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西茶文化差異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分析

2017-02-05 09:02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飲茶英語口語茶文化

王 臻

(南陽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南陽 473004)

基于中西茶文化差異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分析

王 臻

(南陽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南陽 473004)

本文首先從茶文化發展歷史、飲茶習俗、茶文化精神追求三個方面對中西方茶文化差異進行說明,接著就當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不足之處進行具體分析,最后在此基礎上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當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有所幫助。

中西茶文化;差異;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自神農氏發現茶葉以來,茶與華夏文明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茶文化形成于唐代,并在宋代發展到巔峰,之后在各朝各代得到不斷的豐富。茶文化是基于茶事活動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其融合了我國傳統的儒釋道等思想,并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來,隨著中西方茶葉貿易的開展,西方國家也出現了茶文化,當然中西方茶文化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些都是語言學習者所需要注意的。當前,一些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往往忽視了文化知識的講解。而文化與語言存在緊密的聯系,從文化層面出發開展英語教學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這有助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1 中西方茶文化差異

根據近現代相關學者對“文化”(Culture)的定義,我們可以得知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同樣地,茶文化亦是如此。比如,我們常見的茶具就歸屬于物質文化范疇,而茶詩、茶畫等則屬于精神文化范疇。當然,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體現在諸多方面,本文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簡要分析。

1.1 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關于茶的起源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茶葉最早于秦朝時期被人們所發現,但另有一些學者則認為茶葉是華夏先祖神農氏所發現的(該說法在《神農本草經》中也有詳細記載)。就目前來看,后者的接受度更廣。茶在最開始被人們發現時主要被當成一種藥草,后來隨著茶葉種植的推廣、制茶技藝的成熟,人們并將茶作為一種飲品來看待。茶圣陸羽的《茶經》的問世,被認為是我國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標志。唐代民間社會掀起了一股飲茶風氣,茶在華夏大地上開始普及開來。后來,宋代開始出現大量的茶肆、茶樓、茶館等,三教九流聚集到茶肆內飲茶談天,茶也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品。制茶方法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講究,比如唐代流行煮茶,宋代流行泡茶。茶文化延續至今,早已成為中國的一張國際名片,其向國外人士展示著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和特殊意蘊。相比之下,西方茶文化的形成時間應該追溯到17世紀。以英國為例,茶葉在17世紀中葉才開始進入英國本土。后來,隨著海上貿易活動的增多,更多的茶葉進入歐洲,英國也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消費國。隨著茶葉進口量的增多,英國普通百姓也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到茶葉,茶在英國得以普及。當然,飲茶也得到凱瑟琳皇后等英國王公貴族的推崇,他們在飲茶時頗為考究,并在茶事活動中發明了特殊的飲茶方法和飲茶習俗。

1.2 飲茶習俗和習慣

中西方飲茶習俗和飲茶習慣有著諸多差異。比如,就我國來講,現代國人在飲茶時主要采用沖泡法,并習慣于“清飲”(也就是不往茶水中加入其他添加物),同時我國茶人普遍更喜歡綠茶,綠茶的消費群更為廣泛。我國茶人泡茶時主要是用瓷器類、竹木類茶具,這使得茶水的味道能夠得到充分的保留。相比之下,英國人在飲茶時喜歡往茶水中加入蜂蜜、牛奶等成分,借以中和茶水本身的苦澀味,同時他們在飲茶時還喜歡配上面包和甜點。英國人普遍喜愛紅茶,他們在泡茶時會使用銀器類、玻璃類茶具,這給他們的飲茶帶來了更多的愜意和舒適。就飲茶習俗而言,我國有著諸多飲茶習俗(比如擂茶、斗茶等),同時還有著“以茶待客”、“倒茶七分滿”等說法;相比之下,英國主要有著早茶、下午茶、茶話會等飲茶習俗。

1.3 茶文化精神追求

茶在我國是清雅、高潔的象征,很多文人雅士都愛飲茶,他們將茶比作自己,茶人合一。因而,我國茶文化沾染上了一層文人氣息。后來,隨著飲茶的普及,茶進入千家萬戶,茶也就多了一絲生活氣息。我國茶人在飲茶時十分注重內在和外在的和諧,他們追求一種“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飲茶意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茶人的身心完全得以放松。我國茶文化還融入了儒釋道等思想,比如道家的“修身養性”、佛家的“禪茶一味”、儒家的“中庸和諧”都可以在我國茶文化中找到對應的“注解”。相比之下,茶在西方(以英國為例)則主要與隨性、自由等詞匯掛鉤,這讓西方茶文化多了一些人文意味。英國人在飲茶中追求一種愜意和舒適,這使得他們在工作之余可以放松下來,享受生活的美好。

