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經濟學理論在茶企經營中的運用研究

2017-02-05 09:02孟苓妍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經濟學效應經營

孟苓妍

(西京學院,陜西西安 710123)

網絡經濟學理論在茶企經營中的運用研究

孟苓妍

(西京學院,陜西西安 710123)

盡管各路學者對網絡經濟學理論的內涵界定和體系架構存在著己見,而對于這兩種經濟效應的追求則是學術界存在異議較少的領域。也正因如此,在涉及主題探究中將以獲得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為主線。網絡經濟學理論的運用路徑包括:促使茶企管理層建立開放的經營意識、幫助茶企探析現實經營現狀固有短板、以網絡經濟學理論實施經營邊際革命、市場業態適應性調適下踐行經濟理論。

網絡經濟學理論;茶企;經營;運用

網絡經濟學理論作為新興經濟學理論范式,在現階段正在實踐領域得到廣泛運用。盡管各路學者對網絡經濟學理論的內涵界定和體系架構存在著己見,但這并不能排除網絡經濟學理論關于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的價值追求,而對于這兩種經濟效應的追求則是學術界存在異議較少的領域。也正因如此,在涉及主題探究中將以獲得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為主線。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經濟實踐必然聚焦于線上規模和范圍經濟效應的實現,且這將顯著降低茶企運營中與外部的交易成本。線上規模經濟效應的實現,依賴于線上銷售節點的指數迭代機制;線上范圍經濟效應的實現,則依賴于網絡營銷組合的合理選擇?;谝陨纤?,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1 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的框架分析

從理論層面來進行探討,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1 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所追求的經濟效應

上文已經指出,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首先在于追求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規模經濟效應所帶來的紅利包括:第一,大規模同質化產品的生產,將顯著降低產品生產的單位成本;第二,高頻率的同質化產品生產,將對員工形成學習效應,進而提升產品的生產品質。范圍經濟效應所帶來的紅利則可以理解為,通過關聯性產品的生產和對生產資料的增值利用,獲得1+1>2的結果。以上兩類經濟效應的獲取,都需要依賴于下文所要闡述的技術平臺。

1.2 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所依托的技術平臺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網絡經濟學理論仍然植根于新古典范式下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之下。這就意味著,市場微觀經濟主體在經營過程中,必然會有意識的降低自身的內控成本和對外交易成本。本文這里關注茶企對外交易成本的降低事宜,那么這就需要依托互聯網信息發布這一技術平臺。同時,網絡化分工構成了網絡經濟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若要實現網絡各節點經濟主體之間分工協作上的無縫銜接,仍然需要通過這一技術平臺來解決信息不充分問題。

1.3 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所依賴的現實載體

這里的現實載體主要指向供應鏈系統,為全供應鏈視角下來審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的獲取,前者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儲運系統,而后者則需要建立有效的流通加工節點。同時,將分系統和各節點串聯在一起的,則需要得到技術平臺的支持。

2 茶企經營的特點分析

通過對樣本茶企進行調研,可以將其經營特點做以下三個方面的分析:

2.1 產品結構的單一化特點

茶企的產品結構具有單一化特點歸因于這樣幾個方面:第一,茶企的產品研發實力普遍較弱,所以導致了產品結構難以獲得拓展;第二,茶葉制品具有較強的消費者粘性,這就使得多樣化的產品結構無利于滿足市場需求結構,而且也將顯著增大茶企的對外交易成本。盡管這一特點在現代商業化環境下存在著某些短板,但產品結構的單一化特點卻為其實施規?;a提供了可能??梢?,在這里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的關鍵便在于此。

2.2 產品市場的區域化特點

茶企在生產布局上一般遵循資源指向型這一原則,從而其大都設置在高山地區。這種基于韋伯的工業區位論,卻促使茶企往往只能聚焦周邊的區域化市場需求。然而,在這種區域化市場環境下,茶企則不得不面臨激烈的產品價格競爭。通過調研發現,導致產品市場呈現出區域化特點的原因包括:第一,現有供應鏈系統仍無法全面滿足茶企的產供銷要求。第二,銷售渠道在建立過程中,將消耗大量的交易費用。因此,這便出現了產品市場的區域化特點。

2.3 產品競爭的同質化特點

上文已經指出,茶葉制品的消費者粘性較強,從而茶企在多樣化產品結構時處于審慎態度。然而,這卻導致了區域市場中的產品競爭具有同質化特點。隨著這一特點的形成,最終將嚴重侵蝕茶企的利潤空間,并可能會為了打破這種同質化態勢,而投入大量的廣告費用。那么,如何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來破解這一問題,則值得業界人士的思考。

3 網絡經濟學理論的運用目標

具體而言,網絡經濟學理論的運用目標可概括如下:

3.1 助力茶企管理層調整經營發展理念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若要將網絡經濟學理論運用于茶企的經營過程中,首先需要使企業管理層了解該經濟學理論,以及深刻明白該經濟學理論對改善現有經營績效的價值。因此,網絡經濟學理論運用目標在這里便是助力茶企管理層調整經營發展。事實表明,目前區域性茶企的經營活動仍相對封閉,即使在“互聯網+”模式下正在嘗試線上銷售,但在缺少網絡化分工和第三方物流支撐的情形下,其在銷售領域仍存在著不可逾越的短板。

