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茶道內涵悟學生管理藝術

2017-02-05 09:02劉艷金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茶道飲茶內涵

劉艷金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西安 710100)

從茶道內涵悟學生管理藝術

劉艷金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西安 710100)

中國茶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和燦爛結晶。中國茶道出現于中國土地上、成長于中國土地上,深刻地受到中國傳統儒釋道文化的影響,將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精髓集于一身,形成了現在成熟、完善的茶道文化以及茶道精神體系?;谪S富內涵之上的中國茶道精神與學生管理存在相似相通之處,如果將茶道精神中的相關內涵融入到學生管理當中,將非常有助于學生管理效果的提升,并以茶道文化的藝術性助推學生管理的藝術性,使學生管理工作體現出更多的藝術魅力?;诖?,本文嘗試從理論角度和茶道內涵入手,對學生管理藝術進行簡單剖析,希望可以推動茶道精神與學生管理的融合,起到提升學生管理的最終目的。

茶道內涵;學生管理;藝術

中國是茶葉最初的發源地。作為茶葉的故鄉,中國有著深厚的茶文化歷史和茶文化積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茶道文化逐漸成長起來,并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F如今,中國茶葉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成了典雅、純潔、文明的象征。中國茶道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人們發現茶道精神和學生管理存在諸多異曲同工之妙。茶道重視細節,而細節也是學生管理工作成敗的重要因素;茶道重視禮儀規矩,而明確的規則性也是學生管理的重要因素;茶道重視內心與外物的自然連通,而輔導員和學生心理的聯通,也是學生管理的重要因素。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茶道精神或多或少都能夠給予學生管理一定的啟迪。以下,本文將從茶道內涵入手,對學生管理藝術進行分析。

1 中國茶道內涵

中國茶道精神的內涵極其豐富,并具有著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歸納起來,中國茶道內涵可以精煉地總結為五個字,分別代表茶道精神五方面的內涵,分別是“清”、“寂”、“怡”、“真”、“和”,集中表現了茶道精神在藝、德、禮、理、情等各個方面所呈現出的主要特征。中國茶道精神豐富的內涵體系,使得其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可以給予一定的方向性和方法性指導。在中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當前,茶道精神給予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建設的方向、方法啟示顯得尤為重要。

從“清”這一內涵來說,其主要傳達的是茶道精神追求清凈、純澈的境界。在中國傳統茶道中,茶水中除了茶葉不再添加任何其他東西,茶葉和果品類不同,一般不混起來喝,品茶、鑒茶所追求的,正是簡單、純潔的茶水中,幾片茶葉和一壺開水融合所帶來的清澈口感。茶道精神之“清”,主要受到的是佛家文化的影響,和佛家文化類似,茶道文化也非常排斥混亂的、繁雜的、世俗的飲茶行為,追求飲茶最簡單、最質樸、最純潔的境界。這一點也正是中國人飲茶過程中約定成俗、習以為常的東西,是由于中國人長期受到茶道精神中“清”這一內涵的影響。

從“寂”這一內涵來說,其主要傳達的是茶道精神所追求的“靜”、“敬”、“精”三個層次。中國茶道精神認為,靜能生慧,即保持身心的安靜有助于涵養一個人的智慧,一個深諳中國茶道精神的愛茶人士,必然在飲茶時懂得安靜,以身心的寧靜、統一、和諧來迎接清澈的茶水對內心的洗禮。中國茶道精神中,“敬”表達的是互相尊敬的意思,這同樣是品茶過程中的基本禮儀,對于茶客、對于他人,要彬彬有禮,彰顯出個人的修養和素質,營造和諧的飲茶氛圍。而“精”所表達的是“敬”的最高要求,即在相互尊敬的基礎上,達到心理境界的精益求精,將物質形態的外部行為上升為精神形態的思想境界,將飲茶從一種味覺享受上升到一種精神享受、精神洗禮。

