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學新生需求視角談基層團學活動的構建

2017-02-13 16:35朱梁
山東青年 2016年10期
關鍵詞:需求新生

朱梁

摘要:高?;鶎訄F學活動的開展應當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無論是文體活動或是科技創新類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參與程度與參與效果是衡量活動開展成效的指標。文章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角度探究高校入學新生的各項需求內容,結合團學活動的開展原則發現當前團學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以期達到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開展團學活動的目的。

關鍵詞:需求;團學活動;新生

團學活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之一,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學生第二課堂生活、引導學生弘揚社會主旋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學子,在校園文化生活中呈現出健康積極、思維活躍的特質,特別是高校新生,進入大學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對活動往往也充滿了興趣,團學活動如果能緊密圍繞學生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那勢必能貼合新生訴求,幫助學生成長。然而現如今,不少基層團組織在開展團學活動時脫離學生主體需求,以應付工作、只抓成績、流于形式為中心,開展一系列重復繁瑣、盲從跟風、敷衍了事的團學活動,背離了團學活動開展的意義,更消磨了廣大新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團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勢必應當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才能取得成效,因而,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實際需求的了解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當代大學新生的需求現狀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大學生群體的需求也離不開這五個層次,現如今,在校學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安全需求一般情況下能得到保障,新生剛入學也沒有就業的壓力,努力融入大學生活的需求就會在他們的生活中占主導地位,大致可分為:知識需求,交際需求,興趣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一)知識需求

新學校新專業往往與學生的求知欲形成有利的碰撞,學生以學為主,不少高校通過入學教育、專業介紹的形式讓學生對新的方向有了基本了解,新領域的知識也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推動學生在課堂內外更深層次的學習,規劃大學生活,設定學習目標,逐漸熟知并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交際需求

新環境新人群,學生間需要交流和信任,師生間需要了解和關懷。在大學的“群居”生活中,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需要首先融入周邊的生活環境,特別是新生,他們剛剛來到陌生的環境,希望盡快與室友、班級同學等周圍的人熟悉起來,形成自己的生活圈,他們彼此間需要通過理解關愛、情感互動才能增進友誼。

(三)興趣需求

新時代新思維,當代大學新生的年齡層次已步入95后,他們自幼成長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他們接觸到的新事物比以往任何時代的大學生都更充分,這也造就了他們的興趣多元化,他們才藝豐富,他們個性張揚。在經歷了高考的壓力后,他們都更希望將自己的興趣重新融入生活。也正因為此,不同的興趣需求會開辟不同的大學生活,有些同學在大學中盡情釋放自己的才能,而有些同學則沉迷于網游、手游無法自拔。

(四)自我實現的需求

新思路新追求,作為一種心理需求,學生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往往希望得到更多的認可。剛入學的新生會積極協助輔導員工作或主動服務其他同學來為競選班干增加籌碼,還會主動提交入黨申請書來向黨組織靠攏,也會參加各種競賽來展現自己的才華,每個人都會給自己一個定位,通過各種方式來達到提高能力和自我實現的目標。

二、大學新生團學活動開展存在的問題

基層團學活動的開展在低年級學生中所占比例更高,一方面低年級學生能將更多精力投遞于校園文化生活上,另一方面基層學生組織往往是由高年級學生牽頭,根據他們的工作經驗引導低年級同學開展活動。學生自主開展的團學活動在設計和實踐中,由于所占角度不同、所處高度不夠,有時會偏離活動本身的意義,存在一些問題。

(一)團學活動形式化現象嚴重,學生參與積極性受挫

當前團學活動類型齊全,數量眾多。文化藝術、體育競賽、科技創新、社會實踐類活動根據不同形式和內容可開展數百種不同的專項活動。而基層團學組織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盡可能廣的組織多項活動來滿足學生需求,這會造成組織方精力不夠而疲于應付。XX學校XX學院學生會歷年都會組織大一新生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辯論賽,但今年因特殊原因活動開展時間較往年延遲,決定在一天內開展完辯論賽預決賽共四個辯題的比賽,涉及比賽班級9個,最多的班級選手將在一天內參加全部的四場賽事。辯論賽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提前準備和收集材料的賽事,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也需要一定過程的練習,賽事的意義在于展現同學們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急于求成的開展賽事不僅提高不了同學的綜合能力,也會使得賽事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為了比賽而比賽,是完全脫離學生實際需求的表現,無法達到活動既定的目標。

