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力動態網絡空間,打造高效互動課堂

2017-02-06 21:42林忠江欣力
考試周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網絡化網絡空間課件

林忠 江欣力

近年來,隨著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推進,教師學會了依托網絡空間學習平臺開展教學,通過講解、示范、答疑、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課本知識,引導學生自我訓練。但是,課堂教學低效的問題還是存在的。

如何科學建設動態網絡空間,打造高效的課堂互動平臺,成為學校每位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及通信技術的發展為動態網絡空間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和條件,也使打造高效互動平臺成為可能。我們在互動網絡空間建設中按照“實用、可靠、合理、實惠”的總方針,扎實抓好動態網絡空間建設,確保課堂教學生動、有趣、高效,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為推進高效課堂提供有力的保障?,F結合我校實踐簡要分析如何搭建動態網絡空間學習平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觀察教師的課堂教學,不難發現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制約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一、制約高效課堂互動的成因

1.教學環境的單一性

教師上課應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于教學條件、課程理念等原因,信息技術教師往往采用課堂講授+練習的簡單方法,注重知識的罐輸,偏重上機練習教學,很少關注學生能力的系統訓練,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信息素養的提高。

2.師生互動的有限性

通常,課堂教學出現教師的“一言堂”局面,師生交互、交往和對話是“點”對“面”:教師──學生(其實,教學對話是不存在的)。又由于技術和時間等因素及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不足等因素,適時的師生交流無法實現,使得課堂教學交互不充分或者幾乎不存在交互。

3.課程認識的片面性

在現行的課程標準下,實行的教材是一標多本,而所授課教材不可能包容兼蓄、與時俱進,再加上教材編寫者的自我學術見解,使得教師的教學如果僅僅依據教材教學,就會導致教學內容的片面性,從而使教師和學生本身對知識視域的限制。

二、取消制約的策略與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尋求一種多方位、多視角地全面地獲取信息,多維、立體地傳遞信息,有效實施技能訓練的途徑,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網絡空間學習平臺實現教學內容的信息交互,逐漸成為教師和學生的交往方式之一?;诰W絡空間,通過交互平臺,使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一種新的選擇。

(一)網絡空間學習平臺的優勢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說,網絡教學是指利用網絡空間平臺,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從教師教的角度說,就是教師利用網絡空間平臺,引導、組織學生學習。通過網絡空間,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創造有利的條件,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

1.協同備課。

教師將自己的講稿、教案提前在網絡空間上發布出來,供其他教師學習。在其他教師閱讀后,對教學設計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有利于教師修改。教師有了課前的交流,有了對教學的再次設計,課堂教學就能圍繞重點、難點展開。

網絡空間平臺使全班形成學習的共同體,為師生間的廣泛交往奠定條件和技術的支持。通過網絡空間交互平臺,教師可以進行協同備課、資源共享、教學研修等活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后,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答疑,與學生交流,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這樣適時交互可以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鞏固,以及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資源共享。

教師圍繞所教學的內容,自己搜集教學資料和學員搜集學習材料,將拓展資料(或網絡鏈接)發布在網絡空間上,也可以將鏈接地址發在網絡空間的全班討論區中,引導學生課前和課后閱讀,以彌補教材的不足,豐富課堂學習資源,使教學材料更全面。課前,對拓展材料的閱讀可以使學生全面地認識將學知識,學生課后的閱讀可以延伸課內學習。在課前、課后閱讀的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發布評論、回帖等,與教師、與同學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等,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不僅師生提供的拓展資料是教學資源,學生的回帖、評論也是可貴的教學資源,師生在閱讀帖子、評論的同時就是在共享資源,分享智慧。

3.提供豐富的網絡資源,提高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教學資源非常豐富,可利用網絡資源收集快捷和便利的優點,實現內容的拓展。教師可下載大量資料,并選擇相關網站供學生瀏覽、獲取相關信息,對熱點問題進行更廣泛的討論。在龐大的網絡資源面前,如何篩選有用的能為教學服務的資源,使學生不至于在豐富的網絡資源前迷失方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第一,網上內容的選擇要與現在的教學內容緊密相關,要選擇能為教學服務的資料,每則資料都能給學生以啟發和教育。