2 當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不足之處

一些語言學家認為,人們學習語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交際和交流。由此也不難理解,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應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就目前而言,國內大學生的口語能力十分薄弱,他們空有理論知識,但是不知道如何運用到實際交流場景中。就相關社會調查來看,“會使用英語進行簡單對話交流”的學生僅占學生總人數的40%,這事實上是大學口語教學收效低下的反映。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就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

2.1 教學理念落后,教學內容停留于表面

就國內一些高校來看,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與“考證”、“就業”、“期末考試”等掛鉤,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甚至給學生劃知識點,列考綱,很顯然這種教學理念存在“應試化”、“功利化”的傾向。教師在口語教學中主要講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不同的口語場景、語言禁忌、口語銜接詞等,教師的教學內容很顯然停留在表面。事實上,學生的口語能力培養才是重中之重,落后的教學理念會更容易滋生“啞巴英語”等問題。

2.2 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與學生缺少互動

一些近現代教育家提出“生本教學”等思想,他們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相當于“舵手”,教師主要負責引導學生找準學習的方向。但是就當前高校英語口語教學而言,很多教師仍舊將自己作為課堂主體,這樣事實上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一部分教師和學生缺少互動,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課堂氣氛枯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互動性的缺失會導致教師不能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同時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

2.3 實踐機會欠缺,學生的實踐水平低下

英語口語能力主要是通過不斷的實踐培養的,很多教學工作者事實上對這點較為了解,但是他們在教學中卻并未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口語實踐機會。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很明顯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通過實際交流場景掌握相關的口語交流技巧。比如說,英國人在“下午茶”(afternoon tea)中會怎樣開展交流,主要交談什么內容,聊天的基調是輕松還是嚴肅,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在實踐中去驗證。就當前的高校英語口語教學來看,學生除了參加所謂的課外社團之外并沒有其他相關實踐機會,而這正是他們實踐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3 基于中西茶文化差異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從上文來看,國內高校英語口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正是大學口語教學收效低下的原因所在。語言是文化的反映,因而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導入茶文化內容,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中西方茶文化在語言層面的差異,并在涉外茶事交流中學會使用相關語言常識。從中西茶文化差異出發,本文就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3.1 課堂教學: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妨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文化交際”的學習單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擬中西方飲茶場景。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學生模擬中國傳統飲茶場景,另一組學生模擬英國下午茶的飲茶場景。通過情景模擬,學生就能夠從中得知中西方飲茶場景的差異,了解英國下午茶的歷史和各類注意事項(比如傳統著裝要求、制茶方法、茶點配備注意事項、茶具形制等),并在今后的涉外茶事活動中表現得更為得體。

3.2 課外活動:開展茶文化主題英語角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平臺,教師不妨開展與茶文化主題相關的英語角活動,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茶文化主題英語角可以按照模塊進行布置,比如“中西茶俗模塊”、“中西茶禮儀模塊”、“中西茶文學模塊”、“中西茶語模塊”等。當然,教師還可以邀請一些外籍教師參與到活動中,讓外籍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能夠更為真切地認識到中西方茶文化的異同。外教可以用自己的真實經歷作為例子,向學生講述更多西方茶文化的細節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西方茶文化的獨特之處。

3.3 實踐機會:利用茶博會、涉外茶企等平臺引導學生參加實踐

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比如說,教師可以在網上檢索相關的中外茶博會平臺,然后引導學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到茶博會中。學生在志愿活動中會與外籍人士面對面交流,這在無形中豐富了他們的實踐經驗。此外,學校還可以與涉外茶企展開合作,這樣學生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實習崗位。學生在實習期間,會接觸到外國茶企工作人員,同時了解到中外茶企之間的企業文化異同之處,這對于他們今后的工作將會大有裨益。

[1]孫婕.茶文化思維的修辭模式在英語口語表達中的關聯性研究[J].福建茶葉,2016,38(9):366-367.

[2]何冬芝,李濤,陶艷春.基于中西文化差異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14-116.

[3]馮文穎.在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背景下增強大學英語專業口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2):145-146.

[4]劉楊,張明杰.交際教學法在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堂口語教學中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0(12):169-169.

[5]Zan Chen,Christine Goh.Teaching oral English in higher education:challenges to EFL teachers[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1,16(3):333-345.

王 臻(1983-),女,河南南陽人,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育。

猜你喜歡
飲茶英語口語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飲茶養生De四季區別
茶文化的“辦案經”
英語口語課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的應用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四季飲茶與健康
淺談加強高中英語口語教學
月下飲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