而正是因為部分活動流于形式,學生在活動中并未得到預想的收獲和自我提升,無法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這會讓他們對活動失去信心,從而對其他活動也失去積極性甚至抵觸的心理,進而會把精力投入在能滿足他們自我實現需求的方面,部分學生因此會沉迷于網絡、游戲而無法自拔,影響學業。

(二)團學活動形式單一且持續性不夠

團中央、教育部等機構曾在2015年初印發“三走”活動意見,“三走”活動一時間紅遍全國高校,各基層團委也都在打造自己的“三走”活動,但體育運動分門別類,不同的人喜愛不同的運動,單一形式的活動只適合部分人群,只針對某一類活動的塑造一般就顯得形式過于單一,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興趣需求,如果活動不為學生需求量身定做,則最終的受益群體可能只在少數。

新媒體平臺活動的開展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微信平臺的構建近幾年十分火熱,大部分基層團支部都有自己微信公眾號,但在目前APP應用種類繁多、新聞信息量巨大的手機空間里,很多公眾號在學生的手機里成為了“僵尸號”,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微信制作組水平有限,質量不高,作用不大,內容原創少,甚至很多內容直接來源于網絡,推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不緊密,不按照學生需求制作;二是微信內容絕大部分都是單向推送,形式單一,不能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學生只把推文當成一則新聞來閱讀,自身沒有參與感,內容也與自己的需求無關,久而久之就失去了關注興趣。

無論是“三走”還是線上活動亦或是其他團學活動,目前也存在著持續性不夠的問題,基層團支部往往活動開展完就結束了,沒有連貫性,也不結合學生需求去塑造品牌,對于學生的影響只集中在活動那一刻,特別是對新生的影響不能點面結合,最終也無法讓他們收獲持續系統深刻的活動意義。

三、針對新生需求開展基層團學活動的思考

(一)線下活動與新生需求要緊密結合

在線下團學活動的開展中,根據新生的以上四類需求,基層團組織從活動策劃到最終目的都應有針對性。要把握新生的個性需求,可以在設計活動體系之前先通過問卷等方式了解學生想獲得哪一方面能力的提高,興趣點在哪里,對于今后有什么樣的目標追求。

對于學生的興趣方向可以從活動類型著手開展文藝、體育、科技等適合不同學生興趣需求的培訓或活動,加強活動的引導性、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興趣方向,扭轉不符合價值體系的消極的興趣方向;對于新生的交際需求可以組織全體學生或部分群體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通過集體活動破冰,增加同學間的配合與默契,讓每一名成員在活動中都有存在感,同時在各類活動的開展中都注意挖掘有才能的同學,以這部分同學作為今后某些專項活動的核心,帶動此類活動的良性循環,形成良好的組織氛圍;對于自我實現的需求,基層團組織要提供學生足夠多的活動平臺支持,要根據不同特色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活動,讓盡可能多的學生都能在大學舞臺上留下屬于自己某一方面的印記,盡管這個平臺高度未必很高,但只有讓學生不斷實現目標,才能激發他們樹立更高的目標,沖擊新的目標。

(二)線上活動要抓住新生的心理需求

線上活動是當代大學生的時代標志,青年學子更愿意接觸新媒體設備,也更容易掌握新媒體技術。思想政治教育要抓好網絡的主陣地,就需要基層團組織利用好線上活動的土壤和機遇,根據學生心理需求創作一些學生愿意看的、有興趣的作品和活動,樹立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線上作品應當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新媒體平臺成為他們生活信息來源的渠道,服務學生;線上活動也不只是單向的傳播,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有參與感、有立場、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敢于表達正面的信息,爭做“中國好網民”。因而,要真正讓新媒體平臺成為學生的依靠,必須要首先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

[參考文獻]

[1]金艾裙.李震. 基于大學生需求現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探究[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年第4期.

[2]黃群林. 在網絡平臺下輔導員對學生關懷途徑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0年第18期.

[3]張蘊昭. 當代大學生需求的理性思考與優化途徑[J].江蘇高教,2014年第5期.

(作者單位:安徽理工大學,安徽 淮南 232001)

猜你喜歡
需求新生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我國少兒圖書的供給與需求關系探究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培訓的關聯性分析及闡述
使重殘青年獲新生的人
一個失足青年的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