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家庭教育課程化”的認識、探索與建議

2017-02-14 12:04黃曉嵐
關鍵詞:課程化探索實踐指導

黃曉嵐

摘要:針對以失地農民與外來務工人員為主的學生家庭,如何進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學校通過探索實踐,促使家長增強家庭教育的意識,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關鍵詞:家庭教育;課程化;指導;探索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1-011-2一、對“家庭教育課程化”的認識

“家庭教育”自古以來就有,《顏氏家訓》是中國封建社會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書。它流傳廣泛,影響深遠。我們所說的“家風”便是家庭教育最好的體現。當時代在進步,家長的文化學歷層次在不斷提升的今天,家庭教育卻成為缺失的一個知識體系,如今提出讓家庭教育成為課程,不能不說是當今教育的無奈。提到家庭教育,往往成為“學業”的代名詞,成為“特長”的化身。家庭教育應該是家長們將對孩子教育的自覺意識化為孩子的各種良好品行、習慣的過程,應該自孩子出生起在潛移默化中就實施了的教育,而如今需要通過學校教育來帶動家庭教育,促使家庭教育成為一門課程,實為創新之舉,有利于全面提升家長的整體素質。同樣,這是一個理想化的探索。

既然稱之為“課程”,就應有標準,有教材,有實施,有評價。而目前,我們所做的只是根據多年辦學經驗,根據各年齡段的大致情況,進行通識類的“家庭教育指導”。

二、“家庭教育課程化”的實踐

學校對學生生源情況及學生家庭情況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如何讓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盡可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減少負面影響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這兩年多來,學校進行了一些嘗試,將工作重點放在通過家長學校的建設運轉來推動家庭教育的指導。

1.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年級的家長進行指導,主要通過授課講座來落實,聘請校內外知名教師及專家授課

①三年成系列,假期不落空年級

內容初一初二初三上學期①7月初:小升初銜接教育

②8月底:做一個合格的初中生家長

③11月中旬:家長角色與家庭關系

④1月中下旬:好習慣成就好前程①8月底:與青春期孩子的相處之道

②11月中旬:感恩教育

③1月中下旬:雙獨時代子女的情商教育①8月底:初三,您準備好了嗎?(生涯規劃指導)

②11月中旬:開啟有責任的人生擔當

③1月中下旬:回首,展望,尋找考試策略

下學期⑤3月初:夸夸自己的孩子

⑥5月初:夢想激勵與學習動力

⑦6月底: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⑧7月底:育人先育己

④3月初:擇佳友而交往

⑤5月初:網絡時代的家庭教育

⑥6月底:讀懂孩子的情感世界

⑦7月底: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④3月初:家有考生父母該如何做。

⑤5月初:理性分析,減減壓

⑥6月初:以良好的心態與孩子一起備戰中考暨填報志愿

⑦7月初:畢業典禮,見證成長

寄語孩子,走得更遠每年寒暑假,尤其是暑假,學生往往失控,于是學校在假期前、假期末、暑假中期分別組織家長到學校聽講座,不出現對家庭教育的真空期。

2.組織家長自主學習、親子閱讀、布置家長暑期作業等

學校自主編印家庭教育的學習資料,普及家庭教育知識。

每學期組織親子閱讀,寒暑假布置家長作業。盡管完成效果差強人意,但通過發放資料的學習,任務的布置,多多少少有一部分家長愿意跟上學習的步伐,愿意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愿意改變自己。

3.組織校園開放活動

邀請家長走進學校,聽課、用餐,感受學生生活的多姿,感受教師教育的不易,盡可能形成與學校教育同頻道的做法。

4.開設家長沙龍

面向最樸素的家長,采用沙龍形式,交流家庭教育中的困惑,用家長的經驗來互幫互學,提高家庭教育的實效。

5.走進學生家庭,進行家訪指導

學校要求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本班學生家訪全覆蓋,加強對部分缺乏家庭教育方法的家長進行面對面指導。

6.個別幫助

接受有需求的家長的咨詢,盡可能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甚至一邊成為代理監管人,一邊指導家長,淡化家長與孩子的矛盾,挽救學生,挽救家庭。

學校在以上幾個方面做的探索,有明確家長的家庭教育責任,有對家長的進行孩子身心健康教育、道德品質培養的指導,有對孩子學業以及交往能力培養的指導,有對孩子生涯規劃與職業規劃的指導。

三、對“家庭教育課程化及指導”的建議

2015年初,市教育局在1號文件中指出“探索家庭教育課程化的實施”,其實各學校都在積極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動家長尤其是低學歷的家長去學習,去提高,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使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與水平,只不過做過的許多事還是停留在低層面上。如今從教育主管行政層面將家庭教育指導變成“課程”進行實施,將造福于一方百姓。

實施這樣一個課程,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是社會的大事。政府也要為“家庭教育課程”建章立制,使其成為法規制度,必須遵循做到??紤]到學校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是從學生入學方才開始,我們建議在學生入學前的那個時段更要重視:

1.當年輕人即將走進婚姻的殿堂,由婦聯組織婚前培訓,必須完成多少課時的學習,考核合格拿到結業證方能領取婚姻登記證。

2.當年輕人準備孕育新生命,計生部門在發放準生證的同時組織準爸準媽必須完成多少課時的培訓,同樣要考核合格,方能享受計生獎勵。

3.當孩子入園(0~3歲)前,繼續由計生部門負責年輕爸媽的培訓、考核。

這三個時段的培訓、考核應該像考駕照一樣,成為必然。

針對目前家庭教育指導還很欠缺的情況,我們認為對家庭教育的指導也不能僅僅局限在校園內,要有立體的構想:

1.主動聯系社區,將家長學校的培訓延伸到社區,盡早將“家長是需要培訓”的,家長同樣需要終身學習的理念灌輸到學區內的適齡家長中去,從而為實施家庭教育課程打下良好的輿論基礎。用終身學習理念來引導廣大家長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素養,聯手小學、幼兒園,開出菜單式家庭教育指導,將培訓突破學段。

2.“家長委員會”變身,建立四級聯動的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即校級、年級、班級、社區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從體制上解決了長期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有機結合的問題,也通過為家庭教育正名,最大限度地把家庭教育責任和任務還給廣大家長,帶動更多的家長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3.組織班主任參加“家庭教育專業化培訓”(不僅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學會關注家長的生命質量和家庭幸福的指數,才能夠占領現代育人的高位,才能確保教育的健康發展),讓更多的班主任、教師成長為“家庭教育指導師”。

4.完善家庭教育培訓體系,制定適切的家庭教育課程考核機制。

用好蘇州市教育局編寫的《蘇州市家庭教育家長讀本》,不斷調整逐漸完善三個年級6個學期的家庭教育專題,使之形成適合本區域學生家長的培訓教材,逐漸構建此區域此年段學生家庭教育的課程;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學校購買的資源供家長共享,校園網的平臺,各班QQ群、微信群及時發布供家長自主學習資料,提供給家長更多的學習資源,讓終身學習的習慣在家長身上潛移默化;

開出可供選擇的菜單式培訓方案,為各種類型甚至個別的學生及家長提供他們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導;

制定并實施對家長學習效果的評價機制,制定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評價機制。

5.積累身邊的教育案例,使之成為活教材,開發教育資源。

猜你喜歡
課程化探索實踐指導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程化”建設的思考
“家用紡織品設計”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實踐
新時期校企有效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班級主題課程與環境區域的有效運用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油田服務單位混合用工條件下工會工作探索和實踐
校園文化“課程化”構建的實踐與思考
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課程化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