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種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及意義

2017-01-26 18:20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亞群結腸外周血

孫 智

四種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及意義

孫 智

目的 探討并分析四種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的變化和意義。方法 選取四種惡性腫瘤患者168例及35例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給予流式細胞術檢測,觀察并比較其T淋巴細胞亞群、B淋巴細胞及NK細胞水平。結果 四種惡性腫瘤患者的CD3+CD8+細胞和NK細胞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3+CD4+細胞、CD4+/CD8+比值和B淋巴細胞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惡性腫瘤間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中,乳腺癌與肺癌的CD3+CD8+水平高于胃癌與結腸直腸癌,CD3+CD4+細胞水平與CD4+/CD8+比值均低于胃癌與結腸直腸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惡性腫瘤患者經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可明確得出惡性腫瘤患者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紊亂的結果,且惡性腫瘤病變間也存在細胞免疫功能有差異的情況。

惡性腫瘤;T淋巴細胞亞群;免疫功能;乳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肺癌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1.059

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是輔助診斷人們機體免疫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其診斷結果對判斷惡性腫瘤、血液疾病等病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惡性腫瘤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較健康者相比均較低[2]。為有效了解惡性腫瘤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本研究選取乳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及肺癌四種惡性腫瘤患者進行T淋巴細胞亞群(含CD3+、CD4+、CD8+和CD4+/CD8+比值)、B淋巴細胞及自然殺傷(NK)細胞的檢測,另取健康檢查者為對照組,與其進行各檢查指標值的比較,觀察其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就診并住院治療的四種惡性腫瘤患者168例作為研究對象,乳腺癌患者28例,胃癌患者62例,結腸直腸癌患者45例,肺癌患者33例,其中男103例,女65例,年齡51~72歲,平均(62±8)歲;另選取非腫瘤健康體檢者35例作為對照組,男24例,女11例,年齡50~72歲,平均(61±7)歲。所有患者與對照組的平均年齡相差不大(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乳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與肺癌四種惡性腫瘤患者和健康體檢者對照組的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進行檢查,均采用三色流式細胞術進行檢測。檢測儀器使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流式細胞儀進行,型號為FACSCalibur,同時使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熒光標記單克隆抗體,檢測的實際操作需要嚴格按照流式細胞術方法及相關說明進行[3]。然后對比四種惡性腫瘤患者與對照組的T淋巴細胞亞群CD3+細胞、CD4+細胞、CD8+細胞、CD4+/CD8+及B淋巴細胞和NK細胞的指標值,同時比較四種惡性腫瘤患者之間的T淋巴細胞亞群,觀察其變化。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四種惡性腫瘤患者的CD3+細胞水平與對照組比較稍有下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D3+CD8+細胞和NK細胞水平與對照組比較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D3+CD4+細胞、CD4+/CD8+比值和B淋巴細胞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四種惡性腫瘤患者組間CD3+細胞水平比較中,乳腺癌、胃癌、肺癌與結腸直腸癌各水平間相差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D3+CD8+細胞水平比較中,乳腺癌與肺癌相差不大,胃癌與結腸直腸癌相差不大,而乳腺癌與肺癌的水平均明顯高于胃癌與結腸直腸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D3+CD4+細胞水平與CD4+/CD8+比值中,乳腺癌與肺癌相差不大,胃癌與結腸直腸癌相差不大,而乳腺癌與肺癌的水平均明顯低于胃癌與結腸直腸癌,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惡性腫瘤俗稱為癌癥,其病變的形成與免疫因素、遺傳因素、外界因素或內分泌因素等有關。惡性腫瘤細胞對機體正常細胞會造成嚴重破壞,且呈侵潤性特點不斷增殖,影響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的同時,危及臟器的健康,隨病程增加可導致患者出現出血、貧血、消瘦、梗阻、渾身無力或高燒等癥狀,最終引發臟器衰竭致死。一般惡性腫瘤初期癥狀不明顯,一旦癥狀明顯則病癥呈中期或晚期,以晚期病發率最高。相關學者研究表明[4],惡性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比較低下,且免疫系統紊亂。而能夠有效顯示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功能異常的檢查項目就是T淋巴細胞亞群,其屬于免疫學,是機體組織構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類免疫細胞群,它的檢測對惡性腫瘤、免疫缺陷、血液疾病等有重要的診斷意義。健康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作用是相互扶持、協作,保證機體免疫功能的穩定,確保機體健康,避免機體受病原體的侵襲,防御疾病。一旦T淋巴細胞亞群的數量和比值發生變化,則可導致機體免疫發生紊亂,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的正常,從而引發病變[5]。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中,觀察指標包括CD3+細胞、CD4+細胞、CD8+細胞和CD4+/CD8+比值等項目,其中對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有重大影響的是CD4+細胞、CD8+細胞,它們可以有效調節體液免疫功能和細胞免疫能力。在作用過程中,CD4+細胞、CD8+細胞能夠相互協調、抑制,確保免疫系統運行正常。另外,CD4+細胞、CD8+細胞存在細胞群不均一的特點,CD4+細胞除了具有輔助性T細胞外,還包括遲發型超敏性T細胞;CD8+細胞則既包含抑制性T細胞,又包含殺傷性T細胞[6]。

