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

2017-01-25 10:32
中國財政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財政全省

2016年,四川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68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24.1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3924.7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14831.7億元,增長9.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695元,增長7.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2:44.1:43.7調整為12.0:42.6:45.4。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126億元,增長12.1%。全年進出口總額493.3億美元,下降3.6%。其中,出口額279.5億美元,下降15.6%;進口額213.9億美元,增長18.2%。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9%,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4.1%,居住類價格上漲1.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3%,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2%。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88.9億元,為預算的102%,增長8.3%。其中,稅收收入2329.3億元,增長5%;非稅收入1059.6億元,增長16.1%;加上中央補助4040.7億元、上年結轉463億元、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1624億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92.6億元、調入資金等295.3億元,收入總量為10104.5億元。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08.9億元,完成預算的95.2%,增長9.7%;加上上繳中央11.1億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51.9億元、償還地方政府債務等1424.4億元,支出總量為9696.3億元。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20.2億元,完成預算的97.4%;教育支出1301.8億元,完成預算的95.5%;農林水支出988.7億元,完成預算的93.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772.2億元,完成預算的98.7%;交通運輸支出569.1億元,完成預算的97.2%;住房保障支出312.3億元,完成預算的97.5%。收入總量減去支出總量后,全省結轉結余408.2億元,全省算總賬實現收支平衡。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699.6億元,為預算的168.8%,其中,國土方面收入1485.5億元,加上中央補助58.9億元、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266.6億元、上年結余等261.7億元,收入總量為3286.8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1926億元,完成預算的89.8%,其中,國土方面支出1678.6億元,加上償還地方政府債務等1141.3億元,支出總量為3067.3億元。收入總量減去支出總量后,全省結余資金219.5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54.9億元,加上上年結轉7.1億元、中央補助24億元,收入總量為86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65.6億元。收入總量減去支出后,全省結轉資金20.4億元。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916.4億元,加上上年滾存結余3522.4億元,收入總量為7438.8億元。全省社會保險基金當年支出3621.8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后,全省滾存結余3817億元。

一、創新政策機制,財政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有力

一是多渠道籌集資金支持脫貧攻堅。全年各級共安排17個扶貧專項計劃資金657億元,實現支出630億元,執行進度95.9%。全年累計下達88個貧困縣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資金3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5.4%。二是健全財政扶貧政策體系。完善貧困地區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按照“分類測算、分層保障”原則,對貧困縣單列單算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建立財政扶貧資金精準扶持機制,出臺了扶貧資金到村到戶操作辦法,全面落實“四到縣”(責任、權力、資金、任務)要求。建立脫貧攻堅資金專調機制,對庫款有困難的地方實行??顚U{。深入開展貧困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試點,70個試點縣共計整合資金67億元。三是創新精準扶貧政策機制。全面建成縣級教育扶貧救助、縣級衛生扶貧救助、貧困村產業扶持和小額信貸分險等“四項基金”,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雪中送炭”。為支持基金設立,省級公車拍賣收入全部安排用于教育衛生兩項基金,市縣財政也全力做好資金到位和運行管理工作。探索建立資產收益扶貧模式,為貧困戶開辟新的增收渠道。

二、突出支持重點,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加力增效

一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減稅降費,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實施資源稅改革,落實小微企業、房地產交易稅收優惠等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提前兩年實現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目標,全年為企業和社會減輕稅費負擔超過600億元。保持政府投資力度,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的財政政策。全年累計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890.6億元,其中,新增債券584.1億元,有力支持了全省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安排中央和省級資金26.2億元,支持化解煤炭、鋼鐵行業過剩產能。支持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四川省提出的3項先行先試稅收政策建議已有兩項由財政部出臺,并在全國同步復制推廣。推進軍民融合產業深度發展。初步建立科研院所多元投入發展模式。支持培育企業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創新平臺及人才建設。繼續開展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試點,合并設立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促進內外貿發展,支持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服務業發展和“川貨全國行”等市場拓展三大活動。三是支持區域經濟發展。扶持培育重點產業園區,支持全省97個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支持小城鎮、城市新區、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建設。繼續對天府新區、綿陽科技城、攀西試驗區、廣安川渝合作示范區等重點區域建設給予補助,支持川南經濟區發展臨港經濟和通道經濟,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重點生態功能區以及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給予轉移支付補助。實施縣域經濟發展成效考核,激勵各地競相發展。四是支持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向財政部匯報爭取支持自貿區建設的財稅政策。支持旅游經濟強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設,開展入境旅游獎勵,在西部率先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在全國首批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圓滿完成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會務保障工作。切實保障首屆川商返鄉發展大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以及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博覽會等大型經貿活動開展。五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省財政出臺了推進綠色發展的財政政策措施。支持集中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行考核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三江”流域生態補償橫向轉移支付制度、節能減排綜合獎補機制。支持生態建設,深入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實施草原生態保護獎補、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