從“怡”這一內涵來說,其主要傳達的是中國茶道精神中對于愉悅的意蘊的審美領悟。中國茶道精神追求通過茶道行為,實現外部行為到思想境界的升華,達到精神層面的愉悅,實現個人精神境界的上升,這可以說是茶道追求的最終境界。飲茶之人在飲茶之時,要以一種放松的心態融入其中,通過自我感知、自我理解、自我想象等積極行為,推動個人飲茶審美的提升,領悟飲茶的心理快感,領悟飲茶的精神境界,將飲茶作為一種文化行為而不單單是一種物質行為。從“怡”的內涵出發,飲茶之人在中國茶道文化氛圍中,可以達到明心養性、物我兩忘的較高境界,拋開世俗的煩惱、拋開無謂的煩憂,讓自我精神盡情享受茶葉之美、茶文化之美的洗禮。

從“真”這一內涵來說,其主要傳達的是中國茶道精神對于個人內心之真、個人對他人的尊敬之真、個人對于茶道乃至外部大千世界的敬畏之真的追求。在中國茶道文化中,茶事活動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有要求,其目的正是讓個人在感受行為之真的同時,以精益求精、重視行動、不畏艱難、尊重標準的方式,領悟內心之真。在中國茶道精神中,“真”是一個基本內涵,也是一個層次較高的、需要認真領悟的并對實際有較大指導價值的內涵。茶道精神對于“真”的不懈追求,引導人們在實際生活、工作當中,也應當真誠待人、真心求索,用“真”的態度來凈化自我、感染世界,而不是互相欺騙、虛情假意,那樣的世界正是茶道精神所極力排斥的。

從“和”這一內涵來說,其主要傳達的是中國茶道精神對于“和諧”、“適度”的追求。茶道精神以“和”的深刻內涵啟示人們,人的一切行為都應當以中庸、和諧、適度為基本標準,不可過分追求極端,對于極端的追求會讓人變得失去理智、失去智慧,而保持一顆平常心、用中庸、和諧、適度的方式開展行動、達到目標,這樣的行為才是最理智、最高效的。正所謂穩中求快,茶道精神中“和”的內涵給予人們的,不僅僅是思想層面的引導,也是方法論的引導?!昂汀笔沁m度,“和”是適宜,“和”是適當,做事要遵從世界的客觀規律,以“和”的基本標準要求自己,避免做過猶不及甚至南轅北轍的無用功,方可用最簡單、最恰當的方式接近目標。

2 中國茶道內涵對于學生管理的幾點啟示

對于中國茶道文化內涵的分析,可以發現中國茶道文化的“清”、“寂”、“怡”、“真”、“和”等內涵與學生管理工作有諸多相似、相通之處,可以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指導,有助于學生管理工作準確把握管理原則、牢固把握基本路線,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藝術性、技巧性的提升。在此,總結幾點中國茶道內涵對于學生管理的啟示供參考。

2.1 明確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基本職責

當前,學生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渙散、無序、低效的情況,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眾多的學生管理工作者未能明確各自的職責,在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空擋,而一旦出現管理問題需要追究責任時則相互推諉扯皮,難以找到責任的真正承擔者。從茶道精神中“清”的內涵出發,要求學生管理工作者包括主要領導、學生輔導員、授課教師、宿舍管理員等學生管理工作者,嚴格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責,清晰把握各自的權利范圍和職責界限,在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兢兢業業,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做出效果。茶道精神中“清”的內涵給予學生管理工作的指導是,學生管理工作要責任清晰、方法清廉,并保持足夠的政治敏銳性和清醒的管理頭腦。在出現管理漏洞甚至管理事故時,要根據基本的原則、按照管理的制度正確處理、妥善行事,而不是第一時間考慮如何推諉責任,如何逃避責任,這是學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中不負責的表現。以“清”的茶道內涵嚴格要求每個學生管理工作者盡職盡責地開展工作,用符合學生管理實際的“清”的思想指導行動,不盲從、不偏見,才能真正讓學生管理工作做出彩。

