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教學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2017-02-05 09:02楊曉星張艷瓊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茶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楊曉星,張艷瓊,柳 云

(1.河北醫科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2.河北金融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茶文化教學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楊曉星1,張艷瓊2,柳 云1

(1.河北醫科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2.河北金融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志在心理學界爭議不小,從整體上而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表現無外乎人格健全、自制力強、行動能力強,并且有不錯的智商。心理健康部分取決于大學生的成長過程和自身條件因素,但同時也受到環境、后天努力等因素的影響。在高校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本文試圖借助茶文化教學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作用的剖析,為幫助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保持健康心態獻計獻策。

茶文化教學;高校大學生;人格;心理;行為;智力

當代的大學生有別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大學生,因為他們生長在物質高度發達的當代,衣食無憂,又因為當代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寵愛有加,動手能力相對較差,而同時,我們所處的時代又有著多元文化的碰撞,因此當代的大學生思維活躍,卻普遍獨立能力不足、心智不成熟,甚至心理問題頻發。面對這樣的大學生群體,在高校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教學不亞于一劑補救良方,用茶文化中的淡泊寧靜中和大學生的浮躁,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志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情況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其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尤其是人們關注的重點。高校大多開設了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給予適當的指導。但是什么樣的大學生才是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學生呢?這個問題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總體來說,每一個心理學家給出的標準大同小異,都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1.1 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內涵。那么什么是人格?總體而言,人格就是作為社會成員的獨立個體所形成的相對穩固的意識傾向和個性特點。相對穩固的意識傾向含義是,社會個體以一種相對穩固的意識形態展現在世人面前,比如,這個人一貫喜歡國學,正義感強,公而忘私,至少這個人總體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樣的,而不是說,這個人今天喜歡國學,明天毫無征兆地跳躍成了搖滾,這個人今天很有正義感,明天突然間暗無天日。當然,如果變換成為常態也可以認為這個人就是這樣的,可是如果變與不變都不是常態,那么顯然這個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相對穩固的個性特征同樣是健全人格的表征。人是會改變的,這是不容質疑的,可是人格健全的人至少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間段內個性特點是不會有巨大的差異的。

1.2 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

心理調節能力包括單純的情緒調節、個體的心理適應性和心理年齡的調節能力。任何人都會有負面的情緒,焦急、暴躁、悲傷、怨恨,具有良好自我調節能力的人不是壓制這些情緒的產生,而是懂得如何管控這些負面情感,不讓情感管控自己。對于一個具有良好心理調節能力的人而言,心情不好,想辦法發泄出來,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該有的生活中去,把負面的感情當做生活的調劑,一笑置之。相對于社會而言,我們都是生活在其中的個體,適應社會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個體的適應性同樣是心理調節能力的重要指征。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或者與自己的個性想去甚遠的環境,怎樣應對,是不斷調節自我還是不斷地躲避、逃離,這是一個人的心理調節能力的展現。最后,心理年齡是客觀存在的,不是簡單刻板地要求把每個人都貼上年齡的標簽,讓人們生活在固化的模式之中,而是要求每個社會個體尊重年齡規律,承擔起每個年齡段的社會職責和自身責任,讓生命成為敬畏自然,尊重自身的成長過程。

1.3 較強的行為控制能力

大多數的思想要靠行動來實現,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心智是否成熟最終要看他的日常行為。心理健康的人,目的明確,行動迅捷,自制力強,能在尊重整體意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不同尋常的獨特魅力。明晰的目的對人生舉足輕重,心理成熟的人為自己樹立的目標不論是長期目標還是短期目標都是明晰和合乎實際的。同時,心理成熟的人具有完全的行為掌控能力,能毫不動搖地為實現自己的目的而拼搏,他們不會被環境所影響,更不會因自身意志不堅定而輕言放棄。最后,心理成熟的人能尊重大多數人利益,同時尊重自身需求,能盡可能地在大多數人的利益和自身訴求中尋找到平衡點。

1.4 正常的智力水平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心理健康的先決條件之一。當然,并不是說智商和心理成正比,心理健康和智商高低本就不是一個概念。但是,一個人的智商有時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擴大知識面在很多時候可能使人獲得更加健康的心理。正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受,如果有能力走出一個心理誤區,也許會得到不同的效果。

2 茶文化教學對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茶文化幾乎伴隨整個中華文明的歷史,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文化的沉淀,茶文化幾乎融入每個華夏子孫的血脈。中華民族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對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茶文化教學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边@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更是當代大學生培養健全人格的必修課。茶文化的發展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內容可謂保羅萬象。茶文化教學可以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茶道精神的“理、敬、清、融”可見一斑。茶中的“理”是指飲茶之人,氣定神閑,和氣明理;茶道中的“敬”是指以茶為媒,以禮待人;茶道中的“清”是指廉潔清白,清心健身;茶道中的“融”是指祥和融洽、和睦友誼。因此,茶文化要求我們內修其心,外修其行,豁達平和,淡薄名利,這樣的特征恰恰是健全人格的體現,是幾千年中國文化的厚重積累。

