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容易產生的問題及防治措施

2017-01-28 08:13陳文亮
科學中國人 2017年14期
關鍵詞:瀝青注漿路基

陳文亮

樂清市公路管理局

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容易產生的問題及防治措施

陳文亮

樂清市公路管理局

文章對路面“白改黑”施工中容易產生的問題進行了列舉與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辦法,期盼能夠有拋磚引玉之效,吸引四方大家投入到道路“白改黑”工藝設計與施工的隊伍中來,從而促進推動道路“白改黑”進程健康有序發展。

“白改黑”;病害;施工;解決方法

本文著重探討了道路“白改黑”工藝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闡述原“白色路面”翻修的注意事項,并提出相應的措施與解決方法。期待該項工藝的實施能夠為我國公路翻修提供助力。

1 “白改黑”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問題

1.1 原路基或路面彎沉達不到設計要求且無法通過補強方式達到結構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過程中,原路基或路面彎沉值極有可能達不到設計要求。所謂彎沉值就是荷載對路基或路面作用前后,路基路面發生變形的大小,該值理論上應當有一個變化區間,但實際過程中彎沉值卻往往超出規定的范圍。路基路面各層的材料性質、結構組成類型、壓實狀況、壓實程度、溫濕度環境、氣候條件、交通組成、檢測時的環境條件以及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及檢測人員的檢測水平等均對彎沉的大小產生很大影響。路基彎沉值達不到要求的,經過經年累月的使用過程后會導致路基不均勻沉降。然而在改造過程中,我們已無法通過挖除局部舊路面、路基壓漿等方式促使其滿足彎沉設計要求或是滿足加鋪瀝青砼面層后的承載力要求。

1.2 道路平交口(信號燈路口)段容易出現問題

路面設計與交通設施設計規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道路平交口(信號燈路口)在各個交通區域內的設計是經過了嚴苛現場考察的,其力圖實現與路面角度、坡度的良好配合,保障行人及行車的安全。平交口路段本就是道路受荷載作用最大的路段之一,車輛不斷加速減速、急起急停的過程也無形中對結構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做強化設計的“白改黑”路面平交口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局部沉降、裂縫、車轍,導致路面平整度欠缺、生洞、積水,易造成安全隱患。

1.3 新老結構層搭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白改黑”水泥混凝土改造過程中,新建基層需要與原有破碎路面緊密貼合且不會產生不均勻沉降及側向位移等問題,然而現實總與理想狀態存在差距,搭接過程中若處置不當,則經長時間的車輛荷載反復作用過后,往往會導致路面開裂、滲水、車轍及不均勻沉降等病害。

2 解決路面改建過程中相應問題的方法與措施

2.1 采用路面碎石化工藝破碎原路面,采用注漿的方式補強原路基

許多施工過程中,舊路面彎沉值無法達到設計要求,導致無法直接加鋪新結構層。路面碎石化技術旨在采用多錘頭路面破碎機、鎬頭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將舊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進行破碎,破碎后的舊有砼粒徑自上而下增大,下部大尺寸粒料相互擠咬,加強路基穩定性;上部小尺寸粒徑則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使得破碎后的舊路形成平整的基層,為加鋪新結構層提供先決條件。舊路基彎沉值達不到要求就意味著即使原有路面結構在破碎后并形成了高強度的粒料層但無法從根源解決地基承載力的剛醒需求,此時,采用路基注漿工藝,利用液壓、氣壓設備將水泥漿注入路基,漿液沿著路基石塊體和土體間隙流入基層,這樣便可在路基塊體間形成膠狀水泥結石的同時,土體也會受到注入漿液的壓縮,使路基發展為整體性、復合型的巖土,有效防止路基下陷,從而提高了路基自身強度和剛度,進而滿足設計。如若舊有基層宕渣層厚度不夠,無法進行注漿或是注漿效果不明顯,則采用特殊路段特殊處理的方式,對翻漿嚴重或是經路基淺層處理后仍無法滿足承載力要求的路段,采用路基換填的方式整治路基,換填后利用機械設備不斷夯實,直到滿足地級承載力的設計要求。另在施工管理過程中,要提高對路面破碎粒徑、路基夯實及注漿過程的監督管理,嚴格制定施工標準,提高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牽涉到的機械設備及注漿材料必須符合國家質量要求,爭取從源頭扼殺公路災害發生的風險。

