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傳統茶元素在建筑設計的應用

2017-02-05 09:02張曉露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視覺藝術室內環境隱喻

張曉露

(遼寧朝陽廣播電視大學,遼寧朝陽 122000)

基于傳統茶元素在建筑設計的應用

張曉露

(遼寧朝陽廣播電視大學,遼寧朝陽 122000)

古典元素運用在建筑設計中能幫助我們在茶文化從中獲得新的啟示和認知,建筑設計中的隱喻滲透著住戶的認知、感情和想象。近來關于民族元素與建筑設計結合的研究越來越多,已經白熱化。國內很多建筑設計師對于視覺藝術理論與中國本土作品相結合,都做出了自己的嘗試與貢獻?;诖?,本文結合傳統茶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建筑設計;傳統文化;茶元素;設計優化

視覺藝術視閾下對建筑設計的研究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但研究成果較為分散?,F在的建筑設計主要通過分析平面元素,探究建筑設計對不同所產生的不同顧客情感變化及特征??偨Y出來關于青春、相思、憂愁和高潔品質等隱喻結構。通過分析建筑設計如何用情感隱喻來抒發高潔、古典和風雅等藝術情操,最終把茶文化元素的細膩情感在建筑設計中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1 建筑設計的影響因素分析

自國內首屆全國建筑設計研討會召開以來,研究建筑設計的隊伍不斷壯大。學者熊沐清更是發起了建筑設計本土化的倡導,強調建筑設計與中國元素的融合。在其倡導下,建筑設計與中國文學文本結合的研究越來越多,尤其在建筑設計的研究方面。就建筑設計策略而言,建筑環境不是追求表面的美麗構成,而是希望通過設計來優化建筑的外部環境。因此,要實現全面節能建筑,營造良好的建筑環境空間,我們需要運用自然界的力量——風、陽光、雨水也就是利用溫度差、壓力差、濕度差等自然原理,同時配合利用生態建筑設計策略等手段來達到優化和創建舒適的人居環境的技術。

1.1 自然風

自然風產生于大氣壓力的差異和冷、熱溫差。在攜帶能量的氣體流動過程帶來了寒冷的轉換,通過水流改變了地球的溫度,也就是說風可以間接影響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所以風的氣候是一個關鍵的氣候環境是室內和室外的極其重要的因素。梯度風表現出不同的特征,根據不同的下墊面,梯度風衰減的海洋表面是最小的,鄉村次之,城市最大,這是因為梯度風的衰減與下墊面的粗糙度有關,粗糙度較小的衰減少,粗糙度大的下墊面對風的影響就更大。

1.2 太陽輻射

人體對太陽輻射有顯著的熱感受。在炎熱的夏天,從事戶外活動的人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希望得到更多的陽光。但是不同地區太陽輻射量是不同的,這主要和影響地區太陽輻射的因素有關,因為太陽輻射量會受到如太陽高度角、大氣透明度、地理緯度、天空云量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響。對于建筑區域,建筑選址與布局、建筑高度、巷道走向、下墊面類型、綠化率與水體也影響太陽輻射。

1.3 空氣溫度

氣溫既是構成室外氣候特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環境研究的重要因素。氣溫的變化受太陽輻射熱、地形的覆蓋和大氣環流的影響,入射到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是其主要影響因素。但是太陽輻射空氣溫度卻只是間接的影響,這是因為空氣對于所有的太陽輻射線幾乎都是透明的。所以雖然氣溫主要由區域大氣候決定,但是局部氣候還是很復雜的,因為在同一位置的氣溫會因為氣流的流動而產生波動,還會受到太陽直接輻射和散射的遮擋情況、城市下墊面結構和布局、下墊面材質,綠化情況以及交通和家庭生活等人為排熱因素的影響導致不同位置不同垂直高度的氣溫會有一定的波動。

