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曲《夕陽簫鼓》與茶道的融合途徑探討

2017-02-05 09:02袁文杰
福建茶葉 2017年8期
關鍵詞:鋼琴曲茶道夕陽

袁文杰

(阿壩師范學院,四川成都 623002)

鋼琴曲《夕陽簫鼓》與茶道的融合途徑探討

袁文杰

(阿壩師范學院,四川成都 623002)

鋼琴曲《夕陽簫鼓》是一首改編曲目,是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在1972年根據古典琵琶獨奏曲改編而成的?!断﹃柡嵐摹芬唤洺霈F,就以其巨大的藝術感染力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并被爭相傳頌。在茶藝表演當中,經常會選用《夕陽簫鼓》作為背景音樂,不僅是因為《夕陽簫鼓》的旋律非常符合茶藝活動的氛圍,也是因為鋼琴曲《夕陽簫鼓》中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和茶道精神內涵不謀而合。藝術形式本就是相通的,音樂與茶道的相融相通,有助于塑造更加包容的文化氛圍,也有助于茶文化的持續傳承和繼續發展?;诖?,本文對鋼琴曲《夕陽簫鼓》與茶道的融合途徑展開分析。

鋼琴曲;夕陽簫鼓;茶道;融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源流,也是中國古典哲學思想的精辟論述?!疤烊撕弦弧钡乃枷?,幾乎貫穿了中國傳統文化各個分支的方方面面,并在茶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體現。鋼琴曲《夕陽簫鼓》中表現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茶道中所強調的“天人合一”思想同宗同源,這是聯系鋼琴曲《夕陽簫鼓》與中國茶道文化的重要橋梁,以此為切入點對鋼琴曲《夕陽簫鼓》與茶道的融合進行探索,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鋼琴曲《夕陽簫鼓》與茶道的融合又將有力地推動文化創新,這無論對于中國傳統音樂還是中國傳統茶道文化,都是非常有益的,在融合創新中,必將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彰顯出更強大的文化魅力。

1 鋼琴曲《夕陽簫鼓》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分析

鋼琴曲《夕陽簫鼓》全曲共分為十個段落,分別是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漱、唉乃歸舟和尾聲,段落之間相互緊密銜接,以無聲商調為基礎,突出展示了中國古典音樂之美,并強烈表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鋼琴曲《夕陽簫鼓》中,沒有西方音樂常見的大段和弦的表現,更多表現的是中國文化中山水一體、天人共處的唯美意境、和諧氛圍,讓人在平靜的旋律中,感受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的自在感受。李西安對鋼琴曲《夕陽簫鼓》曾經發表過這樣的論述:“它通過豐富的藝術手段描繪了祖國的秀麗景色,在流淌的音樂旋律中,讓人的身心與自然實現交融,使人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崩钗靼驳恼撌?,就涉及了鋼琴曲《夕陽簫鼓》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正是這一思想,給予了鋼琴曲《夕陽簫鼓》以深刻的哲學內涵,也讓詞鋼琴改編曲更加富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良好地融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當中。

由于改編自傳統的中國古典琵琶獨奏曲,因而鋼琴曲《夕陽簫鼓》在演奏過程中,也在極力用鋼琴的聲音模擬琵琶、古箏、蕭、鼓等中國傳統樂器的音色,在演奏技法上,它借鑒了中國民樂中的演奏技法,使得其所表現出的中國傳統音樂之美更加濃厚,更具有感染力。比如,在《夕陽簫鼓》的引子部分,“江樓鐘鼓”的第一句在演奏方式上就借用了中國古典琵琶彈奏技巧中的輪指,并有部分旋律在模仿鼓的聲音,在之后的旋律中,又對古箏刮奏的效果進行了模仿,用以描繪春風吹動的江水在漣漪之中產生的遠方鐘聲的回聲;第二段落中,又用鋼琴旋律模仿簫鼓的音色,表現了暮色下的江南景色,給人以安詳、靜謐之感;在“風回曲水”部分,又開始模仿古蕭的音色,讓人音樂感受到流水的潺潺之聲,產生心理的歡愉之感,仿佛置身于水光波動、星光點點的夜空之下。

對鋼琴曲《夕陽簫鼓》的研究可以發現,它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樂段,都讓人產生了強烈的畫面感,讓人感受到置身與自然之中的身心俱歡的切身感受,不斷向人們傳達著“天人合一”的意蘊之美。在鋼琴曲《夕陽簫鼓》所營造的山水畫面當中,聽者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聽者的內心與自然融為一體,“天人合一”的中國哲學思想的魅力得到了充分展現。

