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茶文化對大學生創業思維的影響

2017-02-03 23:21潘峰
福建茶葉 2017年6期
關鍵詞:思維習慣制約茶文化

潘峰

(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江蘇南通 226019)

淺析茶文化對大學生創業思維的影響

潘峰

(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江蘇南通 226019)

在“實踐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實踐”的辯證觀視角下,創業思維首先在于對過往創業實踐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創業意識格局和思維習慣。在內因起主要推動作用的命題下,在培育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同時,需要增強對大學生創業思維的優化。引入茶文化的策略包括:在創業課程講授中引入茶文化修養內容、模擬創業訓練中指導學生完成思維轉換、在創業環節激發大學生形成茶文化自覺、在創業交流過程營造品茶賞茶的氛圍來。

茶文化;創業思維;大學生;策略

由目前的數據顯示可知,現階段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極低,成功案例的占比大約在10%左右。對此有業界人士分析,我國的創業環境和風投機制,是制約大學生創業走向成功的短板。筆者認為,上述短板固然是影響大學生創業實踐的因素,但創業大學生普遍所缺乏的創業思維,也是制約其創業績效的重要影響因素。那么如何來理解“創業思維”呢。在“實踐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實踐”的辯證觀視角下,創業思維首先在于對過往創業實踐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創業意識格局和思維習慣。在內因起主要推動作用的命題下,在培育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同時,需要增強對大學生創業思維的優化。在優化創業思維的過程中,則需要借助我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智慧來啟示大學生。為此,探討茶文化助力大學生創業思維優化問題,便構成了本文的主題。

1 大學生創業思維的構成要件

從總括層面出發,這里可以將創業思維的構成要件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1 過程反思能力

所謂“過程反思能力”是指,大學生隨著創業活動的不斷展開,能夠有意識的對前期工作中的得失進行反思,進而最終形成一種經驗知識來指導下一階段的創業活動。眾所周知,創業活動不僅按照一種波浪式路徑來前進,也需要在試錯的基礎上來不斷調整各項策略。過程反思能力的建立要求大學生在思維中,需植入一種回顧和總結的思維習慣。這樣一來,才能在波浪式的創業活動中爭取最大的勝算。然而在現實中,大多數大學生則習慣于線性思維,即付出一定要有回報。事實表明,這并不符合創業思維的特征。

1.2 認知提升能力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需要不斷突破自身的意識格局,進而在更為廣闊的視角下來甚至創業項目的前景,以及當下創業中的各種得失。為此,實現認知能力的提升則十分重要。但在缺少創業導師指導的情況下,則需要在大學生的創業思維中諸如這種認知習慣,即能使他們在創業回顧的基礎上,通過創業案例分析和對各種信息的解構中,不斷進行“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思維過程。通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使得自身的認知能力獲得螺旋式上升的可能。

1.3 目標導向能力

創業是一項艱苦的工作,特別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因此,專注成為了實現創業成功的關鍵素質之一。與這一素質相對應的創業思維則指向了,大學生應建立起目標導向下的思維能力。具體而言,在創業的過程中隨著實踐與預期的背離,大學生能夠在確定創業目標不變的情況,積極從策略調整的方面來修正創業路徑。這就要求,大學生首先應具有自我激勵的思想素質,然后專注于手段的調整而不是對目標的修正。

2 制約大學生創業思維形成的因素

實踐表明,大多數創業大學生都缺乏以上的思維要件。由此,這里分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其中的制約因素。

2.1 因社會閱歷淺薄所導致的制約因素

社會閱歷淺薄是阻礙大學生創業走向成功的制約因素之一,關于這一點并未得到業界的普遍重視。社會閱歷可以為個體建立先驗的經驗圖譜,從而能夠使個體更為有效的與社會建立良性互動。正是由于大學生群體存在著這一制約因素,使得他們往往依靠僅有的創業原則、創業流程等書面知識來行使,進而忽略了對現實創業情景特性的認識,最終無法完成過程反思的工作。在與部分創業大學生的交談中可知,他們往往以“向前看”來略過過程反思的工作。

2.2 因功利主義心態所導致的制約因素

在大學生創業群體中存在著功利主義心態,這種心態受到群體意識和當下社會浮躁風氣的影響,又處于不斷強化之中。功利主義心態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是致命的,其不僅使得大學生將目光錨定在現有的創業項目上,也以一種特有的英雄主義意識來美化自身的創業形象。從中不難發現,這將制約他們認知能力的提升,并使他們在現有的意識格局下逐步走向自負的邊緣。筆者認為,這種制約因素的形成與他們淺薄的社會閱讀是不無關系的。

2.3 因學習能力問題所導致的制約因素

目標導向能力具體反映在,主動從對手段的思考中來尋找達到目標的途徑。不難知曉,當前大學生在創業項目的選擇上都具有低層次、低投入的特點,進而與之創業相關的案例資源較為豐富。因此,大學生創業團隊在案例分析中,應能夠尋找到具有啟示作用的策略,如營銷手段。然而,正是由于他們缺乏足夠的學習能力,而使得難以能動的將相關案例資源轉換為我用資源。

3 茶文化在優化大學生創業思維方面的作用

將茶文化引入其中,其在優化大學生創業思維方面的作用可歸納如下:

