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模型研究

2017-02-04 14:10段云龍陳揚劉永松
商業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創新型企業

段云龍 陳揚 劉永松

摘要:持續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機遇識別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環節,對建立創新型企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背景界定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的概念、類型和特性,分析持續創新機遇對于推動創新型企業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并運用可拓物元法構建了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模型,以云南白藥集團為例進行了分析應用。

關鍵詞: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可拓物元法;識別模型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段云龍(1977-),男,云南鶴慶人,云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企業持續創新;陳揚(1993-),女,重慶人,云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創新管理;劉永松(1977-),女,云南大理人,云南財經大學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跨文化管理。

創新型企業具有識別、評價并利用重大機遇的能力,進而使企業保持創新優勢、實現快速發展。其中,作為機遇管理的核心,機遇識別的水平和質量直接關系到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成敗。本文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背景,以實現創新型國家建設為目標,以實現提升創新型企業持續機遇識別能力和水平為目的,結合我國創新型企業實踐,運用創新管理理論、機遇管理理論、系統工程理論,通過對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理論進行分析,構建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相關模型,旨在為創新型企業持續機遇識別提供借鑒和指導。

一、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分類

機遇按照出現時間可分為隨機性機遇、周期性機遇和一次性機遇,按機遇的共享性可分為共享性機遇、競爭性機遇和獨享性機遇,按機遇與社會主體目標相對應特性可分為戰略和非戰略性機遇,按機遇的社會屬性可分為市場機遇、科技機遇、制度機遇、經濟機遇、生態環境機遇等。結合企業持續創新的特性,本文從企業內外部環境、技術要素、重大項目要素、經營者要素、風險要素等方面,將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劃分為重大環境機遇、技術機遇、重大項目機遇、經營者人因機遇和風險性機遇。

重大環境機遇指企業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從而可能導致企業創新發展帶來巨大收益的機遇,主要指外部金融、市場、政策法律、技術、原材料和自然環境等變化所帶來的機遇,屬于外部機遇;技術機遇指企業利用新的技術和手段可能帶來企業經濟效益得以提高的機遇,主要包括模仿創新、合作創新、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等技術革新帶來的機遇;經營者人因機遇指企業經營者良好的個人因素及經營方式可能導致企業經濟效益得以顯著提升的機遇,主要包括經營者的創新意識、能力、知識和身體健康狀況、道德素養等因素所帶來的機遇;重大創新項目機遇指企業為數不多的重大項目推動實施可能對企業經濟效益得以顯著提升的機遇,這對企業創新戰略起著重大的支撐和促進作用,主要包括企業和項目自身結構、能力、管理、認知因素所潛在的機遇因素,屬于內部機遇;風險性機遇基于風險與機遇并存而提出的概念,它指創新型企業在減小和規避風險過程中可能帶來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機遇,包括國家政策導向、技術革新、市場變化以及國際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機遇,屬于外部機遇。

本文以申曉靜(2011)的22因素指標體系為藍本,并結合李毅(2013)技術機遇評價指標體系和施瑜嬌(2013)重大風險性機遇決策影響因素的研究,以及中外有關企業持續創新、機遇管理的理論及其指標設計體系(李澤建,2013;曹振婭,2015)、機遇識別影響因素相關文獻,通過對相關企業的案例分析及與有關專家、學者研討,在剔除交叉設置嚴重的因素指標之后提出基于5個方面的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因素指標,如表1所示。

二、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模型構建

(一)機遇識別方法選取

機遇識別作為機遇管理的核心環節,對于發現和識別重大機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確識別出機遇,創新型企業才能更好地對機遇進行管理。因此,選取恰當的識別方法非常重要。機遇識別方法包括頭腦風暴法、數據挖掘技術、神經網絡法、層次分析法(AHP)可拓物元法等。頭腦風暴法收集的信息量大,但消耗時間大、成本高,要求參與的專家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和實施效果。德爾菲法主要依靠專家意見進行機遇識別,但專家的主觀性過強且意見很難整合,消耗的時間多。數據挖掘技術識別機遇需要大量數據支撐,其成本較高,不利于機遇決策者機遇識別。神經網絡法對于要生僻的樣本具有很好的控制和預測能力,但對數據較少、系統很復雜時建立精確的數學模型較困難??赏匚镌P鸵罁赏匚镌幕驹?,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分析機遇的量變到質變過程,從而識別機遇。綜合比較以上方法,由于機遇產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不斷地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所爆發出來的影響企業效益的活動,它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可拓物元法能夠較好地分析機遇產生過程,可以全方位對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進行識別。因此,本文選擇可拓物元法對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進行識別。