1.4 空氣濕度

空氣濕度表達方式多樣,絕對濕度是指每立方米所含水蒸氣的量,相對濕度是指水在空氣中的蒸汽壓與同溫度同壓強下水的飽和蒸汽壓的比值,空氣的水蒸氣分壓力是指整個空氣壓力中由水蒸氣所造成的部分壓力,空氣濕度通常以相對濕度來表示。建筑環境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中可以看出,氣象參數與規劃設計因子之間存在的聯系,氣象參數可以直接作用于建筑環境,也可以通過規劃設計來影響建筑環境參數從而控制建筑環境,換句話說建筑的規劃布局可以因氣象參數的影響有特定的變化組合。

2 傳統茶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 茶元素在建筑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傳統的建筑設計中的元素是從“自然現象”、“抽象概念是具體物體”和“無生命物體”三大部分詳細地描述了建筑設計中視覺藝術的用法。建筑平面功能布局普遍布置在北向,許多地方講究建筑要看起來體積大,所以大多建筑很寬,進深不夠。這些都是不利于建筑節能和住戶使用。建筑設計時應注重這些方面的優化,盡量使得各功能齊全且各功能的尺寸適宜。建筑要體現綠色環境面貌和文明。建筑不同于其他城市建筑,不能照搬城市建筑的平面設計,應因地制宜,將當地住戶的生活習慣、建筑設計規范和節能設計結合起來綜合考慮進行建筑的平面設計。還有一些相對全面的設計理念偏重于對茶文化元素的隱喻的認知分析,且內容偏重于建筑設計的實用性而非藝術效果。

茶元素設計理念雖然成果眾多,但是大都不夠系統全面。建筑環境是局部氣候狀況與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結果,因為這些因素的作用,會使得建筑就算處于同一氣候區,受到同樣氣候條件的影響,區域氣候仍會因此產生細微差別。建筑綠色設計的目的是盡力減少或者不使用主動手段調控適宜環境,如減少供熱、通風、空調設備的使用,能有效的緩解室外熱效應,并締造高品質的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該策略重點強調的是:以當地氣候特征為依據;充分考慮建筑功能和形式適應性的要求;遵循建筑形式布局、建筑環境與當地氣候環境相適宜的基本原則等。良好建筑環境的構建不應只是在城鎮規劃中才得到重視,在建筑設計與建設中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研究多是對單個成功的茶元素建筑設計進行研究,缺乏一個系統、全面的分析認識。關于建筑設計對茶文化與視覺藝術的取舍、偏好,以及迥異于住戶的情感映射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2.2 茶元素在建筑室外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室外環境是建筑最上層的室內環境,關于針對具體源域的建筑設計研究中,很多設計師以詩詞元素為語料對建筑中的視覺藝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水元素、植物元素和建筑外形等方面全面分析,體悟茶文化提倡的“萬物同體”的情感。目前在建或以建筑的室外環境基本是平室外環境和坡室外環境兩種形式。這種室外環境對于建筑室內溫度保持是非常的不利,住戶只能消耗大量的暖氣和空調能耗去維持室內舒適溫度,或者明明只需建兩層就可滿足生活居住要求。這些研究既有從整體上分析的,也有就某一具體的源域進行特定分析的。如李長慧運用視覺藝術理論,分析了以蓮花元素為主的建筑結構隱喻?!吧彙币馕吨鄲鄣娜四堋斑B”在一起成雙成對,是對美好愛情的期盼。

杭州萬松書院建筑設計中“流水是愛情”的視覺藝術,設計以“水的綿延不絕”映射“情誼綿綿”,突出愛情的延綿不斷和因愛引起的綿延愁思。外環境熱損失占建筑維護結構熱損失的10%左右,所以室外環境室內環境材料應滿足防水、保水、保溫隔熱、輕質節能等要求。利用輕質節能材料,選擇合理的構造做法可以同時滿足建筑節能和居住的舒適度要求。建筑保溫隔熱室外環境做法可參照正置式平室外環境,為了更好的隔熱效果,一般還會設置架空層作為隔熱層。坡室外環境可以提高建筑的美觀性,也較一般平屋面的保溫隔熱性能要好。綜上所述,建筑室外環境最佳構造是保溫隔熱坡室外環境。