2.2 茶文化教學有助于增強大學生心理調節能力

茶文化在很多時候是一種“慢”文化,恰如功夫茶,講的就是火候就是功夫,從燒水、沖泡到品飲,甚至器具、場景、心態,無一不是精美絕倫、慢工出細活,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飲茶的人又是強大的,諸葛亮在《誡子書》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憋嫴柚?,淡泊寧靜,卻洞知天下,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事煩于心而不亂其行,這就是內心強大的表現。當今的大學生,身處浮華的世界,大多被快節奏的生活包裹著前進,幾乎忘記了與內心的交流,茶文化教學恰恰可以彌補時代的不足,幫助大學生增強心理調節能力。

2.3 茶文化教學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行為控制能力

“每個人都知道,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边@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名言。語言上的巨人容易看到,行動上的巨人卻是越來越難看到了,“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幾乎成了現代人的代名詞,尤其是當代被寵壞了的大學生,動手能力差,自控能力更差?!恫杞洝返淖髡哧懹?,走遍了各大茶葉主產區,深入了解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又用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才寫成了一部流傳千年的巨著。了解茶文化,學習茶人的執著,是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目標、規范自身行為的良好榜樣,更是當代高校教學的有力補充。

2.4 茶文化教學有助于開拓大學生的視野,提高認知能力

中國的茶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茶文化成為一種文化系統從隋唐到現在也有了千余年的歷史。茶文化留下的各種資源和知識無處不在,如:茶葉種植的自然知識,制造茶具等的手工藝知識,茶俗、茶禮等人文知識,在茶俗、茶禮等基礎上形成的茶藝、茶道、茶文化知識,古茶樓、茶亭、茶碑以及茶文學知識等等,這些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正所謂“博聞廣識”,見多才能識廣,形形色色的茶文化知識可以大大開闊大學生的眼界,在增進他們的知識儲備的同時增進他們的心理健康。

3 高校教學中引入茶文化的探索

3.1 理論研究與環境培養雙管齊下

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沉淀,更是幾十代上百代先民智慧的結晶,說它是文化,那么闡述它的書籍足以汗牛充棟,但是歸根結底,它更多是生活的智慧,更多地體現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和自我修養上,因此,茶文化教育應當講求理論研究與環境培養雙管齊下。理論研究的方法很多,從古至今涉及茶文化的詩詞典籍數不勝數,中外名著中涉及茶文化的內容也浩如煙海,對于高校學者和學生而言,這些都不是難點。不過困難的是環境培養,因為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似乎與嫻靜安適的茶人生活大相徑庭,我們真的需要茶文化嗎?大學生真的需要茶文化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茶文化的優點不是任何人能夠分析完整的,但是這些優越性都是顯而易見的。高??梢詮拈_辦茶室、舉行茶文化知識競賽、評比茶文化知識標兵等渠道創造學生學習茶文化知識的氛圍,增加學生學習茶文化知識的環境因素。

3.2 注重師資力量培養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有時候,優秀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可以持續一生,因此在高校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教育必須注重師資力量培養。同時,教師由于其文化底蘊深厚,人生閱歷充足,比大學生更容易接受茶文化,也比學生更容易理解茶文化的內涵。讓教師在豐富自己茶文化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正是以星火燎原的方式普及茶文化,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最佳方式。

3.3 探索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模式,教學相長

茶文化畢竟不全是理論知識,更多的大學生學習茶文化知識是為了修身養性,培養更加健全的心智,因此在高校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教育更多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否則茶文化教育就完全流于形式,有失偏頗了。因此,我們要將茶文化教學的重心整合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調節才能、超凡的行為控制才能和開拓學生的視野?!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更多地組織學生體驗茶文化的實踐,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茶文化的熏陶才是最佳的辦法。與此同時,教與學本就是互為根本的,教學相長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3.4 激發學習潛能,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

任何教育的成敗都取決于學生的興趣,填鴨式教育與說教式教育之所以被唾棄,就是因為它違背了教育的基本規律。茶文化其實源于我們的生活,但是生活中的茶文化和教育中的茶文化又大相徑庭,前者只是生活的一種現象,后者則上升到了文化教育的地位,因此不能拿生活的“茶事”來教育大學生,而同時,更多地調動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大學生學習茶文化知識的興趣就成了當務之急。個人認為,采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教育形式,更有利于學生的知識積累。

4 結語

“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奉白頭親?!辈枋侵腥A民族數千年來居家必備之物,一壺好茶中不僅蘊含了茶人對味蕾的的極大滿足與渴望,更蘊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處事智慧。相對于日漸浮華的當今社會而言,茶文化教育能夠從文化底蘊和處事方式上影響當代大學生,從而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在大學教育中適當引入茶文化教育,不僅是國學教育的有益補充,更是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和人格培育的有益探索。

[1]趙平,夏玲.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策略研究[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2.

[2]林家驪,楊健.唐五代茶詩的發展演變及其文化風貌[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52-57.

[3]余悅.中國茶文化研究的當代歷程和未來走向 [J].農業考古,2005(4):7-18.

[4]張琳潔,龔淑英.茶的物質屬性和茶文化的思想背景[J].茶葉,2003(4):230-232.

[5]王金水,陶德臣.茶文化發展現狀及主要趨勢分析[J].農業考古,2004(2):107-111.

楊曉星(1981-),女,河北邢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張艷瓊(1980-),女,河北保定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柳 云(1974-),女,黑龍江伊春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醫學人文學等。

猜你喜歡
茶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心理小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