3.2 輔助茶企適應“互聯網+”經營模式

“互聯網+”本質上是提供了信息交互平臺,并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通過信息交互來協調供應鏈各節點之間的分工與協作。目前,諸多茶企仍以個體封閉性的形態來進行經營管理,在資源指向型客觀要求下,也只是突出了與上游原料供應商建立起了縱向聯合,而在最為關鍵的市場銷售環節則存在著諸多短板。由此,網絡經濟學理論所包含的“互聯網+”經營理論,實則輔助了茶企適應當前新業態的經營活動需要。

3.3 優化茶企產品銷售的網點布局形態

上文已經指出,市場銷售環節是當前茶企提升經營績效的關鍵領域,而在現實的同質化競爭業態下,茶企的利潤空間在被渠道商不斷的侵蝕。通過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則可以為優化茶企產品銷售網點布局提供方法論指導。而且,在技術支撐條件下,網點布局的關鍵則在線上。

由此可見,以上從三個方面所解構的運用目標,便為具體的運用途徑提供了路徑指向。

4 網絡經濟學理論具體的運用途徑

根據以上所述,網絡經濟學理論的具體運用途徑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展開:

4.1 促使茶企管理層建立開放的經營意識

所謂“開放的經營意識”主要在于,能夠理解“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交互的開放性,并在共享學習機制下獲得知識外溢效應。這里的“知識”可以定義為經營知識,也可以定義為供應鏈各節點之間能夠更好的相互理解。為此,茶企可以邀請高?;虻谌窖芯繖C構,來為管理層做“網絡經濟學”相關的講座。另外,企業管理層還應在業界案例分析和研討中,逐步理清自身運用網絡經濟理論的切入點,以及建立起與常規經營管理的契合態勢。

4.2 幫助茶企探析現實經營現狀固有短板

在運用網絡經濟學理論是要做到有的放矢,這就需要問題導向來運用該經濟學理論。為此,在實踐中首先應對茶企經營現狀的固有短板進行探析。通過調研可將目前短板歸納為:第一,產品信息發布不暢;第二,利用業務外包的紅利不足;第三,范圍經濟效應未能在營銷組合中得到實現。由此,在網絡經濟學理論的方法指導下,茶企首先應夯實線上信息發布的能力,并在物流、包裝等環節充分利用第三方專業組織的服務,并在咨詢公司的協助下優化自身產品的營銷組合策略。

4.3 以網絡經濟學理論實施經營邊際革命

此處的“邊際革命”可以理解為“增量變革”,當然對于存量則需要逐步調整。具體而言,網絡經濟學理論難以短時間內在茶企經營中得到充分運用,這不僅歸因于茶企內控的慣性使然,也受制于茶企管理者人力資源轉換進度。為此,在實施邊際革命時,需要夯實企業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并著力在全產業鏈視角下尋找穩定的供應商,并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支撐下,逐漸完善產品配送和銷售的網絡節點。這樣一來,才能為網絡經濟學理論的運用提供物理載體。

4.4 市場業態適應性調適下踐行經濟理論

這里仍然強調需要在循序漸進中,來引入網絡經濟學理論。另外,在“一帶一路”戰略驅動下,以及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茶企不僅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在經濟轉型中面臨著巨大的結構調適壓力。為此,在依托現有的技術平臺的基礎上,需要將網絡經濟學的一般理論與茶企經營實際相結合,最終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無縫銜接,并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新經濟學理論的方法論優勢。

綜上所述,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優化茶企經營管理模式必須順勢而為,那種抱著固有經營模式的想法,只會使茶企在市場洗牌中被兼并。因此,在未來的經營管理中需要提升技術創新管理工作的績效,通過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工作來實現茶企的可持續發展。另外,茶葉生產企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鏈條的延伸上不僅要擁有市場意識,還需要正視企業自身的利益訴求。在資金約束和成本控制要求下,企業可以與旅行社、品茗店、茶葉專賣店進行業務合作,通過授權和返點等形式來建立起社會合作式連鎖經營管理模式。在與社會商家進行合作時還應重視進行客戶關系管理,這主要從平衡商家利益和增強私人關系交往等方面入手。

5 小結

網絡經濟學理論作為新興經濟學理論范式,在現階段正在實踐領域得到廣泛運用。盡管各路學者對網絡經濟學理論的內涵界定和體系架構存在著己見,而對于這兩種經濟效應的追求則是學術界存在異議較少的領域。因此本文認為,在涉及主題探究中將以獲得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為主線。網絡經濟學理論的運用路徑包括:促使茶企管理層建立開放的經營意識、幫助茶企探析現實經營現狀固有短板、以網絡經濟學理論實施經營邊際革命、市場業態適應性調適下踐行經濟理論。

[1]黃成美.網絡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差異[J].企業家天地:中旬刊,2011(12):57-58.

[2]李輝.企業培訓研究新視角:培訓前涉因素與培訓效果關系研究——兼論工作滿意度的中介效應[J].南開管理評論,2011(8):44-46.

[3]朱海燕.試論湖南苗族茶俗的商業化運營[J].江西農業學報,2009(9):184-186.

[4]尋桂蘭.流動的曉溪——婺源縣上曉起茶文化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及傳承[J].農業考古,2010(2):265-270.

孟苓妍(1978-),女,吉林九臺人,博士,助教,研究方向:經濟學。

猜你喜歡
經濟學效應經營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園林一角與位置經營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簡明經濟學
懶馬效應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送餐的巫術經濟學 精讀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