2 中國茶道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分析

中國茶道內涵博大精深,令人嘆服,但其核心仍然在于一個“和”字,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昂汀贝砹颂斓卮笸?,“和”代表了事物最佳的存在方式,“和”也代表了中國人心中長久的哲學信仰。而中國茶道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就是“和”的集中體現。陸羽在《茶經》中指出,煮茶的過程就是五行相生相克以致達到微妙平衡的過程。唯有“和”的思想,唯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才能深刻論述中國茶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根源。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求人要法天順地,將自身融入大自然當中,正確地將自身定位為自然的一份子,而萬萬不可脫離自然“獨善其身”,否則終將遭致毀滅。在道家思想的深刻影響下,中國茶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對于人的要求基本類似,并增加了新的、更加具體的內涵,即飲茶之人應當尊重茶葉的自然之美、純澈之美,用最天然、最淳樸的方式飲用茶水,方能更好地領悟茶的精神意蘊,使個人在精神層面得到升華,更好地感受天地萬物的靈韻,獲得精神的超脫。

中國茶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猶如母親和孩子的關系。但中國茶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由于置身于茶的文化氛圍中,又產生出了新的價值內涵,無疑這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種良好拓展,而與此同時,“天人合一”的思想價值,也讓中國茶道更加富有中國文化美感,讓中國茶道更加能夠吸收天地精華,為人的精神進步提供更好的依托。

3 鋼琴曲《夕陽簫鼓》與中國茶道的融合途徑

基于共同的“天人合一”的價值內涵,鋼琴曲《夕陽簫鼓》與中國茶道的融合具有較高的可行性,這也是很多茶藝表演和茶事活動中將鋼琴曲《夕陽簫鼓》作為背景音樂的原因。從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在紛繁復雜的現代文化環境中,面對多元化的文化現狀與強烈的文化入侵,科學探討鋼琴曲《夕陽簫鼓》與中國茶道的融合途徑,也將有助于中國傳統音樂和中國茶文化的良好傳承和繼續發展。

3.1 立足中國傳統文化語境弘揚中國茶道

近代以來,西方猛烈的文化入侵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打壓非常嚴重,導致很多人產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但在中國人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后,中國傳統文化開始迎頭趕上,立足中國大地,和西方文化形成對立之勢。雖然客觀來看,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仍然比較小,但在中國大地上,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仍然強大,絕對不容小覷。因此,立足中國傳統文化語境,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充分借力,是實現鋼琴曲《夕陽簫鼓》和中國茶道融合的有效策略。一方面,要以鋼琴曲樂章中的“點”為突破口,多點結合,充分展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美感,發揮中國傳統音樂的強大感染力,為人們描繪一幅幅生動、唯美的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帶領人們感受中國文化之美、中國音樂之美。另一方面,要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下將鋼琴曲《夕陽簫鼓》乃至其他富有中國文化之美的樂曲,和中國茶道良好結合,不斷創新,在摸索與探索中,尋找更多的富有中國文化之美的現代音樂與中國茶道結合的可能性,以現代樂器迎合人們的聽覺感受,以傳統文化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以茶道精神豐盈人們的精神世界??梢哉f,中國傳統文化就是鋼琴曲《夕陽簫鼓》和中國茶道相互融合的肥沃土壤,這一片肥沃的土壤開發利用得越多,二者融合的效果就越好,融合之后效果所延續的時間也越長,所獲得的影響力也越大。

3.2 深入挖掘現代樂器演奏與傳統文化的共通點

時代在發展,樂器也在進步,傳統的中國琵琶、古蕭在演奏中的局限性越來越體現出來,所能獲得的人們的喜愛程度也在逐漸下降,這一現象雖然殘酷,卻是不爭的事實。此時,如果仍然一味沿用傳統樂器所演奏的曲目所謂茶事活動的背景音樂,必然不利于茶事活動的與時俱進,甚至可能引起年輕一代對于茶文化的反感。唯有通過深入挖掘現代樂器演奏與傳統文化的共通點,以現代樂器為載體傳達傳統文化內涵,才能更好地實現茶文化的傳承。鋼琴曲《夕陽簫鼓》的成功,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其在茶事活動中應用所體現出的良好效果,不僅僅由于其核心思想“天人合一”與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核心思想相一致,也是因為其在演奏技巧方面,大量模仿中國傳統樂器的演奏方式和演奏特點,營造出了極具中國傳統音樂之美的音樂氛圍,為人們提供了具有心理共鳴的音樂體驗。音樂演奏的最高境界,就是表達人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或悲壯,或歡快,但在中國文化語境中,人們的內心情感永遠都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這是血濃于水的事實。因此,不論演奏工具如何變化,不論演奏形式如何顛覆,只要深入挖掘現代樂器演奏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共通點,永遠是可以贏得中國人的心理共鳴的,這是鋼琴曲《夕陽簫鼓》乃至其他現代樂曲和中國茶道融合的一個良好突破口,這一突破口也將助力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變得更大。