2.2 考究選材,采用新型耐用的路面材質

面對平交口路段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行的方法便是采用高強度材料增強路面耐久度,從而減少這類問題的出現??刹捎靡韵聨讉€方式來處理瀝青混凝土面層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局部沉陷、車轍等病害:1、可以適量摻入一定比例玄武巖纖維等特殊材料,從而增強瀝青砼面層內部顆粒的摩擦力與貼合度,使之擁有更好的結構強度;2、也可在瀝青混凝土混凝土中加入纖維網、纖維塊,加強其內部的緊密程度,增加結構強度;3、適當加入抗車轍劑,增強表面抗壓性,盡可能減緩瀝青砼面層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的損耗及變形。

2.3 掌握病害處置方法,處置裂縫,延長公路壽命

首先,在瀝青砼路面使用的過程當中,部分路段由于病害處置不當或使用疲勞從而導致路面出現大面積裂縫、車轍甚至沉降等病害。在新老路面結構搭接施工中,縱使我們已對老路基路面做過抗病害處治,但也無法保證完全滿足土體不均勻沉降及可能存在的側向位移,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可以在結構層間鋪設玻纖格柵。玻纖格柵具有強度高、韌性佳、耐腐蝕、壽命長等特點,將整個公路分割為各個局部進行管理,以格柵分割處理,分散了路面承載應力。同時由于經優質改性瀝青涂覆后的玻纖格柵本身和瀝青具有極強的相容性,其復合性能在增強每個部分的緊密程度及抑制收縮引起的裂縫的同時,也能充分保護玻纖基材,極大地提高了基材的耐磨性和抗剪切能力。其次,瀝青砼路面在使用過程中無可避免會產生一系列的裂縫,我們傳統的處置方式便是灌縫,然而修補后的裂縫隨氣溫等外界因素影響下,將不可避免的再次漲縮開裂,這問題也無形中加大了路面養護成本和工作量,此時,瀝青路面防裂貼的出現能很好的跨越這一障礙。防裂貼引起本身特性也極易與瀝青路面相容,其粘結強度高、耐高溫、施工簡便,只需沿著裂縫的形狀貼于路表、壓緊,即可較為徹底的對路面裂縫進行處置,是值得我們大力推廣的處置瀝青路面裂縫的好方法。防裂貼不僅克服了僅使用玻纖格柵抗裂而造成的界面性,也克服了玻璃格柵在攤鋪過程中極易產生的推移、重疊而導致的上下結構層粘連不佳的問題,同時也是防止路面滲水的極佳的方式。

3 結束語

面對城市化進程加快,汽車數量成倍增加的總趨勢,監管部門要逐步提高對公路質量以及相關風險的把控力度,加快公路建設,大力推廣公路白改黑成功示例,爭取早日實現整體公路體系的大換血。

[1]陳飛,胡光偉.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瀝青加鋪層力學分析[J].公路,2016.

猜你喜歡
瀝青注漿路基
覆蓋型巖溶注漿路基施工技術
高彈倍固瀝青防水涂料的研制
公路工程項目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術探討
瀝青混合料瀝青用量測試方法研究
市政道路路基質檢與控制探析
公路與橋梁中的路基工程特殊路基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
瀝青混凝土施工探討
淺層換填技術在深厚軟土路基中的應用
隧道襯砌缺陷處理工藝帶模注漿與工后注漿綜合工效淺析
巖溶區橋梁工程后注漿樁承載特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