2.3 茶元素在建筑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室內設計中常出現的民族文化元素有“月”、“水”、“花”等源域有著豐富的古典印象。有建筑設計師對李白的一百多個建筑進行了18個視覺藝術總結。其中又以茶文化元素的情感隱喻、志向隱喻和哲理隱喻,體現出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的室內環境主要由外墻、室內空間和門窗組成。而室內環境的熱傳導和冷風滲透正是導致能耗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室內環境的保溫隔熱性能就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的熱輻射和熱散失。然而,由于認識的不足以及技術條件的不足,建筑的外墻、室外環境和門窗仍采用常規做法,使得建筑室內環境的傳熱系數遠遠大于標準限值,導致夏季室內悶熱,冬季寒冷的現象,無法保證住戶基本的熱環境要求。茶花可隱喻為美人、憂傷的情緒和愿望等等,研究較為全面,反應出唐朝乃至中國的古典文化。這些研究對現階段建筑設計中都有借鑒作用。

因此,提高室內環境的保溫隔熱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和提高建筑室內舒適度的關鍵,這三部分應進行節能設計,將這部分能耗控制到最小化。外墻是整個建筑室內環境中所占的重量最大,所占的面積最大的部分,可以說外墻是建筑的主要能耗之一。提高外墻保溫性能措施基本分成使用導熱系數較低且容重小的新型墻體材料以及墻體保溫構造措施兩大類。適宜在建筑使用的新型墻體材料,其保溫隔熱性能優于實心粘土磚。建筑冬季室內溫度較低,單一的墻體材料不能滿足其保溫效果,可在墻體構造過程中采取保溫構造措施。一般墻體保溫構造有外保溫墻體、內保溫墻體和夾心保溫墻體等,其中外保溫墻體在建筑中運用最廣,這些都與茶文化中體現的“清凈守真”暗合,聶亞寧在《茶文化元素的視覺藝術》中,通過茶文化視角對室內設計中表現的運動、情感、力量等幾個不同的隱喻進行歸納,這些都是傳統茶元素在建筑設計中應用成功的一面。

3 結語

基于傳統茶元素的建筑設計是茶文化與建筑設計的有機結合,與古典建筑設計不同,這種設計理念不僅有對水光山色、簾子荷葉等美景而歡歌,也有悲秋愁緒,同時還飽含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之情。結合茶元素的建筑設計中體現著文人的書香生活,使得其社會關系單純,擺脫了封建社會中的庸俗事物。茶葉對大自然,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保持了一種童心的向往。通過喝茶悟道,建筑設計中對生命的剎那感悟借助茶水隱晦地表達出來,形成映射關系。此外,茶元素很好地抒發人應在有限的生命中,學會享受美好年華的樂趣。這些茶元素意象,都是對我們傳統民族文化和建筑藝術的良好傳承。

[1]舒揚,肖德榮.南岳風景區煙霞茶院室內空間設計初探[J].懷化學院學報,2014(1):260-261.

[2]肖德榮,舒揚.體驗式建筑展示空間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4(12):95.

[3]胡秋桂,王珺,戴志平.南岳高山云霧茶的歷史演變與未來發展[J].茶業通報,2012(4):83.

[4]張彤.體驗式消費的空間氛圍營造[J].大眾文藝,2014(1):151-153.

[5]周春江.動態體驗式茶文化展陳設計的類型初探 [J].農業考古,2013(5):76-77.

張曉露(1972-),女,遼寧朝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技術。

猜你喜歡
視覺藝術室內環境隱喻
不只是拼貼的視覺藝術
軟裝飾元素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李陽 讓品茶成為視覺藝術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手機UI界面設計中視覺藝術元素的構成
電視綜藝節目宣傳中視覺藝術的創新思考
多肉植物垂直綠化在室內環境中的應用探究
植物在航站樓室內環境中的應用
室內環境下移動機器人三維視覺SLA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