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鋼市食用菌生產現狀與分析

2017-02-03 00:52舞鋼市人民政府蔬菜辦公室陳麗
河南農業 2017年9期
關鍵詞:舞鋼市香菇食用菌

舞鋼市人民政府蔬菜辦公室 陳麗

舞鋼市食用菌生產現狀與分析

舞鋼市人民政府蔬菜辦公室 陳麗

一、舞鋼市食用菌發展的歷史及現狀

(一)發展歷史

舞鋼市食用菌栽培起步較早,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可歸納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 1979—1989年。1980年全市鹽漬平菇出口量達260 t、雙孢菇50多t,后由于技術原因致出口中斷,但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技術延續下來,全市出現了一批以食用菌生產為主的專業戶,年栽培量有20多萬袋,大部分以平菇為主,有少量的金針菇和黃背木耳。

2.第二階段 1993—2000年。1993年楊莊鄉瓦房溝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坤帶動3戶農民從湖北隨州引進香菇棒栽技術,種植香菇2萬多棒,1994年戶均收入突破2萬元,最高的達5萬元。1995年春,舞鋼市委、市政府在楊莊鄉瓦房溝村召開香菇生產現場會,掀起舞鋼市食用菌生產的新高潮,到1997年全市發展香菇200萬棒(袋),加上其他菌類,全市食用菌總量達到500萬棒(袋)。1998年市委確立了“南菇北菜”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并強調了發展香菇生產和保護林業資源的對應關系。1998—2000年政府協調農信社資金1.2億元用于發展食用菌生產,隨后,袋料栽培香菇在舞鋼全面推開,食用菌生產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化,全市有袋料、菌種藥物供應的廠家17個,香菇收購、保鮮、加工出口的中介實體4個,從事流通領域人員200多人,旺季每天出口香菇達50 t。足夠的資金,可觀的效益,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發展食用菌生產的積極性,除香菇、平菇種植外,還發展黑木耳、草菇、茶靈菇、雞腿菇、藥用靈芝等10多個品種。

3.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此階段為群眾自發零散栽培階段,2001年后,隨著信貸扶持資金的減少,大量新增種植戶因技術水平和設施限制,未取得預期經濟效益,逐步退出食用菌種植,行業發展進入緩慢期。但是,因舞鋼市食用菌生產起步較早,部分群眾對菌類生產技術已初步掌握,加之人們在飲食上逐步認識到菌類具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和藥用價值,食用菌需求量逐步加大,隨著市場銷量逐步增加,銷售價格基本穩定,于是仍有群眾自發的零散栽培。

(二)目前的生產狀況

近兩年來,以舞鋼市尹集鎮、尚店鎮、楊莊鄉3個鄉鎮為主食用菌產業穩步發展,以大棚袋料栽培為主的生產模式,主要種植種類為:香菇、黑木耳、平菇、杏鮑菇等,產量基本穩定在8500 t,其中香菇(干質量)2800 t,黑木耳(干質量)1300 t,蘑菇(鮮質量)4000 t。以舞鋼市艷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舞鋼市明興種植專業合作社、舞鋼市紅旗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規模超過50萬棒(袋)外,散戶種植規模較小,難以形成規模優勢。

從產值及收入方面看,每袋培養料可產鮮香菇2 kg,單價10元/kg,產值20元,每袋的投資投勞4元,凈收入16元。

二、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飲食觀念的更新和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菌類食品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用食用菌制成的酒類、飲料、調料、沖劑、醬漬、方便食品、風味食品等系列保健食品,以其天然的質地日益受到人們的喜愛,已融入百姓的餐飲之中,正在成為重要菜肴部分。按照舞鋼城區11萬人每人每天0.1 kg計算,年需食用菌量為396萬kg,加上農村人口22萬人,舞鋼市食用菌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但是,舞鋼市食用菌生產的規模,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一部分食用菌從魯山、西峽等外地購進,特別是一到冬季40%以上的需求量靠外運滿足。據資料顯示,鮮香菇的出口價達到16.5元/kg,干香菇的出口價為80元/kg,用于內銷的鮮香菇10元/kg,干香菇40~45元/kg。香菇生產所需投資少,技術簡單,培養料來源廣泛,經濟效益較高,市場前景廣闊。

