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脫毒馬鈴薯的高產栽培技術

2017-02-07 03:02楊蘭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關鍵詞:高產栽培技術存在問題

楊蘭

[摘 要] 眾所周知,馬鈴薯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生產價值,馬鈴薯脫毒技術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馬鈴薯產量和質量,但是,只有良種與良法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為此,我們還要進一步對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主要結合甘肅省積石山縣的實際情況,重點探討脫毒馬鈴薯的高產栽培技術,以為廣大馬鈴薯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脫毒馬鈴薯 存在問題 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160-01

脫毒馬鈴薯,是指通過系列技術措施對馬鈴薯種薯薯塊進行脫毒處理,清除薯塊內的病毒,以獲得無病毒或少病毒的種薯進行種植,與未脫毒馬鈴薯相比,脫毒馬鈴薯畝產平均增產30%—50%。在我國,馬鈴薯脫毒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對脫毒馬鈴薯的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卻比較少,這又會反過來影響脫毒馬鈴薯的種植效果。因此,我們不僅要研究馬鈴薯脫毒技術,更要研究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1 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馬鈴薯是甘肅省積石山縣的特色優勢農產品,全縣內馬鈴薯種植區域覆蓋干旱、半干旱山區,種植面積超過了十萬畝,總產量高達15萬噸,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馬鈴薯種植大縣。在積石山縣各個地區的馬鈴薯種植中,已經基本推廣開了脫毒馬鈴薯技術,但是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品種選擇問題。馬鈴薯選種品種是有講究的,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合的品種,如果品種選擇不當則影響馬鈴薯質量和產量。甘肅省積石山縣屬于溫帶半干旱區,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縣,自然條件非常適宜馬鈴薯的生長,但在種植時部分種植地區對品種選擇不當,導致部分馬鈴薯產量小、個頭小、生長畸形,影響了馬鈴薯的品質。

二是田間管理問題。田間管理包括合理密植、中耕除草、追肥澆水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馬鈴薯的品質。就拿合理密植來說吧,積石山縣內多數種植戶選用的是脫毒馬鈴薯,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的種植戶為了提高馬鈴薯產量,種植的密度過大,雖然總株數多,但是產量低、個頭小,整體經濟效益并不高。

三是病害防治問題。馬鈴薯種植中常常遭遇病蟲害問題,常見的馬鈴薯病蟲害主要有早疫病、黑莖病、晚疫病、環腐病、卷葉病毒病等等,一旦遭遇病蟲害,如果不及時處理和防治,一旦造成大范圍發病,就容易給種植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 脫毒馬鈴薯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現階段,脫毒馬鈴薯產業已經成為積石山縣的重要經濟產業,也是當地群眾農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為此,深入研究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進一步提高馬鈴薯種植產量和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2.1 選用優質脫毒馬鈴薯

在選擇脫毒馬鈴薯種薯的時候,要選擇那些葉片肥厚、根系發達、抗病性強的健壯植株,再結合當地氣候、土壤等實際條件,選擇優良高產品種。積石山縣以選擇脫毒G2、G3代良種為宜。

在進行種植之前,還要對種薯進行處理:用0.3-0.5%的福爾馬林浸泡20-30分鐘,取出后用塑料袋或密閉容器密封6小時左右,或用0.5%的硫酸銅溶液浸泡2小時進行消毒。播種時為防止因種薯休眠期未過而推遲出苗,可用2-3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5-10分鐘,或用0.5%的石灰水浸泡1-2小時打破休眠。

2.2 加強田間管理

一是要合理密植。在馬鈴薯種植時,一定要合理密植,避免種植間隙過大或過小,當然,不同品種的科學種植密度也是小有差異的,比如,尤金在株距20cm-22cm時產量最高,克新13號在株距23cm時產量最高。所以,在合理密植時也要考慮不同的種植品種,協調個體植株與整體植株的產量最大化。

二是要清除雜草。馬鈴薯田間的雜草過多就會與馬鈴薯植株爭搶水分、光照、營養,影響馬鈴薯植株的正常生長,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很多小規模種植戶都是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拔除方法進行清除,如果是大規模種植戶可以用杜邦寶成25%干懸浮劑進行防治,進行田間莖葉噴霧施藥,以清除雜草。

三是要追肥澆水。馬鈴薯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氮肥、磷肥、鉀肥等肥料,尤其是鉀肥需求量比較大,一般可施用優質農家肥、復合肥、草木灰等,還可噴灑土豆膨大素,增大塊莖產量;同時,馬鈴薯所需的水分也比較大,尤其是在塊莖形成和增長的關鍵時期,要一直保持土壤濕潤狀態,否則容易形成畸形塊莖或導致塊莖過小,影響馬鈴薯品質。但是,馬鈴薯生長后期如果水分過大,就容易造成塊莖腐爛,所以在生長后期要避免水分過大。

2.3 及時防治病蟲害

防治馬鈴薯病害,一定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在種植過程中用到的主要方法有:一是選用優質脫毒馬鈴薯,從根本上減少病菌滋生,減少馬鈴薯病蟲害的可能性;二是及時噴藥防治,根據病害發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采用64 %殺毒礬或72%杜邦克露交替噴灑。

此外,脫毒馬鈴薯的蟲害主要來自蚜蟲和地下害蟲。對于蚜蟲的防治可選用抗毒脫毒種薯加藥物防治的方法進行,對地下害蟲的防治主要用5 %甲拌磷顆粒劑75 kg/hm2于播種前或播種時處理土壤。

3 結束語

總之,脫毒馬鈴薯的高產栽培技術的核心是,選用優質高產脫毒種薯和相關的增產技術措施,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在實際的馬鈴薯種植過程中,我們要引導種植戶重視和運用高產栽培技術,提高馬鈴薯的整體品質,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楊忠輝.淺議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要點[J],農業與技術,2016(08)

[2]孫仲軍.淺析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旬刊,2016(03)

[3]田景婭.試分析秋種脫毒馬鈴薯的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旬刊,2016(04)

猜你喜歡
高產栽培技術存在問題
淺析冬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
雜交中稻一種兩收全程機械化高產栽培技術
醫院門診一卡通收費信息化發展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