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藕田生態混養黃鱔、泥鰍技術

2017-02-08 18:37張正罡,李為學
農村百事通 2017年9期
關鍵詞:田中水蛭黃鱔

藕田生態混養黃鱔、泥鰍技術

江蘇省濱??h蓮藕種植戶為提高藕田的綜合效益,將黃蟮和泥鰍混養于藕田中,2012—2015年共推廣黃鱔、泥鰍混養蓮藕田面積達2200畝。平均每畝凈產蓮藕3000公斤、黃鱔600公斤、泥鰍500公斤,每畝平均增收36000元,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種種養結合的生態農業模式,既增加了黃鱔、泥鰍的養殖收入,又改善了藕田的生態環境,使蓮藕種植年限延長,病蟲害減少,其產量、質量都有明顯提高?,F將藕田混養黃鱔、泥鰍技術介紹如下:

1.蓮藕田的建設

蓮藕田最好是上年種過蓮藕且留有種藕的田塊,同時還必須具備排灌方便、水源無污染、土質疏松肥沃等條件。采用混合種養的田塊,單田面積一般為500~1000平方米。在藕田四周開挖寬1~2米、深0.5米左右的圍溝。在圍溝四角建造坑池,每個坑池面積10平方米左右,坑深0.8米,坑底鋪0.3~0.5米厚的肥田泥。田中開挖數條縱橫溝,溝寬0.5米、深0.4米,面積大的采用“井”字形,面積小的采用“十”字形,并與圍溝、坑池相通。溝坑面積一般占藕田面積的15%~20%,溝坑內設若干兩頭相通的塑料管子、竹筒、磚隙等作為魚巢,讓黃鱔、泥鰍有隱蔽棲息之地。藕田四壁用磚頭或塑料板砌好,防止黃鱔和泥鰍逃跑。

2.黃鱔、泥鰍苗的放養

在黃鱔苗和泥鰍苗放養的前10天,對藕田進行清理、消毒和培肥。具體方法是:用生石灰(每畝50~70公斤)兌水化開后全田均勻潑灑,并在預設的溝坑內每畝施禽畜糞250~300公斤,注水30厘米深,用來繁殖大型浮游生物以供黃鱔和泥鰍苗攝食,10天后整個藕田全部加深水位至1.5米以上,然后將黃鱔和泥鰍苗放入藕田中飼養。鱔魚苗以30~40克/尾為宜,每平方米放養0.2~0.3公斤;泥鰍苗的投放量占鱔魚苗的40%左右。投放前均用4%食鹽水浸洗消毒,選擇晴朗天氣放苗。

3.餌料的投喂

在藕田邊設置2~3個食臺,作為專門投喂餌料的場地。投喂時間最好選擇傍晚。餌料以自養蚯蚓為主,蚯蚓不足時可投喂蠅蛆、螺螄肉、蝌蚪、小雜魚蝦等,另外輔以米飯、面條以及瓜果皮等植物性飼料。投喂量以黃鱔體重的4%~6%為宜。氣溫和氣壓低時少投,天氣晴好、氣溫高時多投,以第二天早上不殘留飼料為準。投喂前先將蚯蚓等在燃燒的稻草上輕微過火,以提高黃鱔的食欲。5—10月的晚上,在溝坑上方懸掛幾盞3~8瓦的節能黑光燈誘集昆蟲,供黃鱔吞食。泥鰍主要攝食黃鱔殘留的飼料、糞便和藕田中的天然飼料。飼料都要保證清潔新鮮。

4.鱔鰍藕的管理

為及時掌握黃鱔、泥鰍和蓮藕的生長情況,每天早晚各巡田一次。藕田的水位要保證在1.5米以上。暴雨和澇災時需及時排水,防止水位過高導致黃鱔和泥鰍逃逸,水位低于1.5米時要加注新水。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最好保持微流水,流速控制在每秒0.8立方米左右,流速過大容易造成黃鱔逆水游,消耗體力。要嚴防水蛇、水鼠、水禽等進入藕田對黃鱔、泥鰍造成為害。為保持藕田通風透光,需及時摘除蓮藕過多的浮葉和衰老的早生葉片。夏季可在圍溝和坑池中種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降低水溫,水草放入前,需用10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30分鐘。

5.黃鱔和泥鰍的疾病防治

藕田養殖黃鱔、泥鰍因放養密度小,發病率也較低。如果在蓮藕田放養一些蟾蜍(每畝30只左右),利用其分泌的蟾酥殺菌,可有效預防疾病發生。定期在飼料中添加保肝寧、利骨散、大蒜等,也可增強黃鱔、泥鰍的抗病力。藕田中的水蛭會對黃鱔和泥鰍養殖造成影響,用石灰水潑灑和鮮豬血誘捕能夠有效控制水蛭數量,方法是:每畝用生石灰20公斤,兌水化開后全田均勻潑灑一遍;或準備數個較深的盆缽等器皿,放入適量的新鮮豬血后固定擱置在水岸交界的藕田邊,當水蛭聞到豬血氣味時就會爬入器皿,誘集后加以處理。

6.收獲

每年8月前后為青蓮藕的主要采收期。從10月初開始陸續起捕黃鱔和泥鰍上市,至12月底基本捕完??萆徟嚎刹墒罩烈钅?月底。在最后采收枯蓮藕的時段可結合翻土和整理溝、坑、藕田,將田內剩余的黃鱔、泥鰍一并捕捉上市。

(江蘇省濱??h水產局 張正罡 李為學 郵編:224500)

猜你喜歡
田中水蛭黃鱔
遠山犬虎子
小小的世界
黃鱔料占全國的70%,今年特種料將激增40%,看這家企業如何再造輝煌?
水蛭炮制前后質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摳黃鱔
淺談日語授受動詞的使用方法
水蛭的炮制方法與臨床應用
黃鱔銷售價格出現“倒掛”,散養戶虧聲一片
水蛭傳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