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2017-02-09 09:06王金春
讀與寫·下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大學生思政教育方法研究創新

王金春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任務、內容和對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對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重要性分析,提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并指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進行具有時代特色的改進和創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06-01

隨著價值觀多元化、新媒體的普及以及近年來高等教育的各項改革等原因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制改革的創新面臨著嚴峻的挑戰[1]。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運用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至關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主客體間實現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間的重要紐帶,做好當代大學生的教育方法創新對于教育管理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1.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臨的問題

1.1 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培養。情感體驗是學生思想觀念形成的內化動力系統和調節系統忽視了情感體驗就缺乏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源動力;能力培養是教育工作的本質體現,也是受教育者內在品行的外在表現,忽視了對能力的培養,就阻礙了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實踐轉化,從而導致在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學生政治理論考分很高而實際政治表現極差的現象。

1.2 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盡管方法很多,但都具有明顯的強制性和灌輸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甚至引起學生對教育內容與教育行為的排斥甚至逆反,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3 教育方式單一,缺乏滲透性的方式。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期以來習慣于通過課堂教學灌輸政治與道德知識,而不善于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詢的方法引導學生。

2.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重要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有利于使大學生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的社會環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市場經濟中的不利因素: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貪污腐化現象觸目驚心;由于經濟利益多元化,人們的世界觀、人生現、價值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理想信念動搖,或是缺失;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對人們的思想進行了侵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為了使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必須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而提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有利于保證和諧社會建設和"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實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文明日益受到重視并得到不斷加強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原則、內容、觀念都在不斷更新,傳統的方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時期工作的需要。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后,伴隨著黨的"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的建立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如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實現黨的戰略目標服務,便成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我們在繼承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時,需要不斷總結新的經驗發現新的思想,并創造性地運用一些適合當今時代發展要求的新方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果不能結合和諧社會的建設、黨的"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的貫徹實施而與時俱進,還是沿用老一套做法,就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3.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途徑

注重借鑒國外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同國家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側重點各不相同,但其目的是基本相同的。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側重于正面的教育,灌輸、正面宣傳、輿論導向等;而美國和西歐則比較注重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對于一些隱蔽課程、非正式課程很重視,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們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的同時,也要借鑒國外的先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適應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是隱蔽,就越是能為教育的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成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要求。

這不僅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的要求,也應該成為指導思想上的要求。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學性,科學創新灌輸教育法。"灌輸"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并非是"強制性"、"單向式"的硬灌,而是必須要與社會實踐和現實生活相結合,以社會實踐和現實生活為載體傳輸教育內容,讓人們在社會實踐和現實生活中體驗和感悟灌輸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內容、方法、載體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必須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科學創新"灌輸"方法。

3.1 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灌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大學生的人格和主觀能動性,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與大學生展開交流、討論。

在交流、溝通過程中,教育、引導大學生,了解大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愛好和興趣,把握大學生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只有在輕松、民主、平等、互動的氛圍中進行灌輸,才能避免簡單粗暴、居高領下、空洞乏味的說教,收到良好的灌輸效果。

3.2 體現時代特征,創新“灌輸”內容。灌輸的內容是灌輸教育的基礎。目前灌輸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灌輸的內容陳舊,脫離實際,落后于時代發展的需要。這樣的教育內容不可能解釋學生感到困惑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茖W創新"灌輸"教育的內容應從實際出發,內容的選擇上要體現時代性,教育對象的選擇上要注意層次性,并要照顧大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3.3 強調針對性,創新“灌輸”方法。教育方法是傳輸教育內容的手段和介體,灌輸教育的效果如何,內容是基礎,方法是關鍵,沒有科學的方法,灌輸的內容就難以為受教育者接受。在"灌輸"方法的創新上,既要繼承我們黨在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總結的許多寶貴經驗,更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時代發展的實際,以及大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的層次性和差異性實際出發,探索科學的方法。要改變單一的課堂上說教型的灌輸,變直接灌輸為間接灌輸,變硬灌輸為軟灌輸。減少居高臨下、我講你聽的直接灌輸形式,著重運用寓教育于大學生所樂于接受的各種載體之中的方法,使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達到教育和灌輸的目的。

結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并不斷被系統化和理論化,但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中應該注意加強和改進,使其不斷向前發展。因此,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將會不斷深化發展,使其適應新的形勢下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報,2013.08.21,01版

[2]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05.5,02版

[3] 駱郁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大學生思政教育方法研究創新
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善用社交網絡媒體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學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