目落地實施,簽約47個省級推薦項目。加快省基礎設施投資(含PPP)基金運作,設立7個PPP子基金,投資省內18個PPP項目,帶動社會資本651.8億元。深化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完善制度體系,選擇16項公共民生熱點項目開展試點,全省政府購買服務預算金額159.5億元。

(三)強化政府債務管理。提請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實施意見》,構建“1+8”債務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體系,實行“紅、黃、綠”三色預警。對高風險地區開展化債計劃管理,對中低風險地區實施與債務風險管控質量掛鉤的財政獎懲政策。開展存量債務置換,2015年以來累計爭取地方政府債券6965.6億元,每年可節約政府融資利息支出300多億元。密切關注社?;疬\行情況,嚴格把好支出口子。

五、夯實基礎,提升財政監管水平

(一)創新財稅管理。開展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點,實施省級國庫現金管理,持續深化公款競爭性存放。出臺省級公務出行保障費用預算管理辦法,完善立體式公務支出標準體系。創新政府采購模式,開發建設“政采云”平臺,實現政府采購網上交易、監管和服務一體化運作,并在省級有關單位試點。完成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全面摸清資產家底,夯實管理基礎。有序推進管理會計應用試點。將納稅人遵從度評價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A級信用納稅人聯合激勵和稅收違法“黑名單”聯合懲戒工作。強化縱向涉稅數據集中和橫向部門信息共享,建立財政、國稅、地稅三方合作機制,加強大數據分析應用,全省通過第三方數據分析應用,實現增收逾130億元。

(二)加強財稅監督。推進財稅法制建設,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營造公平的財稅環境。構建“內控、內審”和“外控、外審”相結合的財政監督機制,組建內部控制組織管理架構,成立內部控制委員會,建立“1+8+X”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監控體系。推進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

(三)強化資金安全。組織開展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加大財政存量專戶清理力度,強化管理薄弱環節。推進省級國庫現金管理,常態化開展省級財政存款競爭性存放,累計規模達245億元,平均年收益率2.1%。

(四)優化財稅服務。深入推進財政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民生實事,全面推廣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網上申領、在線服務、快遞送達”。配合推進“五證合一”“兩證整合”商事制度改革。在注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師行業啟動實施服務清單制度。

猜你喜歡
財政試點全省
發揮“她”力量,打贏這“疫”戰——致全省婦聯執委的倡議書
全省僑務干部培訓班在寧舉辦
略論近代中國花捐的開征與演化及其財政-社會形態
前三季度山東縣域經濟生產總值占全省94%
濱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冊
省級醫改試點的成績單
醫改需適應財政保障新常態
縣財政吃緊 很擔憂錢從哪里來
增強“五種”意識打造“五型”財政
試點改革 越艱難越堅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