(二)指標體系設計及權重確定

根據表1構建的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指標體系,根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打分賦予不同的權重。指標權重的確定運用熵權法(具體計算過程省略),采取調研的方式收集數據,以5分制的專家打分方式,即1、2、3、4、5分別表示識別各機遇對創新型企業發展的作用為小、較小、一般、較大、大。整理完有效數據后采取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最后運用MATLAB技術對各指標的權重進行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三)構建基于可拓物元法的機遇識別模型

基于機遇識別指標體系,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的可拓物元識別模型構建如下:

1.物元概念

物元是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素,它是由事物(N)、特征(c)和量值(v)構成的有序三元組R=(N,c,v),其中事物的名稱N關于特征c的量值為v,即v=c(N),反映了物元的各維空間。物元是一門著重應用的學科,它應用數學、物理、管理類知識把事物、特征和量值放在一個完整的系統內考慮,從而使人們能夠把事物的質與量結合起來。因此,它可以確切地描述客觀事物的轉變過程,化無形為有形,把矛盾問題的解決過程形式化。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介紹

云南白藥集團作為國家唯一定點生產企業的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實力最強、規模最大、品牌最優的高科技現代大型醫藥企業集團之一。該企業于1971年建立,主要從事藥品生產、研發、銷售領域。隨著近年來市場經濟各行業走向多元化的創新發展道路,云南白藥面臨產品和價值鏈單一、營銷觀念和手段落后、企業管理結構不合理等多方面問題。為找到企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企業負責人開始實施資本結構整合和產權結構的改造,通過以市場為中心、銷售為突破口,創新營銷模式和內部運行機制,并根據發展的需要進行產品、技術、品牌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目前,該企業不僅囊括了制藥、食品、保健洗護用品、房地產等各個領域,而且企業正不斷開拓國際市場,有助于我國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提高我國醫藥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最終實現百年白藥的規?;?、現代化、國際化。云南白藥集團抓住地理、政策、產業機遇,將科研和市場作為企業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重新布局經營格局和內部運行機制,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各方面的創新以及物流、制藥技術改革,使企業的發展達到新增速。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輔,自主創新和技術創新為主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積極開拓海內外市場,努力創造企業價值最優,使企業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原始創新之路,促成了云南白藥集團持續創新的實現。

(二)機遇的識別

1.確定機遇指標體系及權重

根據前面構建的機遇識別模型,現對云南白藥集團持續創新機遇進行識別,機遇識別指標體系見表1,權重確定見表2。

2.確定機遇指標的評價等級

根據前面的分析將機遇指標分為3個等級,即U={Ⅰ級、Ⅱ級、Ⅲ級},代表﹛一般機遇、重要機遇、重要機遇﹜。

3.搜集數據

設計云南白藥集團持續創新機遇評價的問卷調查表,邀請10位業內專家對企業持續創新機遇進行調研打分,收回10份調查問卷;同時,向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發放60份調研問卷,收回57份,其中54份有效。通過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取其平均值,得出云南白藥集團持續創新機遇的評分值,如表3所示。

5.計算機遇關聯度矩陣

根據機遇關聯度定義,計算待評估的機遇因素指標與各個機遇等級的關聯度矩陣K=Kj(vk)34×3,計算結果如表4。

6.計算待評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過程機遇關聯度

由表4可知各機遇因素指標的權重為ai(i=1,2,…,34),則可以算出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與第j級機遇的關聯度為Kj(R)=∑34i=1aiKj(vk),其中j=1,2,3。由此可以得出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過程機遇與各機遇等級的關聯度,如表5所示。

