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7-01-28 08:13韓秀峰
科學中國人 2017年14期
關鍵詞:用途農村土地土地

韓秀峰

牡丹江市土地儲備中心

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韓秀峰

牡丹江市土地儲備中心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給國民生活帶來了翻天的變化。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生存,而是追求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國關于農村地區土地流轉的管腦待完善,這一現狀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巨大改變,相關部門必須適應現狀,盡快提出符合現階段情況的土地流轉管理辦法。我國近些年來發展迅猛,不論是科技水平還是經濟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農村地區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F如今,農村地區土地資源被大量開發,國家對于土地的管理制度也較為多變,分析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管理的現狀,探究農村土地流轉管理的相關題并提出解決措施,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借鑒。

農村地區;土地流轉;管理辦法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給國民生活帶來了翻天的變化。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生存,而是追求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國關于農村地區土地流轉的管腦待完善,這一現狀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巨大改變,相關部門必須適應現狀,盡快提出符合現階段情況的土地流轉管理辦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問題更加重視,力爭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更加合理化。如何對土地資源加以利用一項龐大的工作,它與社會各個方面的聯系都非常緊密,相關部門應保證開展工作的合理性,同時應與土地可持續性發展相結合。顧名思義,土地流轉管理只要是指分配農村土地,明確農村土地用途的相關管理辦法。民生問題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我國農村人口數量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因此流轉管理不僅與國家經濟昔昔相關,更關系到人們的生活需求。建國以來,我國各屆領導人對于我國的農村地區都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尤其是農村土地管理制度,一直都在進行著不斷的改進與優化?,F如今,我國農村地區的流轉管理已娜成了較為全面的制度體系,但是目前形勢千變萬化化,農村地區土地流轉制度必然面臨新的選擇。筆者在文中對我國農村地區現如今的土地流轉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行了簡要的分析,并進一步提出了相應的解絕措施。

1 我國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

1.1 土地用途發生變化

我國近些年來發展迅猛,但與此同時也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人們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導致環境問題愈發嚴重,其中更值得人們注意的是有些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經破壞則會對自然環境造成重創。在農村地區越來越多的人們選則其他的生活方式,傳統的農業生產活動已經不再受歡迎。實際上,國家為為保證農民利益已經出臺了許多相關政策,但農民對于耕地還是不夠認同。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傳統的農業生產效率較低,且經濟效益與外界因素關系過于密切,農民生活保障較低。因此土地流轉后,許多農民都改變了土地的使用用途,將土地挪作他用,這不僅提高了效益,還大大降低了勞動量。從農民的角度來講,這可能是一個較為合理的選擇,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不僅破害了土地資源的質量,還不能滿足人們對于糧食作物需求。不難看出農民的利益與保護土地資源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只有對這一問題足夠重視,并改善這一現狀,及時控制住土地資源受損的局面,使土地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2 土地流轉周期過長

土地經營權的長久不變是從根本上保證土地屬性和農民利益,但是,一旦出現土地大規模的長期流轉,就有可能產生圈占土地現象,將直接影響農民利益。就新路村的土地流轉期限而言,短則5年,長則達20年之久。在土地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一些承租方閑置土地,靜待土地升值,導致土地荒蕪現象產生。在土地一次性流轉的情況下,土地的市場化利潤與農民的收益之間就缺少了持久的結合點,花光了流轉收益的農民就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1.3 流轉行為

一方面土地流轉包方同意及管理部門備案公證,即使簽訂書面合同,其內容也不完整、不規范,流轉雙旅有明確責權利關系,沒有專人負責合同管理工作。部分業主借合同不規范,經營不善違約逃債,或未經有關部門審批同意,擅自改變土地農用性質。另一方面國家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后,土地不斷增值,部分農民反悔索回土地經營權。

2 我國土地流轉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改進措施

2.1 進一步規范土地用途

當地政府應該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是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審批各項建建設用地,不得改變規劃用途??傊?,農村城鎮化對土地的需求,本質上是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不能因土地流轉而改變土地用途。因此,必須遵循土地規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規律,堅持開源與節流重,節約每寸土地,把好耕保的關口,從而達到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以確保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并且,貫徹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堅持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和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兼顧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土地類型、區位條件,使土地的價值得得到較為客觀的體現。

2.2 合理確流轉周期

從新路村土地流轉的個例來說,一方面,專業大戶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驗實體希望能將土地長期穩定下來,形成穩定的規模經營,同時,承租經營的項目也會隨市場變化而發生改變;另一方面,農民可能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以較低價格將土地長期轉租給了經營客體,損害到自身的土地收益。因此,土地流轉過程中,要兼顧雙方利益,靈活確定流轉周期,盡量避免土地—次流轉定終身的現象。從土地流轉的整體情勢來說,地方政府應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水平,分階段合理推進土地流轉進程,不可盲目求快貪多,從而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土地流轉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因此,必須尊重農村生產力自身發展規律,尊重土地流轉的內在規律,尊重農民的意愿,從該地的實際條件出發,因地制宜,穩妥推進土地流轉。

[1]胡亮.農地流轉對象選擇的社會學分析[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

[2]劉玉梅.淺議新時期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5(42)

[3]仲紅玲.淺談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11)

猜你喜歡
用途農村土地土地
莘縣農村土地托管的實踐與探索
農村土地如何突破“細碎化”?——“三農”干部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經營創新
我愛這土地
DNA的奇妙用途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制度設計與實現路徑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基本原則
用途
分土地
書的新用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