香菇生產又可形成一個秸稈、玉米心、雜木、果樹枝條-種植香菇-菌渣菌料作基質、苗床土等“三位一體”的生態模式,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變廢為寶。按棒(袋)香菇生產消耗0.8 kg玉米心、秸稈計算,按照目前舞鋼市的食用菌生產規模,每年至少消耗秸稈、玉米心5520 t,不但廢棄的秸稈得到有效利用,還避免秸稈焚燒,為減輕大氣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食用菌生產的優勢

舞鋼市位于平頂山市東南邊陲,地處伏牛山東麓,全市面積646 km2,北部為平原,中南部為丘陵、山區。全市轄7個鄉鎮,7個辦事處,190個行政村,總人口3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2萬人。舞鋼市具有發展食用菌的天然優勢,這里屬北溫帶季風氣候,為半濕潤半干旱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季雨雪少,秋季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合食用菌生長,是天然“生物基因庫”,野生真菌3個亞門,14個目,43個科,97屬,152種。南部山區林木資源和北部農作物極其豐富,為發展食用菌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由于舞鋼市食用菌生產起步較早,群眾對菌類生產技術已初步掌握,群眾自發的零散栽培從未間斷過,食用菌產業發展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四、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人才指導

舞鋼市食用菌生產者或農民合作社處于自然發展狀態。栽培食用菌的從業者,一般都沒有系統地學過食用菌種植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沒有經過良好的技術培訓,只是憑借著以往的經驗,簡單地摸索、模仿他人的栽培技術,一旦在生產中發生了問題,就很難科學地去解決。

(二)缺乏政策支持

從事食用菌生產者缺乏資金,導致規模小,效益不明顯。

(三)缺乏龍頭企業帶動

舞鋼市食用菌生產資源豐富,前景廣闊,但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

(四)缺乏專業化和產業化生產

食用菌生產主要靠手工操作,機械化程度低,缺乏專業化和產業化生產,生產效率和規模受到影響。沒有大規模的生產,也就很難形成完善的大市場。

(五)缺少食用菌保鮮加工的龍頭企業

食用菌保鮮加工的能力薄弱,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利用。

五 、未來的發展對策

(一)制定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制定穩定的引導優惠政策,每年從農業產業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及其他涉農資金中,切出一定比例,用于扶持發展食用菌產業。對于達到一定規模的種植企業或農戶進行扶持。二是信貸政策優惠。農行、農商銀行等金融部門,向食用菌生產傾斜,加大信貸額度,減化審批手續,降低利息。三是項目引導,給予支持。設立食用菌生產專項引導資金,從而使食用菌行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以便引導、扶持和協調全市食用菌產業的發展。

(二)重點扶持培養1~2家菌種生產供應機構

實現優良菌種工程。加強舞鋼市食用菌優良菌種的引進和推廣以及新品種的培育,從而確保廣大菇農和食用菌企業的利益,促進全市食用菌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培育龍頭企業走“公司+農戶”發展之路

由企業集中將消毒、接種后的菌袋,分發農戶分戶種植。對于生產的食用菌,企業保價回收,統一銷售,或者由企業將鮮菇進行烘干加工后再銷售,使群眾從中受益。

(四)重點打造3~5家食用菌生產合作社

打造舞鋼市食用菌生產優質品牌,形成規?;瘞有?,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促進食用菌行業快速發展。

(五)打造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

食用菌保鮮加工技術的研究,結合企業的積極性,在政府的引導下,打造舞鋼市食用菌加工的龍頭企業,這樣才能大大提升食用菌的附加值,從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帶動更多的農民朋友致富。

猜你喜歡
舞鋼市香菇食用菌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中)
河南舞鋼市—葉縣南部晶質石墨成礦條件及找礦前景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上)
香菇接種三招
舞鋼市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下)
舞鋼市科協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
香菇皮炎二例施為
小香菇的奇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