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英茶文化對比的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7-02-05 09:02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飲茶茶文化交際

郜 媛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河北秦皇島 066004)

基于中英茶文化對比的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郜 媛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河北秦皇島 066004)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講求和諧、追求自然。英國茶文化與中國茶文化同根同源,但在特定地理及人文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實用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特點。通過中英茶文化的對比研究,探索中英文化之間的根本異同,對于語言的學習和應用具有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本文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發展路徑與思想內涵,指出英語教學應當貼近生活,以茶文化為切入點,通過茶語學習、茶學作品賞析等營造出原汁原味的英語語境,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實現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

茶文化;中國;英國;英語教學;內涵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在特定的自然人文土壤之中孕育而成的,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都各不相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各民族的文化特征都要通過語言這扇明窗予以展示,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任何一門語言的教授與學習都是對相關文化的發揚與傳播,對一門語言的應用與把握也是對相關文化的理解與表達。英語作為當今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之一,它所代表的語言文化就是對整個西方文化的縮影,所以,在英語教學的同時,廣大教師必須要注重對英美文化的講解和傳遞,幫助學生培養精準的語感,最終養成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因為語言能力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交際能力,然而,這一說法僅僅用于語內交際,一旦將范圍擴大到語際交際就會失靈,換句話說,語言能力可以代表一個人在本土文化內的交際能力,但并不能代表這個人在跨文化語境內的交際能力。當前,我國的英語教學通常片面重視對語言外在形式和語法結構等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社會環境和文化差異的講解,導致很多學生并不明白各種表達形式背后的文化因素,在實際應用中使用不合乎語境或是默認語言規范的表達形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式英語”。

茶文化是東西方共有的文化形態,在各自的文化體系中都享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以茶文化為切入點進行英語文化教學,可以讓學生以一種更加清晰、直觀的方式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及其所帶來的語言差異,從而更好地把握兩種語言的形式特點與文化內涵,更加有效地促進英語學習。

1 茶文化概述

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搖籃,擁有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最初,人們對于茶葉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其解毒、敗火、提神、醒腦等藥用價值之上,而后人們逐漸發現了茶葉顯著的保健功效,遂將其發展成為一種大眾保健飲品,特別是魏晉南北朝以后,飲茶成為了禮儀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儀式,飲茶之風在整個社會散播開來。隋唐時期,茶文化漸成體系,全民飲茶的風尚正式形成,茶館、茶社等紛紛建立,烹茶技藝不斷優化,世界上第一部文化專著《茶經》問世,將茶文化推上了系統發展的道路。元、明、清時期,城市范圍顯著擴大,茶館漸漸成為了人們文化活動的場所,在茶館中,人們把茶與各類民間文化活動融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茶館文化”,至今仍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國民間有俗語曰“民不可一日無茶”、“柴米油鹽醬醋茶”、“客來敬茶”等,都反映出了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也體現出了茶文化的大眾性與普遍性。中國茶葉品類繁多,主要有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青茶、花草茶等七類,品飲方式一般為清飲。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茶文化對于茶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基于各類茶具的優缺點,紫砂茶具憑借其“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的特點成為了諸多愛茶之人的首選。中國人飲茶好獨飲,或者邀上三兩好友靜靜品飲。對中國茶文化而言,飲茶的目的是修身養性、提升境界,所以人們通常會在素雅、寧靜、自然的環境中飲茶,以期透過飲茶讀懂人生的真諦。

英國茶文化的形成時間較短,直到十六七世紀左右,茶葉才進入英國。美國茶學家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中指出:“飲茶代酒之習慣,東西方同樣重視,惟東方飲茶之風盛行數世紀之后,歐洲才開始飲之?!北M管只有不足五百年的發展歷史,但這仍然掩蓋不了英國茶文化作為世界茶文化中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的事實。飲茶之風在英國社會流傳開來是受“飲茶皇后”凱瑟琳的影響。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入英國王室時帶來了一些上等茶葉作為嫁妝,她深諳茶葉提神健體的功效,不僅自己每日飲茶,也經常邀請其他王室貴族共同品茶,于是,王室貴族爭相效仿,有的甚至在家中開設茶室、舉辦茶會,就這樣,飲茶的風氣以一種自上而下的形式在社會中形成。后來,公爵夫人安娜為了打發午后至晚餐之間漫長而無聊的時間,便在下午三點至四點左右邀請親友到家中品嘗醇厚的紅茶和精致的點心,既能避免挨餓,又能促進社交,逐步得到了家庭主婦的青睞,隨后則成為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做法。英國的下午茶文化以維多利亞時期的下午茶文化最為典型:主人要選擇家庭中光線和布置最好的房間作為飲茶場所,所用的茶葉和茶具都要盡可能的高檔,配搭的點心、蛋糕則要盡可能的精美,飲茶者則通常要著正裝出席。隨著東西方貿易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茶葉商品涌入英國,成為了人們的日常消費品。在當地飲食文化的熏陶下,人們將牛奶、糖、蜂蜜、肉桂等輔料與茶融合,形成了香濃醇厚、營養豐富的健康飲品,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飲食內容,也奠定了英國茶文化的最終確立。如今,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進口國與消費國之一,人們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飲茶,具體可以細分為早茶、上午茶、午茶、下午茶、晚餐茶、晚安茶等。由此可見,盡管英國茶文化與中國茶文化同根同源,但在當地環境的影響下,兩者均具備了典型的民族性與地域性特征,擁有濃郁的本土化色彩。

