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狀腺微小癌的影像學診斷

2017-02-01 18:03黎蕊
保健文匯 2017年6期
關鍵詞:病患學者影像學

●黎蕊

甲狀腺微小癌的影像學診斷

●黎蕊

隨著影像學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甲狀腺微小癌(TMC)的檢出率也在逐漸升高,目前穿刺活檢法是診斷TMC常見方法,但因其對患者創傷性大,使得臨床應用受限,而早期診斷及治療TMC患者,對提升其生存率有積極作用,所以現今亟需探尋有效的TMC診斷方法,以提升TMC患者的臨床診斷準確率。

甲狀腺微小癌;影像學診斷;方法

1.TMC

TMC主要是指腫瘤直徑低于1.0cm的甲狀腺癌[1]。甲狀腺腺體各部位都有可能發生,臨床癥狀不具有特異性,不同的年齡段皆有可能發生,好發人群是青年婦女,多見病理類型是乳頭狀的甲狀腺癌,雖然惡性度低,不過容易出現頸部的淋巴結轉移情況,影響病患預后。部分TMC病患即使原發病灶在大小上不發生變化,但是常常已經朝著未分化癌發展,而且該疾病和甲狀腺良性疾病并存,使得漏診率較高。本文主要對TMC患者的影像學診斷方法作如下綜述,供參考。

2.MRI診斷方法

MRI診斷主要為斷層成像,能夠有效顯示冠狀面和矢狀面、橫斷面、斜面圖像等,在進行診斷時不用注射相關造影劑,也不會出現偽影情況,對于TMC病灶的檢出率較高,且對腫瘤相關組織信號敏感,能發現甲狀腺周圍組織結構等是否受到腫瘤的浸潤。據王明偉,朱紅蓮等學者臨床研究得知,MRI的病灶檢出率、不規則病灶檢出率、信號不均病灶的檢出率比CT診斷檢出率高,但是對于TMC微小鈣化情況以及頸部的淋巴結轉移檢出率都比CT診斷低,這與MRI、CT診斷成像的原理差異有關,MRI對于軟組織的分辨率比較高,可以清楚顯示微小型病灶,不過對于微小鈣化卻并不敏感,而CT診斷能夠彌補MRI的不足,提示在對TMC患者進行診斷時可以在MRI診斷基礎上進行CT診斷。據王明偉,朱紅蓮,石碩艷,唐南麗等學者臨床研究得知,在TMC病灶檢出率、信號不均檢出率以及鈣化檢出率方面,MRI診斷低于高頻超聲診斷,但是MRI診斷對于軟組織的分辨力較好,能夠對TMC結節浸潤周圍組織情況進行清楚顯示。據段文飛,姜文官等學者臨床研究得知,在對TMC患者的診斷上,B超診斷的陽性率是73.3%,CT診斷的陽性率是35.6%,MRI診斷的陽性率是31.1%,在鈣化程度、淋巴結轉移檢出率方面,MRI診斷不如B超診斷和CT診斷敏感,可見在TMC定性診斷上MRI診斷還存在不足,診斷陽性率較低,提示MRI診斷只能作為TMC患者的二線診斷方式。

3.CT診斷方法

螺旋CT診斷是TMC患者常見診斷方法之一,螺旋CT診斷的應用可有效檢出TMC患者結節范圍,并明確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情況,為癌細胞是否對周圍組織或結構造成侵犯提供參考信息。TMC患者螺旋CT診斷結果多顯示出病灶形態不規則,與周圍組織邊界較模糊,低密度的病灶較多,部分存在砂礫狀的鈣化情況,在進行增強掃描之后會發現TMC病灶出現不均勻的強化狀況,且周圍會呈現出暈環征,這是TMC重要表現,此外,周圍組織以及器官發生浸潤以及淋巴結出現轉移等都是TMC明顯征象。據曹萌,劉軍等學者臨床研究得知,在病灶檢出率上,MSCT診斷比高頻彩超診斷檢出率低,但在淋巴結轉移的診斷上MSCT診斷比高頻彩超診斷更具有優勢。據李琳,羅德紅等學者臨床研究得知,超聲診斷能夠明確TMC病灶,而CT診斷在對頸部的淋巴結轉移以及TMC原發灶方面更具特征性,還可以顯示出超聲診斷難以檢出的胸骨后淋巴結、上縱橫淋巴結以及頸部、氣管食管溝的淋巴結情況,不過即使CT診斷的分辨率較高,因常規混合能量的影像多存在有線束性硬化偽影情況,使得TMC病灶檢出受到影響,加上甲狀腺部位容易受到鎖骨、對比劑注射等影響,令CT診斷在TMC細小病灶顯示上存在缺陷。

