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業化發展問題探討

2017-02-05 22:47穆丹丹曹杰
科技經濟市場 2016年5期
關鍵詞:發展歷程工業化建筑

穆丹丹+曹杰

摘要:建筑工業化,是建筑業從傳統的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小生產方武逐步向社會化大生產方式過渡,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的現代建筑工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特別是2016年5月1日要實施的《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的出臺,更加預示著我國建筑行業將邁入工業化生產階段。但建筑工業化的全面實施面臨著成本、技術、政策的種種困難。

關鍵詞:建筑;工業化;發展歷程

引言

建筑工業化,是建筑業從傳統的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小生產方式逐步向社會化大生產方式過渡,即以技術為先導,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和裝備,在建筑標準化的基礎上發展建筑構配件、制品和設備的生產,培育技術服務體系和市場的中介機構,使建筑業生產、經營活動逐步走上專業化、社會化道路。2013年初,國務院發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明確要求要“推動建筑工業化”,圍繞綠色建造、綠色施工、綠色建筑推動我國建筑業的轉型升級。特別是2016年5月1日要實施的《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的出臺,更加預示著我國建筑行業將邁入工業化生產階段。

1工業化建筑的發展歷程

裝配式建筑在20世紀初就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到六十年代終于實現。英、法、蘇聯等國首先作了嘗試。由于裝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產成本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廣開來。

我國工業化發展道路由于社會發展、技術改進、認識的不斷提高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直到今天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環保、綠色建筑的提出,工業化建筑又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建造房屋可以像工業產品那樣,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預制好的房屋構件,運到工地裝配起來就成了。

第一階段:建國初期,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壓力之下開啟了發展建筑工業的決定,開始在全國推行建筑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預制構件、裝配化施工,幾乎覆蓋了建筑、水利、交通等領域。當時的建筑幾乎都是磚混結構,預制裝配式方法施工。

第二階段: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快速發展,這種結構承載力高,抗震性能好,充分發揮了鋼筋和混凝土各自優勢,揚長避短,協同作業。自19世紀中葉開始使用后,由于混凝土和鋼筋材料性能的不斷改進,結構理論施工技術的進步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和民用建筑、橋梁、隧道、礦井以及水利、海港等土木工程領域。特別是唐山大地震以后,震害表明預制裝配式建筑抗震性能不好,倒塌嚴重,預制裝配施工一度被擱置。

第三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節能建筑、綠色建筑的提出,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影響。建筑產業現代化,新型預制裝配一題化施工再度占據了主流,建筑工業化是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成品化裝修、信息化管理、產業化運營為主要特征的綠色建造方式。住建部2014年7月發布的《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轉變建筑業發展方式,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苯ㄖI化是推動領域內生產方式的改變,而產業現代化則是注重建筑產業鏈條的資源優化配置。

2工業化建筑面臨的困難

2.1建造成本原因

綜合成本核算顯示,我國目前的“預制裝配式”建筑相對于按常規工藝施工的建筑,建造成本增量大約為9.5%。以2013年完工并交付的南京萬科上坊保障房項目為例,由于采用了預制裝配體系,工程造價測算每平方米增加成本高達623.2元,這意味著幾乎抵消了開發企業的全部利潤。如果要提升建筑的個性化,還要對預制構件重新開模,建造成本還將進一步增加。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開發企業無力也不愿主動推行“預制裝配式”。

2.2技術水平原因

在基礎理論、試驗研究、建筑設計、構件制作、交通運輸、施工安裝、質量檢測等方面,國內還缺乏對預制裝配式的技術支持。例如構件生產方面,大型板材對脫模技術要求很高,導致目前國內預制構件廠的脫模效率較低。又如構件組裝方面,為了確保結構強度,需要將上部構件延伸出的大量鋼筋準確地插入下部構件的套筒中,這對吊裝技術和工人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裝配質量檢測起來較為困難。

2.3政策法規原因

預制裝配式技術和國內現行的建筑技術標準、規范不兼容,現行的設計管理、招投標管理、施工管理等也難以直接適用于預制裝配式這種全新的生產模式。

2.4適用范圍原因

為確保安全,“預制裝配式”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上的應用受到嚴格限制?!额A制預應力混凝土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技術規程》JGJ224-2010規定,預制框架結構的最大高度為45m,而我國城市人多地少,新建建筑恰恰是以高層為主。同時,以目前的設計和施工水平,“預制裝配式”的構件標準化對建筑個性化具有一定的影響,SI結構體系的推廣成熟尚待時日,對房屋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的市場難以接受批量生產、“千屋一面”的建筑格局。

3結語

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的現代建筑工業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特別是2016年5月1日實施的《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的出臺,更加預示著我國建筑行業將邁入工業化生產階段。如何有效解決建造成本、預制及施工技術、抗震性能的提高、建筑物適用性的增強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猜你喜歡
發展歷程工業化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建筑的“芯”
《新型工業化》征稿啟事
工業化失敗的國家缺了什么?(上)
我國水土保持監測的發展歷程與成就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綜述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工業化住宅漸行漸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