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茶歌的分類及其藝術特征探討

2017-02-03 23:21秦北濤
福建茶葉 2017年6期
關鍵詞:茶歌聲腔演唱風格

秦北濤

(綿陽師范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

傳統茶歌的分類及其藝術特征探討

秦北濤

(綿陽師范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

茶歌作為我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具民族民俗特點,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在當代茶文化復興的背景下,研究傳統茶歌的分類以及藝術特征,對當代茶文化的傳承發展,以及茶歌的普及有著非常巨大的意義。茶歌的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本文就以茶歌為研究對象,對其分類以及藝術特征進行幾點具體分析。

茶歌;分類;藝術特征

茶歌在我國歷史悠久,是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歌最初是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哼唱的一種緩解身體疲勞,激發勞動斗志的小調,后來經過不斷的傳承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民族藝術形式,因此茶歌較之其他茶文化形式,更具群眾性。正是因為茶歌的群眾基礎深厚,在發展和傳承茶文化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顯現茶歌的優勢和作用,將其作為一個有力跳板,使更多的現代人了解茶文化,熱愛茶文化,并能夠積極承擔起傳承茶文化的歷史重任。利用茶歌的豐富內容,以及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激發人民尊重對茶文化的熱情,以此全面推動我國茶文化創新完善。

1 茶歌的起源發展與分類

茶具有悠久的歷史,為了對茶文化進行傳承和宣揚,逐漸演變出了茶歌,這種獨特的傳承方式,十分符合現代的發展需求。由于茶歌具有多種演唱風格,每一種演唱腔調,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色,因此十分受現代人的喜愛。

1.1 茶歌和采茶戲的起源與發展

贛南人長期以種茶和販賣茶葉為生,當地人對茶有特殊的喜愛,為了緩解在勞動過程中的疲勞,當地的茶農在工作時,多半會以傳唱茶歌的方式讓心情變得愉快。起初,只有少數茶農進行小曲小調的哼唱,經過長期的發展,人們對這些小曲小調進行了總結和記錄,最終演變出了一種特殊的演唱風格:茶歌。由于當地特殊的氣候原因,每個月份都會唱不同曲目的茶歌,因此便形成了“十二月采茶歌”,為了配合歌曲,當地還將獨有的舞蹈與茶歌相融合,讓業余生活變得更加有趣。每逢元宵佳節或盛大節日,將采茶戲與茶歌作為節日的重點曲目,并掛上各種彩燈,為贛南地區增添了獨有的民族特色。以“采茶燈”為背景,附上特殊的故事,讓重大節日變得更有意義。此時,采茶戲也就有了基本的“雛形”。采茶戲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戲中的人物會適當傳唱采茶歌,歌曲具有十分濃郁的地方特色,包含了多個地區的方言和舞蹈表演形式,使茶歌變得更有趣味。

隨著歷史在不斷發展和進步,采茶歌在人們傳承的過程中,其內容也不斷被完善。由于缺少了專人的記錄和講解,許多經典曲目的采茶歌已經失傳。與采茶歌相配合的表演曲目《姐妹采茶》,成為了新中國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展現形式。為了將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表演曲目《茶童哥》進行宣傳,有的電影制作公司將其改編成為電影,以符合人們的生活,貼近實際內容的方式進行呈現,讓這種特殊的文化走進人們的視野。還有,贛南采茶歌在逐漸被現代人所認可以后,融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唱風格和演唱形式。這也進一步反映出,贛南采茶歌仍然具有一定的傳承價值。由于采茶戲與民眾的生活十分相近,所以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更容易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在眾多藝人與民眾的支持下,這種特殊的文化將被更好地繼承,贛南的采茶歌也會在全球各地落葉生根,展現其獨有的文化魅力。

1.2 茶歌的分類

茶歌與采茶戲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研究茶歌分類的同時,必然會研究采茶戲的分類,下面對其進行具體分析:

1.2.1 聲腔

以戲曲的演唱角度進行分類,首先要對聲腔和戲腔有所了解。聲腔是經過代代相傳而演變出來的一種不發生變化的腔調系統,這種發聲方式產生于某一特殊地區,隨著歷史不斷完善。以贛南的采茶歌為例,它的主要演唱方式是將腔調與地方的方言和戲劇相結合,在演變和流傳的過程中逐漸變得具體。由于人們的演唱和傳承使這種腔調漸漸的變得更加具體,因此,聲腔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系統風格。能否稱之為聲腔,還要在具體的演唱中判斷其發聲方式是否固定,是則承認,否則不然。比如:采茶戲和花鼓戲雖然在形式上有所差異,但具體的演唱風格卻十分相近,因此可以歸為一個聲腔系統。

1.2.2 采茶戲的聲腔分類

由于需要分清音樂的多種形態,因此在對采茶歌的聲腔進行分類時,需要找到其共同性質。重點是需要注意聲腔是否具有共同性質,才能按照性質,對不同聲腔進行分類。

針對聲腔分類這一問題,可以查詢近些年與民族音樂有關的資料,按照企業實際情況大致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由南北地域差別而產生的分區,對戲曲音樂的分類有直接影響。進一步劃分則可以將戲曲腔調分為五個分區;第二,自長江以上的部分,有近十三個分區。而在其他地區,聲腔又有許多小系統組成,這也是不同的腔系可以按照地域劃分為北中南三個分區的主要原因;第三,根據不同區域的劃分,聲腔所呈現的特征有明顯的不同。

1.2.3 各路茶戲的聲腔比較

首先,是贛南地區采茶戲特征。這個地區以贛南茶戲為主,通過頻繁舉辦小規模的歌舞劇,以方布巾、花色扇為主要道具,通過對茶歌兩種聲調的轉換,讓這一地區的主要特征得以呈現。演唱時很少有長時間的過門,頻繁的在歌曲中穿插襯句和襯詞,讓每一句都和小過門相近。作為主要腔式,頂板多腔式具有非方整性特征。曲牌以連綴體為主,在相同的規則下,具有特色的燈歌需要以等級進行劃分。男女老少都需要使用同樣的腔調進行演唱。

其次,是贛中地區采茶戲特征。這個地區主要分為六個小地區,每個地區的采茶戲都有特殊的表演形式。通過對采茶戲表演形式的不斷深入,贛中地區的采茶戲已經演變出了生旦凈末丑等多種戲曲風格,故事情節紛繁復雜,環環相扣讓人稱贊。演唱時以“川調”為主,常常會用弦樂作為過門,上下句長短一致,結構方正整齊。

總而言之,無論是哪個地區的采茶戲聲腔,其主要結構都包含“起、正、腰、落”四個部分,讓整體形勢變得復雜。板式變化較為統一,男女的演唱風格劃分比較明顯,女為徽調式,男為官調式。由于具體的腔式不盡相同,因此在具體的演唱過程中,都帶有一定的地方特點。

2 茶歌的藝術特征

作為一種具有地域特點的民族文化,茶歌因其地域的不同,而產生了多種演唱風格和演奏形式,這也是茶歌被現代人所喜愛的主要原因。以茶歌和采茶戲為基礎,讓茶歌的藝術特征展現的淋漓盡致。以矮子步、畫扇舞和單袖筒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采茶戲,讓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風格更有趣味。通過對茶歌的傳承和演唱,人們將具有地域特色的風土文化進行宣傳,在展現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同時,茶歌所具有的藝術特性也被更多人所熟知。不同于現代社會的工業化生產,傳統的茶歌演唱形式讓人們更加真實的與自然相接觸,這種接地氣的演唱風格,也是現代人所追求的一種生活理念。由于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歌能夠讓人們與自然更親密的接觸,因此這種藝術特征對現代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2.1 贛南文化的浸潤