3.3 大膽創新中國茶藝表演背景音樂的版本

鋼琴曲《夕陽簫鼓》和中國茶道的融合表明,現代音樂形式與傳統中國文化并不是格格不入的,而應當是彼此良性互補的?,F代音樂提升了中國傳統茶道文化的時代感,讓更多的年輕人樂于接受,而傳統的中國茶道文化以其深刻的內涵,增加了現代音樂形式的文化底蘊,讓現代音樂變得有血有肉、豐滿充實,增強了現代音樂的生命力。由此可見,以鋼琴曲《夕陽簫鼓》在中國傳統茶藝表演中的良好運用為案例,大膽創新中國茶藝表演背景音樂的版本,對于中國茶道文化的傳承、弘揚是非常有益的?,F代樂器如鋼琴,在表現音樂表現能力和表現維度上更加豐富,而傳統中國樂器則在某一方面的音樂表現力上非常突出,如畫面感的營造。在創新中國茶藝表演背景音樂的過程中,可以繼續用以鋼琴為代表的現代樂器,改編演奏一些傳統的中國樂器表演的曲目,在突出表現傳統曲目的特征和魅力的同時,對樂曲進行適當創新,使樂曲更加符合中古茶道精神內涵,也使樂曲更加能夠迎合現代人的音樂審美。在此基礎上,現代樂器所演奏的音樂將富有濃烈的中國傳統文化韻味,將其運用到中國茶藝表演中,實現與中國茶道的融合,將具有較高的可行性,不僅有利于茶道的延續和發展,也有利于增加現代人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傳統音樂技藝的認知。

4 結語

鋼琴曲《夕陽簫鼓》是一個現代樂器和傳統樂章良好結合的典型案例,并在茶藝活動的演奏當中得到了有效運用,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從這一個案例拓展開來,可以發現鋼琴曲《夕陽簫鼓》乃至現代樂曲和中國茶道的結合是可行的,是可操作的。在當前激烈的文化競爭中,中國茶道文化乃至中國文化要想獲得良好的傳承,要想實現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就必須注意引入現代元素,不可閉門造車。在傳統與現代交互、旋律與心靈共鳴的過程中,鋼琴曲《夕陽簫鼓》與中國茶道的融合所彰顯出的文化魅力將得以不斷擴大,將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堅持“天人合一”的文化核心,讓現代鋼琴曲和中國傳統樂章結合,用現代的演奏方式,置身于中國茶文化的濃烈氛圍當中,為人們描繪一幅幅棲身于山水之間、融匯于自然之中、陶醉于文化之上的畫卷,將是中國傳統茶道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獲得持續生命力的有效策略。

[1]劉暢.論鋼琴改編曲《夕陽簫鼓》的民族化元素及其演奏[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王霖.疏忽一時抱憾歸,徘徊廿載今揭曉——《夕陽簫鼓》曲作者及有關疑題的再探究[J].中國音樂學,2016(1):50-53.

[3]李寧.淺談鋼琴曲《夕陽簫鼓》的演奏之道[J].當代音樂,2016,15:42-43.

[4]池水婧.以“天人合一”思想為紐帶——淺談鋼琴改編曲《夕陽簫鼓》與茶道文化的融合創新[J].大眾文藝,2016(17):169.

[5]吳雪蕾.釋析《夕陽簫鼓》的鋼琴演奏[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06-108.

袁文杰(1979-),男,四川成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藝術,鋼琴教育。

猜你喜歡
鋼琴曲茶道夕陽
尋跡萬里茶道
鄉間晨雨(即興鋼琴曲)
論新時代中國茶道精神
這里的“夕陽”別樣紅
浪漫夕陽
如何彈奏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賦格
茶道人生
夕陽的見面禮
夜的鋼琴曲(六)
為讓夕陽更美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