4.超聲診斷方法

臨床超聲診斷主要是借助相關診斷儀器作用于人機體,測量人體組織結構以及生理結構等形態,從而發現病灶,診斷疾病。超聲診斷屬于無痛、無創傷性、且應用便利的檢查方法。據解茗等學者臨床研究得知,應用超聲診斷TMC患者,其微小癌主要呈現圓形,這有可能是因為血管間質沙礫體引起的,經過病理檢查也確認患者病灶纖維血管里存在壞死細胞,并且向周圍逐層的進行鈣化和沉積,從而構成圓形結構,這與超聲診斷下表現出的圓形強回聲情況相符。據江華,任江等學者臨床研究得知,應用超聲彈性成像(UE)對TMC病患進行診斷,確診率高達96.15%,病灶的檢出數為64處,和病理診斷結果相近。UE檢出率高的原因是因為惡性腫瘤疾病患者在發病早期,其病理變化會呈現出組織彈性差異,UE診斷通過比對TMC病灶和其周圍組織(主要是健康組織)相關彈性分級情況,可得到病灶組織的單行信息,從而開展半定量的診斷??梢奤E除了診斷準確率高,在患者患病早期還能夠對TMC病理分型進行鑒別。不過楊靜洲,黃道中等學者臨床研究發現,單獨采用UE診斷TMC病患,其診斷的符合率是76.4%,單獨采用高頻超聲對TMC病患進行診斷,其診斷的符合率是89.7%,而聯合應用UE和高頻超聲對TMC病患進行診斷,診斷的符合率是91%,從這數據能夠看出,僅應用UE診斷TMC病患的診斷準確率不高,當其聯合高頻超聲則可以提升對TMC病患的診斷準確率。造成前后學者對UE診斷效果評價不一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選取臨床研究對象不同,UE診斷主要反映TMC病灶相對硬度情況,當TMC患者合并有其他類型甲狀腺疾病,則TMC病灶有可能會受到周圍的臨近病灶或者炎性細胞的侵襲,導致診斷受到影響,當然也不排除因超聲診斷醫師診斷手法差異或者診斷時的主觀意識等影響,使得診斷結果出現不同。

5 結論和展望

甲狀腺微小癌患者因其瘤體較為隱匿,而且生長速度較慢,發病也無明顯癥狀,使得許多病患在出現淋巴結轉移之后才被發現患病,部分瘤體如果長期處于“靜止”,則除非手術發現,不然平時較難檢出,TMC患者常見治療手段為手術治療,早期診斷出TMC對于提升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性的作用。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1]曹云峰,李琴.超聲對97例甲狀腺微小癌的診斷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7):603-605.[2]王明偉,朱紅蓮,石碩艷等.磁共振成像和螺旋CT對甲狀腺微小癌診斷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6,39(4):340-343.

黎蕊,女,1995.01,漢族,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本科在讀,就讀于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放射醫學專業,研究方向:放射醫學。

猜你喜歡
病患學者影像學
GM1神經節苷脂貯積癥影像學表現及隨訪研究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結核影像學表現
顱內原發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學診斷
分析嚴重創傷患者并發精神障礙的心理疏導及護理體會
研究序貫性通氣在重癥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療效觀察及對肺功能的影響
心血管護理中舒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