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特色信息強軍之路

2017-02-04 17:33潘若楠
中文信息 2016年9期
關鍵詞:信息戰

摘 要: 堅持黨在新形勢下的信息強軍目標,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走中國特色信息強軍之路。本文簡要介紹了信息戰及信息技術裝備等,意在警示大家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戰略轉型的重要性。

關鍵詞:信息強軍 信息戰 電子對抗等

中圖分類號:E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339-01

當今世界,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加速創新、跨界融合、引航發展的新階段,以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不僅席卷著整個人類社會,也無情地沖擊著關系人類和平與安全的軍事高地。隨著信息化戰爭的“神馬”風馳電掣地踏來,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加速軍隊的信息化轉型。軍事競爭如浪遏飛舟,一槳不力,槳槳落后。按照習近平主席的戰略構想,實現強國強軍夢,“必須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蔽臆娨谛乱惠喿兏镏汹A得先機,必須實現從機械化向“無網不勝”的信息化的全面轉型,在新的起點上推動信息化加速發展,增強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信息強軍之路,構建起能夠維護拓展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六日下午,圍繞“堅持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戰略任務,中央政治局組織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強調,要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二十七日上午,習近平視察陸軍領導機關,要求把握信息化時代陸軍建設模式和方法,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推進陸軍轉型進程,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陸軍。二十七日下午,《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發布,該“綱要”以四個段落近七百字的罕有篇幅,把“加快信息強軍,推動指揮信息系統集成運用,加大軍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力度,構建信息安全攻防體系,開展以信息主導 、體系對抗 、精確作戰、全域聯動、網絡防控為主要特征的檢驗性對抗,提高以奪取制信息權為核心的戰場綜合控制權能力,全面提高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能力”作為二〇二零年前踐行信息強軍的階段性目標。

二十四小時之內,信息強軍在三個不同重要場合形成協同謀劃、互相呼應之勢。政治局學習會,打贏信息化戰爭被鎖定為信息強軍之要;建設一支現代化新型陸軍,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成為突破口;加快信息強軍步伐,戰略綱要作了國家層面的總體謀劃。一言以蔽之,信息化串起了“十三五”時期軍隊建設的全新模式、重點任務、主要標準和實施方案的整體框架。

通過現代信息化的要求可以預知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將是一場別開生面的信息戰,信息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指揮和控制戰聯合文件中,將信息戰定義為“通過影響敵方信息,同時保護己方系統免受攻擊而獲得信息優勢所采取的行動”。這個定義首先指出了確實存在一種可以采取的行動來使自己獲得比其他信息系統更具有信息優勢的能力,其次,反過來說,也確實存在一種可以采用的行動,來保護自己的信息系統免受對方的攻擊。人們已經認識到,可以使用信息和信息系統來進行戰爭,但是從軍事角度出發,信息戰存在進攻和防御兩個方面,這就意味著,對于信息戰來說,在實際戰斗中必須同時考慮進攻和防衛兩個方面,這也是信息技術裝備設計的基本思路。

信息戰的形成,離不開信息技術裝備的產生及其在戰爭中的應用。在現代戰爭中,光電技術在武器的精確制導、信息獲取、裝備的智能化、無人化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軍用光電對抗技術的高速發展使新型裝備大量列裝,并經受了實戰的考驗,使作戰樣式發生了深刻變革。我國自適應雷達對抗技術的應用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現有的雷達對抗系統雖然可以快速準確的識別工作在常用波段的敵方雷達系統,但是是基于已知威脅對敵方雷達信號進行的匹配和干擾欺騙,一旦敵方雷達信號不夠明顯或者是未知信號,對抗效果就會很不理想。而自適應雷達對抗技術就可以識別敵方未知雷達系統的信號特征,利用實時生成的對抗措施進行雷達干擾或者欺騙,并且可以對效果進行評估的一種新型先進雷達對抗技術,能夠適應未來戰場的需求。另一項技術不得不提可以進行全球性電子偵察的新型電子偵察衛星,當衛星飛到敵方照射區時,衛星上的定向探測系統在全頻段上收集電磁輻射信號,經預處理后作短期存貯。當衛星轉回己方照射區時,衛星上的遙測系統快速地將存貯數據發回地面,地面及時進行分析,提取特征信號,確定敵方電子設備的技術參數?!秾O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全球化時代我們應時刻關注各個國家的信息化發展水平,下一個要提到的例子就是美國無人機的大量投入使用,無需復雜程序,無需法律批準,華盛頓的一個簡單指令便可以決定遠在萬里之外一些人的命運。無人機的使用使美國發動戰爭的程序被大大簡化,發動戰爭的門檻被大大降低,其霸權心態顯露無遺。而我國“跨越二零一六-朱日和”合成旅實戰化演習,就是陸軍黨委機關深入貫徹學習黨的重要指示,深入研究戰爭制勝機理,備戰打贏未來戰爭的重大舉措。電磁、頻譜等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對抗,航天偵察、電子偵察等裝備的調動,單兵武裝偵察、光電偵察、對空無人機的偵察等等未來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問題,都盡可能在軍事演練中實操出來?!爸烊蘸筒怀澑?!”演習是戰爭的“預演”,只有在實戰硝煙中砥礪成長,才能決勝千里。

信息戰是一種奪取信息優勢的作戰手段和綜合性策略,是一種全新的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作戰模式。當今社會,信息已成為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何能占取更多的信息資源,控制和限制其他國家的信息,將成為和平時期各國競爭的重要內容和戰爭時期的重要作戰手段。戰略博弈要有超越對手的戰略雄心,更要超越對手的致勝謀略。中國特色信息強軍之路貴在中國特色。就是一切從中國的國情軍情實際出發,不盲目照搬,更不亦步亦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強軍夢提供堅強的力量保證。

參考文獻

[1]孫思敬.強軍之路要以中國特色軍事理論為先導[J].求是,2013,15:24-26.

[2]南京政治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筆.劉正斌.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N].光明日報,2015-12-30011.

作者簡介:潘若楠(1995.2-),男,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人,長春理工大學光電工程學院信息對抗技術專業2013級國防生。

猜你喜歡
信息戰
網絡戰的倫理審視
戰略傳播思維與精準傳播實踐
基于相控陣體制定向數據鏈的研究
淺談飛艇在信息戰中的應用
信息戰科技戰背景下我國軍事體能訓練實戰化的研究
“網電一體戰”及其進攻戰法*
美軍信息戰理論的發展及啟示*
沈偉光——信息戰理論首創者
臺灣信息戰研究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