2 中英茶文化內涵對比

中國茶文化源于古老的農耕文明,提倡回歸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英國茶文化則源于先進的工業文明,其中既承載著歐洲宮廷貴族的高貴優雅,也彰顯著工業社會所強調的務實性與目的性。兩者在文化內涵方面各有千秋。

中國茶文化歷經幾千年的風雨變幻,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儒、釋、道三家精神的統一。道家思想認為,天、地、人是平等而趨同的,茶生長于山野之中,得天地之精華,承豐壤之玉露,正是道家所說的極盡自然之物,蘊含著淡泊寧靜、返璞歸真的神韻,透過飲茶這一活動,人們可以真真切切地從茶道之中感悟天道、地道、人道。儒家思想提倡“中庸”和“仁禮”,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佛家文化則有禪茶的傳統,主張通過飲茶反躬自省。在飲茶的過程中,人們將三家精神合而為一,體會“和、靜、怡、真”的深刻哲思?!昂汀笔侵袊栉幕暮诵乃枷?,是茶道的靈魂,主張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睦與和諧;“靜”是修習茶道的不二法門,強調人在飲茶的過程中應當平心靜氣、心和神寧;“怡”是茶道修行所帶來的心靈感受,通過飲茶實現心靈的凈化與升華,獲得情感上的開懷與舒暢;“真”則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通過飲茶返璞歸真,看透人生真諦,深諳自然真理。與之相對,英國茶文化源于西方個人主義與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無論何時何地,人們總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喝茶也不例外。英國下午茶對于環境與形式的要求可謂極致,環境必須要優雅高貴,衣著一定要典雅得體,茶點一定要高檔精致,待客一定要體貼周到。對于英國人而言,飲茶不僅僅是個人的休閑娛樂,更是一種大型的社交盛宴,通過飲茶活動,人們可以展現自我風采、拓展社交脈絡??梢钥闯?,英國茶文化中的飲茶目的與中國茶文化有著很大差異,它不再追求修身養性、凈化心靈,而是注重飽腹、娛樂與社交,其務實性不言自明。

3 基于茶文化對比的英語教學

茶文化是中國文化與英國文化中相通的部分,是人們易于理解、易于把握的內容,也是文學教學最容易切入的部分。所以,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熟練把握中英茶文化的對比分析,將茶文化的相關內容融入到語言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提升教學效果。

一方面,英語教師應當以“茶語”為內容要素,通過中英茶文化表達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度。在英語中有大量與茶相關的表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 cup of tea”了,其內涵并不僅僅是“一杯茶”那么簡單,而是用于表達對于人或事物的喜歡程度,以及對事物的擅長或熟練程度。例如,“It’s justmy cup of tea”,意思是“這正是我所喜歡(擅長)的”。而“different cup of tea”則是指完全不同的人、事或者情況,比如“Beijing in winter time is totally a different cup of tea from Guangzhou”,意思是“冬日的背景與廣州完全不同”?!癆ll the tea in China”則表示“巨額財富”,這主要是基于當時英國的茶大都為中國進口、因稀缺而價格昂貴的歷史事實?!癉ish of tea”則表示“小菜一碟”,常用的搭配有“Yoga is my dish of tea”等??梢钥闯?,英國茶文化與中國茶文化一樣,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英語教學也應當貼近生活,將日?!安枵Z”作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語言積淀與語感能力。

另一方面,英語教學應當以營造語境、培養語感、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運用原汁原味的英文作品構建英語氛圍。茶文化作為中英兩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很多文學創作的靈感源泉,在中英兩國的文學論壇中,有很多文學作品都反映著兩國獨特的飲茶文化,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人們對茶的熱愛,通過英文茶文化專著品評,教師可以為學生開辟出別具一格的英語文化世界,理解慣用表達之后的特殊文化背景,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茶文化電影,賞評茶詩、茶詞、茶曲等,促進學生理解中英文化美學的異同,提升學生的品味修養與文化內涵,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際人才。

[1][美]威廉·烏克斯.儂佳,劉濤,姜海蒂譯.茶葉全書[M].東方出版社.2011.

[2]孟丹.中英茶文化內涵的對比研究 [D].湖北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0.

[3]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較與英語教學[J].科技信息,2010(31):202-203.

[4]吳琳.中英茶文化比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8):176-176.

郜 媛(1982-),女,吉林吉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飲茶茶文化交際
情景交際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交際羊
飲茶養生De四季區別
茶文化的“辦案經”
兩塊磁的交際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四季飲茶與健康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