讓人心馳神往的贛南地區,由于常年以種植茶葉和販賣茶葉為生,因此,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自然優勢,成為了人們旅游和觀光的最佳去處。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十分適合種植茶樹,茶農在工作的同時,與自然更好的接觸,讓生活回歸自然,這是現代人所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取之于自然而用于生活,是贛南被稱為風水寶地的主要原因。由于贛南地區物產豐富,人們可以自給自足,因此也免去了城市生活的煩惱和喧囂。茶農終身以種茶販茶為生,生活簡單而有趣,同時形成的特殊茶文化與風格迥異的茶歌演奏形式,讓贛南地區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實。得天獨厚的優勢吸引了諸多游客的目光,贛南地區的特殊文化形式也讓我國的茶文化變得更加充實。

2.2 突破單一風格

由于人們更渴望追求完美的生活方式,所以,茶歌和采茶戲的曲目便逐漸增多,這些曲目具有一定的地域特點。起初,采茶戲由贛南地區產生,經過不斷的弘揚和傳承,成為了當地體現人民勤勞聰明的一種方式。采茶戲由于具有多種聲腔系統,因此也就形成了許多流派。不拘泥于一種演唱風格,茶歌也就有了多種版本。

2.3 與生活相關聯

茶歌是記錄茶農生活的一種方式,由于繁重的工作會讓心情變得煩躁,適當的演唱茶歌能夠有效緩解來自于生活的壓力。茶農在口口傳唱的同時,讓這種天地自然間的靈動之氣變得更有神韻。傳唱茶歌,讓浮躁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正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正是這種來自于生活的質樸與純真,讓茶歌所形成的茶文化可以對現代人的生活有積極的影響。比如:人們在慶祝大型節日或迎客時,會載歌載舞,以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歌為主要表演形式,能夠讓人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充實,這種特殊的表演風格也逐漸的流傳開來。

茶歌的傳唱,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提高了精神品質,也使得茶文化變得更有意義。人們在對不同種類的茶歌進行模仿學習的過程中,也間接地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進行了學習,提高了本身的文化素質,也讓生活質量有所提升。

茶歌作為獨特的民族藝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演奏風格,這種特殊的演奏形式保證了茶歌的節奏更加鮮明、自由、舒緩的同時,也讓整體韻律更加協調。作為一種極具特色的民族風格演奏形式,安溪茶歌經過世代傳承以后,形成了多種具有特色的演奏風格。安溪茶歌有多種演唱形式,為了滿足人們生活的需求,環境的變化也對茶歌的內容和節奏有所影響。安溪茶歌具有一定的民族特點,具有一定的節奏性和規律性,因此,在演唱的過程中更具地方特色。

結束語

茶歌是我國一種特色茶文化形式,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是當地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安溪茶歌的節奏舒展,音調高,但是形式簡單,容易傳承。因此得到了廣大百姓的青睞。我國對安溪茶歌的保護工作一直十分重視,近些年來,隨著茶文化的復興,安溪茶歌的音樂特征也為更多的學者所研究,深入挖掘安溪茶歌的藝術價值,音樂特點,對發展和傳承安溪茶歌具有巨大的意義和價值。

[1]金鵑飛,徐曉莉.茶歌好唱情亦深——信陽茶歌探微[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2-4.

[2]王銘芬.安溪茶歌欣賞[J].藝苑,2015(4):11-14.

[3]葉彥.安溪茶歌藝術特點研究與發展現狀調查[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5(2):35-37.

[4]張靜,李婷.淺析原生態民歌——信陽茶歌的藝術特點及其文化價值[J].北方音樂,2012(7):45-46.

[5]施王偉.多角度審視“采茶歌”的同源異流現象[J].藝術探索,2011 (6):57-59.

秦北濤(1973-),男,四川廣元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聲樂演唱及舞臺表演、中西方聲樂史論演化。

猜你喜歡
茶歌聲腔演唱風格
董長貴
《黃梅戲聲腔研究》出版發行
技術重構:從《窈窕淑女》重識音樂劇演唱風格與審美觀念的“縫合”
戲曲聲腔研究70年回顧與反思
原生態演唱風格的理性研究
豫劇俚諺中的聲腔表演藝術初探
原生態茶歌的藝術價值分析
廣西茶歌的藝術特征及其價值研究
中國戲曲為何形成多種聲腔
原生態茶歌的藝術特征及演唱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