2.2 管理過程中認真投入、相互尊重

茶道精神中“寂”的內涵啟示學生管理工作者,管理應當做到“心靈之寂”,即排除外界的干擾,全身心、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學生管理工作當中,而不在搞學生管理的同時追求其他的外界誘惑和刺激,或者尋求外界利益的滿足,甚至將學生管理當做一種獲利的工具。在“寂”的良好精神境界當中,學生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方可真正體現出管理的價值和管理的作用,在日常的管理當中將本質工作最大限度地做好,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上冷靜果斷、有序妥善,在平常經驗的積累上蓄意創新、著力探索。在此基礎上,茶道精神中“寂”的內涵也啟示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在管理工作中互相尊重,以此推動管理質量的提升,使管理行為一體化。一方面管理者相互之間要尊重,在此基礎上才能良好合作、交流互鑒,不可因為在管理中存在權責交叉或者個人恩怨就拒絕尊重甚至背后下套,這樣的相互關系處理方式只會形成惡性循環,無論對于個人還是管理整體的發展都非常不利;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尊重學生,以輕松、和諧的方式開展管理,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關心學生的生活問題、心理問題,關注學生的成長困擾,而不是生硬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全然不顧學生的態度如何。

2.3 遵循快樂管理的管理理念

學生管理工作并不完全是枯燥無味的,無論對于學生還是對于管理者,都是如此,如果一位學生管理工作者將學生管理工作做得很乏味并出現了心理的反感情緒,則說明其在管理過程中并未覺察到學生管理的樂趣所在。從茶道精神“怡”的內涵出發,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在管理當中本著“快樂管理”的理念開展工作。一方面,個人要真正認識到管理的樂趣所在,那種看著學生在自己的管理下快樂成長,讓學生通過接受管理實現個人修養、道德價值的提升的感覺本身就是快樂的,是甘于奉獻的快樂,也是收獲管理成效的快樂;另一方面,管理行為應當尊重學生意愿,融入學生生活,避免生搬硬套的管理方式,這樣學生對于管理的抵觸會大大減少,并更加樂于接受管理者的管理。從茶道精神之“真”和“和”的內涵來看,學生管理還應當尋求管理者內心之“真”,尋求管理方式的“和諧”、“適宜”,這同樣有助于強化管理者心中“快樂管理”的理念。人心本就是“真善美”的,用一顆博愛之心,用適當的方式開展管理工作,所收獲的必然是快樂的管理體驗和熱忱、投入的工作態度,而這些對于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來說,都是價值連城的,也正是當前的學生管理工作所非常缺少的。

3 結語

中國茶道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茶道精神內涵豐富,中國茶道能夠給予各行各業的指導和引導,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于學生管理工作來說,茶道內涵和學生管理的理念存在諸多相似相通之處,這是將茶道內涵融入學生管理的基本前提。分析發現,茶道內涵中的“清”、“寂”、“怡”、“真”、“和”等,都能夠給予學生管理以一定的思想層面和方法層面的啟迪,這對于學生管理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在當前學生管理工作質量出現下滑,學生管理效果急需提升的情況下,將茶道內涵融入學生管理當中,無疑是改善學生管理現狀的一個有效方式。相關的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當真正認識到茶道內涵對于學生管理的價值所在,深入學習茶道精神,以茶道內涵引導自身的學生管理行為,在實現個人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時,實現學生管理質量和效果的提升,以管理促發展,為飛速發展的中國社會輸送更多的高質量、高素質的可用之才。

[1]廖琪.茶道無道[J].長篇小說選刊,2010(3):5-138.

[2]胡付照.體味茶韻,弘道正心——江南大學“中國茶道與茶藝”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3):99-101.

[3]張憲林.中國茶道內涵對高校輔導員職業精神的啟迪[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163-165.

[4]謝芬.論高等農林大學校園茶道精神文化發展策略[J].茶葉科學技術,2008(1):60-62.

[5]張炳華.楊進昌:管理與茶道相通[J].廣東茶業,2014(5):58-59.

[6]王春芳,胡慧麗.從茶道感悟校園管理——談教師隊伍建設[J].教育,2014(32):46.

[7]何哲群.茶道教學與學生道德修養[J].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2011(3):92-94.

本文為“2014年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陜西農村地區3-6歲留守兒童行為習慣養成與培養研究(項目編號:14JK1177)”的研究成果。

劉艷金(1979-),女,山東茌平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猜你喜歡
茶道飲茶內涵
活出精致內涵
尋跡萬里茶道
論新時代中國茶道精神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飲茶養生De四季區別
茶道人生
挖掘習題的內涵
內涵漫畫
《茶道六百年》
四季飲茶與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