第二,網上內容的選擇要能學生感興趣的角度考慮,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對于其中難理解的資源,教師可加以一定的理解背景、一定的文字說明,引導學生更好地分析利用信息。

4.利用網絡空間學習平臺,發展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

現代社會需要競爭,也需要合作,善于合作的人才有可能在競爭中獲勝。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學習中同樣也需要合作。利用網絡,能提供給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利用網絡空間學習平臺,開展師生廣泛的交往,在平臺上建立一個個學習小組,設定小組長,引導學生討論,開展教學內容的交流活動等。學生可以圍繞教師所發主題,通過回帖,回答問題、參與討論等。學生發帖提交自己將自己的問題,如課堂教學的問題,課后的思考練習,在教學實習中遇到的難題等,教師和其他學生共同研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知識的共享。

(二)構建網絡化學習平臺的策略

在一般情況下,根據課程及學生的學習準備和學習需求,構建基于課程,或基于班級,或基于學習者的網絡化學習平臺,通過網絡化學習平臺,提供有微博、博客、BBS、專題網站等形式,供學生學習和討論。下面就構建網絡化學習平臺的幾種常見的方法加以介紹:

1.FTP方式搭建簡單的網絡化交互平臺。

方法:使用server-u等軟件搭建平臺。

優點:最簡單、安全。

缺點:功能有限,只能上傳作業、資源共享。

在計算機網絡教室可以通過Server-U等軟件建設學生共享網絡平臺,供學生上傳達作業,共享教學資源,有條件的學??梢陨蟼饕曨l,如課堂教學片段,供學生分享和討論,這種方式有利于進行課堂作業的傳遞。

2.利用網絡型課件模板搭建網絡化學習平臺。

方法:到網絡上下載網絡型課件。

優點:簡單。

缺點:適用的課件模板少,費時、一節一課件。

教師借助于網絡型課件模板,制作自己的教學課件,引導學生通過課件學習課本知識,教師通過文本、視頻、自我測試、論壇、留言板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3.利用工具軟件搭建網絡化學習平臺。

方法:利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專業工具軟件進行課件制作。

優點:課堂適用性強。

缺點:技術要求高、費時、費力。

4.登錄學習網站學習。

方法:引導學生登錄一些學習網站,注冊學習。

優點:省力、省時。

缺點:部分內容不一定適合,使個別自控力差的學生容易登錄與學習無關的網站。

如一些網校:五中網校、101網校、南京師大附中樹人網校、國聯網校等。

5.下載網絡學習平臺軟件搭建網絡化學習平臺。

方法:上網下載學習平臺。

優點:功能較強,特別是能體現出一些新的理念。

缺點:容量大,代碼復雜,涉及后臺數據庫等技術。

相關案例:中小學校網絡教學一體化平臺、莫文網絡教學平臺、moodel平臺。

6.利用網絡空間學習平臺模板,輕松完成學習平臺的建設。

如果說以上學習平臺的建設對一般教師有一定難度,那么利用省教育資源應用平臺,就能很輕松地完成網絡空間學習平臺的建設,目前,根據我省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每位教師都要登錄省教育資源應用平臺,開通網絡學習空間,實現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化,要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研修、備授課、批改作業、家訪及指導學生學習,學生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自主學習。

因此,我們利用這個教育資源公共平臺,就能輕松完成動態網絡空間學習平臺的建設。

綜上所述,利用動態網絡空間教學將全面沖擊傳統教學,但網絡教學不能替代傳統教學,應把握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各自的優勢并使其互補,使網絡空間學習平臺發揮應有的作用。

通過網絡空間學習平臺,更好地培養學生交流互動、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網絡空間學習平臺的發展必將給課堂教學帶來一種全新的局面,它可以使課堂學習更高效。潛心鉆研,勇于探索,積累經驗,利用好網絡空間學習平臺,使課堂教學的互動性、高效性得到更大地發揮。

猜你喜歡
網絡化網絡空間課件
共建誠實守信網絡空間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當代新聞學的網絡化發展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探討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基于OPC的網絡化群梯管理系統開發
網絡化時代社會認同的深刻變遷
我國食品安全網絡化治理的思考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取與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