表1 四種惡性腫瘤及對照組T淋巴細胞亞群、B淋巴細胞及NK細胞比值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和△P<0.05,☆、★和◎P<0.05;各比值間相比較,■P>0.05;與胃癌、結腸直腸癌相比較,○P<0.05,●P<0.05,□P<0.05

分組 例數 CD3+CD3+CD8+CD3+CD4+CD4+/CD8+B淋巴細胞 NK細胞乳腺癌 28 68±11*■31±11▲○33±9☆●1.22±0.51★□10.1±5.0◎20±9△胃癌 62 68±11*■27±10▲38±10☆1.53±0.87★7.8±4.0◎23±10△結腸直腸癌 45 66±9*■27±9▲35±10☆1.46±0.68★9.0±4.7◎25±16△肺癌 33 67±10*■30±10▲○34±9☆●1.28±0.63★□9.7±7.6◎23±12△對照組 35 70±12 24±8 45±11 1.69±0.47 12.7±2.8 18±3

在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檢查中,不只進行T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還需對B淋巴細胞和NK細胞進行檢測,B淋巴細胞是一種主導體液免疫功能的細胞;NK細胞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細胞,與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亞群有一定區別,它也是免疫細胞中非常重要的一類細胞,其能夠進行免疫調節活動、對抗病毒、對抗腫瘤,還可以在相關檢測中顯現機體自身免疫性病變,同時還能在一定環境下對超敏反應進行提示[7]。為有效觀察并分析惡性腫瘤患者的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本研究就四種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檢測分析,同時取健康體驗者作為對照,結果顯示惡性腫瘤患者的CD3+CD8+細胞和NK細胞水平均高于健康者,CD3+CD4+細胞、CD4+/CD8+比值和B淋巴細胞水平均低于健康者。分析其原因,惡性腫瘤患者受病變細胞的侵襲,其侵潤性生長會嚴重影響免疫功能發生紊亂,從而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現CD3+CD4+細胞、CD4+/CD8+比值和B淋巴細胞水平下降[8];而CD3+CD8+細胞和NK細胞水平升高的現象,則考慮可能與惡性腫瘤患者的惡變細胞增殖產生的腫瘤源性細胞因子誘導有關。與健康者相比較,惡性腫瘤患者的免疫系統發生紊亂,且存在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與相關學者研究結果相符[9]。在惡性腫瘤患者間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觀察中發現,選取的乳腺癌、胃癌、肺癌和結腸直腸癌四種惡性腫瘤患者中,乳腺癌與肺癌的CD3+CD8+水平高于胃癌與結腸直腸癌,而乳腺癌與肺癌水平無明顯差異,胃癌與結腸直腸癌水平無明顯差異;CD3+CD4+細胞水平與CD4+/CD8+比值中,乳腺癌和肺癌的水平均低于胃癌與結腸直腸癌,且乳腺癌和肺癌水平無明顯差異,胃癌與結腸直腸癌水平無明顯差異,表明惡性腫瘤患者間惡變細胞在生長、侵襲中存在一定差異,導致細胞免疫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差異[10]。

總之,惡性腫瘤患者經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可明確顯示惡性腫瘤患者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紊亂的情況,且惡性腫瘤病變間不同病情也存在細胞免疫功能有差異的現象。

[1] 楊德芬.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及臨床意義[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10):1390-1395.

[2] 陳派強.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在惡性腫瘤中的價值[J].醫藥論壇雜志,2012,33(4):118-119.

[3] 胡小倩.乳腺腫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分析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36(12):1787.

[4] 劉莉茹.外周血細胞亞群檢測在惡性腫瘤中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8):98-99.

[5] 胡小倩.腸道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分析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36(5):688-689.

[6] 何文.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2,24(3):327-328.

[7] 田曉剛,高力英.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在惡性腫瘤中的價值[J].甘肅醫藥,2010,29(1):32-33.

[8] 姚伯程,田文斌,趙曉玲,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細胞免疫功能分析及其臨床意義[J].甘肅醫藥,2011,30(5):259-261.

[9] 鄭陽,陳濤.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變化分析及意義探討[J].陜西醫學雜志,2015,44(4):392-393.

[10] 江虹,李菊湘.T淋巴細胞亞群在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變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3):1361-1362.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遺傳基因診斷實驗室,遼寧大連 116001

猜你喜歡
亞群結腸外周血
甲狀腺切除術后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術后感染的相關性
外周血B細胞耗竭治療在狼瘡性腎炎中的應用進展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結腸中的研究進展
提壺揭蓋法論治熱結腸腑所致咳嗽
原發性肺腺癌結腸多發轉移1 例報告
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在惡性腫瘤中的價值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達及氨氯地平對其影響
CCL17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達及意義
結腸炎小鼠外周血和結腸上皮組織中Gal-9的表達
經肛門結腸拖出術治療先天性巨結腸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