三、注重補短補缺,民生保障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各級財政堅持民生優先,全省民生支出5207.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5%。十項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財政投入超額完成。藏區六項民生工程、大小涼山彝區十項扶貧工程順利實施。重點領域民生保障進一步加強。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設立省級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繼續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的支持幫助。調整完善城鄉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推動各類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繼續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支持發放低保對象特殊生活補貼,提高低保對象收入水平,提前實現部分低保兜底對象“兩線合一”。支持完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和殘疾人福利補貼制度。落實省、市、縣三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財政補償政策,全額代繳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機制,支持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支持體育事業發展,促進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調發展。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加大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力度。推進農村公路改善提升和渡江橋工程建設,實現全省縣鄉道以上公路路側護欄建設全覆蓋。加大投入支持藏區長治久安,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蘆山地震災后重建補助資金全部到位,保障了重建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四、堅持改革創新,財稅體制改革取得突破進展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四川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的到2020年的16項任務已完成14項。一是現代預算制度初步建立。加強全口徑預算管理,加大預算統籌力度,完整編制“四本預算”并報省人代會審查。完成2016—2018年中期財政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公開預決算信息,省級實現公開范圍和公開內容全覆蓋。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省級下達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和定向財力轉移支付補助2048.2億元,占轉移支付的比重達到56.2%,比上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深化專項資金管理改革,省級專項資金總數減至235個,較改革前下降60.8%。加大清理盤活存量資金力度,全省收回財政存量資金近90億元,并全部重新安排。預算績效管理、國庫管理和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二是財政管理體制繼續完善。完成“營改增”后省與市縣增值稅收入劃分政策實施。繼續實施好將原省級參與分享的印花稅、契稅下劃市縣過渡方案,壯大基層財力規模。理順收入征管關系,將國稅、地稅省直分局征管稅收下劃,實現屬地征管。啟動法院、檢察院財務省級統管改革。落實好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取消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政策。完善擴權強縣試點改革,落實退出機制。三是財政支持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建立省級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體系,發起或參股設立各類投資基金17支,財政出資超過72億元,基金規模預計超過470億元。推進項目實施進度,列入基金儲備項目336個,完成投資決策和簽訂協議項目32個。完善財政金融互動政策體系,引導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省財政兌現財政金融互動獎補資金約13億元,較上年增加2.3倍。深入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設立PPP綜合補助資金和投資引導基金,堅持“高標準、規范化、多領域”推動項目落地見效。全省入庫項目數和投資金額分列全國第四、第五,項目落地率30.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繼續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試點范圍,全省政府購買服務涉及資金超過300億元,較上年增加3.8倍。

五、強化管理監督,依法理財水平繼續提升

積極貫徹《預算法》,執行省人大關于財政預決算的決定決議,抓好財政審計、專項審計決定的整改落實,進一步健全制度機制,規范財政資金管理,回應社會輿論關切。一是加強權力制約監督。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出臺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推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清理規范權責清單。加大財政監督檢查力度,組織開展扶貧資金、政府采購執行情況、非稅收入收繳、嚴肅財經紀律等專項檢查,查處糾正違紀違規問題。出臺“1+8”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起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內控體系。二是加強政府債務管控。在全國率先建立“1+N”政府債務管理制度體系。爭取新增債務限額589億元并納入預算管理,實行“增減掛鉤”機制,嚴格控制債務規模。使用置換債券2306.5億元,全面覆蓋到期和逾期債務本金,消除當期償債風險。繼續開展“償債、清欠、解困、搞活”專項工作,全年償付企業欠款1139億元,緩解了企業困難,也清收了部分欠稅。三是加強財政基礎工作。組織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進一步摸清了家底,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試點,財政資產管理體制初步建立。建立財政收入信息深度共享機制。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全面規范縣鄉財政管理,完善鄉鎮財政管理考核機制。開展對口幫扶藏區彝區縣鄉財政管理。非稅收入收繳管理、財政信息化、會計管理、票據管理以及投資評審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注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行業管理繼續加強。

六、落實從嚴要求,黨的建設取得新成效

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讓尊崇黨章、遵守黨規成為黨員的思想自覺。強化問題導向,切實解決黨員干部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用學習教育的成果推動財政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在抓長抓常、抓細抓實上下功夫。強化黨紀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讓干部守紀律、知敬畏、存戒懼。推進正風肅紀,進一步健全財政管理制度,防止“四風”反彈,深入推進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持續加強系統作風建設,在省紀委行風政風測評中財政部門位列第六。財政廳黨組接受了省委第四巡視組的專項巡視,針對巡視反饋意見,認真組織開展整改落實。

猜你喜歡
財政全省
新形勢下基層財政職能創新探索
我省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
發揮“她”力量,打贏這“疫”戰——致全省婦聯執委的倡議書
全省僑務干部培訓班在寧舉辦
略論近代中國花捐的開征與演化及其財政-社會形態
貴州多措并舉加速提升全省旅游消費
前三季度山東縣域經濟生產總值占全省94%
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研究
濱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冊
醫改需適應財政保障新常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