3.1 提供過程反思的氛圍

在促成創業大學生形成過程反思的意識并不困難,這可以借助高校創業指導課程來完成。但反思的行為主要取決于學生自身的意愿,而意愿的產生不僅需要建立在問題導向之上,還需要為此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這種反思氛圍包括:反思的空間環境,以及反思過程中的個體心理體驗。只有這樣,才能與反思意識相結合,來提升大學生的反思思維能力。為此,茶文化便起到了提供氛圍的作用。

3.2 平復浮躁的心理狀態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創業大學生成功的欲望十分強烈,這不僅能實現其自身價值,也能成為他們炫耀的資本。而正是如此,在不加克制的情形下極易形成功利主義心態。為此,將茶文化引入其中通過氛圍營造,以及借助茶文化的顯性要件來使學生體驗茶文化的思想精髓,便能在平復他們浮躁的心理狀況下產生積極作用。

3.3 養成啟示性思維習慣

隨著浮躁的心理狀況得到平復,緊接著便可以借助茶文化的作用,來幫助大學生養成啟示性的思維習慣。具體而言,啟示性思維習慣來源于大學生對創業的感悟。前面已經提到,茶文化不僅能夠提供反思的氛圍,還能用顯性文化元素來啟發大學生的思維。這樣一來,就自然邏輯遞進到了啟示性思維習慣的養成環節。

4 茶文化引入創業思維訓練的策略

根據以上所述,茶文化引入創業思維訓練的策略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 在創業課程講授中引入茶文化修養內容

利用茶文化在優化大學生的創業思維,其仍然需要教師在這里發揮主導職能。目前,各所高校都開設了創業課程,那么在課程內容設計中應增設創業思維板塊,并在該板塊中引入茶文化修養內容。眾所周知,優化大學生的創業思維應突出茶文化的隱性文化要件(思維文化),但這種具有內隱性的文化信息則需要借助顯性文化要件(品茶、賞茶、茶道)等活動來提煉出來。由此,在引入茶文化修養內容時,應通過開設實訓觀摩課程來實現。

4.2 模擬創業訓練中指導學生完成思維轉換

作為高校創業教育者而言,不能簡單的將創業大學生推向社會,這實則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因此,需要在步入社會之前設置創業模擬訓練環節。而在該環節中,則是將茶文化植入學生腦海,并作為他們創業思維優化的重要時機。在完成學生思維轉換中,教師需要以啟發式的語言來將創業與茶文化聯系起來,以創業過程的“否定之否定”,與茶文化的“靜、思、悟”的思想元素聯系起來。這樣一來,就能幫助大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茶文化的作用。

4.3 在創業環節激發大學生形成茶文化自覺

這里強調的是“茶文化自覺”,即實現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在個體和團隊這兩類主體中,自覺利用茶文化的顯性要件來舒緩內心焦躁的情緒,并在遇見創業挑戰時,能自覺利用茶文化隱性要件的“靜、思、悟”來促使自身完成過程反思。具體的做法則是,創業指導教師可以在微信平臺上與創業大學生建立時時聯系。在與大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通過了解他們的創業境況來恰當的激發他們利用茶文化來消除此時的思維困境。

4.4 在創業交流過程營造品茶賞茶的氛圍來

這里的創業交流可以是創業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也可以是不同創業項目大學生之間的交流,當然也可以是創業大學生與創業指導教師之間的交流。無論哪類交流,都需要借助茶文化來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如以品茶、賞茶來建立起良好的交流載體。這樣一來,在個體思維之間的碰撞中,實現創業知識的外溢效應,進而在彼此成長中完善自身的創業思維。

終上所述,以上便是筆者對文章主題的討論。這里再次強調,創業大學生普遍所缺乏的創業思維,也是制約其創業績效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創業教育中需要借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引入,來優化大學生的創業思維。本文以茶文化為例,在這一方面只是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5 小結

由目前的數據顯示可知,現階段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極低,成功案例的占比大約在10%左右。對此有業界人士分析,我國的創業環境和風投機制,是制約大學生創業走向成功的短板。本文認為,在內因起主要推動作用的命題下,在培育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同時,需要增強對大學生創業思維的優化。引入茶文化的策略包括:在創業課程講授中引入茶文化修養內容、模擬創業訓練中指導學生完成思維轉換、在創業環節激發大學生形成茶文化自覺、在創業交流過程營造品茶賞茶的氛圍來。

[1]滕術藝.區域經濟條件下的大學生創業與就業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2):155-156.

[2]李躍.構建以就業思維為導向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J].宿州學院學報,2011(4):95-97.

[3]朱偉華.線上汽車職教培訓的藍海為何這么藍[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3(8):52-53.

[4]張少剛.學習型社會建設:中國遠程教育的機遇與挑戰[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1-6.

[5]郭裕湘.我國高校就業教育政策執行失真的多元制度邏輯分析[J].湖北社會科學,2013(6):173-176.

潘 峰(1980-),男,湖北襄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思政。

猜你喜歡
思維習慣制約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探索發展學生科學思維習慣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學實踐活動為例
探索發展學生科學思維習慣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學實踐活動為例
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策略研究
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策略研究
村民自治的制約因素分析
“剪刀差”制約了農藥制劑出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