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減壓要靠供給側改革

2017-02-06 03:36
支點 2017年1期
關鍵詞:曹德旺制度性交易成本

最近,中國民營企業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突然成了“網紅”。他投資10億美元在美國建造的汽車玻璃廠正式投產,有人就認為他“跑了”。曹德旺說,他沒跑,不過確實應該提醒政府,提醒企業家,要有危機感。

跑沒跑很好澄清,汽車配套企業建到車廠附近本屬正常。但曹德旺拋出的“危機論”,卻在中國炸開了鍋,有關“中國制造怎么了”的話題引發熱議。

近兩年對中國制造業而言,利潤下滑是不爭的事實?!爸袊圃炱髽I500強”榜單顯示,2016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凈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88.6億元,平均收入利潤率為2.18%。

平均僅2%左右的利潤率,的確給“中國制造”蒙上了一層陰影。曾經引以為傲的“中國制造”,究竟怎么了?

“中國制造”的真正起步,始于改革開放后,以加工、組裝等初級生產為主,最大的比較優勢是成本低廉。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成本低廉,指的是資源、人力、能源等生產成本,而制度性交易成本并不低。

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企業因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種制度、規章、政策而需付出的稅費,還有為應對管理部門“吃拿卡要”而不得不付出的隱性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較高,是企業家吐槽最多的地方。

“中國制造”起步之初,因生產成本太過低廉,在對沖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后,總成本仍低于發達國家和地區,所以海外企業紛紛來中國內地設廠。

而隨著國內環境、能源、人工等生產成本持續攀升,加上相對較高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中國制造”的壓力開始凸顯。

其實,關于“中國制造”的出路,曹德旺已指出兩個方向。

在談到中國企業是否該“走出去”時,他說:“有自己的技術,自己的資本,有穩定的訂單,有美國市場的認可度,我覺得可以出去?!边@與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神也是契合的。當生產成本優勢不再時,企業應該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產品品牌,尋找新的市場并滿足其需求。

另一面,曹德旺也呼吁行政部門降低稅負。事實上,這與中央精神不謀而合。近年來中央對此現象高度重視,降稅減負力度不斷加大。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明確提出“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p>

方向已經清楚,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將改革舉措抓好落實,“中國制造”保持強勢仍然可期。(支點雜志2017年1月刊)

猜你喜歡
曹德旺制度性交易成本
村規民約法制審核需要制度性設計
曹德旺 被低估的企業家
交易成本對西藏青稞種植農戶縱向協作選擇行為的影響
試論工程采購合同談判中的交易成本
學校共同體:制度性的公共領域
阿里巴巴并購新浪微博的動因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