(三)結果分析

通過計算結果可以識別云南白藥集團持續創新機遇(如表7 所示),可為機遇度量和機遇對策研究提供指導和參考。

四、結論

持續創新是創新型企業不斷追尋的目標,也是中國取得長遠發展的戰略要求,捕捉并利用機遇是創新型企業實現持續創新的重要因素。在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過程中,機遇識別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決策。本文從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的重要意義入手,分析梳理當前關于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發現與識別的研究現狀,通過對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進行界定和類型劃分設計了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的指標體系,構建了基于可拓物元法的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模型,并把構建的識別模型應用于云南白藥集團,識別出云南白藥集團持續創新過程重大機遇??傮w而言,本文的研究為我國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遇識別研究提供較強的理論依據和政策參考,并使創新型企業能夠更好地發現與識別出機遇因素,進而提出合理的持續創新機遇管理的對策措施;同時,為當地政府管理部門支持創新型企業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范例,以便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建議,更好地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實現創新型國家的宏偉戰略目標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段云龍.企業持續技術創新機遇及價值評價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0(6):82-84.

[2] 申曉靜,段云龍.基于識別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6(26):99-103.

[3] 李毅.企業技術機遇的動態識別、價值評價及管理機制研究[M].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3.

[4] 施瑜嬌.創新型企業戰略轉型重大環境風險的機遇決策分析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3,10:82-86.

[5] 李澤建,巫英,向剛.創新型企業戰略轉型期重大風險動態分析——相互作用關系與變化規律[J].經濟管理,2013,5(13):61-67.

[6] 曹振婭.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過程重大風險決策模式研究——以云南省為例[M].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5.

[7] 許暉.企業國際化經營中關鍵風險的識別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7,4(10):92-97.

[8] 段瑞春.產學研合作創新:機遇與挑戰[J].中國科技產業,2008(4):14-17,50-57.

[9] 路甬祥.抓住轉型發展新機遇,創造合作創新新業績[J].中國科技產業,2014(12):10-13.

[10]彭新敏,吳曉波,吳東.基于二次創新動態過程的企業網絡與組織學習平衡模式演化——海天 1971~2010年縱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1(4):138-166.

[11]金軍.試論集成管理的內涵及實踐意義[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9,6(11):23-25.

[12]馬志榮.我國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戰略面臨的機遇、問題與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6):68-69.

[13]林華全.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企業人力資源風險因素評價[J].企業技術開發,2007,11(26):44-47.

[14]李茹蘭.WTO與我國國企經營者管理體制調整[J].北京大學學報,2002:88-92.

[15]Gaglio C. M, Katz J. A.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8,16(2): 95-111.

[16]Chiara Franzoni.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in technology transfer organization: Five case studies from UK and Italy[J]. Int Entrep Manag J, 2007(3): 51-67.

[17]王立新.知識經濟的本質特征及對我國發展機遇的思考[J].上海管理科學,2005(5):54-55.

[18]Tang J. Environmental munificence for entrepreneurs: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 and commit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and Research, 2008, 14(3): 128-151.

[19]John S. Park.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entrepreneurial hi-tech start-ups: a new perspective and supporting case study[J]. Technovation, 2005(25): 739-752.

[20]杜波,孫利宇.淺談集團項目管理中質量風險的控制與防范[J].土木工程學報,20033(36):90-94.

[21]謝科范.決策者的風險責任與風險利益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6(28):124-126.

[22]巫英.創新型企業的重大風險積聚模式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1(6):26-29.

[23]Halman J. M, Keizer J, Song M. Risk factors in product innovation projects[J]. Conference“The Future of Innovation Study”, 2001.

[24]陸偉成.拓展國際建筑市場企業的實力、風險及機遇之權衡[J].中外建筑,2007(5):69-71.

[25]劉芳.中小企業財務的市場風險與機遇說[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5):70-71.

Abstract:Sustainable innovation is the basis of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as a key link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building innovative enterprise. Under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is essay defines concept,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innovation opportunity, puts forward the great meaning of sustainable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in building and developing inno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s, uses Extension Matter Element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sustainable innovation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model of innovative enterprises, and exemplifies it with the Yunnan Baiyao Group Co., Ltd.

Key words:innovative enterprise; sustainable innovation;opportunity recognition; Extension Matter Element Method; identification model

(責任編輯:厲新)

猜你喜歡
創新型企業
創新型企業人才需求與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問題研究
創新型企業成長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
財務保守戰略下的創新型企業R&D投入與企業價值相關性研究
法國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舉措
創新型企業人力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研究
企業開放式創新特征的歸納性分析
我國橡膠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研究
創新型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實證研究
以技術創新集群提升河北省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