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嬰論”別又成敲打中國的棒子

2017-02-06 08:52劉仰
環球時報 2017-02-06
關鍵詞:巨嬰病態聲稱

劉仰

“巨嬰”本是形容嬰兒出生時個頭較大的醫學術語,后來被引入心理學,用來形容人身體長大了但心理還停留在嬰兒時期。近段時間,這種“巨嬰”批判出現擴大化趨勢,甚至觸及對中國國民性的反思。針對某些個案,“巨嬰理論”或許不是完全沒道理。但如果將其擴大到全社會、全民族、全文化、全歷史,那就有點失真了。

把中國認定為“巨嬰大國”,聲稱多數國人都是“巨嬰”,斷定中國社會集體上沒超過6個月大,這類說法很新鮮嗎?它不過是在“歷史進步論”影子里玩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腐朽陳渣,換湯不換藥地拾起“中國落后”的牙慧。盡管如此,它好像還是成為一些人解釋中國時方便使用的新標簽。

“巨嬰理論”聲稱可以解釋99%的中國社會現象。但若有人問怎么得出這個結論和數據,估計對方會說:你怎么證明你不是巨嬰?因此,同意,你就是巨嬰;反駁,也因為你是巨嬰而無效。細究起來,這種自我循環式的論證有點耍無賴的意味。還有一種“理論”我們同樣熟悉,它聲稱中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老態龍鐘,因不愿接受新事物而顯得落后。筆者真想請分別持這兩種理論的人對談一下,聽他們互相指責“你是巨嬰”或“你是老頭”。事實上,持這兩種批判觀點的人根本沒想把自己的主張想周全點,他們只會在各自領域里用彼此矛盾的手法完成一個共同目的,那就是以反思之名貶低中國社會和文化。

“巨嬰理論”承認它對歐美主流社會沒解釋力,說歐美雖然也有部分巨嬰,但整體上成熟,這就更讓筆者費解了。在“巨嬰論”者眼中,中國的傳統家庭文化、孝道以及集體主義特征都成了導致國人陷入所謂“病態共生”心理的根源。這未免太過牽強,相互依賴以求共生是人類乃至所有生物的生存特征,這一點無論對中國還是歐美都適用。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那些價值恰是中華文明的珍貴和獨特之處,它們使中國社會更加穩健和有向心力,而非所謂“不成熟”。

社會發展到某個階段必然面臨一些階段性問題,處在轉型期的中國概莫能外。某些人因成長環境和現實條件等因素影響而缺乏責任感甚至陷入“巨嬰”病態,確是事實。但我們不能夸大這種負面現象,不能把“巨嬰理論”泛標簽化來唬人?!?/p>

(作者是北京知名學者)

猜你喜歡
巨嬰病態聲稱
國內市售添加食品用菌種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識情況調查及分析
兒要八旬母陪著看病緣于“巨嬰”心理
樂活人生
無處不在的“巨嬰”
無處不在的“巨嬰”
兩種不同手術方法治療66例病態性肥胖性糖尿病的療效比較
心理的病態
北愛一組織聲稱對槍擊案負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