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黨的群團組織開展新媒體工作的困難與對策研究

2017-02-13 17:09蔣群?オ?
山東青年 2016年10期
關鍵詞:團組織工作學生

蔣群+?オ?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及應用對高校的青年學生產生了重要影響。高校青年學生的關注熱點逐漸從電視轉到電腦再到手機等移動終端,這一趨勢變化給高校黨的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媒體的運用和建設過程中,課題組發現新媒體對青年學生的學習精力和身體健康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據《2015年度安徽理工大學青年學生移動新媒體使用行為研究報告》發現,大學生擁有的以及經常使用的上網設備以筆記本和手機為主(94.5%學生使用筆記本上網,85.6%使用手機上網);隨著年級的升高,青年學生對網絡新媒體的依賴程度也是越來越高,研究生每天使用電腦和手機上網時間總計達到8.0小時以上;青年學生進行的網絡活動的頻率由高到低依次為網絡搜索、即時通訊、在線觀看或下載視頻、社交網站;從學校校園網絡流量的監測數據來看,每天的9:30、11:30、15:00、16:30、20:30等幾個時間點的網絡流量往往出現極大值,說明學生容易在課程和晚自習的后半段出現困倦、注意力下降的現象,部分學生通過無線wifi或手機熱點上網來消磨時間。

一、 近年來高校新媒體的發展現狀

綜合近年來的現有研究文獻,課題組發現,可以把中國高校出現的新媒體簡單分成六個階段,一是1995年以水木清華BBS為代表的電子公告板,二是1999年在中國出現的騰訊QQ,三是2002年出現的博客和QQ空間的日志,四是2004年出現的手機報,五是2009年出現的微博和2010年出現的微信,六是2014年出現的app。如果按照這種代際的遞進,那么可以得出結論:每個代際大概3.8年。這里指的是下一種新媒體的出現,應該會在2017年前后,一定還會有更新的、更受學生喜歡的新媒體技術再次出現。

二、高校新媒體與網宣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 院系組織覆蓋率與重視不夠。部分院系群團組織沒有及時創建新媒體平臺,或者平臺使用、有效互動不夠,缺乏有效的監督與獎勵。

2.內容發布缺乏吸引力與規范。大多數高校新媒體平臺的文章的創新性不高、圖片多而影響觀看、圖文發送太頻繁、內容或標題甚至靠低俗之風吸引眼球和點擊率。

3.新媒體及網宣工作人才匱乏。無論是學校群團組織還是院系群團組織,都十分缺乏新媒體及網宣工作人才。

4.缺少對青年學生新媒體使用規律的把握。當代青年學生都是90后、95后大學生,對于高校的群團組織來說,這些青年學生的新媒體使用習慣和使用規律更加難以把握。

三、高校開展新媒體及網宣工作的主要困難與障礙

1.管理機制不完善:導致在組織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成員積極性不夠,還有會出現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迷茫。開展新媒體以及網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依賴于網絡文明志愿者,給予這個群體一定的重視是必要的,應該給他們一種組織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家的感覺。所以,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機制是相當有必要的,加強大家的凝聚力,我們這個組織的效率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2.生活與工作融合:在網宣過程中,可能會用到微信,微博等渠道進行擴散,但是大部分網絡文明志愿者基本都是工作和個人的賬號重疊,而網宣工作又需要擴散大量的信息,朋友中可能會有各種意見,這也導致了積極性不高。

3.獎懲機制難落實:在開展新媒體工作中,由于網絡志愿者這個群體還是太年輕了,很多東西都還在實踐中,這難免會出現不少難關,需要結合更多的獎勵與懲罰機制要推動工作。

3.人員積極性不高:成員之間大多都互相不認識,網上聯系也不少,但是都是在網上進行交流,作為非專職的團學學生干部,需要加強線下的聯絡交流。讓大家意識新媒體工作的重要性。

4.微信普及率不大:在校大學生使用微信普及率不高,關注校院團組織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的不高,缺乏校院領導的重視、有效的引導與線下活動的宣傳。

5.工作流量限制大:網宣隊伍與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在平時的工作中,對流量的需求是很大的,一個主要骨干每個月在流量上的花費不低于30元,流量的限制制約著網宣隊伍的理論學習與工作開展。

四、加強高校新媒體工作的建議與對策

1.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將新媒體平臺的搭建、使用納入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評體系,并提高相應考評分值。在群團組織新媒體平臺搭建、運營使用設置專項考評分數,并在其他專項工作考評中增加“新媒體平臺運營情況(如活動發布、活動報名、活動參與、活動評論、活動總結、過程展示等)”的量化指標,設置相應的比例分值。

2.定期開展培訓交流:在新媒體運用中效果突出的高校群團組織可以發起舉辦高校新媒體論壇活動,及時分享新媒體運營與技巧經驗,推動各高校群團組織的新媒體發展。

3.規范平臺內容發布:高校群團組織的新媒體平臺運營者要努力保持內容的積極健康、時效實用、真實可靠、新意有趣。

4.規范新媒體的團隊:高校群團組織應積極創建新媒體與網宣工作團隊,有效引導團學組織融合新媒體開展活動,固定時間推薦競選,落實工作獎懲機制,開展內部交流培訓。

5.明確骨干成員職責:高校群體組織的新媒體工作隊伍要有實際作為,并將工作內容細分,具體到每一位骨干成員該干什么,做到職責清晰,責任明確。

6.拓展線下引導活動:高校群團組織應利用新媒體廣泛開展線下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新媒體工作,以及新媒體工作在學校事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7.增加專項資金投入:高校要為群團組織的新媒體工作團隊撥出專項資金,解決辦公設備、流量補貼、評優獎勵、工作場地等現實問題。

總而言之,各高校必須進一步把互聯網+育人作為重要的戰略方向和核心的工作領域,大力推進高校群團組織的新媒體工作,積極動員全?;鶎狱h的群團組織的完善信息互通互動機制,完善黨的群團組織線上線下工作聯動機制,創新黨的群團組織建設新方式、新方法和新路徑。

(作者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猜你喜歡
團組織工作學生
發揮群團組織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探析如何加強油田社區基層團組織建設
不工作,爽飛了?
學生寫話
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思考
發揮群團組織帶頭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吳洪芹接受境內外媒體采訪
選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